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生产率管理第三章生产率管理 w w 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的概念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的概念 w w 各种生产率指标的测定与分析各种生产率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1、生产率和生产率管理的概念 1.1生产率的定义 1.2生产率的分类 1.3提高生产率的意义 1.4生产率管理 1.5工业企业生产率的测定、分析概述 1.1生产率的定义 q生产率是经济学上一个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转换 效率的指标,一般定义为:生产率就是产出与 投入之比,即: q生产率= q生产率定义的理解:1、生产率是衡量生产要 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2、生产率的定 义中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 产出 投入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与计算指标 1、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在生产中的劳动效率,反映劳动者 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能力。 劳动生产率 = 合格产品数量或价值 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 2、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 产品总量或价值 全部职工劳动投入量 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产品总量或价值 生产职工劳动投入量 两者关系是: 全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生产职工劳动投入量 全部职工劳动投入量 1.2生产率的分类 w按生产要素种类分:劳动生产率、资本 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 w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总生产率或全要 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 率 w按测定的方法分:静态生产率、动态生 产率 1.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o 是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保证,决定着国家经济 的发展速度。 索洛的余值方程: 产出的增长速度=劳动力投入的增长速度 劳动 力投入的弹性 资金投入的增长速度 资金 投入的产出弹性 生产率增长速度 o 是企业发展生产的重要途径。 o是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o提高生产率是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条件, 是增加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o对就业和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o生产率是与质量同步发展的。 1.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加快技术进步与生产工具的改进。 提高职工素质。 提高管理水平。 满足职工胜利和心理需要,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生产率 职工的工作绩效工作的物理环境 激励职工的工作能力 非正式 组织 工作 设计 正式 组织 领导工会 职工心 理需要 经济 条件 个人 状况 1.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4生产率管理 w生产率管理是指:为了提高生产率,协调投入 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计划、组织、协调、 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w基本的生产率管理过程包括:1.测量和分析生 产率;2.根据测定和分析的信息,对生产率控 制和提高作出计划;3.控制和提高生产率;4. 对控制和提高生产率的结果进行评价。 w生产率管理过程模型,见图3.2,P45 1.5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分析概述 w生产率测定:就是对某一研究对象的生产效率 进行度量和计算,它有助于我们评估工作效率 和工作质量,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因素对企业 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诊断企业存在的问题, 找出“瓶颈”和障碍。 w生产率测定的任务:1.计算生产或经营活动的 综合成绩;2.分析各种活动的综合特性和原因 ;3.预测和计划生产经营的战备要素;4.发现 企业现行存在问题 生产率测定通常使用计算产出量和投入量 的单位 实物指标:重量、容量、件等单位指标; 标准实物指标:将实物指标转换成标准指数, 如将煤的产量转换在千焦; 价值指标:以某一时期不变的价值(不变价值 =数量不变的价格)表示产出产品量或投入 量,这是一种最广泛的度量指标,价值表示具 有可加性; 劳动消耗量指标:常用来度量劳动量的单位, 如以人 时、人 日、人 年等 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现状 劳动生产率 = 产品总产量或产值 生产这些产品劳动投入量 材料生产率 = 产品总产量或产值 生产这些产品材料消耗量 能源生产率 = 产品总产量或产值 生产这些产品能源消耗量 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现状 设备生产率 = 产品总产量或产值 生产这些产品所摊派的折旧费 总生产率= 产品总产量或产值 生产这些产品投入的总成本 我国对生产率的测定是对生产率的直接测定,没有体现 生产率动态的变化,同时也没有纵向的比较,也没有反 映影响生产率的因素,也无从细致判断生产经营中存在 的问题,更加不可能找到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工业企业生产率测定层次:三个阶段 v在生产操作层,测定各投入因素的使用效率, 即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生产率,包括材料生产率 、燃料和动力生产率、设备生产率。 v在工厂管理层,测定总产出量与总成本的关系 ,以此作为工厂的总生产率,考察工厂的总生 产成绩。 v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测定总生产率对于经济效 益的贡献,以考察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2投入因素的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2.1劳动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2.1劳动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现场管理:测定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在分析劳 动资源时间的利用状况,从而便于对工人进行 考核;主要采用静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进行分 析; w计划管理:劳动生产率的测定旨在分析技术进 步、产品组合结构、标准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 间、工人的工作效率等因素对于劳动生产率的 影响,从而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更好地管理,寻 找“瓶颈”因素,提高生产率;主要采用动态的 生产率指数进行分析。 、工时消耗的分类 工时消耗分类就是对工人在整个轮班的全部时间消耗 进行具体研究。工时分类见图35所示。 图3-5 工时消耗分类 工 人 的 全 部 时 间 消 耗 定额时间 非定额时间 宽放时间 作业时间 附加时间 基本作业时间 准备和结束时间 休息和生理 需要时间 布置、照管 工作地时间 工人造成的 损失时间 非工人造成的 损失时间 非生产 工作时间 不与 基本时间交叉 与 基本时间交叉 手动时间 机动时间 机手并动时间 1、劳动人、时构成图 wLR:投入总人 时; wL0:略去的人 时; wLM:由于管理失误而造成的时间损失; wLR:总投入人 时中分给工人和管理人员的 劳动资源时间。 wLE:有效人 时; wLS:在正常情况下生产产品量Q所需要的标准人 时数; wLU:非生产人 时, 1、各种人 时之间的关系 LR=工资表中的人数(法定时数加班 时数)= (法定人 时数+每个人加班人 时数) LR=LR L0=LU LE LR=LE LM LU=L0 LM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 R=Q/LR=Q/LSLS/LELE/LRLR/LR Q-以实物量表示的产品产出量或以不变价格诸的产品 价值量; Q/LS-一定的技术工作方法确定的标准劳动生产率,以 S表示; LS/LE-工人的工作效率,它是工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工 人生产率管理的焦点,以EW表示; LE/LR-有效人 时与投入人 时之比,以Ie(1)表示 ; LR/LR-投入人 时与总人 时之比,以Ie(2)表示; 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 R= SEWIe(1)Ie(2) 1、劳动生产率 wLS/LELE/LRLR/LR-表示劳动总效率,它是现场管 理工人和工人改进的最终目标,以R表示 wR=LS/LR= EWIe(1)Ie(2) w由于工人、管理人员对于生产投入的时间都会产生影 响,从而影响生产率以及生产效率,在进行实际测定 时,各个企业必须设计适合企业生产特点的工作日报 表。 w一般工作报表上要说明的内容有:(1)员工姓名;( 2)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标准人 时;(3)实际所用工 作时间;(4)非生产时间;(5)完成产品产量。 1、劳动生产率 w举例:某工厂某天生产A产品6000件,总共有 20个工人工作了8个小时,但由于各种原因, 平均每人真正工作为7.5小时,工人工作时损 失时间为0.5小时,生产6000件A产品的标准人 时为135人 时 w计算劳动生产率、生产总效率、非生产时间、 工作效率、标准生产率 作业: w某工厂某年加工产品P数量为100万件,共由200个工 人进行加工,由于产品销售具有季节性,第1、3季度 工人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加班三个小时,而在第2、4季 度不需要加班,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但由于员工请假 、迟到、早退等原因,平均每人每天略去一定的时间 ,实际投入工作的时间仅为工作时间的90%;而在实 际的工作时间内,由于机器故障、员工休息等,员工 真正用于生产的有效时间仅为每天工作时间的80%, 生产100万件P产品的标准人 时为30万人 时。( 每年按240天计算,每季度工作天数60天) w计算劳动生产率、生产总效率、非生产时间、工作效 率、标准生产率 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w将现年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基年劳动生产率水平 相比较,可看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称为劳动 生产率效应)。以相对值表示劳动生产率效应 ,又称为劳动生产率指数。 wI=T/O wI-劳动生产率指数 wT-现年劳动生产率 wO-基年劳动生产率 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I=T/O wI 1 wI 1 wI 1 w问题:劳动效率相应怎么变化? 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w w 如果如果A A企业生产企业生产n n种产品种产品, ,产品产量单位为件,产品产量单位为件, 劳动投入量单位为人劳动投入量单位为人 时,并引入另个两个时,并引入另个两个 变量:变量:实际单位产品所需人实际单位产品所需人 时数时数R R,标准单标准单 位产品所需人位产品所需人 时为时为S S,计算此时的劳动生产计算此时的劳动生产 率率。 w w 劳动生产力指数就可以表示为:劳动生产力指数就可以表示为: ( Qit/QitRit)(QioRio/Qio) I=T/O=-=- ( Qio/QioRio)(QitRit/Qit) 式中式中为为 i=1 n 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w引入ri=Qi/Qi,表示在全部产品中第I种产品的 份额结构(产品结构) (QioRio/Qio)(rioRio) I=-=- (QitRit/Qit)(ritRit) (rioSio) (ritSit) (rioSio) =- -=(A)(B)(C) (ritSit) (ritRit) (rioRio) 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w(rioSio)/(ritSit):为客观因素,它受 产品组合结构和标准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间的 影响;进而可以受技术的、物质的和组织因素 的影响。 w(ritSit)/(ritRit):是主观因素,它纯 属人工努力的结果,受工人的技巧、知识水平 、劳动强度、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w(rioSio)/(rioRio):也是主观因素,它 的性质与第二类因素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表 示基年工人劳动效率影响的结果。 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用绝对值表示的劳动生产率效应为: rioRio-ritRit=(rioSio- ritSit)+ (ritSit-ritRit )- (rioSio-rioRio ) wrioSio-ritSit writSit-ritRit wrioSio-rioRio 2、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与分析 w(ritSit-ritRit)-(rioSio- rioRio):主观因素的净效应 w由于客观因素也是在变化的,技术在不断进步 ,和专利保护等原因,还由于操作的方便性, 企业对于标准人 时往往很难以确定,通过 由企业的历史数据或者经验来确定一个定额人 时来代替标准人 时。 3、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v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经济指标 v人力资源:熟练工与新手的判别,“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v科学技术水平:新工具、新管理思想、新设备 、新材料、新产品出现 v产品设计:70%以上的产品成本是设计出来的 v生产组织:手工作业与流水线作业 v生产规模:大批量生产与小批量加工 3、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w产品开发与设计工作主要内容 产品开发决策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试制鉴定 正式生产 2.1 产品开发与设计概述 调查与预测分析 产品构思创意及筛选 寿命周期分析 开发时机选择 开发策略选择 开发方式选择 编制技术任务书 方案设计 技术设计 工作图设计 工艺分析与审查 工艺方案拟定 编制工艺规程 工装设计制造 样品试制和鉴定 小批试制和鉴定 3、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w对Rolls Royce公司的调查表明,2000个 部件在产品设计阶段决定了最终产品成 本的80%; w据General Motor经理称卡车变速器70% 的制造成本是由设计决定的; wFord Motor公司估计在设计、材料、劳 动力和制造费用四个因素中,70%的生 产节约源于设计的改进。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物耗是指为生产产品而消耗的原材料、燃料、 动力; w在物耗生产率的测定、分析时,应考察资源耗 用速度、资源的节约等因素; w资源耗用速度的提高,可以加速资金周转、分 摊设备折旧、降低人力成本等。 w资源的节约的重要的方面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生产过程中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尽量 降低不合格率,但是这往往会降低资源的耗用 速度。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生产产品时的物资耗用速度与设备、工艺流程 等技术组织因素有关;a.质量不合格率;b.设 备动力;c.能源利用:焊接等工艺; w劳动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对整个生产率水平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测定、分析物耗生产率 时也必须考虑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对物耗的影响 。a.工人的劳动积极性;b.工人熟练程度;c. 工人的责任心等方面;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物耗生产率的测定、分析模式: 标准产出量 标准物耗投入量 实际产出量 物耗生产率=- 标准物耗投入量 实际物耗投入量 标准产出量 w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实际物耗,属于不同的种类; w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一般都由多种产品与服务构成; w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为了能够使各种物耗、产出具有可加性,采 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同时,对于产品,可以通过产品 的数量加在一起进行衡量产出量,可以采用实物量的指标即产品 的数量加和。 w思考:为什么生产率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 1、为了能够 使各种物耗、产出具有可加性,采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 ,不能反映市场等企业外在因素; 2、物耗、人力成本、产品的 价值都不是相同的,在采用量的计算时,不能反映它们的价值。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Qr代表实际产出量;Qs代表标准产出量 ;Mr代表实际物耗投入量;Ms代表标准 物耗投入量; Qir Qis Mis Qir w-=- - 作为物耗生产率测定模式 Mir Mis Mir Qis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 w 劳动的生产率的公式劳动的生产率的公式: R=Q/LR知: Q=R LR w w 如果有如果有n n种产品,则:种产品,则: Qir=ir Lir 即: Qir=ir Lir w w 引入引入is= Qis/Lir为第为第i i种产品的标准劳动率,种产品的标准劳动率, 则有则有Qis=is Lir w w 注意:标准劳动率注意:标准劳动率iS iS与标准劳动生产率 与标准劳动生产率 S S 不不 同同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 w 以以 ir ir 为生产第为生产第i i种产品的实际单位产品物种产品的实际单位产品物 耗量耗量,则则ir=Mir/Qir; Mir= ir Qir 由由 此知此知:Mir=ir Qir w w 以以 is is为生产第 为生产第i i种产品的标准单位产品物种产品的标准单位产品物 耗量,则耗量,则is=Mis/Qir ; Mir= ir Qir由由 此知此知: Mis=is Qir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 w M Mis is/M /Mir ir= = is is Q Qir ir/ ( / (ir ir Q Qir ir) ), , 比较比较M Mis is 与 与M Mir ir w w Q Qir ir/ / Q Qis is= = ir ir L Lir ir/( /(is is L Lir ir), ),比比 较较Q Qir ir与 与Q Qis is w w Q Qis is/M /Mis is= = is is L Lir ir/ /( (is is Q Qir ir) ), , 式中引入式中引入l l i i = =L L i i /(/(L L i i ) )表示第表示第i i种产品所投入的种产品所投入的 劳动量占整个劳动投入量比例;劳动量占整个劳动投入量比例;r r i i = =Q Q irir/( /(Q Qir ir ) ) 表示第表示第i i种产品产量占整个产量的比例种产品产量占整个产量的比例. .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 w Q Qis is/M /Mis is= = is isL Lir ir/ /( (is is Q Qir ir) ) = =(is is l lir ir L Lir ir)/( )/(is is r rir ir Q Qir ir ) ) w w 相应地:相应地: is is L Lir ir is is Q Qir ir Q Qir ir Q Qir ir/M /Mir ir=- =- is is Q Qir ir M Mir ir is is L Lir ir wis is L Lir ir= =标准劳动生产率 标准劳动生产率实际劳动投入 量 w w is is Q Qir ir= =标准单位产品物耗量 标准单位产品物耗量实际产出 量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Q Qir ir Q Qis is M Mis is Q Qir ir w-=- - 作为物耗生产率测定模式 M Mir ir M Mis is M Mir ir Q Qis is w w Q Qis is/M /Mis is= = is is L Lir ir/ /( (is is Q Q irir) ) w w M Mis is/M /Mir ir= =is is Q Qir ir/( /(ir ir Q Q irir ) ) w w Q Qir ir/Q /Qis is= =ir ir L Lir ir/( /(is is L L irir ) )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通过动态物耗生产率指数动态物耗生产率指数来比较两个不同时间的物耗 生产率,和前面计划管理之用的劳动生产率测定相同 w w 物耗生产率指数物耗生产率指数=技术组织参数技术组织参数资源节约率指数资源节约率指数劳劳 动效率指数动效率指数 Q Qirt irt Q Qiro iro Q Qist ist M Mist ist Q Qirt irt w w 物耗生产率指数物耗生产率指数=- -= =- -= - - M Mirt irt M Miro iro M Mist ist M Mirt irt Q Qist ist Q Qiso iso M Miso iso Q Qiro iro A A t t B B t t C Ct t - - = (= (A A t t B B t t C C t t )/()/(A A o o B B o o C C o o )=-)=- M Miso iso M Miro iro Q Qiso iso A A o o B B o o C Co o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At: ist ist L Lirt irt/ /( (ist ist Q Qirt irt) ) / / iso iso L Liro iro/ /( (iso iso Q Q iroiro) ) 为技术组织参数指数;为技术组织参数指数; w wB Bt t : :资源节约率指数资源节约率指数 w wC Ct t : :生产效率指数生产效率指数 w w 物耗生产率测算表:物耗生产率测算表:P P61 61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某企业用Y、Z两种材料生产三种产品A、B、C,需 要的Y、Z的标准投入量如下表所示。 产品/材料ABC Y342 Z214 实际生产中需要投入更多的Y、Z,A、B、C实际 生产中投入的量如下表所示: 产品/材料ABC Y3.24.32.1 Z2.11.14.5 2.2物耗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该企业某年生产100万件A产品,150万件B产品,300万 件C产品,其中A、B、C的价格分别为100元/件、90元/ 件、140元/件;材料Y、Z的价格分别为10元/件、20元/ 件。以不变的价值计算物耗生产率;以产品的数量计算 物耗生产率。 2.3总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部分要素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它自己的作用,但在 评价部门活动总成果时有许多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 局限性,必须分析总生产率。 w总生产率是总产出量与总投入量之比 w总生产率=总产量/全部投入量 w总生产率指数=比较期总生产率/基准期总生产率 w在计算总产量时指标时,可用实物量指标或以不变价 格表示的价值量指标计量。对于投入量,为使各种投 入量具有可加性,宜采用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量指 标计量。 2.3总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 wQ Qo o 、Q Q t t 表示基期和比较期的总产量,表示基期和比较期的总产量,P P o o 、 I I popo表示产品和投入要素的不变价格, 表示产品和投入要素的不变价格,I IQo Qo 、I IQt Qt表示投入要素基期和比较期的数量 表示投入要素基期和比较期的数量 ,ao ao、 、at at表示基期和比较期的总生产 表示基期和比较期的总生产 率,率,I Ia a表示总生产率指数; 表示总生产率指数; w w ao ao= = P Po o Q Qo o /(/(I IPo Po I IQo Qo ) ) w w at at= = P Po o Q Qt t /(/(I IPo Po I IQt Qt ) ) 2.3总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 wI I aa= = at at/ /ao ao P P o o QQt t P P o o QQo o P P o o QQt t I IPo PoI IQt Qt =- -=- - =- -=- - I IPo PoI IQt Qt I IPo PoI IQo Qo P P o o QQo o I IPo PoI IQo Qo P P o o QQt t ao ao P P o o QQt t I IPo PoI IQt Qt =- =- - - ao ao P P o o QQ t t P P o o QQo o I IPo PoI IQo Qo 2.3总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部分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一般为技术 组织进步因素和投入资源使用效率因素 。在进行总生产率分析时,技术组织进 步是总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 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 w技术进步就意味着以相同的投入量获得 更多的产出量,或者是相同的产出量需 要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少。 2.3总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w w P P o o QQ t t /ao aoP P o o QQ t t :表示由于技术表示由于技术 进步因素对总生产率的影响;进步因素对总生产率的影响; w w ao aoP P o o QQ t t / /P P o o QQ o o :表示由于比较表示由于比较 期投入量增加,而引起产出量增加,对期投入量增加,而引起产出量增加,对 总生产率的影响;总生产率的影响; w w I IPo PoI IQt Qt/ / I IPo PoI IQo Qo: :由于投入量的增加 由于投入量的增加 对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对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2.3总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ao ao P P o o QQt t I IPo PoI IQt Qt w- -:表示投入资源的规表示投入资源的规 P P o o QQo o I IPo PoI Iqo qo 模净效应,即指投入资源量增加而引起的模净效应,即指投入资源量增加而引起的 产出量增加净值;产出量增加净值; w w 总生产率测定表:总生产率测定表:P P63 63 2.4经济效益的测定与分析 w经济效益一般的概念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相 对于一定的投入所获得的收益程度,表示为产 出与投入之比。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可能 少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有用成果; w投入包括劳动耗费、自然物质资源占用等 w但在计算经济效益时,只能使用以现行价格表 示的价值指标;而在生产率计算中的产出与投 入可使用价值指标也可以使用实物量指标,而 且价值指标是以不变的价格来计算的。 2.4经济效益的测定与分析 产品成本构成(企业生产投入)产品成本构成(企业生产投入) w w 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 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 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 包装物、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材包装物、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材 料,直接材料是与产品有直接的关系。料,直接材料是与产品有直接的关系。 w w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直接直接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直接 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和规定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和规定 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用,直接人工成本是与产品的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用,直接人工成本是与产品 有直接的关系。有直接的关系。 2.4经济效益的测定与分析 w w 间接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应当由产品负担的间接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应当由产品负担的 ,但又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的有关费用,包括各个作业中心为组,但又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的有关费用,包括各个作业中心为组 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修理费用、物料消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修理费用、物料消 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用、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等。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用、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等。 对于间接制造费用,它与制造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作业成本对于间接制造费用,它与制造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作业成本 法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模式下,它按照作业进行摊销。法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模式下,它按照作业进行摊销。 w w 资本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企业为资本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企业为 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如利息、股利、分红以及企业在筹集资金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如利息、股利、分红以及企业在筹集资金 阶段而支付的代价如债券的发行费用、股票的发行费用、手续费阶段而支付的代价如债券的发行费用、股票的发行费用、手续费 等。资本费用与各个作业的关系可能不同,需要针对具体作业占等。资本费用与各个作业的关系可能不同,需要针对具体作业占 用资金的情况而定,在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模式下,用资金的情况而定,在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集成模式下, 资本成本要向作业进行摊销。资本成本要向作业进行摊销。 2.4经济效益的测定与分析 w w 期间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期间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某一 时期耗费,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管理费用是时期耗费,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管理费用是 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 各项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企业行政部门发生的办各项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企业行政部门发生的办 公费用、工会经费、行业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咨公费用、工会经费、行业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咨 询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研询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研 发费用等。销售费用企业为销售产品以及建立销售渠发费用等。销售费用企业为销售产品以及建立销售渠 道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代销费、广告费道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代销费、广告费 、保险费、租赁费、差旅费、办公费、业务费等。期、保险费、租赁费、差旅费、办公费、业务费等。期 间费用与管理、销售作业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通过管间费用与管理、销售作业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通过管 理、销售作业向产品进行摊销。理、销售作业向产品进行摊销。 2.4经济效益的测定与分析 w经济效益=现价计的产出值/现价计的投入成本 w经济效益指标=比较期经济效益/基期经济效益 wo、t代表基期和比较期的经济效益,I代表 经济效益指数,Po、Pt表示基期与比较期产品 价格,Qo、Qt 表示基期与比较期的产出量, IQo、IQt表示基期与比较期的投入要素量,IPo、 IPt表示基期与比较期的投入要素价格; w思考题:经济效益能否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 2.4经济效益的测定与分析 wo=PoQo/(IPoIQo) wt=PtQt/(IPtIQt) wI= t/o PtQt PoQo PtQt IPoIQo =- -=- IPtIQt IPo IQo PoQo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档管理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销售培训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技术文档撰写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私募投资助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药研发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月饼设计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社交媒体内容策划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风险咨询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产业经济学家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思想库研究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口腔门诊护士培训课件
- 电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牡丹江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综合管理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轮机安全操作培训内容课件
- 标本错误不良事件课件
- 废品回收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trips协定课件教学课件
- 2025西安市简约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沈阳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 民警法制培训课件
-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