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综合性试题名词解释150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汽车底盘综合性试题名词解释150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汽车底盘综合性试题名词解释150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汽车底盘综合性试题名词解释150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汽车底盘综合性试题名词解释150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名词解释:1. 转向轮定位: 2. 前轮前束: 3. 非独立悬架: 4.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5. 转向横拉杆:6. 液力制动踏板自由行程:7. Bd轮胎: 8. 汽车制动: 9. 液力变矩器特性:10. 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比:11. 液力变矩器的变矩系数:12. 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3. 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4.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5. 断开式驱动桥:16. 整体式驱动桥:17. 单级主减速器:18. 双级主减速器:19. 准双曲面齿轮式主减速器:20. 贯通式主减速器:21. 轮间差速器:22. 轴间差速器:23. 全浮式半轴:24. 半浮式半轴:25. 转向轮的自动回正作用:26. 主销后倾角27. 主销内倾角28. 车轮外倾角29. 车轮前束30. 转向驱动桥31. 普通斜交胎32. 汽车悬架33. 悬架刚度C34. 横臂式独立悬架35. 纵臂式独立悬架36. 烛式悬架37. 麦弗逊式悬架38. 汽车转向系39. 转向器的传动效率40. 转向器的正效率41. 转向器的逆效率42. 转向中心O43. 转弯半径R44. 动力转向系45. 转向加力装置46. 整体式动力转向器47. 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48. 转向加力器49. 汽车制动50. 行车制动系51. 驻车制动系52. 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53. 制动器54. 车轮制动器55. 中央制动器56. 轮缸式制动器57. 凸轮式制动器58. 领蹄59. 从蹄60. 钳盘式制动器61.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62. AFT63. 自动变速器液压油64. 倒档锁65. 自锁66. 被动式悬架67. 前轮前束68. 低压胎69. 方向盘游隙70. 增势蹄71. ABS 72. 汽车型号后的标记4273. 超速档74. 互锁75. 等速万向节76. 主动式悬架77. 主销后倾角78. 高压胎79. 方向盘自由转动量80. 减势蹄81. ASR82.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83. 转向半径84. 可逆转向器85. 控制通道86. 滑动率87. 控制通道:88. 转向器角传动比:89. 正向传动:90. 滑动率:91. 转向轮定位:92. 转向盘自由行程:93. 185/70SR14轮胎:94. 液压制动踏板自由行程:95. 变矩器传动比: 96. 前轮前束:97. 四轮驱动系统: 98. 转向器操纵机构: 99. 独立悬架: 100. 主销内倾角:101. 领蹄: 102. 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103.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104. 承载车身:105. 同步器的的功用: 106. 驱动防滑系统的作用: 107.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作用: 108. 液力变矩器特性109. 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比110. 液力变矩器的变矩系数111. 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12. 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13.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14. 断开式驱动桥115. 整体式驱动桥116. 单级主减速器117. 双级主减速器118. 准双曲面齿轮式主减速器119. 贯通式主减速器120. 轮间差速器121. 轴间差速器122. 全浮式半轴123. 半浮式半轴124. 转向轮的自动回正作用125. 汽车悬架126. 悬架刚度C127. 横臂式独立悬架128. 纵臂式独立悬架129. 烛式悬架130. 麦弗逊式悬架131. 汽车转向系132. 转向中心O133. 转弯半径R134. 动力转向系135. 转向加力装置136. 整体式动力转向器137. 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138. 转向加力器139. 汽车制动140. 行车制动系141. 驻车制动系142. 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143. 制动器144. 车轮制动器145. 中央制动器146. 轮缸式制动器147. 凸轮式制动器148. 领蹄149. 从蹄150. 钳盘式制动4111. 答案:转向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所具有一定的相对安装位置,称为转向轮定位。2. 前轮安装后,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束,两轮前端距离小于后端距离,称之为前轮前束。3. 汽车两侧的车轮分别安装在一根整体式的车桥两端,车桥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接,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跳动时,将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这种悬架称之为非独立悬架。4. 由于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内端之间存在一定量的间隙,驾驶员在踩下离合器踏板后,首先要消除这一间隙,然后才能开始分离离合器,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离合器踏板的行程就是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5. 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对转向传动装置或转向器中某一传动件施加不同方向的液压或气压作用力,以助驾驶员施力不足的一系列零部件。6. 在不制动时,液力制动主缸推杆头部与活塞背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制动踏板行程称为液力制动踏板自由行程。7. Bd胎表示的是低压胎,B 为轮胎的断面宽度;d 为轮辋直径,单位均为英寸,“”表示低压胎。8. 使行驶中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原地不动,这些作用统称汽车制动。9. 变矩器在泵轮转速和转矩不变的条件下,涡轮转矩y随其转速n,变化的规律,即液力变矩ge的特性。10. 输出转速(即涡轮转速nw)与输入的转速(即泵轮转速nB)之比,即I=nwnB=111. 液力变矩器输出转矩与输入转矩(即泵轮转矩MB)之比称为变矩系数,用K表示,K=MW/MB。12. 指可以转入偶合器工况工作的变矩器。即在低速时按变矩器特性工作,而当传动比I1时,转为按耦合器特性工作的变矩器。13. 液力变矩器中的工作轮由一个泵轮、一个涡轮和一个导轮等三个元件所构成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4. 液力变矩器中的工作轮由一个泵轮、一个涡轮和两个导轮等四个元件所构成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5. 驱动桥壳制成分段式的,并通过铰链联接,且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通过弹性元件悬挂在车架下面,使得两侧车轮可以独立地相对车架上、下跳动的驱动桥。16. 驱动桥壳制成整体式的,且两侧车轮一同通过弹性元件悬挂在车架下面,使得两侧车轮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不能有相对运动的驱动桥。17. 只有一对传动齿轮副的主减速器,称为单级主减速器。18. 具有两对传动齿轮副的主减速器,称为双级主减速器。19. 主减速中的传动齿轮副采用准双曲面齿轮的主减速器。20. 传动轴把从分动器传来的动力串联式地传给相邻的两个驱动桥的主减速器。21. 装于两驱动轮间的差速器,称为轮间差速器。22. 装于两驱动桥间的差速器称为轴间差速器。23. 两端均不承受任何反力和弯矩的半轴。24. 内端不承受任何弯矩,而外端承受全部弯矩的半轴。25. 就是当转向轮在偶遇外力(如碰到石块)作用发生偏转时,在外力消失后,应能立即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26. 在汽车纵向平面内,主销上部相对于铅垂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称为主消后倾角。27. 在汽车横向平面内,主销上部向内倾斜一角度称主销内倾角。28. 在横向平面内,车轮上部相对于铅垂面向外倾斜一个角度称为车轮外倾角。29. 汽车两前轮的中心平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BA、于两轮后边缘距离A,此种现象称为车轮前束。30. 能同时实现转向和驱动两种功能的车桥,称为转向驱动桥。31. 帘布层和缓冲层各相邻层帘线交叉,且与胎面中心线呈小于90度角排列的充气轮胎为普通斜交轮胎,常称斜交轮胎。32. 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33. 悬架刚度(不一定等于弹性元件的刚度)指使车轮中心相对于车架和车身向上移动单位距离(即使悬架产生单位垂直压缩变形)所需加于悬架上的垂直载荷。34. 车轮在横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称为横臂式独立悬架。35. 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称为纵臂式独立悬架。36. 车轮沿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的主销上、下移动的悬架,称为烛式悬架。37. 车轮沿摆动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的悬架,称为麦弗逊式悬架。38. 用来改变和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一整套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39. 转向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转向器传动效率。40. 在功率由转向轴输入,由转向摇臂输出的情况下求得的传动效率称为正效率。41. 在功率由转向摇臂输入,由转向轴输出的情况下求得的传动效率称为逆效率。42. 汽车转向时,所有车轮轴线的交点,称转向中心。43. 由转向中心O到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称为汽车转弯半径R。44. 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的能量作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45. 用以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并在驾驶员控制下,对转向传动装置或转向器中某一传动件施加不同方向的液压或气压作用力,以助驾驶员施力不足的一系列零部件,总称为转向加力装置。46. 机械转向器和转向动力缸设计成一体,并与转向控制阀组装在一起。这种三合一的部件称为整体式动力转向47. 只将转向控制阀同机械转向器组合成一个部件称为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48. 将机械转向器作为独立部件,将转向控制阀和转向动力缸组合成一个部件,称转向加力器。49.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的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的制动。50. 用以使行驶的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称为行车制动系。51. 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则称为驻车制动系。52. 汽车不制动时,液压制动主缸推杆的头部与主缸活塞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踏板的行程,称为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53. 在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叫制动器。54. 凡是旋转元件固装在车轮或半轴上,制动力矩分别直接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即称为车轮制动器。55. 中央制动器是指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的传动轴上,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桥再分配到两车轮上的制动器。56. 制动器中以液压轮缸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的制动器称为轮缸式制动器。57. 用凸轮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的制动器叫做凸轮式制动器。58. 用楔作为促动装置的制动器叫做楔式制动器。59. 制动器制动时,制动蹄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蹄,称为领蹄。60. 旋转元件为制动盘,固定元件为制动钳的制动器。61. 由于在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内端之间存在一定量的间隙,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离合器踏板的行程,就是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62. 自动变速器液压油63. 防止驾驶人员误挂上倒档的装置64. 防止不自动挂上档和防止自动脱档的装置65. 具有固定的刚度和阻尼系数,汽车行驶时不能认为调节的悬架66. 俯视车轮,汽车的两个前轮不平行而前端向内收束的现象67. 内部气压在0.150.45Mpa范围内的轮胎68. 转向系各连接零件和传动副之间存在的配合间隙在方向盘上的反映69. 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制动蹄70. 制动防抱死系统71. 代表车轮(轴)数与主动轮(轴)数。前面的数字4代表车轮(轴)数,后面数字2代表主动轮(轴)数。72. 变速器的超速档的传动比小于1,即第二轴转速高于第一轴的档位73. 保证换档时不能同时挂上两个档位的装置74. 输入轴和输出轴角速度完全相等的万向节75. 刚度和阻尼系数均能进行实时调节的悬架76. 主销在前轴上安装时,在纵向平面内,上端略向后倾斜,使主销轴线与通过前轮中心的垂线间有一夹角,即称之为主销后倾角77. 轮胎内部的充气压力在0.5-0.7MPa范围内的轮胎为高压胎78. 处于直线行驶时,在前轮不发生偏转的情况下,方向盘能转过的角度79. 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蹄80. 驱动防滑转系统81. 制动控制阀的排气间隙在制动踏板上的反映。82. 由转向中心O到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的距离。83. 逆效率很高的转向器,即很容易将路的反力传到转向轴和转向盘上。84. 防滑控制系统中能够独立进行压力调节的控制管路。85. 车轮在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86. 控制通道: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87. 转向器角传动比:转向盘转角与转向摇臂摆角之比称为转向器角传动比.88. 正向传动:当作用力从转向盘传到转向摇臂时称为正向传动.89. 滑动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滑移或滑转成分在车轮的纵向运动中所占的比例称滑动度.90. 转向轮定位:转向轮、转向节、前轴与车架的安装应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安装位置称转向轮定位。91. 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盘为消除间隙、克服弹性变形所空转过的角度称转向盘自由行程。92. 185/70SR14轮胎:端面宽度为185MM,扁平率为70%,速度等级为S,R为子午线轮胎,轮辋直径为14英寸。93. 液压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汽车不制动时,主缸推杆头部与主缸活塞留有一定间隙,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踏板行程称液压制动踏板自由行程。94. 涡轮转速和泵轮转速之比,用来描述变矩器的工况。95. 俯视车轮,汽车的两个前轮并不完全平行,而是稍微带一些角度,在通过两前轮中心的水平面内,两前轮的前边远距离B,小于两前轮边缘距离A,A-B叫做前轮前束。96. 用于将发动机动力传向四个车轮以增加汽车在道路不好的情况下行驶的牵引力,同时改善汽车转向时的操纵性能。97. 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作用是将驾驶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98. 车桥是断开的,每一侧的车轮可以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99. 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主销上部向内倾斜一个角度,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成为主销内倾角。100. 具有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属性的制动蹄。101. 在整个转向系中,各传动件之间必然存在着装配间隙,而且这些间隙随零件的磨损而增大,在转向盘转动过程的开始阶段,首先是消除各传动件间的间隙而尚未驱动转向轮偏转,可认为是转向盘空转。空转阶段的角行程称转向盘的自由行程。102. 驾驶员踩下踏板后,需要先消除操纵机构中的机械、液压间隙和离合器分离间隙,然后才能分离离合器。为消除这些间隙所需要的离合器踏板行程。103. 无独立车架的整体车身结构形式。104. 使接合套与带啮合的齿圈迅速同步,实现无冲击换挡,缩短换挡时间,简化驾驶员换挡操作。105. 即ASR,作用是防止汽车在起步、加速和地附着系数路面行驶时驱动轮的滑转,以提高汽车的牵引力和操纵稳定性。106. 即ABS,就是防止汽车制动时车轮抱死,并把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车轮与地面有良好纵力、横向附着力,有效防止汽车制动时汽车侧滑、甩尾、失去转向等现象发生,同时将动力保持在最佳的范围内,缩短了制动距离。107. 变矩器在泵轮转速和转矩不变的条件下,涡轮转矩y随其转速n,变化的规律,即液力变矩ge的特性。108. 输出转速(即涡轮转速nw)与输入的转速(即泵轮转速nB)之比,即I=nwnB=1109. 液力变矩器输出转矩与输入转矩(即泵轮转矩MB)之比称为变矩系数,用K表示,K=MW/MB。110. 指可以转入偶合器工况工作的变矩器。即在低速时按变矩器特性工作,而当传动比I1时,转为按耦合器特性工作的变矩器。111. 液力变矩器中的工作轮由一个泵轮、一个涡轮和一个导轮等三个元件所构成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12. 液力变矩器中的工作轮由一个泵轮、一个涡轮和两个导轮等四个元件所构成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13. 驱动桥壳制成分段式的,并通过铰链联接,且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通过弹性元件悬挂在车架下面,使得两侧车轮可以独立地相对车架上、下跳动的驱动桥。114. 驱动桥壳制成整体式的,且两侧车轮一同通过弹性元件悬挂在车架下面,使得两侧车轮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不能有相对运动的驱动桥。115. 只有一对传动齿轮副的主减速器,称为单级主减速器。116. 具有两对传动齿轮副的主减速器,称为双级主减速器。117. 主减速中的传动齿轮副采用准双曲面齿轮的主减速器。118. 传动轴把从分动器传来的动力串联式地传给相邻的两个驱动桥的主减速器。119. 装于两驱动轮间的差速器,称为轮间差速器。120. 装于两驱动桥间的差速器称为轴间差速器。121. 两端均不承受任何反力和弯矩的半轴。122. 内端不承受任何弯矩,而外端承受全部弯矩的半轴。123. 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124. 悬架刚度(不一定等于弹性元件的刚度)指使车轮中心相对于车架和车身向上移动单位距离(即使悬架产生单位垂直压缩变形)所需加于悬架上的垂直载荷。125. 车轮在横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称为横臂式独立悬架。126. 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称为纵臂式独立悬架。127. 车轮沿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的主销上、下移动的悬架,称为烛式悬架。128. 车轮沿摆动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的悬架,称为麦弗逊式悬架。129. 用来改变和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一整套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130. 转向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转向器传动效率。131. 在功率由转向轴输入,由转向摇臂输出的情况下求得的传动效率称为正效率。132. 在功率由转向摇臂输入,由转向轴输出的情况下求得的传动效率称为逆效率。133. 汽车转向时,所有车轮轴线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