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ppt_第1页
历史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ppt_第2页
历史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ppt_第3页
历史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ppt_第4页
历史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高考题的评卷细则看 历史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2010高考非选择题(39题) 39.(20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 伟大的叙事史诗”。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 1629年-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徒牧伏尔加河。 1632年-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 1640年-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 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 1644年-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 1645年-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 。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 1655年-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 1657年-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 1672年-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 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 1696年-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使团抵达北京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 尔丹。 1712年-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 为俄国所阻。 1714年-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 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 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1731年-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 1756年-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 1765年-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 。 1770年-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 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 1771年-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 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 。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 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 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以资 纪念。 摘编自马汝珩、马大正飘落异城的民族等 (2)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12分) (4)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8分) 可以看到08年高考主观题39题命题范围在中国古代史。39题非选择 题历史部分容纳巨大的图表资料、文献资料摘录。 材料中第一个表格告诉我们的是土尔扈特在1629年西迁到伏尔 加河,该部属于漠西蒙古的一支,材料暗示土尔扈特与蒙古同 源,有着共同的祖先。第三表格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 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意味着他们与蒙古遵守本民族法典 ,保留着蒙古的传统文化。从一、三表格就可以提取出有效信 息即土尔扈特与蒙古各部的联系。第四、五、六表格表达了土 尔扈特与俄国的关系是冲突、伤亡惨重(或充当炮灰),第八 个表格表达了1672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第十个表格 1712年表达土尔扈特与清友好交往中受到阻挠、破坏。第十四 个表格1765年记述土尔扈特抗议俄国人的侵扰和掠夺。四、五 、六、八、十所表述的意思是土尔扈特与沙俄的关系是“奴役” 、“压迫”、“侵略”、“掠夺”、“反抗”、“抗议”、“征兵”。1657 年陈述土尔扈特向清纳贡“贡驼马二百余”,1696年再次表述土 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向清纳贡。1712年土尔扈特使团抵达北京 ,康熙帝派使团出访。七、九、十表达土尔扈特与清朝政府的 关系密切(互派使节、纳贡、接见)。1714年阿玉奇的表示, 其中的有效信息是:土尔扈特衣服帽式、语言与中国满清相同 ,与俄罗斯不同。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不难给出正确答案。 二、标准答案与阅卷评分细则: (以39为例) 2题标准答案: 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切 ,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 传统(4分);与清朝政府保持往 来,眷恋故土,对祖国有认同感( 4分);沙皇俄国压迫和奴役土尔 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特 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夺。(4分) 第一层: 标准答案: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 切,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传统 (4分); 评分细则: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 密切;或遵守本民族的法典;或保持其文化传 统或体现出是漠西蒙古一支;与蒙古同源或 与蒙古文化认同的意思,答出任一给2分, 任一其二给4分。 第二层: 标准答案: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眷恋故土,对祖 国有认同感(4分); 评分细则: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或与清朝政府关 系密切或体现出双方互派使团、入贡、接见之意 任一,给2分;答出“眷恋故土”或“对祖国有认同 感”或体现出与清“文化认同”,或“衣服、帽式、 语言与中国或满清相同,与俄罗斯不同”,给2分 。但照抄原材料“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 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 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不给分 。 第三层: 标准答案:沙皇俄国压迫和奴役土 尔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 特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夺。(4分 ) 评分细则:答出“奴役”或“压迫”或 “侵扰”或“侵略”或“掠夺”或“征兵” 或“反抗”或“抗议”等任一意思的字 句,给4分。 4题标准答案:土尔扈特克服 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表现 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 秀传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 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 第一层: 标准答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 出了重要贡献。 评分细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或利于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4分)。但答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或完成不给分 。体现出国家统一,给2分;体现出多 民族、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中华民 族的发展之意,任一,给2分。 第二层: 标准答案:土尔扈特克服艰难险阻、 回归祖国,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 祖国的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 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分) 评分细则:答出“克服苦难”或“不畏强 暴”或“历尽艰辛”或“万里跋涉”等意 思,给2分;答出“回归祖国”或“心 向祖国”或“热爱祖国”或“凝聚力”或 “向心力”任一,给2分。 三、学生得不到高分,甚至不得分的原 因: 第一,读不懂材料,不会从材料中提取 有效信息。 材料是: 1770年-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 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 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 有效信息是:俄国向土尔扈特征兵,逼迫参战,加速 渥巴锡回归信念. 案例:有的同学只写“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 土耳其的战争”。或只写“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 ,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只是抄写材料 没有从材料中提取出“压迫”、“征兵”;坚定“回归 信念”、“心向祖国”等有效信息。 第二,不会解题,没有形成应对高考的 答题模式。 回答历史问题无非是原因、条件、背景 、结果、影响等。其实,39题第2问问题 很明确,就是要求回答回归原因,但学 生答题中不会分步骤。如果分出内因、 外因,或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再去 分头从材料中找原因,答案就会迎刃而 解。 学生思路混乱的较多,条理性较差。需 要教师平时训练学生答题模式与步骤。 第三,不用历史语言答题。 案例: 如有的同学在谈到俄国人对待土尔扈 特的态度时不用规范的语言“压迫”、“侵 扰”、“掠夺”,而说“俄国人像对狗一样 对待土尔扈特人”。 有的同学讲土尔扈特回归原因 说道: 他们是从中国走的,属于中国一部分, 应该回归”。 第四,材料与问题相脱离。 有的同学不看材料或没认真去看而急于答题,叙 述一大篇不能得分;还有的同学看了材料不理解 出题人的意图瞎写。 如4问“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 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其实要求回答土尔扈 特回归意义,某位同学根据最后一个表格1771 年1月17日渥巴锡率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7 月16日东归的土尔扈特仅剩6万余人。他答到:“ 死了那么多人,我想剩下的只是老人、妇女和小 孩儿吧!”,还有的同学联想太多,联系到台湾 回归,祖国统一大业等。 第五,答题不分点,不分段。 小窍门:12分的题答三点,标出。8 分的题答两点分出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 第六,书写不规范。 字迹潦草,字过大、过小、倾斜、压线。 不在指定位置答题。 笔的颜色过深、过浅。 第七,答题不自信,写完划掉。 四、应对高考备课、答题求取高分策略 2010年的高考试题将会是我们测定新高 考的风向标。今后学习应注意三方面 问题; 1、注重“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 问题)。2010年试题在运用文献资料 、历史照片、大事年表、史学新观点 等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来考查考 生分析、理解历史和诠释历史的能力 。 2、注重能力:高考不再是 考察死记硬背的 知识,而是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 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迁移知识和综合分 析等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 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运用历史知识分 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 获得更宽广和更深刻的历史理解。命题的 立意虽然侧重能力,但没有扎实的基础知 识,特别是对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时段特 征的把握,就不可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 。因此,依据课标,夯实基础,准确把握 主干知识,才能构建高能力的知识体系, 才能从容面对高考。 3、通过热点问题推导非选择题设计: 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老百姓关心 的问题出发去追溯历史,以古喻今。 39题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是通过对民族问 题的史实来考查学生。使学生养成尊重历 史,追求真实,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对祖 国统一的认同感,为祖国统一做贡献,发 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的优秀传统。 39题与西藏问题相关.试题从历史的角度 考察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以 史为鉴的功能。 五、今后应注意的几点: 第一,提高读懂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学 会捕捉有效信息,寻找关键词。还以39题为 例,其实答案分三层意思: (1)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落的联系(回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