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科技.doc_第1页
文人与科技.doc_第2页
文人与科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文“专才”+科技“奇才”赣地古代文学家彰显独特风貌江西自古文人辈出,他们且行且歌,把酒赋诗,为赣鄱大地涂抹上底蕴深厚的文化神采。除了在自己的“本专业”留下千古诗词名作之外,江西古代文学家在原本隶属“理工科”的科学领域也建树颇高,形成一道别样的历史景观。从诗文到科技的跨越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古代江西在科技领域成就辉煌,在诸多方面都取得开创性的成果,比如,古时对小孔成像与照明度卓有研究并最早进行大规模实验的当推鄱阳赵友钦,他的一些实验在世界物理学史上是首创的;奉新宋应星更不必说,他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有人称其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除了江西籍古代科学家们的突出作为,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所长胡迎建告诉记者,赣地古代文学家对科技也有着“跨界”贡献,“他们除了诗文专才外,也有科技奇才,在天文、地理等诸多领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泰和曾安止谱写我国第一部水稻品种专志宋代泰和曾安止广学博识,能诗善文,曾被赐以“同学究出身”的名号,为北宋熙宁年间进士。在诗文之外,他还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水稻品种专志禾谱,南宋益国公周必大曾称赞此书“皆考之经传,参合古今,制无不备”。据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龚国光介绍,曾安止将水稻品种逐一分类记录,“书中记载了早禾秈品14个、糯品14个、晚禾秔品13个等共50个品种,可谓将水稻入谱归类,为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栽培史提供重要的依据。”苏轼到泰和看到曾氏所作的禾谱章节,赞曰:“文既温雅,事也翔实。惜有所缺,未谱农器也。”于是,作秧马歌(秧马,又称秧船或秧凳,是水稻拔秧移栽时乘坐的器具)相赠。后来曾安止侄孙曾之谨感苏轼之意,撰写耕作工具农器谱3卷。曾之谨还特将禾谱、农器谱二书寄送陆游,陆游写诗回曰:“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读罢深咨嗟。一篇秧马传海内,农器名数方萌芽。”金溪吴伯宗译著明代最先进天文历法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柱才对于古代文学家一些“跨界事迹”较为了解,据其介绍,明代金溪籍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在天文历算方面颇具影响力,他翻译的回回历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吴伯宗自幼颖悟,十岁即能写文,乡中贤达见之说道:“此儿玉光剑气,终不可掩。”明太祖洪武三年,吴伯宗参加乡试,获得第一名,后来在殿试亦夺第一。据胡迎建介绍,吴伯宗文思敏捷,在诗文创作上有很大成就,著有吴伯宗全集、荣进集、玉堂集等。据悉,吴伯宗还酷爱天文,曾受朱元璋之命,与回族天文学家一起翻译出天文书(亦称天文宝书)、经纬度、回回历等。“其中,天文书是当时波斯的天文学著作,此书翻译后,第一次将西方有关星的要领以及20多个星座名称介绍到中国。”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俞兆鹏回回历曾主编中国地域文化史江西卷一书,据其介绍,“回回历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历法之一,吴伯宗将其翻译过来后,回回历与大统历参用长达270多年。”在吴伯宗之后,江西在天文历法方面能人辈出,其中,清代婺源人董桂科曾是道光年间进士,潜心经史,还被授为松江府教授,在经史之外,他对星象兴趣极高,留下星象全图说、中星十二月新图说、中星更录等著作。广昌揭暄著成璇玑遗述自转学说有开创性意义记者采访了解到,明清之际的揭暄的“跨界”贡献也极为突出。揭暄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的书香门第,自幼饱受传统儒学熏陶,后来经历明清朝代交替后归隐山林,广交文人学者,曾与“易堂九子”、“程山学派”等人交流颇深,诗赋创作在当时广受赞扬,时人以“才品兼优,德学并茂”称之。“在诗赋之外,揭暄在天文、军事、岐黄等领域无所不究。”据龚国光介绍,“比如,在军事方面,他曾写就揭子兵法和揭子战书,是我国兵书之瑰宝。而在天文方面,他也著就了一部力作璇玑遗述10卷,他在书中阐发了他的惊人创见。”据悉,揭暄曾专心观察天象,精心考据,耗时多年才写成璇玑遗述一书,在书中,他对天体运行机制和自转的问题予以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天体自转和星体为圆形的思想,“揭暄的自转学说在中国天文学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俞兆鹏表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读后,称“深明西术而又别有悟入,其言七政小轮,旋转而生漩涡,遂成留逆,实为古今未发”。明代著名哲学家方以智则说“出千古下,集千古智”,“其论出于大西诸儒之上”。“专才”之外又具“奇才”彰显赣地文学家独特风采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夏汉宁告诉记者,自古以来,赣鄱大地孕育了众多文人贤士,可谓人才济济,早在北宋时期,一代文学大家欧阳修就在送吴生南归用“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来形容这种现象。“江西古代文学家一方面在自己的领地中吟咏唱和,为后人留下隽永美妙的诗词歌赋,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其他的领域展露才华,由此彰显出他们独特的人格气度、学术精神和文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