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一章拓展提高题.doc_第1页
[科学]第一章拓展提高题.doc_第2页
[科学]第一章拓展提高题.doc_第3页
[科学]第一章拓展提高题.doc_第4页
[科学]第一章拓展提高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拓展提高题 八年级(上)第1章 生活中的水一水的存在和组成 1读世界水储量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是 水,为地球上水的主体;(2)C是 水,为地球淡水的主体,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 %,目前它的使用现状是 ;(3)完全属于静态水资源的是 ;(4)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很少,主要是江河水、 水和 水,仅占 0.3%;(5)D的绝大部分埋藏在地下 层,一旦被开发,短期内不易恢复。2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几年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 (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3小明买来一只小兔饲养,发现小兔不喝水,你认为小兔补充水分主要是通过( )A、呼吸空气中的水蒸气 B、分解体内脂肪等物质C、从青草等食物中获得 D、靠晚上吃自己的粪便获得4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 )A、根系不发达 B、植株高大,叶柔嫩C、叶片面积大 D、叶呈针刺状5右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其中海陆之间的循环包括: , ,陆上降水,地上地下泾流。过程需要 热量,过程的降水过程中,云中的小冰晶变成液态水需要 热量。6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A、增加水的导电性 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7为什么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呢?原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分子则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则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当水通电时,水分子就被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离解后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就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组成了氢气,大量的氧分子组成的氧气。其过程可由下图表示。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通电(1)每个水分子是由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 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 个氧原子构成的。(2)已知水电解时生成的氢分子数和氧分子数之比为2:1(即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而9克水电解可生成1克氢气和8克氧气,则每个氧分子的质量是每个氢分子质量的 倍,每个氧原子的质量是每个氢原子质量的 倍。(3)水的三态变化实质上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由此你认为,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其实质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请模仿本题图示,画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模型。二密度1容积为0.2米3的钢筒内储存着密度为6千克/米3的氧气,现把筒内氧气用了一半(即质量减小到一半),这时筒内氧气的密度为_千克/米3。2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 )A、玻璃杯跌成碎片 B、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半支C、把砖块搬上高山 D、打气筒内的空气被压缩到半筒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的小 B、气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小C、自来水的密度与桔子水的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温度/体积0 1 2 3 4 5 6 7 84某研究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以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到2的过程中 ( ) A、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C、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5质量、体积均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一定空心的有_,可能空心的有_,可能实心的有_,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_。6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最接近(空气密度约为1.29千克米3) ( )A、3.0千克 B、30千克 C、300千克 D、3000千克7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滩,发现一群搁浅的鲸鱼,当地居民紧急动员,帮助鲸鱼重返大海他们用皮尺粗略测算出其中一头鲸鱼的体积约为3m3,则该头鲸鱼的质量约为( )A、3102kg B、3103kg C、3104kg D、3105kg8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 )A、0.005m3 B、0.01m3 C、0.05m3 D、0.1m39一只保温瓶的体积大约为 ( )A、0.002m3 B、0.02m3 C、0.2m3 D、2m310n张完全相同的纸总质量为M,每张面积为S,密度为,则一张纸的厚度为h=_。11质量为m,密度为的一滴油滴在平静的水面上,展开成半径为R的圆形薄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即油分子的直径)D=_。d油酸分子水12油酸的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分数为0.05%,50滴(20滴约为1ml)这种溶液滴到足够大的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已知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米,则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薄层面积为( )A、103厘米2 B、104厘米2 C、105厘米2 D、106厘米21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12 ,则甲乙密度之比为( )A、31 B、13 C、43 D、3414甲乙两块金属,体积之比是32 ,密度之比是45 ,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A、65 B、56 C、815 D、15815甲乙两块金属,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_倍。16铜和铝的密度之比为8927,分别用铜和铝制成质量和横截面积相等的导线,则铜线和铝线的长度之比为 ( )A、11 B、8927 C、2789 D、89227217有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正方体,若甲的边长是乙的边长的1/3,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 )A、3倍 B、9倍 C、27倍 D、1/3倍18木球的质量是铁球的1/2,半径是铁球的2倍,则其密度是铁球的_倍。19三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为123,体积相等,则三者密度之比为_。20三个实心物体,体积之比为123,质量相等,则三者密度之比为_。Rr21一个实心圆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由甲物质组成,外层由乙物质组成,且内层半径r 是外层半径R的1/3,内层质量是外层质量的1/2,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这比是 。22有一铜铸件,在它铸造时所用的木模质量是12千克,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现称得该铸件质量是175千克,试判断该铸件有没有气孔?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23用密度为2.7103千克/米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米、0.2米和0.3米,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千克、21.6千克和54千克。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一个掺进了杂质为废品,另一个混进了空气是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B、乙为合格品,甲为废品,丙为次品C、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甲为次品D、以上结论都不对24现在厂家有一批1米1米1米的水泥块,密度为2.5103千克米3,某工地需要100块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限载量为8吨的货车,则需要分几车才能运完 ( )A、31车 B、32车 C、33车 D、34车25体积是120厘米3的铜球,质量是890克,这个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在空心部分铸满铝,球体的总质量是多少?球体的平均密度是多少?26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千克,若用来装酒精,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2.5千克。求:(1)空瓶的质量和容积。(2)若用此瓶装水银,装满水银时的总质量是多少?27一位名人身高为1.8米,质量为90千克。汉白玉的密度是2.5103千克/米3,一座高3.6米的该名人汉白玉站立像的质量是多少?甲 乙28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 ,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 ,其值为 。2080m(克)50 V(厘米3)29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与液体和量杯总质量m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求出:(1)量杯的质量;(2)液体的密度。30在研究液体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所列结果:液体体积(cm3)5.87.916.535.040.0m液+m容(g)10.712.821.439.9m(1)液体密度是 kg/m3; (2)表中m= g。31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r1和r2,且r1r2。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乙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 )A、m甲m乙 D、无法确定32某工厂用密度为1的金属和密度为2的金属炼成合金,若取等体积的两种金属配方,则炼出的合金密度= ;若取等质量的两种金属配方,则炼出的合金= 。与的关系是 。33现有密度分别为1和2的两种液体(12),质量均为m,要求配成密度为的混合体,求:配成混合溶液的质量最多为多少? 。34将体积相等的铜和铝熔合后的合金密度为_千克/米3,将质量相等的铜和铝熔合后的合金密度为_千克/米3。35护肤甘油是1体积纯甘油和5体积水混合而成的。纯甘油密度为1.26103千克/米3,则护肤甘油的密度为_。(混合过程总体积不变)361米3的水和2米3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是原总体积的9/10,则混合后的密度为_千克/米3。37人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的,若某人血液中血浆的体积分数为55,血浆的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而血细胞的密度为1.08103千克/米3,则该人血液的密度为 千克/米3。38某工厂生产酒精,要求含水量(按质量计算)不超过10%,他们用抽测密度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查,则合格酒精的密度应在 kg/m3至 kg/m3范围内。(不考虑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化)39有一瓶内装1000厘米3,密度为1.1103千克/米3的盐水,经一段时间蒸发,只剩下500厘米3的盐水,求: (1)原有盐水的质量;(2)蒸发后剩余盐水的密度。40体积相同的三种液体混合起来。设混合前后的体积不变,三种液体中有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1.55103千克/米3和1.75103千克/米3,混合液的密度是1.6103千克/米3。求另外一种液体的密度。41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1103千克/米3,用现有的密度为1.14103千克/米3的盐水2升和密度为1.08103千克/米3的盐水1升混合行吗?如不行,需加水还是加盐?加多少?42飞机上有一钢质机件,质量200千克,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需要将此机件的质量减少51千克,为此选用铝质零件代替机件中的部分钢质零件。已知钢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铝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问:代替钢质零件的铝质零件的质量是多少?43一个完整的铜铸件如果开了一个小洞,再用水银填满后,铸件的质量增加94g(已知水银=13.6103kg/m3,铜=8.9103kg/m3),则小洞内水银的质量 ( )A、272g B、183g C、230g D、无法确定44有一金铜合金工艺品,体积为3分米3,质量为371千克。求此工艺品中所含金的质量。(金=19.3103千克/米3,铜=8.9103千克/米3)45为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某校科学小组取了10分米3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是1018千克,已知沙子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黄河水的含沙量(每立方米黄河水中沙子的质量)是多少?46有一只空瓶,质量为200克,盛满水后总质量为700克,若先在瓶中装1000克金属,再注满水总质量为1450克。求金属的密度。47给你天平、烧杯、水和待测物体。(1)如何测一小石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和密度表达式)(2)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和密度表达式)49甲、乙两同学一起测定小石块的密度,甲读清水体积时眼睛仰视,乙读清水和小石块总体积时眼睛俯视,由于这一原因,测得的小石块密度会 ( )A、偏大 B、偏小 C、很准确 D、以上都有可能50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有: 。51老师拿出一架天平、一个量筒、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一些玩具小玻璃球(弹子球),让小红同学测出小玻璃球的密度,小红看了一下,向老师要砝码盒,老师不给;又问老师可不可以用水,老师说可以;再问老师能不能给一只滴管,老师也提供了。小红用这些器材怎样实验的呢?写出做实验的过程。三压强1长方木块重为G,现用大小为F的力以下图中四种方式压在木块上,则木块对支持面压力最大的图是 ( )FFFFA B C DDA CBA BA B2右图所示的两个正方体铁块,B的边长是A的3倍。如果A置于B上,则B受到A 的压力与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压强之比为_。如果B置于A上,则A受到B的压力与A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压强之比为_。3右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用绳子沿OA方向拉物体,然后绳子的方向顺时针转动。若拉绳子的力大小不变,物体始终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桌面压强大小变化规律是( ) A、AB逐渐增大B、BC逐渐减小C、CD逐渐增大D、以上都对4重250N的正方体,边长50cm,把它分别放在面积均为3600cm2的四张桌面上,桌面形状如下图,问哪张桌面所受的压强可能等于0.1N/ cm2 ( )4511 12 11A B C D 5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上时,箱子对桌面的最小压强为P;当把箱子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桌面上时,箱子对桌面的最小压强为 ( )A、4P B、2P C、P D、P/2甲 乙6有一重为G,面积为S,厚度为d,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片,按如图甲所示,一半一半地切割成很多块,然后再按如图乙所示,每块中心对齐迭放在水平桌面上,自下而上第1块金属片的上表面所受压强为p1,第2块金属片的上表面所受压强为p2。则p1p2为 ( )A、11 B、32C、12 D、147右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上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为( )A、P甲:P乙=8:1 B、P甲:P乙=4:1C、P甲:P乙=2:1 D、P甲:P乙=1:1 8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现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P1+P2 B、P12+P22 C、(P13+P23)/P22 D、(P13+P23)/P129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一水平的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2、3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之间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次之,第三组最小。 表1(铜的密度为8.9 x 103kg/m3)实验序号材料高度/cm底面积/cm21铜20102铜20203铜2030表2(铁的密度为7.8 x 103kg/m3)实验序号材料高度/cm底面积/cm24铁20105铁20206铁2030表3(铜的密度为8.9 x 103kg/m3)实验序号材料高度/cm底面积/cm27铜10108铜10209铜103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以及观察到现象,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以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 。甲 乙 丙10由同种材料构成高度相同的三个圆柱体甲、乙、丙,质量分别为3千克、2千克和1千克,按右图那样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 )A、321,321 B、111,321C、111,111 D、321,11111由铜、铁、铝构成体积相同的三个金属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A、三个圆柱体的高度相等B、三个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C、三个圆柱体的高度不相等,铜最小,铝最大D、三个圆柱体的底面积不相等,铜最小,铝最大甲乙12右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C、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D、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13有一种砖块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45105帕。若把这种砖块整齐地叠放在能承受2106帕压强的地面上,则砖块最多能叠多高?S2 h2S1 h114一铝质圆柱台阶倒放于水平桌面上,如图。其上下部分横截面积之比为32,且h1=1/3米,h2=1/9米,求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少?(已知铝=2.7103千克/米3)FAB15右图所示,桌子自重为100N,四条腿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均为10厘米2,正放体B重50N,边长为1分米,正放体A重100N,边长为2分米,外加压力F=50N。求:(1)A对B的压强;(2)地面所受的压强。 16一块纪念碑质量为100吨,立在一块长方体基石上,基石高1米,密度为2.6103千克/米3,如果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6104帕,则基石的底面积至少多大?(g取10牛/千克)17某厂新设计了一台机器,质量为5吨,底面积为0.05米2,需要安装在车间中一块面积为2米2的水平地面上。已知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帕。(1)试根据计算判断机器能否直接安装在车间地面上;(2)王师傅设计了一种方案,把机器上部分合金制成的零件用铝质零件代替,以减小机器的质量,则至少需铝多少千克?(g取10牛/千克,合金密度为8.1103千克/米3,铝密度为2.7103千克/米3)18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种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0G/NA.水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V/cm30/gcm-3B.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m0/PaD.水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gcm-30/PaC.水产生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 )19如下图所示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俯视图,最符合力学结构的是 ( )A B C D A B20底面积相同的A、B二容器内盛等高度的水,如右图所示,现将木块G分别放入两容器中,木块浮在水面上, 则两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p1和p2的大小是 ( )A、p1 p2 B、p1= p2C、p1乙丙,p甲p乙p丙 B、甲乙丙,p甲=p乙=p丙C、甲乙丙,p甲=p乙=p丙 D、甲乙丙,p甲p乙p丙甲 乙 丙22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等重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M NA、一样大 B、甲最大 C、乙最大 D、丙最大23右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压强PM和PN的大小关系是 ( )A、PMPN C、PM=PN D、无法判断24小明与小华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用加长的饮料瓶做了如图的实验,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在瓶的a、b处各扎一个小孔,观察其后发生的现象。(1)他们发现从小孔b中射出的水流速度比a中的大,你认为其原因是 。(2)经过反复实验,他们发现从小空中射出的水流的射程s(从小孔处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OA)跟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和小孔到地面的高度H这两个因素有关。为了研究水流射程s与h、H之间的关系,他们将饮料瓶放置在水平桌面的边缘,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他们得出了结论: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越大,水流的射程s越大。你认为根据图示的现象能否得出上述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3)测量水流的射程s,需要用 (填测量工具)。请你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确定水流射程起点O的位置,写出具体的方法。(4)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当小孔高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与 成正比。甲 乙25右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分别盛等质量的水,容器底部按口径相同的阀门,当同时打开阀门时,哪个容器中的水先流完 ( )A、甲 B、乙C、同时流完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6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27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容器中盛有水,水面相平,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开关。当K打开后,则 ( )A、M处的压强小于N处压强, 水不流动B、M处的压强大于N处压强,水由甲流向乙C、M处的压强等于N处压强, 水不流动D、M处的压强小于N处压强,水从乙流向甲28小明和小红看到水龙带在没有灌水的时候是扁的,接到水龙头灌满水后成圆柱形,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这是因为水龙头里出来的水用很大的压强挤压带里的水,这个压强被水传递到水龙带的各个部分的缘故。他们对看到的现象很感兴趣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因为水是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就表现出与固体不同的性质。这激起了两个人的好奇心,他们想:液体在传递压强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规律呢? 小明说“会不会在传递的过程中,液体对压强的传递不改变”,小红说“也许会改变吧”。于是他俩找来两只直径大小不同的注射器(粗的横截面积是细的2倍,如图所示),针口处用橡皮管连接起来,并在其中注入水。当在小针管的活塞上加上一只砝码时,小活塞就对水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强,发现大针管的活塞会向上运动,说明它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强;当在大活塞上加上一只砝码,大针管的活塞仍向上运动;加二只砝码后活塞可以处于静止状态。他们又继续做了两次实验,把探究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次数小活塞上砝码重G1/N小活塞的横截面积S1/cm2小活塞上的压强p1/10-4pa大活塞上砝码重G2/N大活塞的横截面积S2/cm2大活塞上的压强p2/10-4pa10520.251.040.2521020.52.040.531520.753.040.75根据你刚才的阅读,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密闭液体能把它受到的压强 地传递。29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闭装置中,小陈和小李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从两端去推动原来静止的光滑活塞,则两活塞将 ( )A、向左运动 B、向右运动C、静止不动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30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圆形长直管中,有一个光滑的、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刚好把长直管分成左右两部分,且活塞左、右两端面的形状如图。当左、右两部分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时,活塞可停在图示位置不动。现在同时缓慢增大左、右两部分中气体的压强,使活塞仍然停在图示位置不动。若左、右两部分中气体压强的变化量p1和p2,则下列关于它们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确定31右图是汽车的液压传动刹车的示意图,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 答:当脚往下踩刹车踏板A时,在活塞C处产生一个压强,通过水将这个压强 传递给活塞C。由于油缸C比油缸C的横截面积大,所以在脚踏板施加一个不大的力,在刹车鼓上就可以产生一个 ,紧压在刹车鼓上将车轮刹住。32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内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水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若将此容器倒置,则对桌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水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那么F1_ F1,p1_ p1,F2_ F2,p2_ p2。33右图所示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水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若将此容器倒置,则对桌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水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那么F1_ F1,p1_ p1,F2_ F2,p2_ p2。34类比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李楠同学猜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也需要一定的压力差来维持。假设血液匀速通过长度定的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与血液的流速v成正比,即f=kv。那么,要想让血液匀速流过,血管两端就需要一定的压力差。设血管截面积为S1时,两端所需的压强差为P1;若血管截面积减少10时,为了维持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同样体积的血液,压强差必须变为p2。请你通过计算比较P1、p2的大小,说明血管变细可能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四浮力(一)阿基米德原理1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F浮=液gV排,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 和液体的 有关。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1)你选择的器材是:(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2小刚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秤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地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h(cm)0481012F(N)6.755.754.754.254.25(1)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 牛,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牛,它的横截面积是_平方厘米。(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填“有关”或“无关”);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3)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的是 。3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4某小组同学研究圆柱体上(或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小组同学把一个高为01米的实心圆柱体先后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如图所示,并不断改变它所处的深度。他们利用仪器测得液面到圆柱体上表面的距离及圆柱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并利用公式求得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 液体甲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0 002 004 006 008 010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20 040 060 080 100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100 120 140 160 180 200表二液体乙液面到上表面的距离h(米) 0 002 004 006 008 010 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 016 032 048 064 080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牛) 080 096 112 128 144 160(1)分析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2)分析比较表和表二中的第三列(或第四列、或第五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二行与第三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5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来证明或否定某一结论。例如: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分别读出铁块在空气中和浸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铁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下面是同学们研究浮力的实验片段:(1)将铁块悬挂在弹簧秤下,再将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比较铁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这一实验是为了证明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2)小张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设计的实验是“将同一铁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秤的示数。预计看到弹簧秤的示数 。其实,“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也是正确的,这个阶段是 。6潜水艇由水下10米潜到20米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压强、浮力都增大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浮力增大,压强不变 D、压强增大,浮力减小7在深水处的鱼嘴里吐出一个小气泡,这个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水对它的( )A、压强变小,浮力不变 B、压强不变,浮力变大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8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是 ( )A、先减小,后不变 B、先不变,后减小,再保持不变C、先不变,后减小 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9将一轻质木块放在容器底部,然后慢慢向容器内注水,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A、随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