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二三.doc_第1页
秋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二三.doc_第2页
秋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二三.doc_第3页
秋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二三.doc_第4页
秋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二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秋法本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考核答案考核一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子产的刑法思想是对以下()统治思想的继承。(2.00分)A. 一断于法B. 事统上法C. 德主刑辅D. 明德慎罚2.下列说法,与“明德慎罚”原则不相吻合的是()。(2.00分)A.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B.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C. 奸宄杀人,历人宥D. 彼裕我民,无远用戾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2.00分)A. 贤人治国B. 民人治国C. 专家治国D. 法律治国4.春秋时期主张以法统政、礼法并用的思想家是()。(2.00分)A. 齐桓公B. 管仲C. 申不害D. 吴起5.下列墨家思想命题中,带有自然法色彩的是()。(2.00分)A. 以天为法B. 尚贤C. 尚同D. 相爱相利6.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2.00分)A. 尚贤B. 尚同C. 兼爱D. 尚刑7.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2.00分)A. 管仲B. 子产C. 孔子D. 邓析8.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2.00分)A. 子孝B. 父慈C. 臣忠D. 弟恭9.管仲的立法思想具有明显的()的特征。(2.00分)A. 重农主义B. 重商抑农C. 重农抑商D. 重商主义10.孔子所说的“礼”,一般是指()。(2.00分)A. 民法B. 仪礼C. 刑法D. 周礼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总分30.00)1.荀子提出的人治思想包括()。(3.00分)A. 当法律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要靠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B.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C. 法是人制定的D. 有治人,无治法2.子产在审判案件中所采用的主张有()。(3.00分)A. 宽猛相济B. 倒言反事C. 离诉D. 以情断狱3.墨子认为在政治上要解决的三患是( )。(3.00分)A. 民饥B. 民伤C. 民不得息D. 民寒4.下列人物属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有()。(3.00分)A. 邓析B. 管仲C. 叔向D. 子产5.孔孟所强调的仁义的基点是()。(3.00分)A. 父慈B. 子孝C. 兄友D. 弟恭6.下列选项中,属于墨家法律思想的有()。(3.00分)A. 尚同B. 尚贤C. 非攻D. 兼爱7.下列能够体现“神权法”思想的说法有()。(3.00分)A.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B. 天用剿绝其命C. 用天之罚D. 有夏服天命8.相对于儒家的礼和义,墨家提出的两个概念是()。(3.00分)A. 别B. 利C. 贼D. 功9.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3.00分)A. 公族无宫刑B.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C. 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D. 放弑其君10.荀子礼法起源思想的重要内容包括()。(3.00分)A. 明于天人之分B. 明分使群C. 欲利自为D. 人之性恶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特征主要是天命和_。(2.00分)答:天罚2.墨家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兼相爱、_的理想社会。(2.00分)答:交相利3.为了使天命不再转移,周公提出了_说。(2.00分)答:以德配天4.墨家的巨子和墨者大多是_。(2.00分)答:有知识的劳动者5.管仲提出了通货积财,_的方针,形成了他以重商主义为特征的立法思想。(2.00分)答:富国强兵6._和天志是墨家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2.00分)答:兼爱7.荀况以_的礼、法起源论论证封建官僚等级制度的必要与合理。(2.00分)答:明分使群8.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_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2.00分)答:神权法9._是奴隶主神权法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2.00分)答:殷商10.荀况法律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是分析_和_。(2.00分)答:自然之天 社会之人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题,共18分。(总分18.00)1.周公慎罚说的内容是什么?(6.00分)答:其内容为:1、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2、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3、刑罚适中; 4、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2.神权法思想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中发展与变化的情况。(6.00分)答:神权法在夏、商、周的发展过程是: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夏朝的统治者已经开始用天命、天罚的思想给其统治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发展到商代,统治者将自己的统治与天神联系在一起,宣扬自己是天神在人间的代理人。神权法思想在西周有了一次重大的变化。即周公提出以德配天说,宣扬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周的统治者也主张天罚论,认为不服从奴隶主统治的,就是违反天命,他们要代天处罚他。以德配天说的提出一方面意味着神权法思想的动摇,另一方面也间接地表现出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3.请比较“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6.00分)答:二者共同之处: “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都是周公提出的思想。都是西周统治者在总结商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有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二者都突出了“德”的重要性。 二者不同之处: “明德慎罚”思想一是要求统治者“敬德”,二是要求统治者慎重刑罚。“以德配天”说则强调“有德”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前提。解释下列词汇。每题4分,共3题,共12分。(总分12.00)1.宗法(3.00分)答:宗法是指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家长制,依血缘关系分大宗和小宗,强调前者对后者的支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服从。中国君主制国家产生之后,宗法制与君主制、官僚制相结合,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体制和法律维护的主体。在历史上还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2.民贵君轻(3.00分)答: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3.神权法思想(3.00分)答:神权法思想一般指利用宗教迷信进行统治的阶级,为了取得人们的拥护,把他们的权力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把体现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的一种法律思想。在由宗教领袖直接掌握政权、实行神权政治的国家或地区,神权法也就是教会法(或称寺院法、宗规法)。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神权法思想曾占统治地位,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见西欧中世纪神学法律思想)。4.隆礼重法(3.00分)答:隆礼重法,出自于荀子治国理念: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考核二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汉初统治者在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同时,也看到了()。(2.00分)A. 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的作用B. 墨家主张的法为万民兴利除弊的作用C. 法家主张的以刑去刑的作用D. 道家反对的仁义礼法的作用2.宣扬“天刑”说的唐代思想家是()。(2.00分)A. 王夫之B. 柳宗元C. 朱熹D. 韩愈3.将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的思想家为()。(2.00分)A. 孟子B. 朱熹C. 孔子D. 董仲舒4.(B)把封建纲常伦理概括为三纲。(2.00分)A. 朱熹B. 董仲舒C. 孔子D. 荀子5.提出“理直刑正”法律主张的晋代思想家是()。(2.00分)A. 张斐B. 阮籍C. 杜预D. 拓跋宏6.秦始皇事统上法的理论根据是()。(2.00分)A. 以刑去刑论B. 法令由一统C. 德主刑辅说D. 五德始终说7.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A)。(2.00分)A. 道B. 法C. 自然D. 无为8.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2.00分)A. 医宗B. 儒学C. 法学D. 律宗9.下列哪种观点是董仲舒提出的()。(2.00分)A. 好利恶害B. 人性恶C. 性三品D. 人性善10.()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礼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体系。(2.00分)A. 唐B. 晋C. 宋D. 汉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总分30.00)1.下列先秦法家人物中属于“后期法家”的是()。(3.00分)A. 李斯B. 慎到C. 申不害D. 韩非2.下列人物持人性本恶论的有()。(3.00分)A. 孔子B. 荀子C. 韩非子D. 庄子3.下列哪些法律思想是贾谊所主张的()。(3.00分)A. 主张削藩,维护中央集权B. 立经陈纪,刑不上大夫C. 刑无等级D. 以秦为鉴,以民为本4.下列哪些法律思想是淮南子所主张的()。(3.00分)A. 兼采儒、法,注重法治B. 贤人执法,待圣而治C. 仁义是法的根本原理D. 无为是法院根本原理5.王弼无为而治的主张包括:()。(3.00分)A. 法令要统一,执法要严厉,凡事以律断罪B. 建立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C. 推行愚民政策D. 反对繁多苛刻的法律6.对老子无为思想的陈述正确的有()。(3.00分)A. 理论根据是道B. 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C. 使民众无知无欲D. 劝统治者少干涉,不作为7.以下哪些法律思潮出现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00分)A. 法律注释学的律学思潮B. 宣扬自然无为的玄学思想C.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D. 反神权的法学思潮8.魏晋时期被称为三玄的著作是()。(3.00分)A. 周易B. 庄子C. 老子D. 论语9.董仲舒在论述治国应当大德小刑的两点理由是()。(3.00分)A. 性三品说B. 无为而治说C. 阳德阴刑说D. 事皆决于法说10.韩非认为实行法治的理论依据是()。(3.00分)A. 人主挟大利的利害观B. 人民众而货财寡的人口论C. 欲利自为的人性论D. 法与时转的历史进化观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韩非认为治吏、_是法的主要内容。(2.00分)答:禁奸2.慎到变法的指导思想是_。(2.00分)答:法治3.柳宗元在中,阐述了他的天人不相预的观点。(2.00分)答:答刘禹锡天论书4.道统论和天刑说是提出的。(2.00分)答:韩愈5.晋代张杜律中张指张斐,杜指。(2.00分)答:杜预6.汉初所奉行的黄老思想中黄指黄帝,老指_。(2.00分)答:老子7.在国家和法律起源的问题上,鲍敬言批判并否定了,提出了暴力征服说。(2.00分)答:“君权神授”的“天命”论8.董仲舒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整的阳德阴刑的_论。(2.00分)答:德主刑辅9.商鞅是第一个系统地提出_,莫名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2.00分)答:禁奸止过10.在方针的指导下,李世民统治集团在法律思想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2.00分)答:安人宁国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题,共18分。(总分18.00)1.简述商鞅的法治思想。(6.00分)答:1.“定分”、“立禁”体现的权利保护思想.他认识到“定分”与“止争”的关系.他指出:“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未定.夫卖兔着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他所说的“名分已定”,显然是指归属已定,即所有权已经明确.他已经认识到人类社会最初没有国家没有法律,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已经看到法律产生与权利保护的关系,“初步接触到了国家与法律是适应保护私有制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唯物主义的命题.”2.“缘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论.商鞅以重法著称,他极力主张以“法”代“礼”,反复告诫国君“不可须臾忘于法”.他认为,法之重要,是因为它有“定分止争”和“兴功禁暴”的作用.“缘法而治”是法家的基本主张,最早由商鞅在秦国实施.商鞅在变法时,改“法”为“律”,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它体现了商鞅对法律的公开性和普遍性的重视.因为“法主要是强调的是内容方面的公平与公正;而律则侧重于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统一性”3.“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平等思想.商鞅指出:“法者,国之权衡也.”他将法律看作是称轻重的权衡,量长短的尺度,判断是非功过和行使奖罚的公平标准.他反对“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否定贵族的特权,主张法律的统一性和平等性.强调在行赏施罚时要做到“不失疏远,不违亲近”,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他在关于法律面前贵贱平等的观点,表述得很明确.在商鞅的“法治”思想中,还有“以刑去刑”的思想. 反映出商鞅认识到法律被普遍、自觉地遵守的重要性.2.简述庄子对法家的批判。庄子认为法家的法治是致乱之源。治国的结果是乱人之性,造成人与人的仇恨与残杀;治人的结果是乱天之经,破坏了天地自然的和谐;运用刑罚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它还指责法家强调的赏罚不切实际,是欲治反乱的措施;法家的明主、圣王只能丧人之国,无一利而有百害。(6.00分)答:3.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6.00分)答: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同于初期黄老的明显特点,特别是在吸收先秦儒家法律思想方面所表现的若干特点: 一、文武并用,德刑相济.二、明具法令,进退循法.三、约法省禁,务在安民.四、刑不厌轻,罚不患薄。到了汉初,经过改造的黄老之学则既强调无为的道,力求“胜”而“反于无为”,又在重视法的作用的同时,反复强调礼或德的功用,在德刑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主张。解释下列词汇。每题4分,共3题,共12分。(总分12.00)1.壹法(3.00分)答:法家的法家的“壹法”、“一尊”强调统一法律的内容、立法权,并保持法的稳定性,即:“壹法”、“一尊”。“法莫如一而固”,“一”指的就是“法”的内容,不能“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固”则指保持法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只会是亡国之道。其内容是指统一人们的思想,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的立法权。2.道统论(3.00分)答:“道统”,指的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承接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先代圣王的,并且自命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正统。3.天人不相预(3.00分)答:天人不相预,意思是人和老天互不相干。中国在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领袖是董仲舒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说 人要听从天的旨意 皇帝就是天的儿子天子等。4.名教出于自然(3.00分)答:三国魏时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伦理观点。玄学贵无派思想家为挽救当时名教所面临的危机,以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德理论,代替了汉代的神学迷信欺骗,来论证名教的合理性,提出此说。王弼说:“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又说:?“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认为真朴之德是名教百行的本源,自然是名教之母。主张贵名教之精神实质而不要贵名教之繁文缛节,守“自然”这个“母”,存“名教”这个“子”,最终会有“仁义可显,礼敬可彰”的效果。?“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是具有对立倾向的儒道两家伦理思想的初步融合,把封建秩序说成是自然的秩序,美化了封建制度及其道德?考核三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范仲淹变法图强法律主张的中心内容是()。(2.00分)A. 限制君权B. 审刑名C. 高度集权D. 改革官制2.龚自珍认为,国家、刑罚、礼乐起源于()。(2.00分)A. 农B. 兵C. 工D. 商3.蒙古入主中原后,( )主张因地制宜,建立封建赋税制度。(2.00分)A. 王安石B. 张居正C. 耶律楚材D. 完颜雍4.下列选项中,不是金世宗破格选用人才措施的是().(2.00分)A. 取一技之长,不待全才B. 不循资历,多用青年人C. 用人试之以事D. 改革官吏终身制,劝说老年官吏退休5.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2.00分)A. 恤民B. 存天理,灭人欲C. 三纲五常D. 德礼为本,刑政为末6.“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出自( )。(2.00分)A. 洪仁玕B. 魏源C. 梁启超D. 龚自珍7.魏源认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关键在于( )。(2.00分)A. 更法、改图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 广收人才D. 民主议政8.以公理而灭私情是()的主张。(2.00分)A. 朱熹B. 魏源C. 丘濬D. 王夫之9.金世宗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2.00分)A. 慎行议亲,议贤B. 整饬吏治C. 宜时便民D. 趋时更新10.中国近代史上( )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2.00分)A. 资产阶级改良派B.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C. 地主阶级改革派D. 太平天国领袖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总分30.00)1.王安石所修的三经新义包括()。(3.00分)A. 周礼B. 诗C. 易经D. 书2.耶律楚材为建立封建法制所采取的措施有( )。(3.00分)A. 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B. 统一司法,禁止滥杀C. 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D. 定朝仪,明君臣上下之分3.下列各项属于黄宗羲法治主张的有( )。(3.00分)A. 立法必须体现天下人的利益,为天下的兴利除害B. 立法必须天下为公C. 立法必须体现以天下为公D. 君主、宰相、大臣共同掌握立法、司法权力4.王夫之的司法主张主要包括( )。(3.00分)A. 原情定罪B. 同条共贯,相扶成治C. 严以治吏与宽以济民相结合D. 任法与任人相结合5.下列观点属于张居正变法思想的有()。(3.00分)A. 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B. 主张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C. 法在必行,奸无所赦D. 整顿吏治,慎用刑罚6.下列人物属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有( )。(3.00分)A. 王夫之B. 龚自珍C. 梁启超D. 林则徐7.下列哪些作品是魏源的( )。(3.00分)A. 圣武记B. 海国图志C. 日知录D. 古微堂集8.下列各项能体现耶律楚材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有( )。(3.00分)A. 执法不计私仇B. 敢于批评君主独断任情的行为C. 不私亲属D. 不怕得罪权势之家,不受贿赂9.范仲淹主张改革官制的具体措施包括()。(3.00分)A. 久其任而持之以考绩之法B. 严明赏罚,有功则进,无功则黜C. 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D. 开学校,设科学,大力培养人才10.下列各项主张符合王安石法律思想的有()。(3.00分)A. 主张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B.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C. 有司议罪,惟当守法D. 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耶律楚材的和陈时务十策,实际上成为当时立法的指导原则。(2.00分)答:大扎撒2.金世宗大力整饬吏治,其选录官吏的具体办法有三:一是,二是令监察官员和各级官吏举荐,三是吏部考核业绩,以决升贬。(2.00分)答:考试3.和丘濬的法律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正统法律思想发展的概况。(2.00分)答:朱熹4.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法律思想的核心。(2.00分)答:朱熹5.朱熹认为改变时弊的根本办法是。(2.00分)答:改变人心6.朱熹提出执法的司法原则。(2.00分)答: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7.王夫之认为立法应当以_、卫群为宗旨。(2.00分)答:“保类”8.耶律楚材认为,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因此他主张开文治,任用汉族。(2.00分)答:儒臣9.耶律楚材的著作有湛然居士集和。(2.00分)答:西游录10.金世宗认为,即是宽政。(2.00分)答:赏罚不滥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题,共18分。(总分18.00)1.简述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6.00分)答: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有以下几方面:主张高度集中,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即立法应随社会变化而相应更新并且应以宜时便民为原则。整饬吏治、慎用刑罚。“法在必行、奸无所赦”。他认为宽容犯罪是毫无政治眼光的“姑息之爱”,严明法制才能造成天下安宁。2.简述王安石有司议罪,惟当守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