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之修辞手法.ppt_第1页
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之修辞手法.ppt_第2页
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之修辞手法.ppt_第3页
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之修辞手法.ppt_第4页
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之修辞手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散文艺术特 色之修辞手法 v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 人相通处。 v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 所写之人的感情。 v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 人相通处。 v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 物与理相通处。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四个 方面: v1、表现手法:象征、渲染、衬托、对 比、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v2、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拟人夸张 等 v3、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 写和抒情 v4、语言特色:含蓄、淡雅 、朴实、 形象生动、叠字、 赏析表达技巧的答题程式。 v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v1、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 种修辞手法 v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 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情感、思想 v3、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作用)并结合具体 语句说明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起到了什么作用) v (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取得了 什么效果) v(1)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 v(2)对比,拿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 方见到的月亮及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 乡的深情。 v(3) 虚实结合,虚写故乡的趣事,实写现 在的生活,突出了对故乡思念之情。 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v(1)运用排比的手法,句式整齐,描 写生动。 v(2)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描 写,使人身临其境。 v(3)欲抑先扬(反衬),突出了作者 对故乡的怀念。 从修辞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v(1)运用排比的手法,句式整齐,生 动描写月下朗润园的美景,反衬作者 对故乡的深情。 修辞手法 1.比喻: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 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 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 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 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结合内容 具体分析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它 在句子中作用 v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v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 开, 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 了对象特性 v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v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v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v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 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 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毫不掩饰地说 ,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 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 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 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 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 见郁积在屋檐上的雨声听凭惯性滴落在窗前 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 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 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了! 回家了! v题目:请从修辞角度,分析上文是如何对“ 雨”进行描写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步:明确“运用了什么手法(技 巧)”。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 手法来对“雨”进行描写 v 第二步:明确“某手法(技巧) 运用得怎么样”。 第三步:明确“某手法(技巧) 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 v答:1、运用比喻,描写雨声:“清脆的铃 铛般”“像音乐”“像鞭炮”。 v2、运用比拟,描写出“雨”的节奏变化:由 大到小,由急到缓,渐渐停息。 v作品通过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雨”的形象,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雨”的钟爱 之情。 v1、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 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 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反复。 反复使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 起来,层层铺开,逐步扩大.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 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 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 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 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 神圣的情操。(节选话说知音)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 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 用。 v【高考回放】: v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 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周 涛秋光里的 黄金树,年高考江西卷第题 ) v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 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 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 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 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 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 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 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 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 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 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 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v参考答案: v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 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 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 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 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 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 v 22.为了表现“我”和曾祖母之间的感情, 作者主要写到了三件事:(1)曾祖母无疾而 终;(2)曾祖母叫“我”“汉子”,给我掏寄藏的香 瓜吃;(3)曾祖母用干涩的手抚我入睡。(答对 一件事给2分,共6分) v1)这句话含蓄地表现了曾祖母的去逝,同时 表明正是大自然滋养了曾祖母的朴实、平凡 ,并让她宁静而安详地走完了她一生,了无 遗憾与挂碍。(意近即可,3分) v(2)曾祖母像“灯笼红”香瓜一样,经过时间的 历练,拥有灵秀而美好的心灵,而世界正是 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又红又甜”的美好心灵 而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并且生生不息。这 句话赞美了和曾祖母一样平凡而伟大的劳动 人民,世界因他们而精彩。(意近即可,3分 ) v.历尽艰难,心灵却“又红又甜”。 对晚辈充满了无限的慈爱。 平凡淳朴善良。 年轻时刚烈,晚年却异常温厚、仁慈、安 静。(意近即可,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 v因为“灯笼红”香瓜和曾祖母有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