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三阳新区天水.doc_第1页
[调研报告]三阳新区天水.doc_第2页
[调研报告]三阳新区天水.doc_第3页
[调研报告]三阳新区天水.doc_第4页
[调研报告]三阳新区天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水市建设“三阳新区”的可行性论证天水市三阳区新区建设可行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天水741001)内容提要:本文从天水市三阳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功能及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建设成本等方面对三阳区域能否建设为天水新城区的条件进行比较详细地分析论证,认为该区域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适合建设新区,否则将会对天水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关键词:三阳区域三阳新区城市化中图分类号:F299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4161 (2003) 01 -0049 -03根据甘肃省政府有关规划,在未来十年期间,要把天水市建成为辐射功能强大、能对整个陇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城市。有一些同志认为,原有的天水城区面积较小,对天水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承载能力相对不足,要扩展天水市区范围,改善天水市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情况,必须打开思路,寻求外部发展空间,因而提出了三阳区域(包括天水北道区是佛、渭南、中滩三个乡镇)建设成“三阳新区”思路。由于建设“属于天水市的重大经济决策,稍有不慎,将会对天水市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拟从三阳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功能及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建设成本等方面对三阳区域能否建设为天水新城区的条件进行比较详细地分析论证,以期为政府的城市化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三阳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背景。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这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通过影响人口的聚集和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降水,还有适合的地基地形和环境条件等。按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对三阳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阳区域建设为新城区既存在有利条件,也有制约因素。(一)三阳区域盆地的地形地貌看,较宽阔的平原面积和地基基础可选为新城区的小位置-城址,是适合建设新城区的一个有利条件。三阳区域盆地西起渭南乡余家峡,东南至南河川乡窦家峡西,全长14公里,宽度除渭河下游部分稍窄外,大都在46公里之间,整个盆地大致呈三角形,由于渭河和葫芦河的分割,成为三部分,北部为石佛乡川地,主要由葫芦河冲击而成,南部为渭南乡川地,由渭河冲击而成,中部为中滩乡川地,由两河共同冲击而成,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平方公里,建筑占地9平方公里,河流沙滩7平方公里,具有较为理想的城区建设空间。该区域海拔1 1301 200米,三阳区域盆地海拔1 130米,与天水秦城和北道两区的海拔基本一样,适合于城区建设。为防止地震对城市的破坏,必须避免在地震发生带上建城,为此,我们调查了年老的居民和天水地震区的有关记录,发现三阳区域地震发生次数很少,都属于波及的地震,地震中心都不在三阳区域,最大震级没有超过7级,地方志上面的记载也证实了这一点。地面岩土是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三阳川盆地堆积年代久远,地基土成因属冲击和洪击,地下水位较低,含酸碱度很低,可以断定,三阳区域盆地的地基承载能力是符合建设城区的。(二)三阳区域属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对该区域建设新城开发研究200311区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三阳区域地表水属于天水市贫水区 ,据历史资料分析 ,该区域的地表水从 90年代以来 ,常年降水总量常常出现不足 400毫米的现象。据天水市科委天水市水资源研究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 ,由于三阳区域植被较差 ,黄土层较厚 “,三阳区域”流经的渭河干流和葫芦河 ,暴雨发生时往往产生尖瘦洪峰 ,小雨时不产流 ,渭河与葫芦河的流经量一年之内的、年度之间波动很大 ,7、8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 50 %,5、6、7、8四个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 70 %;“三阳区域”地表水含沙量也大 ,渭河多年平均含沙量 64公斤 P立方米 ,葫芦河多年平均含沙量 154112公斤 P立方米 ,两河水质状况类别为劣 V,渭河属中污染 级 ,污染指数为 1166 ,有 12种超标物质 ,葫芦河中污染 级 ,污染指数 2130 ,有 4种超标物质。三阳区域的地下水情况较为乐观 ,两河河谷地的地下水为 518米 ,高于秦城区的 712米 ,离河谷近的井深如果达到 2030米 ,单井涌水量为 100500立方米 P日 ,属天水市富水区 ,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和河水补给 ,其地下水含水层岩石为沙砾卵石。三阳区域水资源质量隐患较多 ,对该区域建设新城区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首先是该区域水资源超标物质较多 ,达 412种 ,其中含氟量和矿物质超标较大 ,说明该区域水的硬度不符合工业用水要求。另外 ,当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时 ,该区域水资源就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据天水市东部饮用水地保护区域报告资料 ,取水量达到日开采量为 5吨时 ,被污染的渭河水会入渗水源井 ,既会威胁到居民的用水安全和身体健 三阳新区” 开发研究 200311康 ,也不符合城市饮用水要求。 (三)三阳区域生态环境不符合建设新城区的要求。气温较为适中 ,盆地耕地土层深 ,土质肥沃 ,灌溉条件较好 ,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 ,但是 ,该区域许多山丘植被覆盖不足 ,水土流失严重 ,处于退耕还林和绿化建设的初级阶段 ,生态环境条件非常薄弱 ,对城市生活非常不利。需经过相当长的绿化建设 ,生态环境才会发生较大改变。二、三阳区城市功能及基础设施分析 (一)三阳区域尚不具备最为基本的城市道路条件。从三阳区域境内交通道路状况看 ,三阳区域境内有中西公路从中滩乡雷王集至西山坪乡杨家岘 ,全长 715公里 ,路面铺压了砂石 ,达国家四级公路标准 ;有中渭公路南起渭南镇 ,经中滩渠刘村北抵雷王集 ,长 3公里 ,达国家三级公路标准。渭南乡有乡村公路 4条 ,总里程 42公里 ,中滩乡有乡村公路 3条 ,总里程 10公里 ,石佛乡有乡村公路 7条 ,总里程达 49公里。境内中型桥有中滩渭河桥 ,背湾葫芦河桥。从三阳区域与外界的交通道路状况看 ,三阳区域盆地现有 310国道自西穿过 ,双华公路自北饶山而行 ,秦南公路自南穿过 ,天灿公路的建成 ,只需 20分钟 1小时左右可直达天水由于有连接该区域与外界的陇海铁路和连接市区的天灿路的建成 ,天水市的一些同志依此为条件 ,认为该区域可以建设为天水市新城区 ,但以上现状显示 ,三阳区域境内没有铺设的柏油路或水泥路 ,作为城区的基础交通条件基本为零 ,而且 ,与天水市区的交通路线也是单一的。要成为一个城区 ,至少需要建设 20公里左右的城市主干道和 30公里左右的城市辅道 ,还需硬化 100公里 23级路面 ,与天水两市区和周围城镇相连接 ,这种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是不存在的。 市区 ,北面直达秦安 ,东接清水 ,西连甘谷、武山 ,区乡公路、邮电通讯、乡的农业剩余人口 业机会,大都通过外出务商务工获得收入。可见,三阳区域处,无法转移到当地的第二和第三产业找到就村公路四通八达。还有陇海铁路沿三阳盆地南部通过 ,境内有 4个小火车站 ,占地 100多亩的天水西站货场即将建成 (原于低层次的经济系统和产业系统 ,与天水市区的工业、商业、渭南火车站改建为天水西站 ),为该区域与省内外的经济交往金融保险等存在难以弥补的差距。 提供了一定条件。(二)三阳区域经济实力不强 ,地方财政收支困难。三阳(二)三阳区域不具备城区 CBD功能。三阳区域商业发展规模非常小 ,目前只存在一些个体经营的小杂货店和规模较小的农村集市贸易 ,从商者大多是流动营业 ,或赶农村集日 ,或赶庙会山场 ,收入较少 ,非常分散 ,商业基础设施基本处于只有露天空间 ,没有商业建筑设施和规范的管理 ,不具备城市 CBD功能。 (三)三阳区域医疗、教育、金融、通讯、供水、供电、消防等基本设施落后 ,远达不到城区的基础功能水平。从三阳区域供电情况看 ,该区域已有覆盖全区域的农电网络及其设施 ,而且农电价格比天水两城区城市用电高 ,供电设施尚不具备工业用电的功能 ;从农村居民用水看 ,饮用自来水的居民所占比重较低 ,渭南乡自来水饮用人数为 80 %,石佛乡自来水饮用人数只为 1018%,中滩乡自来水饮用人数还不到 10 %,饮用水供应和供水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加上信息、金融、教育、医疗等设施仅处于落后地区的乡镇的基础功能水平 ,不具备城市的基础功能。三、三阳区域经济条件分析50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 ,但是 ,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看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初始动力 ,只有发达的农业才能为城市的非农业经济活动和城市居民提供物质资源 ,才可能使农村有大量的剩余经济资源向城市方向集聚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经济上才成为可能。绝大多数人始终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是无法实现城市化的 ,必须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而且 ,农业人口中的剩余人员要源源不断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城市现象才会发生。只有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能力加强 ,才会加强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导致不同产业在空间场所上的分工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进步 ,造就城市文明。从三阳区域目前经济现状看 ,三阳区域经济发展受到许多条件限制 ,先天不足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建设新城区的经济条件还不成熟。 (一)三阳区域产业结构单一。区域主体产业仍然是农业 ,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率还很低下 ;该区域称得上工业企业的仅有两家规模非常小的绒线厂 ,其中一家已处于停产状态 ,工业基础基本是空白 ,第三产业也非常落后 ,占 40 %以上区域经济总量较小 ,2000年石佛乡工农业总产值为 14 898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 3 614万元 ,乡镇企业总产值 11 284万元 ;渭南乡 2000年农业和乡镇企业总产值为 9 387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 3 503万元 ,乡镇企业产值 5 884万元 ;中滩乡工农业总产值13 370万元 ,乡镇企业总产值 10 371万元 ,三乡工农业总产值 37 655万元 ,占天水北道区工农业总产值 115 722万元的 32 %和国内生产总值 177 153万元的 2715%。从 2000年财政收支看 ,渭南乡财政收入 145万元 ,财政支出 423万元 ;石佛乡财政收入 141万元 ,财政支出 392万元 ;中滩乡财政收入 128万元 ,财政支出 396万元 ,三乡财政收入合计 414万元 ,财政支出合计1 211万元 ,财政收支缺口近 2P3,非常困难。改革开放以来 ,三阳区域乡镇企业有了长足发展 ,至 2000年共有乡镇企业 938个 ,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 7 610人 ,2000年现价工业总产值 27 539万元 ,增加值 8 73814万元 ,占三阳区域工农业总产值的 62151 %。但三阳区域乡镇企业工业生产是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小作坊、小生产 ,基本属于初级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 ,工业化水平很低。三阳区域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渭南乡 1 013元 ,石佛乡 967元 ,中滩乡 1 552元 ,远远低于天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 4 583元的水平 ,绝大多数农民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可见 ,三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 ,实力差 ,难以胜任城市经济的重任。 (三)三阳区域与天水市秦城区和北道区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差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任何一个城市的各个城区总是不断的进行物质、能量、人员、技术和信息的交换 ,每一个城区都有他独特结构和功能 ,特别是要有他独特的城市经济发展功 能。我们比较分析三阳区域产业结构与天水市产业结构 ,发现三阳区域与天水市的秦城区和北道区经济差距大 ,运输和商贸业相关的中介转运人员、机构也缺乏 ,中介机会少 ,加上与市区的交通联系单一 ,存在严重的交通瓶颈 ,导致三阳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天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相当差。四、人力资源条件分析三阳区信息基础薄弱 ,与外部联系不足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现状 ,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意识淡薄 ;相对比较差的生活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不利于人才发展 ,原本不多的人才外流 ,完成学业返回家乡工作的学子寥寥无几 ;人口总量较少 ,截止 2000年底 ,三阳川现有人口 104 896人 ,其中渭南 37 523人 ,石佛 26 678人 ,中滩 40 695人 ;三阳区人口分布于三乡的 5个集镇 ,66个自然村 ,三阳腹地总人口 715万 ,占三乡总人口的 75 %;三阳区农业总人口 102 516人 ,占 97173 %,非农业人口 1 970人 ,占 1188 %,非常住户口人员 410人 ,占 0139 %;乡村劳动力资源 44 106人 ,其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 1按性别及受教育程度分组的乡村劳动力使用情况单位 :人六、天水市市区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按照天水19952020,天水市秦城北道两区可供城市开发的建设用地为5313平方公里,目前城市建成面积为26156平方公里,占城市可开发用地的4918 %。到乡镇按性别分组按受教育程度分组合计名称男女高中以上初中小学文盲及半文盲渭南 8 699 6 727 1 991 4 178 9 257 15 426石佛 9 950 7 550 2 650 5 250 7 950 1 650 17 500中滩 6 086 5 094 3 610 3 795 3 525 250 11 180合计 24 735 19 371 8 251 13 233 20 732 1 900 44 106表 2按行业分组的乡村劳动力使用情况单位 :人乡镇名称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贸服务业科研文教卫生乡镇经济管理金融保险其它其中外出人员临时工渭南 11 159 1 516 952 134 333 74 -61 65 -1 1 131 -石佛 7 500 1 500 4 000 500 1 600 785 -40 60 10 5 1 500 1 100 -中滩 5 880 2 625 860 191 545 235 10 87 65 7 2 637 600 330合计 24 539 5 641 5 812 825 2 478 1 094 10 188 190 17 8 3 268 1 700 330三阳区人力资源结构水平低下 ,教育程度有限 (见表 1) ,高中以上教育程度所占比重仅为 1817%。从事的职业基本为农业、务商务工、建筑等 (见表 2)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为 5516%,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比重为 121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比重为 1312%,从事商贸和服务的劳动力比重为 811%,从事科研、文教、卫生、经济管理、金融等的劳动力比重不足 1%。可见 ,目前三阳区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等级低下 ,不具开发研究 200311备建设新城区的人文条件。五、 “三阳新区”建设的成本分析由于三阳区城市道路、 CBD设施、居民住宅区建设、城市广场和休闲娱乐等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是空白 ,供电供水设施、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等处于乡镇层次的低级水平 ,须庞大的投资建设 ,建设成本非常巨大。就基本的城市交通设施来说 ,按建设 20公里城市主干道、 30公里城市辅道、硬化 100公里 23级路面计算 ,需约 7亿元的投资和七年左右的时间 ,才能使三阳区具备建设新城区的交通功能。如果三阳区建设新城区 ,还须将至少 7万多农村人口迁移到三阳城区 ,这样 ,包括劳动保险、社会保险及政府成本等在内的所须迁移成本也很高。而天水市目前的年财政收入不足 7亿元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投入都严重不足 ,许多建设项目待米下锅 ,城市外环路建设的贷款已经成为严重的经济包袱 ,在此情况下 ,天水市根本无力筹措足够的资金建设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新城区。巨大的建设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对于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财政状况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过高的建设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