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考题走向谈复习策略.ppt_第1页
从高考考题走向谈复习策略.ppt_第2页
从高考考题走向谈复习策略.ppt_第3页
从高考考题走向谈复习策略.ppt_第4页
从高考考题走向谈复习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高考考题走向谈复习策略 第八个高考范围 生物与环境部分 一、近几年高考考题解析 二、复习策略 1、梳理知识 2、透视重点 3、追踪热点 一、近几年高考考题解析 1、(2005年上海卷,第34 题题)生物生存所依赖赖的无机环环 境因素对对生物有重要作用。 (1)图1表示玉米螟(一种 昆虫)的幼虫发生滞育(发 育停滞)与日照长短的关系 。据图可知日照时数为912 小时,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 高;日照时数达18小时,不 滞育玉米螟幼虫约占90 %, 此条件也适于长长日照植物开 花。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 。 (2)图2表示一种夜蛾的蛹 发生滞育与日照长短及温度 的关系。据图可知,当温度 30,日照时数为12 小时 时,这种夜蛾的滞育率最高 ,达 80 %;与上述相同日照 条件下,温度20时,夜蛾 蛹的滞育率达到100%。可见 夜蛾蛹发生滞育是日照长长短 和温度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夜蛾 生长发育的无机环境因素还 可能有湿度等。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发 育的影响及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1)由图1不难看出,当日 照时数为9-12小时时,玉米 幼虫滞育率达100,为最高 ;日照时数为18小时时,滞 育率为10,则不滞育率为 90,此时为长日照,因此 适于长日照植物开花。 (2)图2为三维坐标曲线图 ,由图知,温度为30时, 应看最左边的一条曲线,此 时日照时数为12小时,滞育 率最高为80;温度为20 时,应看中间的一条曲线, 此时日照时数同样为12小时 ,滞育率为100;由此分 析可得,夜蛾蛹发生滞育是 日照长短和温度的综合作用 。除此之外,影响夜蛾生长 发育的因素还有湿度等。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 2、(2005年上海卷,第25题) 右图为图为 三种蜂的生存曲线线。叶蜂产产卵于叶上;泥蜂贮贮 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 喂养。这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线依次是( A ) 100 50 0 生存率(%) 卵 成虫 甲 乙丙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甲、丙、乙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00 50 0 生存率(%) 卵 成虫 甲 乙丙 泥蜂贮存其它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因食物的多少受 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制约,但贮存的食物对幼虫的存活有利 ,所以开始是泥蜂的存活率也较低,但之拮要比叶蜂高, 为乙曲线; 叶蜂产卵于叶上,易受 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易 被其它生物捕食,存活 率最低,为甲曲线; 蜜蜂是自身制造食物,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存活率较高 ,为丙曲线。 3、(2006全国卷I)锄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 以浮游生物为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 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总数相同。再分别别在四个池塘 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时间 后,三种蝌蚪 数量变变化结结果如图图。下列分析,错误错误 的是( B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锄足蟾蝌蚪 数量为为J型增长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间为竞 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变了三种蝌蚪间间相互作 用的结结果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S”型增长曲线的生 物学意义。 渔业中通常以重量为产量 的指标。影响资源重量的 有两个因素,即自然死亡 率和渔捞死亡率(即捕鱼 量);同样也有两个使资 源重量增加的因素,即生 长量和补充量。 如要维持持久产量,就要 使种群保持平衡,即要: 自然死亡率+渔捞死亡率( 即捕鱼量)=生长量+补充 量;这意味着在资源未利 用期内,资源种群大致年 复一年地保持平衡。当开 始利用资源时,受利用种 群开始变小,渔捞死亡量 (即捕鱼量)必须由以下 三种方式得到补偿:更 大的补充量;更大的生 长量;减少自然死亡。 由此产生了什么样 的种群密度水平能 保证最大的产量? 格雷厄姆提出了S- 型曲线理论:根据 逻辑斯谛方程,当 种群密度处于S型 增长曲线的拐点 K/2时,种群增长 量最大。 4、(2005年全国卷,第30题) (2)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 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 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 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环环境条件甲拟拟谷盗乙拟拟谷盗 湿热热1000 干热热1090 湿温8614 干温1387 湿冷3169 干冷0100 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 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竞竞争。 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 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 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遗传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 5、(2005年,江苏卷,第40题)(9分)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 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 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了 如下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 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近五 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单位/株.m-2)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 法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 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随 机取样 ;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计算 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 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 启示是某些外来物种的引进 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 。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 强生物安全性监测。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 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 物种群密度的调查。 (1)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生活在一起,为 争夺空间和资源,属于竞争关系。 (2)由题目可知,图表中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 就表示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加拿大一枝黄花 0004年五年的种群密度(株/m2)为1.9,5.1,9.4, 15.1,16.5,繁缕0004年五年的种群密度(株/m2) 分别为8.0,3.2,1.1,0.5,0,在坐标图中分别画出曲 线。 (3)根据题目,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为样方法, 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 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4)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它的引入,严重威 胁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 应该重视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管理,对外来物种引进应慎重 ,要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检疫,运用多种手段有效阻止 有害物种入侵。 6、(2005江苏生物卷第41题)(8分)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 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 被喻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 湖泊和稻田等。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调节水流量 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 用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网)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低。 (4)凋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 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 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 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溶氧量下降 ,有毒物质 增加等。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调节水流 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 (1)该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性 记忆。 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巨大 的生态效益。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能补 充地下水,是天然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 的作用。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 作用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网)进行传递 。 (2)该小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对碳循环过程清晰记忆。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过程将 CO2固定在含碳的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 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抵抗力稳定性 较低。 (3)该小题要求学生将生态系统特点(尤其是生物多样 性)与生态系统 稳定性的强弱 之间建立联系,并考查他 们从这一角度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 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 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就 越强,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生 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自动调节能力弱,所以抵抗力稳 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强。 (4)凋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 ,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 泊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 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溶氧量下降 ,有毒 物质增加等。 (4)本题的解答需要学生联系到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的原因,并结合实例搞清彼此具体的因果关联,做出合理 解答。 无论湖泊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多么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当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自身自动 净化能力,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富营 养化的水体中,由于氮、磷等元素丰富造成藻类的大量繁 殖,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湖水中大量的氧气,造成 湖水中的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 7 、(2006年全国卷二,第30题题)(20分)回答下列小题题。 种群数量变变化受许许多因素的影响。 某种昆虫在不 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变化如图图。 据图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 种群数量会减少 。一个生态态因子的变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生 态态因子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综合作 用的结结果。 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 经调查经调查 ,第一年此种昆虫种 群数量为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长率保持不变变 ,且=1.3,第三年该该种群数量为为1.69N0 。 解析: (1)本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 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 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和综 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入手,考查生物与 环境的关系。 8、(2006年江苏卷)(10分)近 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 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 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 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 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 6 条,鱼类与贝类关系是捕 食、竞争 。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的居民生 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 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 绿的原因是藻类爆发 ,发臭的 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有机质 。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 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 ,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挂养贝类水体的藻类密 度小于对照组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_ 5 _天。 (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 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_ 、 _。 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引水稀释 使用除草剂 控制污水 排入 (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 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水花生、水葫芦疯长,外来物种入 侵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要求是D, 、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教学要求是C,考查的能力 是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以及识图和由数 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该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该图中共有6条 食物链,鱼类和贝类都以藻类为食,两者关系为竞争 ,同时鱼类又捕食贝类,两者关系又为捕食。 (2)生活污染物分两种: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 在一定条件下,无机物污染可引起水中藻类的生长, 从而导致水体发绿,有机物污染则会引起分解者增多 ,厌氧型分解者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从而引起臭味。 (3)该题考查学生图表的分析能力。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也是 比较高的能力要求,这需要进行对比,找到单一变量 ,并根据科学原则进行推断。由图中可以看出,挂养 贝类水体的藻类密度小于对照组,图中可以明显发现 第5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差距明显,为400*104个/ ml。 (4)水草如果疯长就说明污染物多,这就需要从源头来 控制,也可以从经济利用方面来考虑,而我们是缺水的国 家,所以引水来稀释并不现实。在水中用除草剂也行不通 ,会造成水体中植物大量死亡。 (5)如果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 ,则应考虑到外来物种的入侵,这个内容也是新闻中经常 报道的,而且课本中也提到了物种入侵。平时应注意社会 和现实中的生物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解 释和指导社会和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物种入侵会破坏 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因而是不合理的,会导致水花生 、水葫芦疯长,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统一考试试重庆庆卷)题题l图图是 某生态态系统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图, 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头 表示能量流动动的方向和食物联联 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链, 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营养级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经此 生态态系统统的总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总能量小于乙 和丁可利用的总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态系统统大量引入外 来物种,可增强该该系统统的稳稳定 性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A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要求对食物链、营养级的概 念理解准确。此食物网共有五条食物链,戊是该生态系统 的生产者,经过戊的食物链共有3条,分别占有2、3 、4 共三个不同的营养级。故A选项错误。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B、C两项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项概念理解有误;C项正确的反应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丙所占的营养级最高 ,因而可获得的总能量最少。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 定性 D项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大量引入外来物 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其稳定性 降低。 答案为C 一、梳理知识 植物的分布 动物的繁殖 动物的习性 生物的分布 生物的生长发育 陆生生物分布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种间互助 共生 共栖 寄生 竞争 捕食 种间斗争 光 温度 水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非 生 物 因 素 生 物 因 素 1、生态因素 2、种群和生物群落 特点 特 点 图 单个个体 种群 概念 实例 特征 种群密度 影响因素 年龄组成 概念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概念 类型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变动 J型曲线 S型曲线 产生条件 曲线特点 计算 坐标图形 生物群落 概 念 生态系统 概念 3、生态系统 能 量 流 动物 质 循 环 起点 流动路线 流动过程 流动特点 食物链、食物网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流动路线 内容 过程 循环范围 碳循环 食物链、食物网 生 物 系 统 的 功 能 3、生态系统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食 物 网 和 食 物 链 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链 食物网 概念 内容 概念 特点 4、生物圈 生 物 圈 的 稳 态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 全球性环境问 题 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酸雨 温室 效应 形成物 形成机理 危害 5、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 物 的 多 样 性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 概念 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我国生物多样 性的概况 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 我国生物多样 性的特点 我国生物多样 性面临威胁 物种丰富 特有的和古老 的物种多 经济物种丰富 生态系统多样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二、透视重点 重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整体范畴,种群概念与特 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等。 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 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内容,属于宏观生物学 范畴,教师应当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比如,联系 有关蝗灾的报到,让学生讨论蝗灾大发生的原因是什 么;联系渔业生产中合理捕捞量的确定问题,引导学 生讨论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 曲线,理论性较强,是章节的教学难点。教师在内容处理 上要尽量采取力求通俗、多举实例、联系实际的做法,避 开有关微分方程等内容,使这部分教材符合高中学生的数 学基础。本模块涉及的科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系 统分析的方法、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取样调查的方法以 及实验方法等。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应当避免将方法论当 做知识来讲授,应当让学生通过活动来领悟。比如关于取 样调查的方法,常见的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教师应 该结合高考的实验分析专题,要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 科学方法。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能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能量流动也是抽象的,而 且各营养级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比较复杂,在学生原有的 认知结构中,对于能量的认识不是很充分,对于能量流动 的过程和特点更是生疏,因而成为认知上的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时,应首先提示学生“能量是一切生 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能量,再 引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