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地进程基础题目(2012-09).doc_第1页
材料工地进程基础题目(2012-09).doc_第2页
材料工地进程基础题目(2012-09).doc_第3页
材料工地进程基础题目(2012-09).doc_第4页
材料工地进程基础题目(2012-0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工程研究方法1、(Z10-11)。流体流动的压强降p是速度v,密度,线性尺度l、l1、l2,重力加速度g。粘滞系数,表面张力,体积弹性模量E的函数。即 PF(v、l、l1、l2 、g、u、E)取v、l作为基本物理量,利用因次分析法,将上述函数写成无因次式。2、已知固体颗粒在流体中以等速u沉降,且u与粒径d,颗粒密度m(流体密度),动力粘度和重力加速度g,试用定律发和矩阵法求揭示该颗粒沉降的无量纲乘积。3、试分别用瑞利法和定理法将压差P、速度w、重度r和重力加速度g组合成无量纲乘积。4、试证明直径为d的小球在密度为,动力粘度为的流体中,以相对速度w运动时流动粘性阻力为: 5、请根据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分别用量纲分析法和方程分析法得出相似准则数,并写出准则方程。6、(L5-1)。气流通过一等直径管道,拟用14缩小的透明模型中通过水故流的办法进行试验。已知:气体的气 1.2kg/m3 。v气 0.15cm2/s; 水的水1000kg/m3,v水001cm2/s。 实物的气流速度为24m/s, 试确定: 1)相应的模型中之水流速度。2)若测得模型单位管长的压力降为13.8kN/m2,则原型中单位管长的压力降应为若干?第二章 工程流体力学1、(L 1-7)。质量为5kg,面积为4045cm2的收木板,沿着涂有滑油的斜面等速向下运动。已知v1m/s,1mm(油膜厚度),求滑油的粘度。2、(L 1-9)。一套筒长H20 cm,内径D5.04cm,重量G6.8N,套在直径d5cm的立轴上,如图所示。当套筒与轴之间充以甘油(8P)时求套筒在自重作用下将以多大速度沿立轴下滑?不计空气阻力。3、(L 2-2)。图示的容器中,水和气达到下平衡状态,求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接触大气液面上为标准大气压,水的重度9807Nm3。4、(L 2-3)。开敞容器,盛装21的两种液体,如图所示,求(a)在下层液体中任一点的压强;(b)1和2两测压管中的液面哪个高些?哪个和容器内的液面同高?为什么? 5、(L2-6)。双U型管,用来测定比重比水小的液体的比重。试用液柱高差来确定未知液体的比重值。(管中的水是在标准大气压下,4的纯水)6、(L2-8)。一直立的煤气管,在下部测压管中测得水柱差h1100 mm,在H20 m处测得h2115mm如题28图示。煤气管外面的空气重度12.64N/m3 试求管内煤气的重度。7、(L2-10)。用两个U型管串联在一起去测量一个贮气罐中的气体压强,见图示,已知h180cm,h270 cm,h380 cm,大气压为760mm汞柱,汞1.3332105N/m3,气柱重量可略去。求罐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多少? 8、(Z 2-13)。一封闭容器盛装2(水银)1(水)的两种不同液体,试问同一水平线上的1、2、3、4、5各点的压强哪点最大?哪点最小?哪些点相等?9、(L3-5)。如图,密度不变的流体以151/s的流量,沿100mm直径的管AB流动,此管在B点分为BC、BD管,管径均为25mm,第三条分支BE,管径为50 mm,流经分支时,QBC3QBE ,vBD4m/s。求三个支管中流量各为多少?AB、BC和BE管中的流速各为多少?10、(Z 3-9)。 管路由不同直径的两管前后相连接所组成,小管直径dA0,2m,大管直径dB0.4m。水在管中流动时,A点压强PA70kNm2,B点压强PB40kNm2,B点流速VB1m/s。试判断水在管中的流动方向,并计取水流经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11、(L3-8)。如图,泵的吸水管以1:5的坡度(高度1水平距为 5)放置、水以1.8m/s的速度通过,若已知压力降到低于大气压70 kNm2时空气会逸出,形成气蚀,使水泵不能正常工作,计算最大可能的管长l为多少?忽略水头损失,设水池中之水是静止的。12、(L3-11)。用图示测压管测定水管中的点流速,当读数h0.4m,h10.3m,h20.1m时,测压计中介质的比重S0.8,求A、B 两点的流速uA、uB为多少? 13、(L3-17)。输水管路三通各管段的直径为,d1400 mm,d2300 mm,d3200mm,流量Q15001/s,Q23001/s,Q32001/s,压力表读数P g77kN/m2,求另外两管段的压力?(不计损失,三通水平放置)14、(L3-21)。一虹吸管直径100 mm各管段垂直距离如图,求流量,A、B点压力,画管道总水头线,不计水头损失。15、(Z3-12)用水银比压计量测管中水流,过流断面中点流速u如图,测得A点的比压计读数h60mm汞柱。(1)求该点的流速u;(2)若管中流体是密度为0.8g/cm3的油,h仍不变。该点流速为若干。不计损失。16、(Z3-13)水由图中喷嘴流出,管嘴出口d=75mm不考虑损失计算H值以m计,P值以kN/m2计。 17、(Z3-14)。计算管线流量,管出口d50mm,求出A、B、C、D各点的压强。不计水头损失。18、(Z3-18)。如图,闸门关闭时的压力表读数为49kN/m2。闸门打开后,压力表读数为0.98kN/m2,由管进口到闸门的水头损失为1m,求管中的平均流速。19、(L4-3)。已知管径d150mm,流量Q151/s,液体温度为10,其运动粘性系数0.415cm2/s,试确定,在此温度下的流动状态;在此温度下的临界流速;若过流断面积改为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管道,则其流态如何?20、(L4-15)。直径d300 mm的铁皮风管,通过20的空气,平均流速v2m/s,沿程压力损失p5mm水柱,若将流速加大一倍,沿程压力损失将增大为多少?21、(L4-18)。水泵抽水系统,流量Q0.0628m3/s,水的粘度1.51910-6m2/s,管径d200 mm,=0.4mm,h13m,h217m,h3=15m,各处局部阻力系数13,2 (直角弯管dR0.8),3 (光滑折管30),4 1。求:(1)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用莫迪图)。(2)水泵的扬程H。(3)水泵的有效功率Ne。(NeQH) 22、(L4-21)。如图所示,管路由油库将油放出,出口处为大气压力。已知H9m,l1l250m,d0.1,0.02,局部阻力系数:进口10.5,弯头20.5,闸门33.0,求:管中流量;画出管路总水头线及测压管水头线,若下游是流入另一个油池如图(b),上下游池面高度差仍为9m,则上述两项结果又将如何?23、(L4-22)。虹吸管自水箱吸引水流入大气。已知d25mm,l16m,全管长20m,设0.025,进口10.8,直角弯头d/R0.5,折管角30(按光滑管得),求虹吸管流量及最高点B处的压力。 24、(Z5-18)。如图所示管路,设其中的流量QA 0.6m3/s,0.02,不计局部损失,其它已知条件如图,求A、D两点间的水头损失。 25、(Z5-22)。一水平安置的通风机,吸入管d1200mm,l110mm,0.02。压出管为直径不同的两段管道串联组成,d2200mm, l250m,0.02,d3100mm,l310mm,0.02。空气密度1.2kg/m2,风量为Q0.15m3/s,不计局部阻力试计算: (1)风机应产生的总压强为多少? (2)如风机与管道铅直安装,但管路情况不变,风机的总压有无变化?比较三段损失得何结论? (3)如果流量提高到0.16m3/s,风机总压变化多少?(d)绘出全压线与静压线图。26、(Z5-23)。如图水泵抽水系统,管长、管径单位为m,给于图中,流量Q40103 m3/s,求:(1)吸水管及压水管的S数。(2)求水泵所需水头。(3)绘制总水头线。 第三章 传热学1、(【S-lt,2-2】)。设有一窑墙,用粘土砖和红砖两种材树砌成,厚度均为230mm,窑墙内表面温度为1200,外表面温度为100。试求每平方米窑墙的热损失。已知粘土砖的导热系数为108350.00058t W/m,红砖的导热系数为20.04670.00051tW/m2 红砖的允许使用温度为700以下,那么在此条件下能否使用?2、(【S-lt,2-4】)。 蒸汽管道里流过温度为540的蒸汽,管外径d1273mm,管外包有水泥蛭石保温层,最外侧是15mm厚的保护层,按照规定保护层外圆的温度为t348,热损失为440 W/m,求所需保温层厚度。水泥蛭石的导热系数为10.105W/m,保护层的导热系数为20.192W/m。3、(【S-lt,2-8】)。试求平板间空气夹层的当量导热系数和对流换热量。设夹层厚度为25.0mm,高200mm,热表面温度为150,冷表面温度50。4、(【S-lt,2-12】)。试求某余热锅炉中四排管子所组成的顺排管簇的换热系数。设管子的外直径为60mm,,烟气的平均温度为tf =600,管壁温度tw =120,烟气通过最窄截面处的平均流速为w=800m/s,冲击角为60。5、(【S-lt,2-16】)。用热电偶测量管道内的空气温度。如果管道内空气温度与管道壁的温度不同,则由于热电偶与管道壁之间的辐射换热会产生测温误差,试计算当管道壁温度t2100,热电偶读数温度t1200时的测温误差。假定热电偶接点处的对流换热系数ac4652W/m,其黑度1 = 0.9。6、(【S-lt,2-18】)。为了减少上题中由于辐射换热所引起的热电偶读数误差,在热电偶接点周围围以遮热罩。如果空气温度为233.6,其它各给定值仍和例2-16相同, 由遮热罩表面到气流的对流换热系数ac=11.63W/m2,遮热罩黑度3 =0.8。试求此时热电偶的读数应为多少?7、(S2-1)。有一座玻璃池窑的胸墙,用硅砖砌筑,内表面平均温度为1300,外表面平均温度为300,胸墙厚度为450mm,面积为10m2 。试求通过胸墙的散热损失量。8、(S2-2)。某炉窑炉墙由耐火粘土砖、硅藻土层与红砖砌成,硅藻土与红砖的厚度分别为40mm和250mm,导热系数分别为0.13和0.39w/m,如果不用硅藻土层,但又希望炉墙的散热维持原状,则红砖必须加厚到多少毫米?9、(S2-6)。试求通过如图所示的复合壁的热流量,假设热流是一维的;已知各材料的热导系数为:A =1.2,B =0.6, C =0.3,D =0.8w/m。 10、(S2-16)。水平放置外径为0.3m的蒸汽管,管外表面温度为450,管周围空间很大,充满着50的空气。试求每米管对空气的自然对流热损失。11、(S2-20)。空气以10m/s的速度流过直径为50mm、长为1.75m的管道,管壁温度为150,如果空气的平均温度为100,求对流换热系数。12、(S2-27)。两无限大平行平面,其表面温度分别为20及600,黑度均为0.8。试求这两块平行平面的(1)本身辐射、(2)投射辐射、(3)有效辐射、(4)净辐射热量。13、(S2-32)。热空气在426x 9mm的钢管内流过,热空气的温度用一个装在外径为15m m的瓷保护管中的热电偶来测量,已知钢管内壁温度为110,热电偶读数(即瓷管温度)为220,瓷管的黑度为0.8,空气向瓷管的对流换热系数为52.4w/m2。设瓷管本身的热传导可忽略不计。试求由于热电偶保护管向钢壁的辐射换热而引起的测量相对误差()。并求出空气的实际温度。14、(S2-37)。今设计一窑的侧墙。已知内表面湿度为1000,要求外表面温度不超过120(环境温度为20)。如此壁用耐火粘土砖砌筑,其厚度应不低于多少毫米?15、(S3-40)。一根内径为20mm,外径为30mm的钢管,包上20mm厚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57W/m,表面黑度为0.7,保温层的内壁温度为200,周围环境温度为20。试计算每米管长的热损失。第四章 干燥1、(【S-lt,6-1】)。已知空气的干球温度t30,湿球温度twb25,大气压强p99325 Pa,求空气的相对湿度()、绝对湿度(w )、水蒸气分压(pw)、湿含量(x)、热含量(I)、露点(td)及密度(s)。2、下列三种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问采用何者干燥推动力最大?何者最小?为什么? t=60,X=0.015kg/kg干空气 t=70,X=0.040kg/kg干空气 t=80,X=0.045kg/kg干空气3、 已知大气压强为0.1Mpa,温度为30,露点温度为20,求空气的相对湿度、含湿量、焓、水蒸气分压。4,将干球温度27,露点为22的空气加热到80,试求加热前后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变化量。5、将20,的新鲜空气与50,的热气体混合,且 ,且新鲜空气和废气的比热相同,求混合后气体的相对湿度、焓。如将混合气体加热到102该气体的相对湿度和焓为多少?6、一理想干燥器在总压为100kPa下,将湿物料水分由50%干燥至1%,湿物料的处理量为20kg/s。室外大气温度25,湿含量为0.005kg水/kg干空气,经预热后送入干燥器。废气排出温度为50,相对湿度60%。试求:空气用量;预热温度;干燥器的热效率。第五章 燃料与燃烧1、(【S-lt,4-1】)。已知煤的干燥无灰基组成(%)为Cdaf Hdaf Odaf Ndaf Sdaf 80.2 6.1 11.6 1.4 0.7又知:收到基时水分组成Mar =3.5% 干燥基时灰分组成Ad =8.2%求:收到基时Car 的百分含量。2、(【S-lt,4-4】)。某窑炉用发生炉煤气为燃料,其组成干基为:组分: CO2 CO H2 CH4 C2H4 H2S N2 体积(%): 4.5 29.0 14.0 1.8 0.2 0.3 50.2湿煤气含水量为4%。当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