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一县一业祁县酥梨基地县梨产业发展情况.doc_第1页
山西省一县一业祁县酥梨基地县梨产业发展情况.doc_第2页
山西省一县一业祁县酥梨基地县梨产业发展情况.doc_第3页
山西省一县一业祁县酥梨基地县梨产业发展情况.doc_第4页
山西省一县一业祁县酥梨基地县梨产业发展情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一县一业”祁县酥梨基地县梨产业发展综述一、祁县概况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太原盆地南部,汾河东岸。平面轮廓呈东南至西北长条状,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日照时数26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41.8毫米,无霜期171.2天。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涝、风、雹、霜等自然灾害,以干旱、冰雹现象最为普遍。二、祁县酥梨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祁县是中国酥梨之乡、山西省“一县一业”酥梨基地县,水果业居祁县农业“果、菜、牛”三大主导产业之首,祁县水果树总面积24万亩,其中梨树面积17.5万亩,水果总产量25.5万吨,其中梨产量18.5万吨,水果年总产值7亿元。其中梨产业年总产值6亿元,全县现有恒温冷库200余座,土窑洞2.3万余孔,总贮藏能力达到25万吨,年实际贮藏15-20万吨,贮藏增值1亿元,农民人均水果产业纯收入3200余元。现有水果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贮藏运销大户30余户,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65个,从事果品流通营销经纪人3000余人, 祁县酥梨主要出口东南亚国家,国内主要销往南方各大城市,酥梨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祁县梨产业规模发展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从省果树研究所引进安徽砀山酥梨,经过50多年的栽培,奠定了雄厚的技术、规模、产量、市场等基础。特有的生态地理环境又提供了品质、保鲜、物流优势。祁县酥梨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丘陵半山区,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等特定地理条件为优质酥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祁县酥梨果形端正、洁白透黄、皮薄肉细、香甜酥脆、果汁多、糖分高、营养丰富、品质上乘,被誉为“果中一绝,梨之上品”。进入新世纪以来,祁县水果产业,尤其是梨产业,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发展玉露香梨2万余亩,玉露香梨挂果面积已达到0.5万余亩。三、祁县酥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1、积极探索,制定标准。在培育和壮大水果产业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标准化是决定我县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全县水果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农业技术专家,编制了祁县酥梨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祁县标准化果园技术操作规程,重点推进“五到园”,即“道路硬化到园、沟渠贯通到园、水电供应到园、机械普及到园、综合防治到园”,并推广应用“空中挂灯、园中挂板、果实套袋、机械喷药、田头建池、节水灌溉、控水增糖、配方施肥、完熟采收、品牌销售”十项集成技术,对低产园、老果园,重点推进“五改”,一是改树:果园实施高光效树形改造工程,使果园群体与个体均达到通风透光的条件。二是改种:果园去劣存优、高接换优。三是改土:扩穴、增施农家有机肥。四是改条件:实施果园道路、田间作业道硬化以及水肥一体化涌泉管工程。五是改无公害栽培:减少化肥使用量、生草栽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果实套袋、梨园悬挂频振杀虫灯、黄色粘虫板。2、多措并举,落实标准。(1)大搞技术培训在技术培训上,我们抓住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试点县的机遇,多次聘请国家梨课题组专家来我县就标准化果园建设问题进行培训指导。同时,依托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技术普及,年发放培训资料1.5万余份,发放祁县酥梨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000余册,将技术标准宣传到千家万户。(2)大力实施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在标准化果园建设中,我们坚持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支持水果产业发展。从2010年开始,我们利用中央、省、市现代农业、一县一业、强农惠农、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标准果园建设、丘陵坡地改造等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古县镇、城赵镇12万亩梨园示范区基础设施配套、老果园改造和新果园建设。完成梨园改水5万亩,改种0.3万亩,改土5万亩,改肥5万亩,果实套袋10亿个,高光效树形改造8万亩,建设有机酥梨示范园200亩。完成果园田间路砂石化40公里,田间作业主干道硬化15公里,建涌泉管蓄水池10个,各类农业灌溉渠道达50公里,实施水肥一体化涌泉管工程5000亩,机械喷药全面普及,实现了“五到园”标准。古县镇、城赵镇10万亩梨园示范区已成为全县标准化果园建设的样板工程。(3)狠抓规模扩张“十二五”期间,祁县水果产业每年以1.2万亩的速度增加果树新发展面积,其中梨树面积每年新发展0.8万亩,县财政以优惠政策扶持苗木补助300元/亩。3、辐射带动,成效初显。我县的标准果园建设做法概括起来说,我们采取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项目捆绑、标准指导、技术集成、配套建设、产业经营”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一是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标准技术的运用,使园区内年减少农药喷洒2-3次以上,亩平均节约农药成本100元。二是果农标准化意识提高。自标准果园建设以来,全县绝大部分果农的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尤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果农普遍采用田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树上挂黄色粘虫板、诱捕器等综合防治措施。三是有效增加了果农收入。通过技术的集成运用,标准果园基本实现“酥梨栽培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果品销售品牌化、要素配置集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目标,平均单产达到3000公斤,优质果品率达到85%以上,果实100%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产品成功进入大型超市销售,远销俄罗斯、蒙古、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