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ppt_第1页
基础会计》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ppt_第2页
基础会计》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ppt_第3页
基础会计》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ppt_第4页
基础会计》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共6学时 *1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本章重点阐述: l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 l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 l账户的概念、结构; l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和借贷记账法。 Date2 来源 公 司 所有者投入 债权人投入 要求权 主权资本 借入资本 银行存款 现金 购买原材料 生产设备 成品 运输工具 购买债券 占用 经营 资金 要求按一定比例支付投资所得 归还本息 权益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3 会 计 要 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内容的基本分类,将其分解成六类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4 资产 有形或无形、货币形态或非货币形态 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具有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能以货币计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5 资产 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 款、 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持有到期的投资国债和企业债券等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 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股票发行费等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6 负债 现时经济义务 将来要偿还的 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金额 偿还方式:货币、其他资产、 劳务、举借新债 按其流动性分类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7 所有者 权益 供长期使用 依法登记 不得抽回 是清偿债务的物质保证 投资 形成资产 享有获取企业利润的权利 净资产 = 全部资产 全部负债 构成项目 实收资本 实际投入资本金 资本公积 资本、股本溢价 接受捐赠 盈余公积金 税后利润中提取 未分配利润 留待以后分配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8 收 入 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不是偶然发生 也能带来经济利益利得 不是收入 如:出售固定资产 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 可使得现金流入资产增加 可偿还所欠债务负债减少 两者兼而有之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9 成本和费用 为取得收入而支付的各种耗费 因此,费用要与收入配比 合理 划分 期间费用 成本 销售费用 销售过程中发生的 管理费用 组织、管理生产经营中发生的 财务费用 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 直接费用 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 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按一定标准分配后 计入成本 直接计入成本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10 利润经营成果收入 大于 等于 小于 成本和费用 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的一个标准 利润构成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及附加-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 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 =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尽可能地盈利 高效回报投资者 更多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第一节 会计要素 Date11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在数量上必然相等的一种 关系式。会计等式是设置科目与帐户、复式记帐和编制会计 报表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会计等式包括三个: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二节 会计等式 Date12 例题: 1.恒生咨询公司于2002年6月开办,其投资人以600000元银行存款作 为公司注册资金。 2.恒生公司向银行借款100000元,存入银行,为期一年。 3.公司用银行存款60000元,购入存货一批。 4.公司购买电脑1台,12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5.接受侨胞捐赠电脑5台,同类电脑的市场价格为8000元。 6.公司从银行借款10000元,偿还部分货款。 7.经批准,将资本公积24000元转增注册资本金。 第二节 会计等式 Date13 8.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房租2000元。 9.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收入现金50000元。 10. 将现金50000元存入银行。 11. 用银行存款支付办公用品费用3000元。 12. 经过计算,确定应支付职工工资15000元,尚未支付。 13. 从银行提取20000元现金备用。 14. 用现金15000元支付职工工资。 15. 月末,结算本期损益。 第二节 会计等式 Date14 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 资产增加权益增加 资产减少权益减少 同增 同减 等量增减 等量增减 第二节 会计等式 Date15 会计等式的扩展等式 收入 - 费用 = 利润(或亏损)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净收益 第二节 会计等式 Date16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净收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收益 反映了会计期内任一时刻(结帐之前)的状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 会计等式 Date17 二、会计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l资产、权益变动的经济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经济业经济业 务务 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权益 (1)增加增加 (2)增加增加 (3)减少减少 (4)减少减少 (5)减少增加 (6)增加减少 (7)增、减 (8)增、减 (9)增、减 Date18 经济业务类经济业务类 型费费用 + 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权益+收入 (1)增增 (2)增减 (3)增增 (4)减增 (5)增减 (6)减减 l收入、费用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二节 会计等式 Date19 一、会计科目 l会计科目的含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 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 l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l统一性原则 l灵活性原则 l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Date20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l会计科目的分类 l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l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l总分类科目 l明细分类科目 Date21 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二、账户 l账户的含义 l账户的结构 l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Date22 账户 一种载体(工具),是一种物质形式; 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 根据会计科目而设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 核算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记录、汇集) 。 使用原始数据会计信息 会计科目与 账户的关系 联系: 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是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划分 的类。 区别:科目只标明账户名称,账户 具有格式与结构,用以记录与核算 经济业务。 Date23 账户结构及其格式 Date24 左方 T型账户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右方 Date25 一方记录增加额 一方记录减少额 相抵后出现差额 称之为余额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提供四项 核算指标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增加额 本期发生减少额 期末余额 四项指标的关系的公式表示: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发生增加额 本期发生减少额 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 登记减少额,由账户的性质 决定。 Date26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经济业务以相同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 以上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的方法。其意义在于: l真实描述每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 l清晰反映来踪去迹; l体现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发生额必然相等,余额 必然相等。 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第四节 复式记账 Date27 四、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借方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贷方 任何账户都有借贷余额 。 借贷双方,哪方登记 增加额,哪方登记减 少额,取决于账户的性 质。损益类账户期末无 余额。有余额的账户, 余额方向与增加额的方 向一致。 第四节 复式记账 Date28 借方 资产类账户 贷方 借方 负债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合计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合计本期减少额合计本期减少额合计 期末余额 第四节 复式记账 Date29 l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对应关系 各种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无论何种形 式,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记入了互相关联的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账户,这些账户间存在着应借应贷关系。 对应账户账户之间存在着应借应贷关系,这样 的账户具有对应关系,称之为对应账户。 第四节 复式记账 Date30 l会计分录 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 三要素包括: l一组对应记账符号(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