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参考选题.doc_第1页
[管理学]参考选题.doc_第2页
[管理学]参考选题.doc_第3页
[管理学]参考选题.doc_第4页
[管理学]参考选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參考選題參考選題(1)一、文藝理論試評方方的小說 試評池莉的小說 試評先鋒派的文學 當代文學與現實主義 論新時期文學的現實主義 淺談抒情文學的意境 通俗文學漫談 試論情感在文學中的作用 儒道文學觀之比較 從”詩言志”到”詩緣情而綺靡”的邏輯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體論概述 知音的審美賞評方法 試論韓愈的文體革新理論 白居易詩論與司空圖詩論比較 明代”真詩在民間”的提出及其影響 中國古代風格論概述 說”意境” 也談無言之美 -從”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說開去 試談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 現實主義新論 現代主義新論 優美的實質與特徵 崇高的實質與特徵 中西方悲劇結局的心理效應 賈寶玉性格的深層心理因素 “意境”與”典型”的比較研究 中西悲劇觀比較 中國古典悲劇的”大團圓”研究 影視藝術的美學特徵 文學批評的性質、特徵論 論審美距離 審美共鳴的心理基礎和生理基礎研究 自然主義新探 簡論形式美 略論當代中國藝術的審美風格 自然美的欣賞及其美育價值 審美知覺的特點及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美的規律對現代生活和藝術的啟示 審美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簡評現代文學中的隱瞞化傾向 文藝批評的功用價值論 中西文藝批評方法比較 二、現代漢語 次字的詞性研究 略論”了1”和”了2”的區別與辯論 還、又、也的功能比較 “名+名”語法小類試析 試論漢語概數表示法的多樣性 談談狀語的非常規位置及其作用 中學生作文中一種常見的語法錯誤簡析 試談中學教材中的長句教學 中學生作文中複句作用情況的調查 10語法知識在作文批改中的運用(體會) 11某某地方人怎樣學習普通話 (提示:主要從語音的聲、韻、調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話與普通話的差異並提出辯正方音的有效方法) 12試論中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提示:一般語文教學存在重寫作能力輕口語能力培養的傾向,如何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採取措施改變這一狀況,做過哪些嘗試,效果及規律) 13語文教學中的語言分析(提示:中學語文教學存在重文學輕語言傾向,語言分析往往孤立進行,如何綜合內容及篇章進行語言分析,分析要領及原則是什麼?試以具體的課文分析為例,展開具體論述) 14文學語言的規範與變異(提示:文學作品的語言的運用往往不合一般語法,這些超出常規現象有些是積極的修辭現象(變異),有些是消極的語病(不規範),如何確立和運用區分變異和語病的標準?請搜集具體語言材料加以分析論述) 15人民日報中的語言失誤分析(提示:搜集報中字、語、句等語言失誤現象並進行分析,也可就其他某一較有影響的報刊搜集材料而分析(題目作相應改動)三、古代文學 如何評價唐代邊塞詩? 論唐人七絕的藝術成就 韓愈柳宗元散文風格比較 論中晚唐詠史詩的思想藝術成就 論王維山水詩的美學特徵 試論白居易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李賀詩歌對唐詩風格轉變之影響探索 試談建安詩歌中的山水景物詩 陶淵明詩歌中的玄風理趣 10南北朝樂府不同論11大小謝山水詩不同論12讀元雜劇中水滸戲思想和藝術13論宋代的愛國詩14漢代楚歌詩簡論15史記與漢書的比較研究16論史記史傳文的藝術價值17論晚清宋詩運動18”同光體詩”的評價19論晚清”中晚唐詩派”20王鵬運詩歌論21論晚清”詩界革命派”的詩22論譚嗣同莽蒼蒼齋詩23元雜劇研究(可在其中定小題)24論範成大的使金詩 25論辛棄疾詞 26試探江西詩派 27論陸遊的愛國詩 28談談水滸傳中的招安 29試談西遊記主題 30聊齋志異中的婦女形象 31紅樓夢人物論(可任選其中一個人物) 32論左傳的成書時代 33論司馬遷的世界觀 34漢賦的藝術價值 35談詩經中的愛國主義詩篇 36論漢樂府民歌中的敘事詩 37論建安詩歌為我國抒情詩發展奠定了情景相生的基本特徵 38論建安詩歌由質樸趨向華麗的發展 39曹操詩歌如何描寫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 40論曹丕詩歌的語言特色 41論曹植的宴遊詩 42論阮籍詠懷詩的言、象、意 43.論陶淵明詩歌的藝術想像 44.論陶淵明的飲酒詩 45.論陶淵明描寫動亂現實的藝術特色 46.論陶淵明散文和辭賦的藝術特色 47.論中古詩歌詞藻、偶句典故和聲律的發展 48.論王維山水詩的藝術性 49.試論李白與魏晉風度 50.李商隱無題詩的藝術手法 51.論杜甫詩的愛國思想及其藝術表現 52.花間集作者群的心態分析 53.論溫庭筠、韋莊詞風格的異同 54.李煜詞的抒情特徵 55.唐傳奇中的婦女形象及唐代知識份子的婚姻理想 56.蘇東坡詞抒情藝術探討 57.辛棄疾登臨詞的思想傾向與藝術特色 58.李清照前後期創作風格異同論 59.論李清照的深層苦悶 60.二晏詞比較 61.論柳永詞的鋪敘藝術 四、寫作 寫作的模仿與創造 論寫作模式 論寫作靈感 論寫作想像 論張抗抗小說的藝術特點 論文章的開頭藝術 報告文學的藝術想像與虛構的區別 通訊與報告文學的異同 散文的紀實性與虛構問題 10黃宗英報告文學研究 11從論孫超現象(文匯86年第12期)看陳祖芬報告文學的語言特色 12試論瓊瑤小說-在水一方 13莫言小說的藝術特色 14試論短篇小說的藝術特徵 15分析高曉聲或王安憶的短篇小說 16淺談近幾年來報告文學的藝術進步 17評芙蓉鎮 18論陸地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19長篇小說劫波的結構藝術 20論韋良山的性格特徵 21壯族文學中的當代意識 22壯族文學的民族特色 23論新詩的音樂美 24民間文學專題研究 25壯族神話研究 26壯族傳說故事研究 27壯族歌謠研究 28壯族歌圩 29論詩歌的意象 30論小說的抒情趨向 31論童話的假定性和邏輯性 32論兒歌的藝術特色 33為何短篇不短 34-論短篇小說結構技巧 35談莫泊桑和契訶夫的短篇小說 36論唐傳奇與中國短篇小說的關係 37試論微型小說的藝術特徵 38試論小說的敘事藝術 39試論報告文學的真實性 40論散文的”散” 41論唐山大地震的思想藝術成就 42童話的意境 43論寫作的自我意識 44談文章的結尾藝術 45略論微型小說的創作技巧 46論詩歌的音樂美感 47散文的真實性芻議 48論轉折關頭寫人 49從笑看冰心早期散文作品的藝術風格 50魯迅小說藥的剪裁藝術 51論文章標題的藝術魅力 52微型小說的創作技巧 53詩歌的音樂美感 54散文的真實性 55論冰心的散文藝術特點 56論詩歌象徵 57小說的時空藝術 58論小說模式 五、現當代文學 魯迅作品研究 (既可以是綜合研究,也可以是單篇的作品研究,題目自擬,如魯迅小說藝術的獨創性,魯迅雜文的藝術特色) 郭沫若作品研究(要求如上) 茅盾作品研究(要求如上) 艾蕪作品研究(要求如上) 覺新-一個矛盾交織的形象 分析家中覺慧的形象 試論祥子與虎妞的形象 評駱駝祥子中虎妞的形象 評雷雨中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 10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 11雷雨主要戲劇衝突之我見 12朱自清散文中的詩意美 13太陽照在桑幹河上與暴風驟雨之異同觀 14抗戰時夏衍在桂林的戲劇活動和創作 15莎菲女士之我見 16重評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時候 17評暴風驟雨中老孫頭的形象 18對新時期文學的反思 19論莫言的小說 20論韓少功的”尋根”之作 21對新時期”女性文學”的思考 22論凱旋在子夜 23論瓊瑤的小說 24論賈平凹散文的美學追求 25論雞窪窩人家 26論棋王 27論老舍的戲劇觀 28論張賢亮的小說 29論郭小川詩歌的藝術特色 30賀敬之與郭小川詩歌創作比較 31舒婷的詩歌創作 32韋其麟的敘事詩創作 33談莎紅的抒情詩 34秦似的雜文創作 35楊朔與劉白羽的散文創作特色 36瑪拉沁夫的小說創作 37李准的小說創作 38秦牧的散文特色 39論蔣子龍的”開拓者家族” 40農村社會建設的領頭人-梁生寶、武耕新研究 41聞捷詩歌研究 42郭小川的敘事一個與八個研究 43論鐘鼓樓 44論北方的河 45論王安憶的小說 46論高行健的探索劇 47論新詩潮 48論北島的詩 49論新時期通俗文學現象 50論王蒙的小說 51港臺文學研究 52論新時期的小說藝術 53論黃宗英的報告文學 54論柯岩的創作 55論新時期的知青文學 56論新時期的軍事文學 57論劉紹棠的小說 58論劉索拉的小說 59論新時期的改革文學 60周梅森小說論 61方方小說論 62.第三代小說家研究(餘華小說論,蘇童小說論,格非小說論) 63.新生代詩歌研究 64.金庸小說論 65.席慕蓉現象研究 66.論諶容的小說六、民族民間文學 (一)1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少數民族民間文學基本特徵的形成與發展 3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的關係 4文化整合論與中國各族民間文學的交流 5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科學認識價值 6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與宗教的關係 7少數民族神話的文學特質 8少數民族神話與原始宗教的關係 9少數民族神話的超人形象體系 10少數民族創世史詩的史詩性 11少數民族英雄史詩的女性形象及其意義 12少數民族史詩的美學意義 13少數民族民間傳說中人物形象的個性化趨向 14少數民族民間傳說形成途徑探微 15少數民族民間傳說和民族心理定勢 16少數民族民間故事中的”神秘化”問題 17少數民族機智人物故事的審美特徵 18少數民族民間歌謠的文藝發生學的意義 19少數民族情歌的藝術魅力 20少數民族長詩中的悲劇女性形象 21少數民族民間說理長詩與民族倫理道德觀 22少數民族文學的搜集整理與接受美學 23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中的”多角度,多學科”問題 24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與現代化 25中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趨向 26鐘敬文與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 27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變異性與發生認識論 28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研究的歷史現狀 29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與文化人類學 30馬克思主義民間文學觀與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 七、外國文學 試論俄狄浦斯王悲劇的藝術成就 試論莎士比亞悲劇創作的特徵 試論莎士比亞悲劇中的幾個婦女形象 試論偽君子的藝術特徵 試論陰謀與愛情的政治傾向性 試論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思想意義 從巴黎聖母院看雨果的對照藝術原則 試論哈爾德。哈羅爾德遊記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試論雪萊長詩中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試論巴爾扎克人物描寫的個性化 從高老頭看巴爾扎克對貴族的態度 試論易蔔生戲劇的主要藝術成就 試論哈代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試論死魂靈的諷刺藝術 試論怎麼辦中”新人”的形象 俄國文學中的”小人物”形象 試論契訶夫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 尼洛夫娜形象的典型意義 沙恭達羅的藝術成就 試論泰戈爾後期政治抒情詩的思想意義 莎士比亞戲劇的心理描寫手法 斯丹達爾與意識流 巴爾扎克的環境描寫 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劇及其意義 斯丹達爾筆下的貴族女性 參考選題(2)一、語言學方面 對立原則和XX方言的音位 互補原則和XX方言的音位 說漢語的音節 說同音詞 說同義詞 說漢語的詞類劃分 漢語的聯合式構詞法(或偏正式、述補式等) 遞歸性和漢語的句法結構 虛字和漢語的語法形式 漢語的借詞二、現代漢語方面 現代漢語規範化問題研究 普通話語音研究 XX作家(或作品)語言研究 網路漢語研究 句式(或句型)研究(選擇某些有特點的句式)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選擇某些虛詞) 現代漢語詞義研究(選擇某類詞) 詞典釋義研究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問題) 語文政策和語言規劃研究 漢字和漢文化 現代漢字學的研究內容 限制和減少漢字字數 部件研究 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如何整理異體字 如何整理異形詞 規範漢字的研究 漢字的前途 “修辭與語境”淺談 “修辭是一種創造性活動”之我見 我對“修辭主體的修養”的認識 我對“在社會的大課堂裏學習修辭”的體會 談詞語運用要做到“準確樸實” 談詞語的“巧妙配合” 談“成語的活用” 談“疊用句” 談“四音節語音段落” 談“比喻”三、古代漢語方面 對漢字性質的認識 學習音韻學的心得體會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詞義引申的分析 對確認古漢語中詞的同義關係(或其他關係)的看法 對詞義轉移的分類考察 以義為單位,給一部先秦文獻(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詞表 古代漢語“之”字結構(或“其”字結構)研究 古代漢語“所”字結構(或“者”字結構)研究 古代漢語單句(或複句)研究 古代漢語介詞(或連詞)研究 四、中國現當代文學方面 論魯迅小說中的知識份子形象 論郭沫若女神的藝術風格 論曹禺雷雨的戲劇藝術 論沈從文小說的文化內蘊 論穆旦的詩 論錢鐘書圍城 論賈平凹的散文 論王蒙小說語言藝術 論餘秋雨的散文 論餘華的小說 論20世紀80-90年代對趙樹理的再評價 評“樣板戲”對李玉和、楊子榮、阿慶嫂三個人物的塑造 舒婷詩作簡析 王曾祺小說對中國當代小說文體創作的意義 評王安憶的長恨歌 評鐵凝玫瑰門 從女性寫作角度評陳染的創作 論王朔的動物兇猛 論韓東的詩歌寫作 魯迅小說中的“黑色家族”簡論 茅盾筆下的上海都市圖景讀子夜 無常、女吊(魯迅),水裏的東西(周作人),放猖(廢名)比較論 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黃升東、福生)在戲劇結構中的作用。或茶館人物論 我與地壇文本細讀 艾青筆下的土地與太陽 分析王安憶(或莫言、餘華、鐵凝的一篇新創作的小說) 我讀海子的詩 重讀尋根小說 老舍與北京城(或張愛玲與上海、王安憶與上海、王曾祺筆下的昆明、賈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趙樹理與山西等)五、中國古代文學方面 論詩經的賦、比、興藝術 論詩經的音樂性及其美學意義 論詩經的婚戀詩 論詩經的婦女形象 論詩經中的戰爭詩 論詩經宴飲詩與禮樂文化精神 論詩經的諷刺藝術 孔子與詩經 詩經作品研究(具體作品可任選) 詩經與楚辭比較論 楚文化與楚辭 屈原的愛國主義與浪漫主義 論屈原的人格美 論離騷的藝術構思 屈原與莊子浪漫主義比較 略論九歌的藝術成就 屈原作品研究(具體篇章可任選) 陶淵明的田園詩(可側重內容,也可側重藝術特色) 王孟山水田園詩(可分別寫王、孟,也可分寫出山水、田園) 中唐山水田園詩(可任選某一、二個作家,也可以比較研究) 李白山水詩研究 送別詩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寫某一種,如美酒等) 杜甫詠史懷古詩研究 劉禹錫詠史懷古詩 唐人詠物詩研究(可選擇某一種,或某二、三種對比研究) 宋人詠物詞研究(可選不同詞家詠同一物對比研究,如詠梅等) 唐人送別詩研究(可選幾家,或若干首對比研究) 琵琶行 關漢卿的雜劇創作 關漢卿、馬致遠之比較 汪道昆之短劇 徐渭的四聲猿 湯顯祖 孟稱舜 沈自徵之劇作 論唐傳奇中的愛情小說 試談三言、二拍的時代特色 談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地塑造 論水滸的人物描寫(亦可選擇某一個人物,如論武松,論宋江,論李逵等) 試談西遊記的藝術特色(或論孫悟空形象) 論西門慶形象的典型意義 談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論聊齋志異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藝術特色 論王熙鳳形象 論紅樓夢的細節描寫 論紅樓夢整體反映生活的特色六、二十世紀外國文學方面 卡夫卡小說中的異化主題 尤利西斯中的“內心獨白”技巧 現代主義小說中的神話模式 論存在主義作品中的荒謬感 論羅格格裏耶小說中的“物化” 百年孤獨中對“魔幻”技巧的運用 論百年孤獨的敘事藝術 論黑色幽默的雜糅手法 博爾赫斯小說的玄學色彩 論日瓦戈醫生中俄羅斯精神七、中國古代文論方面 “詩言志”與“詩緣情”辨析 先秦儒家文論研究 先秦道家文藝觀研究 “發憤著書”說綜論 “文學自覺”說新探 六朝人物品藻與文論之關係 文心雕龍與詩品比較談 意境理論的確立和發展 李漁戲曲理論研究 金聖歎小說理論研究 八、西方文論方面 柏拉圖“藝術模仿自然”解密 柏拉圖美學思想的特徵 論亞裏斯多德的“淨化”說 賀拉斯拾遺與亞裏斯多德詩學比較 布瓦洛詩的藝術再評價 狄德羅“美在關係”說與車爾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說比較 對萊辛拉奧孔的現代闡釋 康德美學思想與現代藝術 議黑格爾的藝術發展觀 論黑格爾的自然美與藝術美 論泰納的文藝思想 別林斯基與形象思維論 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的特徵 從叔本華到尼采 現代主義與自我表現 精神分析學和文藝學 評盧卡契與布萊希特的論戰 詹姆遜論後現代主義九、比較文學方面 李白詠月詩與法國波特萊爾所作詠月詩(見巴黎的憂鬱、惡之花)的比較研究 林紓譯文一種與後來譯文的比較研究 從賽珍珠的小說大地看西方人對中國農民的誤讀 王國維對西方文化的吸收和研究 錢鐘書論“通感” 從春江花月夜看詩歌、音樂、舞蹈的關係 從梁山伯祝英臺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看中西文學形式交流的可能 十、美學方面 勞動與“自然人化”的美學意義 論“審美關係是美的核心” 美感特徵簡析 論審美想像 論悲劇與崇高 論藝術的美學意義 當代大眾傳媒和審美消費主義對傳統藝術門類(諸如文學)的挑戰 論審美鑒賞的創造性 論“審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質” 中國古代美學特色簡析參考選題(3)漢語言文學專業論文題目匯總 一 1、析古今名詞的異同 2、析古今動詞的異同 3、析古今形容詞的異同 4、論古代漢語的詞類活用 5、析古代漢語表第三人稱的代詞“之”和“其” 6、論古代漢語判斷句中的“是”與現代漢語的判斷詞“是”的語法聯繫 7、論漢語的被動句式的發展變化 8、古今漢語的詞序比較 9、“被”字已產生後在口語和白話裏的使用分析 10、古今表疑問的表達形式異同 二 1、文學理論: (1)一般理論(如形象的構成,細節、對話、抒情等等) (2)作家心理特徵 (3)文學流派 (4)文學形式,如小說散文詩歌的特點 2、現當代文學評論 (5)文學思潮評論 (6)當代小說作家評論(一個作家,一類作家,一個側面,如魯迅、巴金、張潔、曹禺、郭沫若、王蒙、蘇童、餘華等等) (7)當代散文家及散文研究(如餘秋雨、王小波、劉亮程等等) (8)現代詩歌及詩人研究(如舒婷等等) (9)其他作品評論(一部作品,一組作品,一篇作品,作品改編成電影) 3、西方文學作家和作品評論 (10)俄國作家作品研究 (11)法國作家作品研究 4、中學語文教學 (12)課本研究 (13)教學法研究 (14)作文教學研究 5、其他任選 三 1、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思潮與文藝運動研究 如: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延安文藝運動與十七年文學、建國初期三次文藝批判運動的經驗教訓、胡風文藝批判運動中的理論分歧,等等。 2、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創作現象研究 如:革命加戀愛小說創作的歷史演變、“朦朧詩”論爭的歷史評價、論先鋒作家寫作策略的轉換、當代女性小說研究、作者低齡化現象之我見,等等。 3、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社團研究 如:學衡派與文化保守主義傾向、新月社的詩歌理論及其創作、語絲社散文的獨特品格、左聯的出現對中國文學歷史進程的影響,等等。 4、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流派研究 如:鴛鴦蝴蝶派的消亡與新鴛鴦蝴蝶派的興起、象徵詩派的文學史意義、京派小說與傳統文化、新感覺派小說的藝術特徵、九葉詩人的藝術追求,等等。 5、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及其創作研究 如:王國維文藝觀的現代特徵、冰心散文的藝術風格、徐志摩的康橋理想、巴金創作風格的轉變、沈從文小說中的人性小廟、餘華創作中的暴力與死亡、史鐵生的生存體驗及其創作,等等。 6、二十世紀中國作品研究 如:野草的藝術獨創性、圍城的諷刺藝術、金鎖記中的意象描寫、茶館的藝術獨創性、受戒的藝術意蘊、風景敘事分析,等等。 7、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形象研究 如:阿Q形象的新闡釋、魯迅小說中的農民形象、論繁漪、論虎妞的形象、孫犁小說中的婦女形象、論圍城中的方鴻漸、論金庸筆下的俠客形象,等等。 8、有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比較研究 如:女神與惠特曼詩歌、新歷史小說與傳統歷史小說、蕭紅蕭軍的創作比較、激流三部曲的女性形象與紅夢樓、餘華與博爾赫斯,等等。四 1、修辭和閱讀教學 2、修辭和寫作教學 3、語言訓練和寫作訓練 4、對話理論與語文教學 5、語言教學中的語言本位 6、現行語文教材中語言教學的特點和不足 7、語言和社會生活的互動 8、廣告語探討 9、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分析 10、景點命名的語言分析 11、新聞標題語言分析 12、文學作品語言分析 13、近年流行語的社會文化分析 14、民間秘密語研究 15、網路語言研究 16、校園流行語研究五 1、詞義與語境 2、語文教學與語境 3、口語交際與語境 4、文學作品語言欣賞 5、網路語音研究 6、語音教學 7、詞江教學 8、語法教學 9、語音與社會 10、語音規範化 11、作家語言研究 12、文學作品的語言教學 13、詞江發展研究 14、方言研究 15、外來詞研究六 1、魯迅散文研究 2、魯迅雜文的研究 3、周作人散文研究 4、冰心散文研究 5、朱自清散文研究 6、徐志摩散文研究 7、林語堂散文研究 8、鬱達夫散文研究 9、沈從文散文研究 10、何其芳散文研究 11、楊朔散文研究 12、秦牧散文研究 13、餘秋雨散文研究 14、餘光中散文研究七 1、十日談與聊齋志異的比較看中西的文學 2、十日談與三言兩拍的比較看中西文學 3、從羅密歐與朱麗葉與梁山伯與祝英臺看中西女性的形象的異同 4、從羅密歐與朱麗葉與沙恭達羅看中西女性形象的異同 5、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愛情悲劇 6、十日談的愛情觀 7、紅字的象徵意義 8、中世紀騎士文學的情愛觀 9、包法利夫人的悲劇內涵 10、簡愛與呼嘯山莊八 1、三國演義的軍事思想或者戰爭描寫 2、水滸傳中的俠義思想 3、西遊記與宗教思想 4、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