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ppt_第1页
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ppt_第2页
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ppt_第3页
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ppt_第4页
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下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怎样评价 (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 成都市教科所 程一凡 2005727 新课标评价要求 新课标教学要求和评价建议: (一)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 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 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以 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3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二)口语交际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三)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 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 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 究。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 思路和方法。 (四)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二、考查内容与题型 (一)书写类 1用正楷将下面句子抄在田字格内。(3分) (台州市2005年中考题) 上 下 五 千 年 , 纵 横 九 万 里 。 2总体书写5分。 (二)语音、辨字类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 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常 州市2005年中考题) 一句无心的话也许会点rn纠纷,一句残 酷的话也许会cu毁生命,一句及时的话也许 会消解紧张,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y合伤口 、wn救他人。 (选自知识文库2004年 第12期) 2.下面是某校初二(一)班同学们在开展社会用字调 查活动中收集到的一些带错别字的词语,请你按要求答 题。(4分)(资阳市2005年中考题) 穿流不息 自已 亍道 兴高彩烈 游戈 呜叫 名列前矛 (1)将这些带错别字的词语进行归类后填入下边表格中 (2)请根据你的归类分析出造成错别字的三条原因。 一是: 二是 : 三是 : (三)名句积累 1.直填式(略)(四川2005年实验区中考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论语述而)(4分)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分) 2语境式 (1)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 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2005年黄冈中考题) 2在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见国民党主席连 战大陆访问团时,引用了六则中的“ , ”,表达对他们到来的欢迎之情。(台州市 2005年中考题) 3开放式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 有关的完 整的诗句。 (成都市2005年中考题) (四)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浙江舟 山2005年中考题) 材料一: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率领由208艘海船组成的船 队,带着纺织品、瓷器、茶叶等货物访问东南亚,载回大量 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玛瑙、象牙等奢侈品。此后28年间,郑 和七次远航,先后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但是这 七次远航并没有给明王朝带来多少经济利益。 材料二:为弘扬海洋文化,促进舟山旅游业的发展,普陀 区朱家尖管委会投资200万元仿制郑和下西洋时的“绿眉毛” 帆船。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绿眉毛”号帆船计划沿 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线路访问亚非各国。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谈谈你对“绿眉毛朱家尖”号沿着当年 郑和下西洋的线路访问亚、非各国的思考。(60字以内) 2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 结果。(2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一份随意拟定的学生名单交 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学生被他鉴定为是最有潜力的,但必须对 学生保密。教师深信不疑,无意中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 8个月后,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 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感情也特别深厚。这个实验被 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个偏远的小村调来一个能“预测”孩子前程的老师,他能“ 算出”某孩子能成为数学家,某孩子能成为作家家长和学 生都很相信他的话。多年之后,这个小村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人 成为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这个小村也因而成为闻名遐迩 的“大学村”。 3学科整合 (1)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 ,他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为有用的 能量,并推出了公式:E=mc2 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请用现代 汉语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 选自江苏常州2003年中考试题 ) (2)语文与其他学科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试一试,看 能不能回答下面的问题: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从物理知识角 度看,磁针指南的原理是 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 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 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 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2005年中考题) 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 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不少于10个字 。(2分) 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 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 4三年以来,语文老师带领我们 开展了多次语文综合性活动,请写出 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的名称,并用 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开展这次活动的目 的。(2分) 活动名称(概括限15字以内): 活动目的(概括限15字以内):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语文中考语文 模拟试卷) 活动目的(概括限15字以内): (选自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语文中考语文模拟试 卷) (六)口语交际类 1下面是两位同学在专题讨论会上就“读书的最 高层次”问题所作的发言,请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作 一简要评论并阐明你的观点。(常州市2005年中考题 ) 甲:我认为读书的最高层次应该像采宝石的劳工,不 断淘汰矿渣,只取那纯净的宝石。 乙:我觉得读书的最高层次应该像蜜蜂,不断采撷花 的芳香和花的美丽,并把花香花容酿成更高档次的蜜 。 2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4分 ) (成都实验区2005年中考题) 据成都晚报2005年6月3日报道: 胡强昨日早上7时40分左右,骑着电动单车上班经 过九眼桥时,被身后一辆飞驰而过的自行车连人带 车撞倒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看清楚前面骑车的 人是一个身穿校服的男孩,他大声呼唤:“同学、同 学”但对方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快速度骑走了。 胡强只得收拾散落一地的东西准备离开。他忽然 发现,电动单车的车头上挂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 这一定是那个男孩撞倒他时不小心掉下来的。 虽然上班迟到了,但胡强还是拎着福包径直来到了本报。 胡强一边往受伤的脚踝上贴“创可贴”,一边说:“我想,这个 学生掉了书包一定很着急,希望能帮忙找到这个学生。把我 撞倒了固然是他的不对,但如果不还他的节包就是我的不对 了。”打开书包,作业本上写着小张的名字,以及年级、学 校名称。记者随后与小张的学校取得了联系。中午小张和母 亲匆匆赶到了报社。 面对此事,母子俩感慨万千,他们有许多话想对胡强说。根 据当时的情境,他们会怎样说呢?请你替母亲和小张分别向 胡强说儿句话。(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要得体) (1)母亲对胡强说: (2)小张对胡强说 : 3听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1)老兵有 年没有回家探亲;新兵发现老兵哭 是在 时候。 (2)老兵不回家探亲的原因是什么? (3)用两个字概括你对老兵的情感: 文章结尾处写老兵哭泣了,如果你是新兵,你会对老 兵怎么说? (选自重庆市北碚区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考模拟题) (七)文学名著阅读类 1至少运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 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学过的课文除外)。(3分)(常 州2005年中考题) 错综复杂 若即若离 急不暇择 充耳不闻 局促不安 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3分)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 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 重要的途径。” 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 、“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 3某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目“读书访谈录” ,首期活动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 。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 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 要。(4分)(浙江舟山2005年中考题)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年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 小,体会很多,你一定愿意将你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一起分 享吧。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 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 推荐的名著: 推荐的理由: (选自2004年成都 郫县 5.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 喜欢它?请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2分 )(山东泰安2005年中考题) 读 书 卡 编号:001 书名: 作者: 摘要:(略) 喜爱本书的理由: (八)辩论类 1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 ,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 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 方辩词该怎么说?(2005年黄冈中考题)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 ,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 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 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 、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2某班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 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 2005年中考题) 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一方面,初 中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扫扫地,擦擦窗 。做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另一方 面,学好文化知识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 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 论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 由? 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4分) 观点: 反驳: (九)图表类 1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 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 后面的问题。(4分) (成都实验区2005年中 考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 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l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分) (十)建议与推荐类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按要求做题。(4分)(四川2005 年中考题) 王哲是树人中学九年级的学生。他是班上数一数二的“机 灵鬼”,成绩时而跃上“波峰”,时而跌入低谷。课堂上,老师 提出问题,话音未了,他便高高地举起了手,并且迫不及待地 抢着回答,但往往答非所问,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同学中 ,他又是个诚实率直、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但有时说话做事缺 乏考虑,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生活里,他又是一个大大咧咧的 “傻小子”,不讲究吃穿,有时丢三落四,有点不修边幅。 假如你是他的同班同学,在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互评” 过程中,需要你从同学的角度,对王哲同学进行评价,并给他 提出相应的建议。请你把对他的评价和建议写成一段不少于60 字的文字,使他得到启示和激励。 (十一)地方文化 1小题:浙江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分流 ,素为海内瞩目。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省人民正致力 于将浙江打造成文化大省。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 文化浙江”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6分,每小题2分)(浙江2005年中考题) (1)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 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 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 栏目四: (2)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浙江籍的文化名人。请 从下列备选的浙江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 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 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50字左右) 备选文化名人:骆宾王、陆游、张岱、龚自珍、鲁迅 、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艾青、琦君、余华、王旭烽 、余秋雨 示例: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活着 还被拍成了电影。 (3)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浙江的名优特产,如杭州 的龙井、金华的火腿、宁波的汤圆等。请选择你所熟悉的 浙江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 字) 2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 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 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 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武穴。(黄冈2005 年中考题)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 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 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 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 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 (4分) 读本书名: 活动过程: (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 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 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 武穴,名扬天下。(3分) 特产名称: 广告词: (3)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 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 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3分)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十二)对联类 1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2分)(兰州2005年中考题)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 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 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 2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 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 。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 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初三(二)班班 委会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资阳市2005 年中考题) (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 主题语。 上联是: 。 下联是: 。 (十三)广告类 1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 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 ( 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 说出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