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与设备-2.ppt_第1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2.ppt_第2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2.ppt_第3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2.ppt_第4页
食品机械与设备-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1 一、 概述 v1、泵 v 用来增加液体能量,可以输送、提升液 体或将液体送入压力容器。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 v食品厂对泵有特殊要求 v1、对便于拆洗的结构,泵体内无死角,便于 清理。 v2、有防止空气吸入的措施。以 免形成大量 泡沫影响下一工序的操作。 v3、与物料接触的部分能耐腐蚀,对物料无不 良影响。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3 v根据泵的工作原理,泵分为叶片泵、体积泵 和其他类型泵(液体动力作用泵、电磁泵) v食品品厂应用的奶泵有:离心泵,螺杆 泵、齿轮泵等。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4 v2、风机 用来压缩与输送气体,根据气体压缩后 可达到的压力不同,可分为压缩机(0.3MPa) 、鼓风机(0.115MPa)和通风机(0.115MPa) 。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5 离 心 泵 v 利用离心力输水的想法最早出现在 列奥纳多达芬奇所作的草图中。 Date6 离 心 泵 v1689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发明了四 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泵。但更接近于 现代离心泵的,则是1818年在美国出 现的具有径向直叶片、半开式双吸叶 轮和蜗壳的所谓马萨诸塞泵。 Date7 离 心 泵 v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 离心泵相继被发明,使得发展高扬 程离心泵成为可能。 Date8 一、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n(一)结构 主要由叶轮、泵壳、轴封装置、电动机等组 成。 n(二)工作原理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9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10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11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12 v1、叶轮 v叶轮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送给液体的部件 ,提高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13 Date14 Date15 Date16 Date17 v2、泵壳 v由活动、固定部分组成,由不锈钢的快拆箍 联接。 v外形为蜗壳形,其内有一个 截面逐渐扩大的 蜗形通道。 Date18 Date19 v3、离心奶泵的密封装置 安装在转轴与泵体间,可防止液体 的泄漏和空气的渗入,同时有适当的润 滑性和耐磨性,并符合卫生要求。常用 的有不透性石墨和陶瓷。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0 Date21 Date22 v(1)管道不宜过长,尽量减少弯头,连接处要 十分紧密,避免空气进入而产生空气气蚀现 象。 v(2)管道应单独设立支架,不要把全部质量压 在泵上。 二、安装注意事项 Date23 三、使用离心泵注意事项 v(1)粘度对泵的影响 v(2)气蚀现象 v(3)泵开动前,必须充满液体 v(4)要经常检查密封装置,以防泄漏或渗入 v(5)要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电动机。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4 五、离心泵的操作及故障排除 v1、启动及停车 v(1)检查电机与离心泵叶轮的旋转方向是 否一致。 v(2)检查轴承润滑油量是否够,油质是否 干净。 v(3)检查泵的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有 无摩擦和卡死现象。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5 v(4)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拧紧。 v(5)启动前灌泵时应注意将泵及吸入管路的 空气排净。 v(6)检查轴封装置密封内是否充满液体,防 止泵在启动时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干磨发生 烧损现象。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6 v(7)对于一般离心泵,启动前要关闭出口 阀及压力表旋塞。 v(8)启动电机并打开压力表旋塞,当离心 泵以正常转速运转时,压力表显示适当压力 后再打开吸入管路上的真空表旋塞,并打开 排出管路上调节阀到需要的开度为止。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7 v(9)停止时要先关闭出口阀及真空旋塞,停 电机后再关闭压力表旋塞。若有机械密封装 置应最后停冷却及密封液系统。 v(10)冬季停止使用的离心泵应将泵内的液 体放尽,防止冻裂。 v(11)长期停止使用的离心泵应拆卸开,将 零部件上液体擦干并涂上防锈油妥善保存。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8 v2、运转时的维护 v(1)注意轴承温度最高不能超过75。 v(2)检查填料密封是否滴漏,调整填料压盖 的压紧程度,以液体一滴一滴的滴漏为好。 v(3)定期更换润滑油。稀油应在500h后更换 一次,黄油每运转2000h更换一次。 v(4)离心泵每经200h工作后应进行周期检查 ,更换磨损件。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29 v3、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v离心泵的故障通常是由于产品质量有问题 ,造型及安装不正确,操作不当,或者因 为长期运转后零件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30 故障现现象 产产品原因 排除方法 启动动后不 出料 启动动前泵泵内灌水不足 吸入管或仪仪表漏气 水填充管堵塞 吸水管浸没深度不够够 电电源接线线不对对、旋转转方 向相反 底阀阀漏水 停车车重新灌泵泵 检查检查 不严严密上消除漏气 检查检查 和清洗 降低吸水管,使其管口浸没深度大于0.51m 调调整电电源接线线 修理或更换换 运转过转过 程 中输输水量 减少 转转速降低 叶轮轮阻塞 密封环环磨损损 吸入空气 排出管中阻力增加 检查电压检查电压 是否太低 检查检查 和清洗叶轮轮 检查检查 和清洗叶轮轮更换换 检查检查 及入管路,压紧压紧 或更换换填料 检查检查 所有阀门阀门 及管路中可能堵塞之处处 泵泵有泄漏 各处处密封圈老化、损损坏 石墨动环动环 、静环严环严 重磨 损损 更换换密封圈 更换换石墨动环动环 、静环环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31 故障现象产品原因排除方法 轴轴功率过过 大 泵泵油弯曲、轴轴承磨损损或损损坏 平衡盘盘与平衡环环磨损过损过 大使叶 轮轮板与中段摩擦 叶轮轮前盖板与密封环泵环泵 相磨 填料压压得过紧过紧 泵泵内吸进进泥沙及杂杂物 流量过过大超出使用范围围 矫矫直泵轴泵轴 或更换换 修理或更换换平衡盘盘 调调整叶轮轮螺母及轴轴承压压盖或检检修 调调整填料压压盖 拆卸清洗 适当关闭闭出口阀阀 振动动大、 声音不正 常 叶轮轮磨损损或阻塞造成叶轮轮不平衡 泵轴泵轴 弯曲泵泵内旋转转部件与静止 部件有严严重摩擦 两联轴联轴 器不同心 泵泵内发发生气蚀现蚀现 象 地脚螺栓松动动 清洗叶轮轮并进进行平衡校正 矫矫直更换轴换轴 ,检查检查 摩擦原因并消 除 找正同心度 降低吸液高度,消除气蚀蚀原因 拧紧拧紧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32 故障现现象产产品原因排除方法 轴轴承过热过热轴轴承损损坏 轴轴承安装不正确或间间隙不适当 轴轴承润润滑不良(油质质不好或油量不足) 泵轴泵轴 弯曲或联轴联轴 器没找正 更换换 检查检查 并进进行修理 更换润换润 滑油 矫矫直或更换泵轴换泵轴 找正联轴联轴 器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Date33 v回转泵的出现与工业上对液体输送的要求日 益多样化有关。 v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四叶片滑片泵的记载 ,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泵,但直到 19世纪回转泵仍存在泄漏大、磨损大和效率 低等缺点。 Date34 v20世纪初,人们解决了转子润滑和密封等问 题,并采用高速电动机驱动,适合较高压力 、中小流量和各种粘性液体的回转泵才得到 迅速发展。 v回转泵的类型和适宜输送的液体种类之多为 其他各类泵所不及。 Date35 螺杆泵 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 ,其原理仍为现代螺杆泵所利用。 Date36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Date37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38 v1、工作原理 为回转式容积泵,利用装在橡皮套 内旋转的螺杆与橡皮套形成的不断改变 大小的空间,通过靠挤压作用使料液吸 入并由另一端压出。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Date39 v2、分类 可分为单螺杆、双螺杆、多螺杆或卧 式、立式。目前多是单螺杆卧式泵, 如:在乳品厂用于向喷雾干燥塔离心 盘内输送浓奶以及炼乳的输送等。 v3、构造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Date40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 Date41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Date42 v3、操作注意事项 (1)开泵前需灌满液体。以防发生干磨 擦。 (2)无级变速手轮的调节必须在电动机 启动情况下进行 (3)安装时注意物料流动方向 面对电动机出轴,若逆时针旋转 ,靠近电动机端的接口为出料口,此 时另一端可真空状态下抽吸物料。反 之靠近电动机的接口为进料口。 Date43 (4)泵内滚动轴承应定期加润滑油。 (5)橡胶螺套必须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6)泵必须经常清洗。 第二节 流体输送机械Date44 齿 轮 泵 Date45 v1、分类 为容积式回转泵,适宜输送较粘稠的、 具有润滑性能的液体。 按齿轮啮合可分为外啮合和内啮合齿轮 泵,按齿形可分为正齿轮泵、斜齿轮泵、 人字齿轮泵。 第四节 齿轮泵 Date46 v2、外啮合齿轮泵 v(1)结构 主要由主动轮、从动轮、泵体、 泵盖等组成。 (2)工作原理 (3)特点 第四节 齿轮泵 Date47 Date48 五、滑片泵 转子偏心安在泵体内,转子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滑片依靠离心力的作用紧压在泵体内壁, 前半转时,相邻的两块滑片所包围的空间逐 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而吸入物料,扣半转 ,空间逐渐减小,对被吸入的物料摩擦产生 压力,具有一定压力的物料从出料管排出。 Date49 Date50 Date51 第四节 齿轮泵 Date52 第四节 齿轮泵 Date53 v3、内啮合齿轮泵 v(1)结构 v由一对互相啮合的内齿轮和外齿轮,及 其间的月形件、泵壳等构成。 v(2)工作原理 v(3)特点 Date54 Date55 Date56 第五节 真空吸料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