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室脉冲澄清池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真空室脉冲澄清池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真空室脉冲澄清池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真空室脉冲澄清池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真空室脉冲澄清池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绪论- 1 -1.1前言- 1 -2 总体设计- 1 -2.1 设计原始数据- 1 -2.2 基本参数- 1 -2.3 池体各部分尺寸计算- 2 -2.3.1 各部分面积及停留时间- 2 -2.3.2 真空室- 3 -2.3.3 配水系统- 3 -2.3.4 集水系统- 6 -3 结束语- 7 -1绪论1.1前言作用及优缺点 澄清池是集接触絮凝池和沉淀池于一体的构筑物,它通过将水中脱稳杂质通过碰撞结合成相当大的絮凝体然后再沉淀池内下沉,主要依靠活性污泥层阻留作用达到澄清的目的。真空室脉冲澄清池是一种悬浮泥渣澄清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布水较均匀,水处理效果较好,利于水厂的平面布置等优点。但是,脉冲澄清池的排泥若不及时泥渣就会被带出水面,影响水质;而排泥频繁,不但悬浮区会造成破坏,对水质构成威胁,而且还耗水、耗药、耗能,对生产带来不利。新和水厂目前使用的真空式脉冲澄清池是引进法国Degremont公司专利技术兴建而成的,生产情况良好,有效保证供水水质。1.2工作原理真空式脉冲池的工作原理:源水从进水管流入进水室(真空室),当水位到达真空室的预设高水位时,浮球开关动作打开空气阀吸气,破坏真空室真空,导致真空室水位下降,向澄清池放水;而当真空室内水位下降到设置的低点时,同样引起浮球开关动作,自动关闭空气阀,真空泵再次使真空室形成真空,真空室内水位随之上升。如此周期性不断循环,将一级泵房的连续来水变成澄清池周期性、按一定充放比的断续进水,悬浮层泥渣在进水“脉冲”作用下有规律地膨胀收缩,上下运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净水效果。2 总体设计2.1 设计原始数据供给35万人城市市民生活用水。二类地区,特大城市。2.2 基本参数特大城市二级地区大城市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计划用水人数, 自来水普及率,脉冲周期 , 其中:水在真空室上升时间 水在真空室下降时间,上升流速,采用抽气方法提升时用水量,其中真空箱充水时,水量进入真空箱,水量进入澄清池,即抽升水量,悬浮水量。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其中n预见水量和管网设计漏水量,取,则,本设计采用四个澄清池,则每个澄清池设计水流量 。2.3 池体各部分尺寸计算2.3.1 各部分面积及停留时间(1)清水区面积 , 故采用 尺寸。(2)脉冲平均流量 其中(3)中央竖井面积 竖井下降流速取,取。(4)池总面积。(5)污泥浓缩室面积。(6)池深 清水区高度取 悬浮层高度取 配水区高度取超高取故,总深为(7)池中停留时间 清水层停留时间, 悬浮层停留时间, 配水区停留时间, 池中总停留时间。2.3.2 真空室 充水时真空室进入水量,即, 充水时澄清池进入水量,即, 放水时澄清池平均进水量, 真空室需要容积 , 采用直径为2.7m的圆柱形水箱,则有效水深, 考虑风量漏耗、电压不稳定等原因,抽气系数采用, 抽气量。2.3.3 配水系统(1) 配水渠计算流量 ,渠道流速取,则渠道断面 ,取断面尺寸长,宽,实际渠道流速。(2)配水管间距采用,共根,每根流量 ,选用管径标准,流速,。(3) 配水管口总面积配水支管口总面积按变水头孔口出流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真空室面积,; 澄清池面,; 流量系数,取0.6; 重力加速度,取; 水在真空数下降时间,即; 放水时配水管孔眼最大出流水头(水头损失),; 放水时配水管孔眼最小出流水头(水头损失),; 设计计算流量 放水时最大流量,; 放水时最小流量,。设放水时配水支管孔口流速,其中流速系数,因此,。,即,。取进行试算,则,,由此,。复核最小流量,水流断面收缩系数0.64,即,即与假定接近。,采用。故,。(4)配水孔眼直径选用,面积,孔眼总数(个),每根配水管孔眼数=36,配水管长度13m(5) 稳流板缝隙流速取,缝宽,其中稳流板块数28;稳流板长度。稳流板角度取。(6)真空室距水面水位差,水位修正系数1.1。2.3.4 集水系统(1)穿水集孔槽共4条,间距3。槽宽,取,式中超载系数,每条槽流量。起点深度 ();终点深度 ();采用平底,深度取。(2)集水孔计算采用,集水孔前淹没水深,每孔集流量,按短管出流计算,取0.82集水孔面积,每条槽孔眼数当超载系数按计,两边开孔,每边87,孔距(2) 输水渠道设计流量当超载系数按1.2计,渠道流速按计,渠道断面,取有效宽度为0.4m,水深为,则有效断面,实际渠道流速。(1)污泥浓缩室容积,其中;。解之得,。泥斗只数,两斗间距,每斗容积,采用方形漏斗状污泥斗。上部宽取,长取,斗高,实际容积。(2)排泥管取型管,管口面积,排泥流量,式中,取0.03,为排泥管长,预留长度,则,排泥历时。附:另在预留超高部分留2处溢流口,采用。3 结束语本设计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整个课程设计中,我学到的东西是丰富的,精彩的,是课堂上从来都没有遇见过的。从遇到课题,从无法下手到初有眉目,从一本本参考书的选择到一页一页资料的排序按,从草图的设计到CAD的完成,直到最后的打印,每一个过程都有我从未遇见过的难题,这是大学以来第二次课程设计,肯定会有很多缺陷的地方,但是走过这个历程回头再看,我更看重的是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及学习知识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2室外给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