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doc_第1页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doc_第2页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黄山黄石市广场路小学 卢玉珍、郑亮、陈百兴、张璇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框架设计 2008年5月10日学科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教材名称s版四年级下册学习单元第二单元设计者卢玉珍合作研究者郑亮 陈百兴 张璇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1、古诗三首、2、桂林山水、3、走进丽江、4、五彩池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本组教材是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交流。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目标能力)1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借助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能够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意思,能用一段简单的话写一处景物。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容易找出景物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但是在读课文时不能正解把握文章情感;能用一段简单的话写一处景物,但缺乏生动细致的描写。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描写景物。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以网上的一篇写景的文章黄山(有删节)为阅读文本,图文并茂,创设情景。让学生掌握作者从不同角度写景的方法。发生于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具体问题1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黄山的景物的?(领悟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2仿写句子(形象表达)3你最喜欢哪幅图,说说你的理由。(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考查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的表述目标分类层次最低/完美标准1、理解文本准确理解最低标准2、答案有意义理解最低标准3、表达正确应用最低标准4、语言质量应用完美标准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模块目标能力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借助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抓住重点句子,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黄 山黄山雄距安徽南部,它山体独特,玲珑巧石,千姿百态,有着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陡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是我国著名的山岳之一。我是坐车去黄山的,车子驶进郊区后,一路上虽见山峰连绵起伏,但都平淡无奇。不料刚转过一个大弯,眼前的景色突变,好象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只见那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土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 【1】 【2】 【3】 【4】到了黄山脚下,我们休息了十分钟后,开始了艰难的旅程。我们一路上,爬爬停停,好不容易爬到玉屏楼,只见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导游介绍道,这是迎客松。过了玉屏楼,我们继续出发,刚走几步,几个队员一屁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走了,喘着气说:“真是累坏我了,早知道不来了。”队长鼓励地说:“坚持就是胜利,黄山的美景还在前头,不走了多可惜啊!你们走不动,我背也要背你们上去。”他们被队长的一番话打动了,立刻站了起来,继续上路了。途中我们经过了黄山第一险一线天。爬一线天时,真可谓是头顶烈日,脚踏寒冰。要时刻注意着脚下的冰,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们一个推着一个,终于到达了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从光明顶往下看,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望着远处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回味着黄山的胜景。黄山它虽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壮观的禅院宫苑,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问题Q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2分) Q2: “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 请你按照这种句式写一个句子: 。Q3: 阅读画线段落,你觉得哪幅图和这段文字相吻合?你还能用几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 图片: 词语: , , 。Q4:文章中引用了两首古诗,找出来读一读。你学过哪些写山的古诗,写一首出来欣赏一下。 参考答案Q1 山脚玉屏楼一线天光明顶Q2 拟人句式Q3 图【3】 海市蜃楼 云雾缭绕 忽隐忽现等Q4 学过的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