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题材与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的角度及答题指导 赏析内容情感 赏析手法技巧 高考命题事例 v07年福建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v安徽卷“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v重庆卷“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借牡丹 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 何不同?” 一、诗歌题材 v写景抒情 v咏物言志 v边塞征战 v怀古咏史 v思乡羁旅 v怀人送别 v山水田园 喜悦、悲伤之情等 傲然独立的品格、高洁的品格等 借古讽今、用古人自况等 怀亲思乡、羁旅之苦等 惜别之情等 热爱自然、向往归隐的生活等 痛恨战争、同情受苦百姓和战士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把握诗词题材的切入点: v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v作者: 王维、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人) 王 昌龄(边塞诗人) v注释、小序、年代等: 07年湖南卷 示长安 君王安石(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 )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 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v诗句中明显的词句:愁、悲、欢等等 总结: v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v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v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v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v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把握题材理解内容体味情感 v理解内容关键是看懂诗词的意思。 “泡”开诗词 示范: v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黄鹤楼,朋友与我辞别向西而行,在看不透的大 片阳春烟景中朋友离我而去扬州。我把朋友送上船 ,船扬帆而去,而我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直 到风帆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帆影已经消逝了,而我 还在翘首凝望,才注意到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 水天交接之处。 【06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忙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将:岂。纪:经营 田园诗 译诗: 春秋季节多是晴和的好日子,登上高处 赋咏新的诗篇。村邻路过门前就大声招 呼着,家中有酒大家一起喝个痛快。农 忙时大家各自回去干活,农闲时就互相 惦念起来。惦念起来就连夜披上衣服去 探望,大家一起谈谈笑笑,怎么也说不 够。这份情谊难道不比什么都美吗,不 要匆匆离开这里。衣食之需应当努力经 营努力躬耕必能收获自足。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 情景。 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 句。 C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 衣起彷徨。 D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 E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 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 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 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参考答案: v本诗表现了这样一种乐趣:感受到一种美好 、朴实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 而质朴的友情。 v这种乐趣主要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 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描述)表现 出来的。 【04年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 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价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 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 的 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思乡诗 译诗: 在洛阳城里又见到秋风吹起,想要 写一封家信涌出万般情思。又担心 在匆忙之中倾诉不尽,带信回乡的 人就要出发了,又不禁打开信封。 参考答案: v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带家书回 乡的人将要出发时,又觉有话未说尽, 故“又开封”。 v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从而引起了对家 乡亲人无限的深切的思念,所有又打开 信封补写。 总结: v回答思想情感类的问题,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 容,在理解全诗内容和立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 作者、注释及文中有关表露思想情感的句子加以分 析。其次要关注意象、画面及一些重点词语,找到 它们与情感抒发的联系点。做到全面、准确、深入 、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 v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 ,似是而非的问题,力求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 。此外,要看清题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v在具体操作中,往往用“描写了 景物(塑造了 的形象),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歌颂了 的品质(批判了 的观点)、表达了 的情意”等句式。 二、手法技巧 v“表达技巧”从广义上看,可以包括下面内容: v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移情于景、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 v 修辞手法(辞格、修辞格):比喻、对比、比 拟、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问、反复 、反语、引用等。 v 艺术手法(写作手法):想象、联想、烘托、 渲染、对比、衬托、讽刺、象征、托物言志、抑扬 褒贬、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 v堪恨无情清渭水 v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v白发三千丈 v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v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v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 日是归年? v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v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v六宫粉黛无颜色 拟人 夸张 对偶 反问 虚实结合 以动衬静 设问 比喻 借代 v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v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v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v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v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v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 双关 用典 对比 反语 互文 叠音 高考命题事例 v07年安徽卷:“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 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v07年湖北卷:“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 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 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06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 要分析。 译诗: v家乡的书信和归乡的美梦都是如此的遥 远,只有一张空床对着凄寒的清秋。那 台阶下的青苔与红树,在雨中如此落寞 。在月下散发着哀愁。 参考答案: v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 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 ”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 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了冷寂、 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 的情感。 v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拟人)回答, 言之成理也可。 小结: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杭州汽车租赁合同与杭州长租公寓租赁管理协议
- 2025版国际贸易欺诈防范与信用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行业品牌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大连情感修复与离婚协议执行合同
- 2025版数字媒体广告投放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化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带搭棚改造与美化合同
- 2025版自驾游汽车租赁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停车场冬季清雪与安全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顶级中介房屋买卖担保协议
- 中医男性健康与性功能障碍
- 员工关系管理培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英语2025电子版人教版单词表
- 2024-2025年度上海市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高分通关题库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类)资格理论必背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3秸秆类生物质能源原料储存规范第1部分:存放
- 餐厅收货流程
- 消毒供应室课件
- 政府招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模板6篇
- 2025年房东租房合同模板电子版
- 【MOOC】《网络技术与应用》(南京邮电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