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培训.ppt_第1页
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培训.ppt_第2页
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培训.ppt_第3页
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培训.ppt_第4页
云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技技 术术 培培 训训 2012.5 培训目标培训目标 p 了解两权发证的目的、任务、作业流程、成果提交。 p 掌握内业作业流程、任务以及方法。 p 掌握ArcGIS在内业数据处理及建库工作中的相关操作 培训计划培训计划 2012年5月19日上午 培训内容:解读及内业作业流程介绍 2012年5日19日下午 培训内容:内业作业方法讲解及ArcGIS操作 2012年5日20全天 培训内容:学生上机操作及答疑 培训计划培训计划 2012年5月19日上午 培训内容:解读及内业作业流程介绍 2012年5日19日下午 培训内容:内业作业方法讲解及ArcGIS操作 2012年5日20全天 培训内容:学生上机操作及答疑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 一、农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 二、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总体技术流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总体技术流程 三、三、所有权和使用权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准备所有权和使用权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准备 四、四、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 五、五、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 六、成果图件制作六、成果图件制作 七、七、上机操作上机操作 1、范围 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 用权等土地权利进行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 证覆盖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全部农村集体土地。(原文) 也就是说对象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也就是“两权”。比如 林改中是“四权”,(举例)。所有权是所有集体土地的所有权 ,使用权只是部分按土地用途来区别的使用权,只限于“宅基地 ”和“建设用地”,不包括林地和草地等,这是避免“一地两证 、一地多证”的情况。(举例说明:林改和草改) 一、农一、农村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 2、目的和任务 一是“确权”: 确定权属界线,区分集体和国有之间( 所有权)、个人(农户)与个人(农户)之间(使用权)的界线 。 集体土地所有权只确定到村农民集体(包括村委会、村民 小组)、乡(镇)农民集体。也就是说对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 的所有权不再单独发证(和林改对比)。对应的确权成果有:土 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集体所有权权属 调查表、宗地图、地籍图。 一、农一、农村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 一、农一、农村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 2、目的和任务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是将证发给个人和农民集 体经济组织(企业等)。对应的确权成果有:地籍调查表、农村 建设用地地籍图、农村建设用地宗地图、界址点、界址边成果表 。 一、农一、农村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目的和任务 2、目的和任务 二是“登记发证”:必须按严格的登记程序执行:提交登 记申请、权属审核、公告、审批、填写土地归户卡、制证和 发证。 第十七条 土地权利证书包括: (一)国有土地使用证;(二)集体土地所有证; (三)集体土地使用证;(四)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在国有土地使用证 上载明; 集体土地所有权在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上载明;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在 集体土地使用证上载明; 土地抵押权和地役权可以在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上载明。 土地证书与土地登记簿之间的效力 物权法第十七条: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 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 ,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土地登记办法第十六条:土地权利证书是土地权利人享有土地权利 的证明。土地权利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土地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 ,除有证据证明土地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土地登记簿为准。 土地登记簿是唯一的土地权属的法律依据和结果。 二、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总体技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总体技术流程流程 1、技术流程 已有资料准备 外业调查资料接收 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外业调查资料检查 内业数据处理 数据库入库面积汇总图件编制 提交成果 所有权 使用权权属调查成果 地籍测量成果 三三、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和使用权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准备准备 1、工作底图基础资料: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MDB) 最新遥感影像图(2.5米或更高分辨率); 2、工作底图制作软件:ArcGIS 3、工作底图制作流程: (1)在Arcgis中利用栅格裁剪工具,将二调数据中的JFB(接幅表 )图层和影像图进行裁剪。 (2)用JFB图层裁剪地类界线、行政界线(或界址线,二调一般村 委会一级的界址线已确权)、地名注记等图层。(矢量裁剪矢量clip) (3)将裁剪好的图层一起加载并进行整饰,输出标准分幅图作为 工作底图。 三三、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和使用权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准备准备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所有权和使用权提交的最终成果中,宗地、界址点和界址线是 非常重要的图层,外业调查中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最 终数据库的质量,所以在建库之前,需要检查成果的逻辑、准确性等。 1、外业调查成果数据属性检查 1)界址点编号是否符合编码规范 所有权界址点编号:1)县(市、区)界线上的界址点,以字母 “AJ”开头全县统一顺序编制。如AJ1、AJ2。2)乡(镇)界线上的界 址点,以字母“BJ”开头全县统一顺序编制。如BJ1、BJ2。3)村界上的 界址点,以乡(镇)代码加字母C在该代码所属乡(镇)内统一顺序编制 。如101C1、203C2等。4)宗地界址点以字母“ZJ”打头,以宗地为单 位按顺时针方向顺序编制,如ZJ1、ZJ2。(演示)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使用权界址点编号: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界址点编号以宗地为 单位在村小组内顺序编号,以英文大写字母“J”开头,后接阿拉伯数字 顺序编制。 2)界址点编号是否重复:所有权界址点 3)宗地的宗地号及宗地名正确性检查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统一编号。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采用16位编 号,农村建设用地调查采用21位号。 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编号:行政代码 乡(镇) 村(办) 村小组 农村建设用地宗地编号:行政代码 乡(镇) 村(办) 村小组 宗地号。 (以麒麟区行政区图层为例,说明地籍编号的编号规则) 4)其他属性的完整性检查。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宗地编号规则: 在ARCGIS中检查地籍编号: 介绍三个在ARCGIS字段计算器、ACCESS、EXCEL等对数据库进行计算的常 用函数: Left函数:left(指定字段名称,指定返回长度)从指定字段中返回左边的指定长度 ) right函数:right (指定字段名称,指定返回长度)从指定字段中返回右边的指定 长度) mid函数:mid (指定字段名称,指定开始位数,指定返回长度)从指定字段中返回从 指定位数开始往指定长度的值)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以麒麟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为例,我们将他拆分出里面包含的地籍编号: l 省(云南省53):left( XZQDM,2) l 市(曲靖市03):mid( XZQDM,3,2) l 县(麒麟区02):mid( XZQDM,5,2) l 乡级标识码(0-社区,1-镇,2-乡):mid( XZQDM,7,1) l 乡镇(乡镇代码):mid( XZQDM,8,2) l 村级标识码(1-城镇地籍,2-农村地籍):mid( XZQDM,10,1) l 村委会(村委会代码):mid( XZQDM,11,2) l 村小组编号(村小组代码):mid( XZQDM,13,2) l 村小组支号(00-村小组无飞地,01、02、03表示村小组飞地顺序编号) :mid( XZQDM,15,2) l 宗地号(村小组内顺序号):mid( XZQDM,17,3) l 宗地支号(用来处理共用宗,00-独立宗非共用宗,01、02、03表示共用 宗宗地的顺序编号):mid( XZQDM,20,2)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介绍ARCGIS对图层和属性表字段的常用功能: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介绍ARCGIS中各个图层属性功能: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2、外业调查成果数据图形检查 所有权权属调查的界线图层主要是村小组界,所以要确定同一村 委会内的所有权界址线是否闭合(强调开捕捉)。如果所有权的界址线是 以二调的地类界线为界线的,确定该界线是否严格以二调地类界线为 准。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的界线图层主要是使用权宗地。 四、四、所有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和使用权调查成果检查检查 2、外业调查成果数据图形检查 所有权权属调查的界线图层主要是村小组界,所以要确定同一村 委会内的所有权界址线是否闭合(强调开捕捉)。如果所有权的界址线是 以二调的地类界线为界线的,确定该界线是否严格以二调地类界线为 准。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的界线图层主要是使用权宗地。 五、五、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 使用软件为:ArcGIS 这里以所有权数据库的建库为例。(参考MAPGIS K9的所有权数 据库。)建立数据库目的除了满足最后成果提交以外,能方便进行多 图层之间的运算,以及拓扑检查。 (1)基础数据的导入 1、在ArcGIS中新建一个MDB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syq.mdb,该 数据库下边的所有数据集的投影带必须统一成3度带的高斯投影,坐标 系为西安80,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五、五、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 空间参考:/view/abe0826727d3240c8447ef9d.html?from=related&hasrec=1 拓扑规则:/p-582478701891.html 2、在该MDB中新建一个栅格数据集,命名为“影像数据”,分别导 入最新的分幅遥感影像图。 3、新建一个矢量数据集,命名为“基础数据”,将二调图层中的接 幅表、行政区、行政区界线、行政区注记等涉及地籍权属的图层导入 进来。 4、新建一个矢量数据集,命名为“土地利用”,将二调图层中的地 类图斑、地类界线、地类图斑注记、线状地物、线状地物注记、零星 地物、零星地物注记等涉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图层导入进来。 5、新建一个矢量数据集,命名为“土地权属”,这个数据集中的数 据是需要从外业调查成果中得到。 五、五、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 (2)所有权权属数据入库 1、如果在外业当中没有形成电子版的宗地草图,就需要将外业调查的 工作底图进行扫描、配准、提取界址线、界址点和宗地。(这一步需 要详细讲解ArcGIS的配准、编辑点、编辑线、和拓扑成面等操作)。 2、在新建的“土地权属”数据集中,新建宗地、界址线、界址点、宗 地标注、界址点标注、界址线标注图层。图层的属性结构如下:(这里 需要介绍的ArcGIS的新建图层操作,新建字段操作等) 五、五、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 3、将外业调查成果矢量化后的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等数据导入到这 3个标准的图层中,并将属性赋值。(这里需要培训的ArcGIS操作有 导入数据、属性统一赋值、字段计算器等)。 五、五、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成果入库 (3)所有权和使用权数据库拓扑检查 在各个子数据集中建立拓扑,检查图层的空间拓扑关系(这里需要 介绍ArcGIS中怎么建立拓扑,怎么添加拓扑规则)。 planarize Lines拓扑工具打断线 六、成果图件制作六、成果图件制作 使用软件:ArcGIS 成果图件的制作,主要参考实施细则中的成果图件样图 。需要的要素和样式。(这里需要介绍ArcGIS中怎么添加 .style文件, 怎么修改线型,怎么用ARCGIS制作成果图) 外业调查阶段性成果 界址点界址线 完 整 的 权 属 界 线 原有行政界线 小组界 争议界 飞地界 将界址点连成界址线 所有权 权属调查表 权属界线协议书 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界址点成果表 界址点注记 界址线编号 所 有 权 地 籍 图 和 宗 地 图 拓扑构面 权属文书 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使用权 户口本扫描件 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 身份证扫描件 界址点成果表 界址点注记 控制点注记 图形数据 地籍调查资料 各等级控制点成果表 及控制网点分布图 界址线编号 界址线成果表 土地证扫描件 主体房屋远近照片 户籍调查表 指界通知书存根 外业调查阶段性成果 上机操作: 数据准备:用来配准的影像图或者地形图 软件安装:ArcGIS的安装 上机内容:按照培训讲到的ArcGIS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 完成重要的操作。 七、七、上机上机操作操作 地籍图 地籍图与宗地图 联系: (1)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