《伐无道,诛暴秦》详案.doc_第1页
《伐无道,诛暴秦》详案.doc_第2页
《伐无道,诛暴秦》详案.doc_第3页
《伐无道,诛暴秦》详案.doc_第4页
《伐无道,诛暴秦》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伐无道 诛暴秦详案一、课程标准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二、教材分析本课核心问题是“陈胜、吴广起义以及西汉的建立”。本课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本课首先简要介绍了秦统一后,对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从而揭露此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包括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导致人民怨声载道。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理。秦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在起义中所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反映了陈胜敢于向封建血统论挑战的革命精神,从而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学生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应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目的、项羽、刘邦身份的变化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便于学生突破本课难点。本课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本课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之争;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导读提示、学法指导、课本剧场和历史畅想等环节的学习和处理,使学生了解本课中的基本史实。探讨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准确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秦朝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让学生了解到西汉经济之所以恢复和发展,是由于汉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群众勤劳的结果。四、学情分析由于第一次接触到农民起义,所以学生不了解应采取何种方法来学习农民起义。因此,教师在讲述相关知识之前应该先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农民起义;对于本课中所体现出来得相关成语、典故等,学生比较感兴趣。五、学法指导1.讨论法。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并进行指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开阔视野,培养探究能力。2.联系分析法。有许多问题的解决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归纳分析。如秦朝的建立时间、秦朝统一后,秦始皇采取哪些措施等。3.活动探究法。通过设计情节,编排历史小话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六、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第一幅,长城,约在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把以前修建的零散防御工事连接起来,用以抵御匈奴。第二幅,焚书坑儒,秦始皇下焚书令,并活埋反对他的儒生。第三幅,兵马俑,秦始皇陵墓的陪葬坑出土的陪葬品。第四幅,阿房pang宫,这只是一张修复图,但细看就发现其规模宏大。我们知道,这一切与同一个人有关系,秦始皇。除了这些,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六王毕,四海一,现在就一起来回忆老师教给你们简单记忆的歌谣,一起读一遍。生:“公元以前221,秦灭六国来统一;专制集权嬴政始,独揽大权称皇帝;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暴政施;北筑长城御匈奴,临洮辽东万余里;开发南疆修灵渠,空前广阔秦疆域。”师:按理说在这些巩固措施下秦朝统治应该是长治久安,但为什么会迅速走向灭亡呢?当时秦朝市场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拐杖比鞋子好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家把课本翻到62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一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前面我们看焚书坑儒等图片和课本标题,关键字是哪个字呢?生:“暴”字!师:对,“暴”就是残暴的意思,那秦的暴政又体现在那些方面呢?大家先迅速浏览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等下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秦朝,体验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板书:标题+“一、秦的暴政”)1、同学们都看完课本了解一定的知识了,那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秦朝。先看第一则材料,大家齐声朗诵一遍。声音很响亮,注意阿房两个字的念法。读完材料我们感受到什么?对,要很多人去为始皇帝修建长城等,繁重的徭役让我们苦不堪言。2、修建这些工程除了人力还要财力,我们来看第二则材料。假设我家一亩田年产小麦三百斤,要上交多少?两百斤是吧,剩下的粮食都不足以我生活,我们要承担沉重的赋税,生活困苦。3、除了生活困苦以外我们每天还得担惊受怕,为什么?看第三则材料。出现这种现象来源于残酷的刑法,先看死刑,大家知道车裂是怎么回事吗?就是把人的两只手,两条腿还有头分别绑在五匹马身上,让马向五个不同的方向拉,直到人的身体四分五裂。非常的残忍。除了死刑我们再看,膑bin刑是剔除膝盖骨,刖yue刑是砍掉左脚、右脚或双脚,劓yi刑是割掉鼻子,墨刑是在犯人脸上刻字或图案染上墨。假如一个人犯了罪受到这些刑罚还可以说是罪有应得,但有些人什么都不做也会受到刑罚,这就是当时最不人道最不合理的刑法,族诛:一人犯罪,罪及三族,连坐:一人犯罪,邻里连坐。始皇帝统治下我们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还受严刑酷法迫害。4、好不容易始皇帝死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轻松下来了呢?我听到同学们回答不能,为什么呢?对,我们接下来的皇帝秦二世更加残暴。看看第四则材料找找他都做了些什么。同学们看材料很仔细,都找出了关键的信息,秦二世的统治下我们的生活更加困苦。笔记:在课本第一段分点画出秦暴政的表现,共有四点,别漏了任何一点!(指导学生做笔记)好!梦醒!通过梦回秦朝,我们了解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在困苦与压迫下,那后来他们怎么办?生:造反、起义、抗争.师:好,听到同学们响亮的回答:反抗。那么又是谁先行动起来呢?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陈胜、吴广起义。(板书“二、陈胜、吴广揭竿而起”“1、大泽乡起义”)先看这幅起义想象图,我们都看到了什么?生:师:很多人,衣着破烂,有位同学观察很仔细,他们手里拿着木头、锄头。这说明他们的生活困苦,武器落后。想想他们面对的敌人是谁?横扫六国装备精良的秦军。是谁鼓舞他们拥有了反抗的勇气呢?对,陈胜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齐声念一遍:“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壮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他们不是天生贵种,我们也可以起来反抗,做王侯将相。在这样的鼓舞下,就爆发了大泽乡起义,我们来学习起义的具体情况。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学习农民起义,老师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学习方法。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五要素,其中事件又是最关键的包含原因、经过、结果。大家根据这些要素在课本找出答案,然后再旁边标上各个要素名称。大家想必都找出答案了吧,我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A同学你来。生:.师:嗯,这几个要素都找得比较全面,请坐下。我们来看,时间是公元前209年,地点在大泽乡,领导人有两位:陈胜、吴广,由于起义首先发生在大泽乡所以称为大泽乡起义。A同学在说到原因时说是因为他们在大泽乡遇到大雨,不能如期到达渔阳戍边,按秦法会被斩首,这是引发起义的导火线,也是直接原因。大家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在大泽乡没有下雨,陈胜、吴广等人如期到达渔阳,还会有农民起义吗?”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自由辩论。好,辩论结束。老师来总结大家的观点。认为不会的同学说他们不会被斩首也就没有必要起义;认为会的同学说在秦的残暴统治下,农民总会起来反抗,不是今天就是明天,时间早晚的问题。你们还记得回到秦朝体验的困苦受压迫的生活吗?在那种情况下,起义终究会爆发,这一切都是在秦暴政压迫下的结果。这样就得出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起义又有什么样的经过呢?结合这幅战争形势图与课本知识,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解。B同学你来讲一下。B生:大泽乡起义陈建立“张楚政权”咸阳附近(吴广、陈胜先后被杀,失败)师:讲得很好,请坐下。B同学看图很仔细,大家可以课后结合你们的历史地图册多做观察,学会看历史地图,在这里就特别注意他们起义的地点大泽乡还有在陈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张楚政权。从经过我们就知道了,他们最终没有实现起义的目标,所以起义的结果是没有推翻暴秦统治。讲到这里,同学们说说,陈胜、吴广起义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生:要学会战胜困难,还有要坚持。师:再想想,他们在武器落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起来反抗,最关键的是他们拥有什么?对,“勇气”,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有没有勇气面对呢?这样响亮的回答代表了你们的决心,老师也期待你们以后的表现。我们感受到了勇气,那么这次起义对历史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生: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师:他们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所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农民起义却没有结束,又是谁接过了起义的大旗呢?生:项羽、刘邦起义。师:对,我们来学习秦朝是怎么被推翻的!大家先看课本64页,思考两个问题“是谁灭了秦军主力,在哪场战役?”“是谁灭了秦朝”(板书“2、秦的灭亡)都找到答案了吗?生:项羽,巨鹿之战,刘邦!师:回答得很好,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灭掉了秦军主力,同时,刘邦趁机攻入咸阳,秦朝灭亡。上课到这里大家都有点累了,那我们来看看由我们班C等同学演绎的历史电影巨鹿之战吧,有请!生表演师:看完这个电影,大家知道其中包含的成语了吗?破釜沉舟。那项羽的做法高明吗?说不高明的同学认为他断了自己的后路,如果不成功,会很危险。说高明的同学认为他这么做鼓舞了士气,方法特殊有效。从战争的结果我们就了解他的做法是非常高明的,但是我们在遇上这样特殊的状况时,除了有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外,思虑清楚才下决定也是关键,这样才会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前面我们说到刘邦攻陷咸阳灭了秦,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项羽、刘邦开始在由谁做皇帝上有了矛盾。来看这幅图,是攻破咸阳后在鸿门发生的一件事,结合课本P65第一段,找出与之有关的成语!(板书“三、西汉的建立”“1、楚汉之争”)师:刚那一张图是鸿门宴的故事,包含了这样的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十面埋伏”,同学们都熟悉了课本,哪位同学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好,D同学你来。D生:师:谢谢D让我们听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请坐下。听完故事我们继续看他们的斗争。刘邦逃离鸿门后,项羽、刘邦争夺帝位的楚汉战争爆发。楚汉之争长达四年,最终是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项羽在乌江自刎。讲到这里老师就有个问题了“为什么叫楚汉之争?”因为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并封刘邦为汉王,所以他们之间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前面我们说项羽刘邦是接过农民起义的大旗,那现在的楚汉之争还是农民起义吗?生:.师:看来还是不少争议的,注意从身份、战争目的分析,大家互相讨论。我们就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楚汉之争已经是统治阶级为了争夺帝位的战争,不是农民战争。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言外之意,他认为失败不是自身原因所致,而是天意。他说的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生:E、我不同意。项羽在用人方面不如刘邦。项羽的兵力开始远远地超过刘邦。楚汉之争开始时,刘邦兵力较弱,但他礼贤下士,得到张良、韩信等谋士良将的辅佐。项羽性格暴虐、刚愎自用,渐渐众叛亲离。(课本第65页)F:我认为刘邦比项羽更得民心。比如,刘邦在关中废除了秦朝残酷的刑法,还“约法三章”,赢得人民的支持。项羽虽然能征善战,但是他放纵部下烧杀抢掠,违背了民意。所以,项羽失败既不是天定,也不是无能,是他在用人和策略等方面不及刘邦。刘邦打败项羽后,大家从课本就可以找出他接着做了什么是吧。(板书“2、刘邦建西汉”)师:听听大家的答案,西汉建立的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建立者自然是刘邦,建都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一个美丽的城市。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百废待兴。你认为汉朝的统治者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生:我认为汉朝统治者应该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不要推行残暴的统治。师:对,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休养生息(1)(2)(3)汉高祖通过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初的社会秩序逐渐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师(小结):至此,我们上完了整节课的内容,下面来个小结。秦朝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创大一统的局面。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和秦二世的暴政终结了秦朝江山永固的梦想。秦二世时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借鉴了秦朝覆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社会秩序逐渐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回首历史,陈胜、吴广等英勇精神鼓舞着人们的在生活中要敢于反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