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1页
《福利院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2页
《福利院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3页
《福利院实习报告》word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儿童福利院的实习报告秦哲 2011063029 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创建于1953年6月,是太原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承担着全市社会弃婴和城镇“三无”人员的收养任务。福利院坚持“上为国家分忧,下为孤老残幼服务”的宗旨,以“建设一流队伍,提供一流服务,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竭力将福利院建成集食、宿、教育、医疗康复、院现有正式职工76人,为590余名儿童、90余名“三无”人员共计680余人提供服务。护理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园林式福利院。现在,福利院家庭寄养儿童480余人;已办理国内收养100余人、涉外送养220余人;从2004年开展“明天计划”至今,完成儿童手术治疗360余人次;作为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康复示范基地,对40余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并辐射带动省内其他地区康复工作;2011年5月成立全省首家社会福利机构社工室“心之桥”社工室,开展收养人员文明礼貌、思想道德、法制观念“三项教育”,探索进行成年孤儿就业安置、心里疏导等活动,这些都使儿童老人在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健康全面的发展。福利院建院以来,累计救助孤老残幼人员数千名,为维护弱势群体权利、稳定社会秩序、共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近来年,福利院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民政部“明天计划爱心奉献单位”、“全国涉外送养工作先进福利机构”、全省民政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太原市“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万柏林区双拥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开学后的一天,我们满怀好奇,乘坐公交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太原市儿童福利院。社工科的李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最先参观了婴儿区。在三个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张婴儿床,襁褓中的婴儿有的在熟睡,有的在哭泣。这些婴儿都是弃婴,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轻度的有唇裂,重度的有脑瘫等。透过玻璃窗,我们看到了一个“微型”婴儿,他的脑袋只有一个拳头那么大。李老师告诉我们被送来的婴儿,有的脑袋很大很大,有的肚皮还是透明的,真是可怜啊。由于这些婴儿是没有活动能力的,所以他们常年待在这些房间里,吃喝拉撒全在这里,但婴儿的生活环境非常干净舒适,走廊里没有丝毫异味,这都归功于照顾婴儿的阿姨们,阿姨们非常辛苦,只见他们一会儿抱起这个,一会儿放下那个。按照规定,婴儿照顾最多一对三,也就是一个人最多照顾三个婴儿,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的一个阿姨需要照顾十多个婴儿,一天三班倒。离开婴儿区,我们来到了儿童康复区,很多“爱心妈妈”带着寄养在自己家中的孩子来接受康复。这些孩子,要经过反复地康复治疗才能把双脚平稳地放在地面上。我们的到来让这些孩子很高兴,他们趔趄着走到我们面前,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低头与一位“爱心妈妈”交谈,原来这位阿姨的三个孩子都已经很大了,虽然寄养家庭会领到一部分费用,但她主要是可怜这些孩子们。我们又来到了农村寄养科,两位工作人员认真地回答着我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在太原市儿童福利院,附近的一个村子就是福利院的寄养基地,村子里的很多家庭都是寄养家庭。根据寄养儿童的残疾程度不同,寄养家庭每月会领到不同的费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提交寄养申请之后,要经过很复杂的程序寄养儿童才能回归家庭。首先,福利院要考察所提出申请的家庭生活坏境、经济状况等等如何,还要向邻居、村委会等了解提出申请的家庭成员人品、性格等方面怎么样。等寄养儿童回归家庭后,福利院又会派人到寄养家庭中走访,了解寄养儿童回归家庭后的生活状况。午饭后,我们来到李老师办公室与李老师聊聊一天的心得。李老师是一位转业军人,离开部队后就来到了儿童福利院工作。李老师告诉我们,社会工作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很繁琐的工作。在儿童寄养、收养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社会工作者去解决。比如说,每年儿童福利院会有几十个儿童被国外家庭收养,这些被收养的儿童有的就来自寄养家庭。当寄养儿童出国后,寄养家庭的成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爸爸妈妈过度思念孩子,生怕孩子出国后生活得不好,他们茶不思,饭不香,夜不能眠。这时就需要社会公作者去帮助他们,而怎么去帮助他们又是一个问题。如何让他们接受工作人员的帮助,如何让他们向工作人员吐露心声,如何让他们相信孩子生活得很好,如何回应他们提出的与新家长见面的请求,所以,做好个案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热情、耐心、爱心。李老师说,一般情况下,寄养家庭的家长见到久别重逢的孩子后会激动得无法控制情绪,但是,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在外国友人面前哭哭啼啼会引起误会,会让外国爱心朋友们觉得是不是大家不放心我们,所以,原则上不允许寄养家庭的爸爸妈妈与孩子见面。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安排孩子和收养家庭的父母在楼下等待,让寄养家庭的父母在楼上看望一下,也算是了却了他们的心愿。通过与李老师的交谈,我们感受到李老师对社会工作、对儿童福利院的热爱。他的耐心、细致以及对于工作的无私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