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七章 导学案 北京 黄土高原 一、学习目标:见中考复习指导40页 二、重点、难点:考点梳理,查漏补缺 1、北京的位置和范围,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著名的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 2、黄土高原的范围和位置,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 3、课时、1小时 上课 第七周 三、使用人:年级班,姓名 四、出题人:张玉英,审题人:杨玉兰,宋吉明,徐丽。 六、学法: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探究法 。 七、授课类型:复习课 八、知识链接:1、复习我国的地形类型和特点。 2、省级行政区划的类型。 3、我国的气候类型和干湿区的分类 北京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以东, 以南. 2、地形、河流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由 向 倾斜 河流: 、 关系:受 影响,河流自 向 注入 3、气候 类型: 特征: 灾害性天气: 、 二、城市职能(人文环境) 1、政治中心 我国 , 、 中心 , 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 是北京市的中心广场,世界上 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举行 和 的重要场所, 2、文化、教育、科研中心 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 、 等众多科研机构 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有 、 、 、 、 、 3、交通中心 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 、 、 、 ),重要航空港 ,多条公路、高速公路、地铁穿过 4、对外交往中心: 有许多 和100多个领事馆 三、环境保护 类型问题措施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巩固练习】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濒临渤海 B. 北京濒临黄海 C. 北京濒临东海 D.北京不临海 2.北京市位于( )山脉的南部 A. 太行山 B. 阴山 C.燕山 D.天山 3北京市突出的气候特色是: A. 冬暖夏凉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雨热同期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半湿润地区 4.从干湿地区的划分看,北京位于: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 区 D.半湿润地区 5.北京市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是: A.河北 B.内蒙古 C.辽宁 D. 江苏 6.北京市所处的温度带为: A.寒温带 B.中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库:_, _, 省级单位:_, 铁路线:_ _ _ _ 黄土高原 一、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云贵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黄土高原跨越了我国的_等省级行政区。 4. 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律看,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_月份,而且多_雨。 5,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_。 6.黄土高原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_频繁发生。 8.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_,改善 _。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而后者 更为突出。自然原因是_ 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极易受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历史上长 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得高原表面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 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为农牧业生 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人们正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工 程措施治标,以生物措施治本。工程措施主要是在河流干支流修建水 库蓄水,在沟道上筑坝淤地,在缓坡上修水平梯田,蓄水保土。生物 措施是种草种树,使土不下坡。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益,还必须因 地制宜地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应以 牧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经济效益 。 (1)通过阅读,你能简要说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吗? 答: 。 (2)结合对课文的预习,谈谈应该怎样解决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 答: 。 二、定学习目标,梳理知识结构(2分钟) 基本学习目标见前面,个人学习目标_。 知识结构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20-25分钟) 1.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请同学看课本第34页活动题,分组讨论,寻找答 案。 2.读图33页“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 看书38页完成活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 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成果汇报(810分钟) 1.“风成说”证据是: “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 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漠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 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 ,而是外来的。 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 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 人为因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 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 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3.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 降,粮食减产。 4.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一)采取 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 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二)合 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 畜数量。 5.个人成果: _ _ 五、自我检测(10-15分钟)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_、西至_、南连 _、北抵_。跨越_、 _、_等省区。 (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_作用形成的。 2.选择题 (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