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联欢晚会民意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春节联欢晚会民意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春节联欢晚会民意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春节联欢晚会民意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春节联欢晚会民意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春节联欢晚会民意调查调查人:杨森2016级15班2014年2月10日一 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 春晚的受众是全球所有华人,随着创作环境和受众审美品位的提升,春晚创作者从未停止过对春晚的探索与创新。春晚走过了文艺节目汇演、文化时尚追踪和新民俗传播这样几个阶段,在探寻节目内容和形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自1983年,央视首届春晚亮相荧屏,几乎每年都是国人除夕夜的一道大餐。很长时间,举国上下,所有频道,在除夕夜只有一台节目。2011年,春晚即将走过三十年。80年代,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诉说着国人对自由与幸福的向往;90年代在“无所适从”中,维持着低端的快乐;而到了21世纪“零年代”,则在“不差钱”的笑声中娱乐着大众。春晚,越来越被国人诟病,可大年三十,拿着遥控器从头到尾,都是春晚。一边骂一边看,感慨着一年不如一年。究竟什么原因导致?是春晚质量本身?还是观众自身心态眼界的变化?30年春晚折射的是怎样的时代特色与国人心理?13亿人每年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坚持和守望,究竟为了什么?二 下面是关于春晚的问卷调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至今收视率:年份全国播出春晚电视台收视率总和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春晚收视率2014年-2013年31.17%(7.5亿观众收看)11.362%2012年32.75%(7.7亿观众收看)17.37%2011年31.04%18.344%2010年38.26%28.42%2009年34.82%数据暂缺2008年32.39%数据暂缺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发起的一项调查(102791人参与)显示,58%受访者坦言自己最爱看央视春晚中的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调查中,90后占44.5%,80后占36.2%,70后占13.0%,60后占3.9%。47.2%的受访者在北方地区,47.2%的受访者在南方地区。 受访者观看央视春晚的原因集中在“陪家人看”(26.4%)、“没其他事做”(16.5%)、“习惯了”(12.7%)。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喜欢看”(4.3%)、“看明星”(4.0%)、“节目好看”(3.7%)。 受访者不喜欢看央视春晚的原因,“没有新意”(55.4%)获选率最高。接下来依次为:“地方台春晚更好看”(9.1%)、“语言类节目太少“(8.2%)、“喜欢的明星没出现”(5.8%)、“除夕没法回家”(5.6%)、“太严肃”(3.3%)等。 对于历届春晚中印象深刻的演员,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是“陈佩斯、朱时茂”(25.3%),“赵本山、宋丹丹、范伟”(23.6%)紧随其后。接下来是:“冯巩、牛群”(12.0%),“潘长江、黄小娟”(5.4%),“赵丽蓉、巩汉林”(4.0%),“郭达、蔡明”(3.9%),“周杰伦、陈奕迅、王菲”(3.6%)等。在节目类型上,受访者最感兴趣的是“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58.0%),其次为“流行歌曲”(18.0%),“魔术、杂技等表演类节目”(11.4%)排名第三。其他还包括:“美声、民族歌曲”(4.3%),“大型歌舞节目”(3.6%),“京剧等戏剧类节目”(3.6%)。2014央视春晚整体满意度调查如果给央视马年春晚一个整体评价,您选择?十分满意,很好看89,034 (11.34%)还行吧,挺有年味196,421 (25.02%)一般吧,凑合看吧295,383 (37.63%)很不好看204,098 (26.00%)哪些方面吸引你看央视春晚?纯粹成为一种习俗377,486 (48.09%)有我喜欢的明星51,123 (6.51%)对春晚还是抱有期待269,356 (34.32%)跟大家一起吐槽很欢乐86,971 (11.08%)三 导致人们对央视春晚关注度越来越低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一些节目内容和形式固定,可能会使一些人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大家的参与性不强,而且表演内容又距人们的生活比较远;另外,有些青年在对春节的认识上也有问题,春节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集体的仪式,这个仪式需要每个人参与,一些青年的注意力被现代科技所分散,没有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但矛盾可以通过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相声很红火,当时就有很多针砭时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段子。“央视春晚应该更加平民化,反映老百姓的诉求,内容应具有更多的讽刺性和娱乐性。” 历经数10年的发展,央视春晚一方面众口难调,另一方面它又力图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群体,结果只能是愈发中规中矩,缺少特色;为图一团所谓的喜庆,一群人大呼隆地海侃一通,热闹之外不知所以。如果是象征,那么央视春晚地位自然不可撼动,也尽管沿旧路走下去,任由观众爱看不看。如果是文化意义居上,那意味着没必要纠结于置于春晚二字前面的究竟是央视还是其他卫视。 “以艺术性作为国家叙事的手段”,这一根本缺憾导致了春节联欢晚会“年年骂来年年看”甚至“边骂边看,挨骂还办”这一尴尬处境。观众的“边骂边看”是由于它自身艺术性因素的存在;国家的“挨骂还办”则是由于它的作为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