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测量》PPT课件 (2).ppt_第1页
《桥梁施工测量》PPT课件 (2).ppt_第2页
《桥梁施工测量》PPT课件 (2).ppt_第3页
《桥梁施工测量》PPT课件 (2).ppt_第4页
《桥梁施工测量》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桥梁施工测 量 6-1 中线复测及桥轴线测定 6-2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6-3 桥梁定位资料计算 6-4 墩台定位及纵横轴线测设 6-5 桥梁竣工测量 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 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 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 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 尺寸等方面均符合设计要求。 桥梁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 6-1 中线复测及桥轴线测定 复测的主要方法是导线法。 定测或线路复测的精度较低,一般 不能满足桥梁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因此桥梁施工前,需对桥址线路中线 以较高的精度进行复测。 一、直线桥的中线复测 观测:桥址位置上所有转点间的水平距离Di 和 相邻边间的水平角i 。 计算:以两端转点(ZD7-3,ZD7-8)的连线为x轴 建立施工坐标系,计算各转点的坐标 二、曲线桥的中线复测 当桥梁位于曲线上时,应对整个曲线进行 复测。 检查切线方向控制桩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果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应给予改正 。 重新精确测定线路的转向角。 重新计算曲线综合要素。 重新标定曲线的起点和终点。 1. 切线控制桩的复测 检查切线上的控制桩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方法:穿线法、导线法。 2. 转向角复测 依据:已确认的切线控制桩; 方法: 直接测量测回法 间接测量导线法 如果已确认的切线控制桩中含有交点桩 ,则采用直接测量法 否则,采用间接测量法,即导线测量法 或副交点法。 复测转向角与定测转向角不符时处理方 法: 原则:尽量不改变原设计。 方法一:利用复测转向角重新计算曲线要素, 改变曲线起点或终点里程 桥梁布设在直线始端缓和曲线圆曲线区间 内,则曲线的ZH里程保持与原设计里程不变 ; 桥梁布设在圆曲线末端缓和曲线直线区间 内,则曲线的HZ里程保持与原设计里程不变 ;同时保持各墩台中心设计里程不变。 要使ZH或HZ里程不变,可设断链桩或将距离 误差调整在直线段。 方法二:调整切线方向,使转向角恢复到 原设计值 整个桥梁布设在始端缓和曲线圆曲线 末端缓和曲线区间内,或回头曲线转 向角在180左右时,如果桥梁前后相邻 曲线没有施工或无重大建筑物,可以调 整切线方向,使转向角恢复到原设计值 ,以保证桥梁原设计不变。 方法三:采用复测转向角,改变桥梁设计 三、桥轴线长度测定 1. 桥轴线控制桩:两岸桥头中线上埋设的 控制桩。作用:保证墩台间的相对位置 正确,并使之与相邻线路在平面位置上 正确衔接。 2. 桥轴线长度:两岸桥轴线控制桩间的水 平距离。 3. 桥轴线长度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定法光电测距 间接测定法三角网推算 6-2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对于水中不能直接测设的桥梁或水面较 宽且有高墩、大跨、深水基础或基础施 工难度较大,梁部结构类型复杂的特大 桥和大桥,需要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为了合理地拟定桥梁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 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墩台中心的定 位精度,必须预先估算桥轴线长度测定的 必要精度。 一、桥轴线长度精度估算 1.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设墩台中心点位放样的极限误差为D(通常取 D =10 mm),中误差为D / 2,则相邻二墩 台中心的跨距中误差为 设全桥共有N跨,则桥轴线长度的中误差为 2. 钢板梁及短跨(l64 m)简支钢 桁梁 考虑梁长制造误差和固定支座安装误差 的共同影响,单跨钢板梁和单跨简支钢 桁梁的长度中误差为 当桥梁为N 跨时,则桥轴线长度L的中误差为 3. 连续及长跨(l 64 m)简支钢桁 梁 由 n 个节间构成的单联或单跨梁,设节间 拼装的极限误差为l(通常取l =2mm ),则由于梁体拼装误差和固定支座安 装误差的共同影响,每一联(跨)长度 的中误差为 当桥梁为N 跨时,则桥轴线长度 L 的中误差为 例6-1某三联三跨连续梁桥,每跨支座 间距离为128m,由长16m 的8个节间组 成,每联24个节间,固定支座安装极限 误差为7mm,试计算全桥桥轴线中误差 。 解单联中误差为 全桥桥轴线中误差为 二、桥梁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1.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网形布设 在满足桥轴线长度测定和墩台中心定位精 度的前提下,力求图形简单并具有足够的强 度,以减少外业观测工作和内业计算工作。 根据桥梁的大小、精度要求和地形条件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有以下几 种形式。 双三角形 大地四边形 双大地四边形 加强型大地四边形 大地四边形加三角形 2.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角度观 测 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要求如表 6-3; (P164) 水平角观测要求: 开测前应对所测角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 作业过程中,仪器2C绝对值DJ1型仪器不得 超过20;DJ2型仪器不得超过30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应符合表6-4的规定, 各测回的零方向读数应均匀分布在度盘和测 微器的不同位置上。 方法:铟钢基线尺,光电测距 3.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距离观测 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平面控制网边长时 ,外界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注意减弱大气折光和旁折光的影响; 测线及两端的延线上,不得有任何其它发光物 体或反光的物体,以免引起反射信号混乱; 测站应设在电磁场影响的范围以外; 光电测距边的测回数及往返测次数,应符合表 6-5的规定。 光电测距限差,应符合表6-6的规定。 距离观测的限差与数据处理: 光电测距边,必须加入气象、加乘常数、周期 误差改正,然后化算为水平距离, 水平距离应归算至墩顶(或轨底)平均高程面 上。设仪器与棱镜横轴的平均高程为H1,墩顶 (或轨底)的平均高程为H2,地球平均曲率半 径为R,则归算长度DH为 测距精度评定 设某条边长进行了n次对向观测,第 i 次 对向观测的差值为di,则一次观测的中误 差为: 对向观测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4.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测量内业计算 施工平面控制网通常采用独立的坐标系; 直线桥以桥轴线两控制桩中里程较小的一 个为坐标原点,以桥轴线按里程增加方向为 x 轴正向建立测量坐标系; 曲线桥一般以曲线起点 ZH 或始切线上的转 点为坐标原点,以始切线指向JD方向为 x 轴 正向建立测量坐标系;也可以桥轴线控制点 为坐标系原点,以该点处曲线的切线方向为 x 轴,以线路前进方向为 x 轴正向建立测量坐 标系。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按方向或角度,用 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方法进行严密平差 。 平差计算完成后,应对网中所有的几何条件 (或附合条件)进行检算,并计算单位权中误 差、桥轴线及最弱边边长中误差。对于边角网 或测边网,不应大于10 mm;对于以基线为基 础的测角网,不应大于原估算的桥轴线及最弱 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桥梁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各水准点应沿桥轴线两侧以400 m左右的 间距均匀布设,并构成连续水准环。 水准点应与相邻的线路水准点联测,以保 证桥梁与相邻线路在高程位置上的正确衔 接。 水准测量的等级、精度、限差应符合相应 的规定。 为了便于施工放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施 工地点附近设立若干个施工水准点。 水准点应埋设标石 施工水准点的高程必须定期检测。 水准测量的等级和精度应满足表6-8的要求 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按 下式计算: 6-3 桥梁定位资料计算 直线桥墩台中心坐标计算 直线桥的墩台中心位于桥轴线上,且桥轴 线和线路中线完全重合。 xi = DKi - DKA yi = 0 设桥轴线控制点 A 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 其里程为DKA , x 轴与桥轴线重合,且指向里 程增加方向,第 i 号墩的里程为 DKi ,则该墩 中心的坐标 xi、yi 为 y x 6-4 墩台定位及纵横轴线测 设 桥梁施工测量中,主要的工作是准确 地测设出桥梁墩、台的中心位置,即所 谓的墩、台中心定位,简称墩台定位。 墩台定位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特别 是对预制梁桥更是如此。 一、直线桥的墩台定位 直接量距法 光电测距 或 直接丈量 2. 前方交会法 如果桥墩位置无法直接丈量,也不便于 架设反光镜时,可采用前方交会法测设 墩位。 前方交会法既可用于直线桥的墩台定位 测量,也可用于曲线桥的墩台定位测量 。 用交会法测设墩位,需要在河的两岸布 设平面控制网,如导线、三角网、边角 网、测边网等。 前方交会法的基本原理 : 根据控制点坐标和墩台坐标 ,反算交会放样元素i、i , 在相应控制点上安置仪器并 后视另一已知控制点,分别 测设水平角i、i ,得到两条 视线的交点,从而确定墩台 中心的位置。 i i 异侧交会 同侧交会 两交会方向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交会角 墩台中心交会的精度与交会角 的大小有关 。 交会角的要求: 当置镜点位于桥轴线两侧时,交会角应在 90150之间; 当置镜点位于桥轴线一侧时,交会角应在 60110之间。 在桥梁控制网网形设计和布网时,应充分 考虑每个墩台中心交会时交会角的大小, 必要时,可根据情况增设插如点或精密导 线点作为次级控制点。 测设数据计算 为了便于作业,应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 墩台中心的坐标,计算测设数据并将其 编制成表。 墩台定位测设数据主要包括:置镜点、墩台 或控制点编号、坐标方位角、边长等。其格 式如P.184表6-14。 以下格式更简洁 置 镜 点 控 制 点 边 长 坐标方位角 墩 台 号 边 长 坐标方位角 D1 0#161.4192145 04 25.8 D2141.793140 39 40.41#141.8365139 20 24.9 D3199.900883 43 49.12#101.9071114 55 28.3 D4151.0969142 17 32.53#94.783777 09 57.9 4#126.005047 10 28.8 5#143.978139 55 54.1 现场测设 在控制点D安置仪器, 后视控制点A,将度盘 安置为DA; 根据测设数据表,转动照准 部至度盘读数为Di 得到 D-i 方向; 同样方法得到 C-i 方向, 两条视线的交点处打桩, 钉设出 i 号墩台中心位置; 在桥轴线上检查各墩台位 置。 示误三角形 通常将三台经纬仪分别安 置于三个控制点上,用三 条方向线同时交会。 理论上三条方向线应交于 一点,而实际上由于控制 点误差和交会测设误差的 共同的影响,三条方向线 一般不会交于一点,而是 形成一个小三角形,该三 角形的大小反映交会的精 度,故称其为示误三角形 。 交会限差及墩台中心的确定 示误三角形的最大边长或两交会方向与 桥中线交点间的长度,在墩台下部(承 台、墩身)不应大于25mm,在墩台上部 (托盘、顶帽、垫石)不应大于15mm。 若交会的一个方向为桥轴线,则以其它两 个方向线的交会点P1投影在桥轴线上的P 点作为墩台中心。 交会方向中不含桥轴线方向时,示误三角 形的边长不应大于30mm,并以示误三角形 的重心作为桥墩台中心。 二、墩台纵横轴线测设 墩台纵横轴线是确定墩、台方向的依据 ,也是墩、台施工中细部放样的依据。 P.184中说法不正确 直线桥各个墩台的纵轴线与桥轴线重合, 可根据桥轴线控制桩测设; 直线桥的横轴线不一定与纵轴线垂直,两 者夹角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可将经纬仪安 置于墩台中心,后视桥轴线控制桩定向, 测设规定的角度得到墩台横轴线方向。 A 例63 某铁路直线桥设计的结构形式为:124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 364m箱形连续 钢梁 + 124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各 墩台中心的设计里程如表615。试完成 : 1. 桥轴线长度精度估算 2. 平面控制测量的实施 3. 墩台中心定位资料的计算。 表6-15 墩台中心的设计里及其坐标 桩号及 墩台号 里 程间 距x 0#台DK638+798.92-12.8070 12.807 D4+811.7270 11.943 1#墩+823.6711.9430 64.65 2#墩+888.3276.5930 64.00 3#墩+952.32140.5930 64.00 4#墩DK639+016.92205.1930 21.9366 D2038.8566227.1296 2.8134 5#台+041.67229.9430 1桥轴线长度精度估算 第1孔和第5孔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 梁,设其跨长中误差分别为 ml1 和 ml5 , 已知点位放样极限误差D=10mm,则 解 第 24 孔为箱形连续钢梁,为预制的16m 梁段运到现场后拼接,并以高强螺栓固定连 接。 64m64m64m 1#2#3#4# 已知 n=12,节间拼装误差l = 2mm,支座安 装误差 = 7mm,设该段中误差为ml2-4,则 桥轴线长度中误差mL为: 已知桥长 L=242.75m,则桥轴线长度的相对 中误差为 2.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 根据桥轴线长度的估算精度,参照表 6-3 可知,该桥施工平面控制网按五等三角网 施测即可。 由于桥轴线长度小于桥长,故控制网提高一 个等级施测。 箱形连续钢梁当时属新型结构,在墩台施工 、梁体架设和运营管理阶段均要进行变形观 测,故控制网再提高一个等级施测。 所以,技术设计书确定,该桥施工平面控制 网按三等三角网施测。 基线D1、D3 的边长采用光电测距方法实测 ,数据处理后,相对中误差1/260000。 三角网的角度采用方向观测法。 按条件观测平差。平差后 桥轴线长度相对中误差1/1890001/21700 , 测角中误差m=1.491.8。 3. 三角网观测与平差计算 以桥轴线控制点D4为坐标原点,以桥轴 线按里程增加方向为 x 轴正向,计算各 控制点和墩台中心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 。 4. 控制点坐标和墩台坐标计算 注:如果D4的 x 坐标值等于其里程,则坐 标计算更加简单,且不容易错! 桩 号 及 墩 台 号 xy D1119.5391-92.4158 D2227.12960 D3141.3700106.2893 D400 0#-12.80700 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