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pptx_第1页
初一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pptx_第2页
初一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pptx_第3页
初一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pptx_第4页
初一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代特征 的社会 第一课 隋建立 大运河 第二课 隋灭亡 唐建立 唐太宗-“贞观之治” 第三课 武则天“贞观遗风” 唐玄宗-“开元盛世” 第四课 隋唐科举制 第五课 唐朝民族关系 第六课 唐朝对外关系 第七课 隋唐科技 第八课 唐朝文化 1.治世、盛世局面 3.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4.对外交往:开放的对外政策 5.科技先进 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 形成盛世共同原因:重用人才、发展科举、重视农业 “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太)、金城公主入藏(中)、册封等 遣唐使、玄奘西行(太) 、鉴真东渡(玄) 唐诗、乐舞、敦煌莫高窟 6.文化辉煌 雕版印刷、火药、赵州桥 2.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人口、疆域 唐朝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 P2 2.隋的统一 P2 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时间:589年 经过:隋陈沿长江仅用4个月就灭掉了陈 意义: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继 秦汉之后的又一次统一隋唐强盛奠基 3.隋的富庶 P4 年号:开皇 都城:长安 原因:隋文帝帝,励精图治,改革制 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迅速发展 表现: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 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 面积增加,史称“开皇之治”。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二、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 P5 下令开凿者:隋炀帝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 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力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影响 P6 积极:(1)沟通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 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 (2)(3)(4)(P56) 消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人民 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加速隋朝灭亡。 P4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的灭亡 P8 2唐的建立 P8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和割据势力起兵 时间:618年 根本原因:隋炀帝暴政 建立者:李渊 都城:长安 庙号:唐高祖 二、唐太宗的 用人和纳谏 1.李世民继位 P8 时间:626年 年号:贞观 庙号:唐太宗 2.用人和纳谏 P8-9 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 表现: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选贤用能、知人善任 影响:促使“贞观之治”出现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三、贞观新政 1.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巩固统治 2.主要内容 P10 (1)经济: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2)政治: A沿袭和完善隋朝三省六部制 B沿袭和完善前代科举制度 (4)民族关系:实现开明的民族政策 (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P26) (3)法律:修订法律,形成唐律疏议 3.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发 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P11) P10 第3课 气度恢弘的荣盛时代 一、女皇武则天 1.采取措施 P13-14 2.影响:形成“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奠基。 二、开元盛世 (唐玄宗前期) 1.措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改革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 2.影响: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重用酷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大臣, 加强中央集权。 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武举) 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巩固开拓边疆,设北庭都护府 三、社会 经济繁荣 1.表现 P15-17 2.原因: 先进的生产工具;安定的政治环境;开明的统治 政策;富有成效的社会改革;劳动人民的辛勤劳 动。 农业: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制瓷业,纺织业_,冶铸业 人口剧增:一千多万户 疆域辽阔:东至安东 , 西迄安西,北达蒙古 , 南抵南海. P15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科举制 (P20-21) 3.概念:隋朝创立的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 策问: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 经史 杂文:后来专考诗赋 1.创立:隋朝(隋炀帝) (1)明经:考察测试考生记忆背诵儒家经典 (2)进士: 2.完善:唐朝 唐太宗:扩充国学、严格考试 4.原则: 5.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武举 唐玄宗:殿试加了诗赋 6.意义:便于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推动改革,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推动了全社会读书的风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住: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4.行:骑马出行 2.食:饮茶习俗;饺子、点心;胡食(胡饼)等。 1.衣:胡服(胡帽、胡靴、幞头、“半臂”) 二、唐朝衣 食住行 (P21-22) 三、博大宏放 的精神风貌 (P22-24) 1.原因:国运鼎盛,政治安定,经济繁荣; 制度创新(科举制等)。 2.表现: (1)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特点);博大开放 ,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时代精神) (2)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第5课 “合同为一家” 一、天可汗 (P26-27) 2.由来: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4.和亲意义: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1.唐对东突厥 的治理: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建布达拉宫,密切唐蕃关系 3.和亲原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 (1)战争:扫平东突厥。 (2)设立行政机构:都督府,突厥贵 族首领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 惯和生活方式。 二、松赞 干布与 文成公 主 (P27-29) 1.吐蕃: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唐太宗为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 5.唐蕃关系发展 :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立“甥舅会盟碑” 2.点苍山会盟:794年,南诏全部归附唐朝。 1.南诏统一: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逻阁统一西南,并 封其为云南王。 三、点苍山 会盟 (P29-30) 唐朝民族政策:开明 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的方式有: 战争: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 设行政机构:设都督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等。 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 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 国力强盛 直接原因:唐开明的民族政 策。 第5课 “合同为一家” 目的:学习唐朝 影响:对日本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成为日本社会进步的媒介。 目的: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 1.遣唐使 二、遣唐 使与鉴真 东渡 (P32-34) 一、长安 (P36-38) 经过:先后五次东渡未成功,第六次东 渡成功 2.鉴真东渡 影响: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 贡献。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含义: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布局:分工明确,整齐对称,规模宏大,设施齐备。 地位: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际性大都市 4. 贡献:(1)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 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2)口述,弟子整理大唐西域记; (3)把老子介绍到天竺。 2.目的:求取佛经精义 二、玄奘 西行 (P34-36) 1.玄奘生平:唐太宗时期高僧,又称三藏 法师。西行天竺。 3.影响: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唐代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 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对外交通 唐代对外政策:开放 3.原理:人们从印章和拓印石刻中得到启发 一、雕版 印刷术 (P40) 5.影响:(1)促进了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是中华民 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直接推动印刷业的发展。 第7课 隋唐科技 1.发明:唐初 2.发达:唐末 4.应用:(1)出现了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 (2)成都、洛阳是当时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3)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 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唐.868)。 3.应用:唐末,用于军事。武器叫“火箭”或“飞火”二、火药 (P41) 4.影响:火药用于军事,使世界的战争发生了根本变革 ,开始取代了“冷兵器”,促成的“热兵器”出现 第7课 隋唐科技 1.发明原理: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 2.配方记载:唐初孙思邈记载在丹经一书中 3.历史地位:(1)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 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2)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 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成就 的结晶。 三、赵州桥 (P41-42) 1.设计者:隋朝李春 2.构造:单孔石拱 3.诗仙李白 一、唐诗 (P45) 第8课 唐朝文化 1.成就: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2.原因: 二、乐舞 (P46) 1.唐太宗秦王破阵乐 2.唐玄宗霓裳羽衣舞 (1)经济繁荣(2)科举制焕发的活力 (3)开放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