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doc_第1页
环评案例.doc_第2页
环评案例.doc_第3页
环评案例.doc_第4页
环评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 拟建生产规模8106t/a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界内分布有大量灌木,四周也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0m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取用浅层地下水,采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石。生产工艺为采矿选矿精矿外运。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溢水量为12500m3/a,用泵疏干送选矿厂使用,选矿厂年排出尾矿3.06104m3,属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尾矿距离采场南1000m的沟谷内,该沟谷东西走向,纵深较长,会水面积15km2,沟底纵坡教平缓,有少量耕地,沟谷两侧坡较陡,生长较茂密的灌木,有一由北向南的河流从沟口外1000m处经过,河流沿途主要为耕地。沟口附近有一20户居民的村庄。尾矿现设在沟口,初期坝高为55m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坝,最终坝高140m,坝址下设置渗水收集池。尾矿坝渗水和澄清水回用于生产,一般不外排,尾矿库现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为保障尾矿筑坝安全,生产运行前需保持滩长大于100m的尾矿干滩。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石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采场运营期间主要水环境有哪些?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的内容。4、简述运营期间尾矿库对环境的影响。5、尾矿库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说明理由。答疑:参考答疑: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石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地表清理、岩石剥离会导致植被面积、生物量的减少,尤其可能导致本地物种生物量的减少;植被的剥离会造成水土流失,可能会引发泥石流和塌方;地表清理、岩石剥离会占用周围农田,导致农田的减少,同时可能导致土地及农田沙化和异质化;地表清理、剥离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境,并可能阻塞野生动物的通道。2、采场运营期间主要水环境有哪些?运营期间疏干地下溢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影响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位和水质,也会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导致周围农田作物的产量降低;地表剥离、采矿作用会引起水土流失,从而导致下游地表水水质变差;抽排地下水可能导致地表塌陷,形成“漏斗”。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的内容。调查库区及周围植被的生境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生物多样性情况有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物种、珍稀濒危为重及本地特有物种;重点调查只要植物的种类及优势种的生长情况设置样方,调查植被及主要植物覆盖率、密度、频度等基本情况,估算其生物量。4、简述运营期间尾矿库对环境的影响。尾矿库的渗漏可能污染地下水,沟口外的河流及周围的耕地;生活垃圾处置不好可能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尾矿干滩及筑坝的尾矿可能引发扬尘,污染空气;尾矿堆存的机械设备运行及人员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尾矿堆矿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植被面积、生物量和耕地减少,动植物生境遭到破坏;占用25平方公里的会水面积,导致沟口外河流水量减少。尾矿库影响周围景观的整体性和美观;尾矿库存在溃坝而危及下游居民、污染周围突然、地下水及下游河流的环境风险。5、尾矿库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说明理由。尾矿库涉及居民搬迁。尾矿库谷口有20户居民,在尾矿库的下游,一旦发生溃坝,将对这20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该处居民必须搬迁第2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拟对某连接A、B两市的二级公路进行扩建,该二级公路于2002年建成通车,目前公路两侧主要为农业区,沿线分布有各处村庄、学校。公路跨越X河和Y河,跨越X河的桥梁下游3km处为A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Y河为III类水体。改扩建工程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线路充分利用现有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部分路段无法利用将废弃,改建工程仍在原桥处跨越X河和Y河,水中设有桥墩,新建一处服务区和两条三级公路标准的连接线,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1、列出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现有二级公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3、为减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改扩建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4、为确保运营期间饮用水水源安全,对跨越X河的桥梁需采取哪些工程措施?5、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保护沿线耕地的主要措施。答疑:参考答疑:1、列出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公路两侧的农田、沿途分布的村庄、学校、Y河(类水体)、X河及其下游的饮用水水源地2、现有二级公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回顾原二级公路的建设与环评过程,回顾原环评预测的影响是否发生,提出的预防措施是否有效;回顾原公路的环保竣工验收情况以及提出的整个建议落实情况及其效果;通过公众参与和调查,回顾原公路运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原措施存在的问题积及效果;通过以上回顾分析,提出本次扩建需要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3、为减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改扩建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及时清理施工固体废物,倒入专用弃土场或用于高填方路段,防止堵塞河流或污染河水;加强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用水管理,防止污染河水;采用预制构建和先进施工方法,缩短施工周期;加强施工机械管理,防止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油污或清洗机械的含油废水进入河水中;施工避开雨季,防止雨水漫流将油污及其他污染物带入河水中。4、为确保运营期间饮用水水源安全,对跨越X河的桥梁需采取哪些工程措施?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等级;限制通过桥梁的车速,并设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此条应该是管理措施)设置桥面径流引导设施,防止污水排入水中,并在安全地带设事故池,将泄露的危化品引排至事故池处置,防止排入水中;桥面设置防撞装置。5、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保护沿线耕地的主要措施。充分利用原有路线,将废弃路段的路基作为扩建路段的填方,减少取土量,对能复垦的路段,复垦为补偿新占用的农田;尽量避开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需占用农田的,必须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开垦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进行补偿,所占农田的耕作层需先剥离,用于新开垦或改良耕地;施工中应收缩边坡,减少耕地的占用面积;取、弃土场应尽量避开耕地,确需在耕地内取土的,应保护好耕作层,控制取土深度,并尽快恢复为耕地。尽量采用低路基或以桥、隧代路基方案,减少土石方量和耕地的占用。第3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km2(含耕地263hm2,其中247hm2为基本农田),临时占地239hm2,其中基本农田50hm2,其余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五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396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经土地平衡分析,仅可新增高质量160hm2,用于补偿工程所占用基本农田。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木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陡度大,库区入库河流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态环境鱼类为主,其中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类集中采卵场。1、列出运行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4、提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5、按照基本农田“占补平衡”的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答疑:参考答疑:1、列出运行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水体流速变化的影响。工程营运期库区由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变为水库生态系统,由于库区水体流速变缓,急流性鱼类将不适宜在库区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移动,而喜欢在缓流或静水中生活的鱼类将增加,原来流水生态的鱼将会减少,鱼类种群结构发生改变;洄游鱼类的卵苗没有顺水卵化的条件,也将使该鱼类减少水位变化的影响。水位抬高,淹没大量农田和植被,特别是淹没较多的基本农田和36棵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使得该地区植被面积和生物量减少,将造成造成农田生态及粮食的减少,造成国家保护植物生境的损失水质变化的影响。如果库区清理较差,容易造成库区水质下降,甚至恶化,进而影响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影响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活;水温变化的影响。库区水体温度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水温出现分层现象,改变了原河流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泥沙含量变化的影响。上游裹携着泥沙的水流不断入库,在造成库区泥沙不断淤积的同时,水体中泥沙含量也将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原水生生物的环境。改变了库区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集中产卵场,甚至造成产卵场的破坏;与原河道相比,库区水量增多、水体面积扩大,库岸受到长期浸泡,容易引发塌方、滑坡地质灾害,进而影响库区生态环境。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1)施工期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作业造成局部河段水文情势改变,特别是施工期库区清理、施工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河道,对鱼类生境造成不良影响。(2)营运期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若工程未能设置合理的过鱼设施,则大坝建设将阻断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通道;由于水流变缓,使原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不能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流水生境迁移,而喜欢静水环境的鱼类则可在库区繁育、生活,造成库区鱼类种群组成与结构的改变;由于大坝的阻隔影响,库区水流变缓,不能使卵苗进行长距离顺水漂流,影响卵苗孵化。由于库区淹没及其水文情势的改变,影响了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场环境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1)临时占地在使用前应先剥离上层土壤层,堆放保存好,用于农田或植被恢复。(2)由于本工程淹没及永久占地征用了较多的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因此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结合基本农田补偿进行,即临时用地适宜恢复为农田的尽可能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2)处于坡度较大区域的临时占地,为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不宜恢复为农田,应以恢复林、灌草地为宜,选用当地物种。(3)由于本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生态恢复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必须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后再行地表生态恢复。4、提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对于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处于水库淹没线以下,应在库区清理的前及时采取移植保护的措施。优先在库区外围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移植。5、按照基本农田“占补平衡”的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1)在适宜区域开垦新的耕地;(2)异地划补;(3)劣质地改良(4)临时占用的50公顷基本农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为基本农田;也可将部分临时占用的非农田或基本农田,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5)工程在占用耕地,尤其是农田、基本农田前,应先将耕作层剥离,堆放保存好,用于开垦、改良耕地。第4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依托现有联合站新建一片油田,设计年产油3105吨,原油通过新建70公里管线输送至联合站。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预留新建1个5104立方米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所用天然气不含硫。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新管线有5公里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1公里外有稀疏胡杨林。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环评批复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注意复绿,联合站不增加SO2排放总量。工程拟申请环保验收,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吨。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种有变化。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公里的管线处在建设阶段被划入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1、本工程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2、确定本工程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是否达标排放,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4、联合站的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外,还应开展哪些工作?求(更换煤种后),存在的问题是否整改;答疑:参考答疑:1、本工程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满足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根据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于此类工程,在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对于生态类项目,验收技术规范规定,只有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和港口项目,才要求生产符合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的75以上的情况进行,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75的,可以调整工况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再进行验收调查。确实无法达到设计能力75以上的,验收调查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条件下进行,并注明调查工况,按设计能力对主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2、确定本工程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验收调查的范围为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此外还应增加距管线外1公里的省级胡杨林保护区。根据“生态影响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规定,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影响时,根据工程变更和工程实际影响情况,结合现场勘察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是否达标排放,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A和B型燃气炉至少分别选择一台锅炉在其出口处设监测点位;4t/h燃煤锅炉在其环保设施进、出口分别设监测点位。在联合站主导风下风向10米范围内浓度最高点布设4个监测点进行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监测,在上风向设参考点、炉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一般不需加装环保设施,只需在其出口进行监测即可;燃煤锅炉一般需要配备环保设施,为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点监测;由于联合站存在无组强排放非甲烷总烃现象,需按无组强排放监测要求进行布点监测。4、联合站的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不能确定SO2排放总量是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因为联合站虽然没有增加用煤量,但煤的种类以改变,不能确定SO2的排放量。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外,还应开展哪些工作?求(更换煤种后),存在的问题是否整改;联合站原有的环保设施是否满足项目运行对胡杨林的影响,是否存在环境风险,是否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护胡杨林的生境。第5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拟建年产电子元件144万件的电子元件厂,该厂年生产300天,每天工作1班,每班8小时,各车间的厂房高12m,废气处理装置的排气筒均设置在厂房外侧,配套建设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和全厂污水处理站喷涤和烘干车间的单件产品二甲苯产生量为5g,产生的含二甲苯废气为吸收过滤后外排,净化效率80,排气量9375m3/h,排气筒高15m,各车间生产废水均经预处理后送该厂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出水达标后排入厂南1km处的小河。项目废水量(m3/L)CODcr(mg/L)磷酸盐(mg/L)总镍(mg/L)六价铬(mg/L)PH车间预处理阳极氯化废水70200300.20.19.0化学镀镍废水645030.04.00.27.0涂装废水106.02.020.03.0电镀废水37010.00.92.03.0污水处理站80600.50.50.17.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1000.51.00.569(注:二甲苯排气筒高度15m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1.0kg/h,最大允许排放浓度为70mg/m3)1、该厂二甲苯的排放是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简述理由。2、计算污水处理站进水中COD浓度及污水处理站COD去除率。3、指出该厂废水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4、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哪几方面的现状资料?答疑:参考答疑:1、该厂二甲苯的排放是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简述理由。答:14400003008600(件/h)6005(1-80%)=600(g/h)0.6(Kg/h)600103937564(mg/m3)二甲苯的排放不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厂房高12米,排气筒高15米,排气筒没有高出厂房5米,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速率按50即0.5kg/h执行,因此虽然排放浓度达标,但排放速率不达标,故不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2、计算污水处理站进水中COD浓度及污水处理站COD去除率。70200+6450+370=16910(g/h)6080=4800(g/h)1691080211.375(mg/L)(169104800)16910=0.716=71.6%进水中COD浓度为211.375mg/L,COD除去率为71.6。3、指出该厂废水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由于总镍、六价铬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必须在车间排口达标排放,而该处理方案中,虽然总排口全部达标,但经车间预处理后,化学镀镍、涂装废水中总镍仍然超标,涂装、电镀废水中六价铬仍然超标,因此这两项仍属超标排放,必须使这两项在车间预处理后的车间排放口达到规定排放标准。4、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哪几方面的现状资料?受纳水体的功能,水域的规模,与项目评价因子的本地值;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因子、污染物排放浓度和项目污染因子相关的同一水域其他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第6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六、西北某市地形平坦,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主导风西北风。该市东南工业区A热电厂现有5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式机组,供水水源为自备井,SO2现状排量为1093.6t/a。拟淘汰A热电厂现有锅炉和机组,新建26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式发电机组,设计年运行5500(还是5300,记不清了)小时,设计煤种收到基全硫0.90,配套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低氧燃烧,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率90建设一座高180m的烟囱,烟囱出口内径6.5m,标志烟气量为424.6m3/s,出口温度45,SO2排放浓度200mg/Nm3,NOx排放浓度400mg/Nm3,工程投产后,将同时关闭本市现有部分小锅炉,相应减少SO2排放量362.6t/a。经估算,新建工程的S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为0.1057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098m,NO2的D10为37000m。现有工程停用检修期间,某敏感点X处的SO2环境现状监测小时浓度值为0.0210.031mg/m3,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新建工程对X处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65mg/m3城市供水水源包括城市建成区北部的地下水源和位于城市建成区西北部15km的中型水库。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8104m3/d,污水处理后外排。(注:SO2小时浓度二级标准0.50mg/m3,NO2小时浓度二级标准0.24mg/m3,排放的NOx全部转化为NO2)1、计算出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2、给出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3、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4、计算X处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贡献值)。5、给出本项目供水水源的优选顺序。答疑:参考答疑:1、计算出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267055000.9%280%(1-90%)=10612.8(t/a10612.81093.6362.69157.6(t/a)全厂排放10612.8t/a,区域增加排放9157.6t/a。2、给出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如果不考虑运动过程的衰减,则:NO2的最大地面浓度:4000.1057200=0.2114(mg/m3)Pso20.1057/0.5=0.2114=21.14%Pno2=0.2115/0.24=0.8815=88.08%Pmax(so2,no2)=88.08%则D1037000m3、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本项目大气评价为一级,因D10为37km,大于25km,因此评价范围取边长为50km的矩形区域。4、计算X处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贡献值)。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分析,应考虑预测值和同点位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计算最终影响时则用背景值的平均值进行叠加。0.0310.0650.096(mg/m3)5、给出本项目供水水源的优选顺序。由于该项目地处西部缺水少雨地区,该项目供水水源有限选用污水厂的中水,将水库的水作为备用水源,禁止开采地下水第7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焦化验收项目题干 第一题某焦化厂新建的60X104t/a焦炉煤气气源工程位于A县城东北6km的煤化工工业集中区。本工程所在地环境空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空气监测表明SO2、NO2、TSP等浓度达标,氟化物浓度超标,该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经环评批复的新建工程主要包括焦炉、煤气净化系统和输气管线工程。新建焦炉产生的煤气经两级脱硫装置处理,一级脱硫后的煤气用于焦炉加热和用作粗苯管式加热炉燃料,剩余煤气经二级脱硫后外供县城居民。该厂焦油和氨水储槽处于焦炉北侧,粗苯贮罐位于厂区西侧,10000m煤气储柜位于厂区西南角。 本工程废气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为苯、苯并芘、硫化氢和氨。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新建污水处理场处理,设计出水水质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处理后废水90%回用,其余废水送煤化工工业集中区处理。该工程实际建设与环评批复一致,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经过3个月试生产已遂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问题1、说明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2、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3、给出污水处理场验收监测点位置和监测频次。4、为验收煤气脱硫装置的有效性,说明应设置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5、环境监测部门在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数据是否可以作为验收的依据?说明理由答疑:参考答疑:1、说明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答:(1)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对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检查,事故风险的环保应急计划;(2)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测试:两级脱硫装置,污水处理场;(3)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粗苯管式加热炉,污水处理场;(4)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A县城;(5)清洁生产调查:清洁生产指标落实情况。【点评分析】:本题考察污染性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内容。由于是说明题;因此,需要根据题干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即支撑要点的具体内容。2、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答:(1)常规污染物:SO2、NO2,TSP和氟化物;(2)特征污染物:苯、苯并芘、硫化氢和氨。【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区分。根据题中所列回答即可,比较简单。3、给出污水处理场验收监测点位置和监测频次。答:(1)监测点位布置:污水处理场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2)监测频次:以生产周期为釆样周期,釆样不得少于2个周期,每个釆样周期内釆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点评分析】:此题与2007年第七题第二问基本相同。4、为验收煤气脱硫装置的有效性,说明应设置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答:(1)监测点位:一级和二级脱硫装置的进、出口;(2)监测内容:一级和二级脱硫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SO2和H2S的浓度和去处效果。【点评分析】:该题主要考察对废气验收监测点位布置的要求。同样,由于环保验收监测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测试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故必须分别设置监测点位。此为常考知识点,实为技术方法的内容。5、环境监测部门在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数据是否可以作为验收的依据?说明理答:不可以。因为,试生产期间工况不稳定,逐步才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不能满足验收监测的工况要求。【点评分析】:验收监测的工况要求是竣工环保验收的重要依据,尤其是生产负荷须大于75%,是一个硬性指标。但是,本题设置了一个圈套,逐步才达到75%,说明试生产期间绝大部分未达到。有问题?点击纠错8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金矿釆选扩建项目题干 某拟扩建金矿来选项目,现有矿石开釆规模约迪3600t/d,井下开来、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用。评价医域内有地表沉陷发生。釆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积。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重金属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清液回用。 扩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来场,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一山谷型冲沟新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采矿废石为I类一般工业废物.排入乙废石场。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仍临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棑。问题1.在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2.说明氰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危险废物贮存和填埋处置环保要求,并简述理由。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并简述理由。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答疑:参考答疑:1.在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答:(1)地下水:包括村庄地下水、尾矿库下游地下水;堆棚渗滤液收集池及下游地下水;因氰化矿渣、尾矿浆中含有重金属,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以及抽排矿井涌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2)噪声:选厂噪声、运输道路沿线噪声;破碎、选矿噪声源强大,会对周边居民区产生不利影响。(3)地表沉陷情况:包括沉陷范围、深度等;井下开釆容易导致地表沉陷,引发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有必要进行监测。(4)生态:废石场占地及植被情况;工程对生态影响比较明显,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坏有一定的持续性,有必要进行监测。【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矿山开釆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的识别。对于矿山开采类项目,其环境影响有生态影响、污染影响和特殊影响(地表沉陷)。2.说明氰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危险废物贮存和填埋处置环保要求,并简述理由。答:氰化渣属于危险废物,本工程的贮存与填埋要求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理由如下:(1)草袋没有防渗功能,不能装在草袋内,也不能堆放在不符合环保要求、不能防风、防雨、防晒能力差“堆棚”内,普通水泥做的地面,容易产生裂缝,防渗功能差;即本工程目前所釆取的措施不能保证氰化废渣临时贮存的安全。(2)适时运往由环保部门批准的另一化工厂填埋也不符合要求,要弄清该化工厂所设填埋场的类型,不能将氰化废渣与其不相容的固废填埋在一起。【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处置的有关要求。实际考察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理解掌握情况。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并简述理由。答:(1)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将进一步加剧,地下水水位下降。(2)乙废石场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及其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问题。(3)尾矿库因扩建而增大了库区占地对生态的破坏。(4)尾矿库溃坝风险对生态的不利影响。(5)扩建时地面相关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金矿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一般从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景观、地表沉陷、地下水水位下降、尾矿库溃坝等方面着手回答。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答:(1)甲废石场需关注服役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对地下水的污染,会不会在洪水情况下发生崩塌等问题。(2)乙废石场需关注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影响、扬尘影响、能否保障洪水渲泻的畅通,是否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边景观造成的影响。【点评分析】:废石属于一般固废。由于甲、乙两个废石场服役期不同,需要关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一般也从占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景观、溃坝等方面着手回答。第9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炼油石化项目题干 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在现有罐区扩建1OOOm苯罐、500m苯乙烯罐、300m液氨罐和50m碱液擅各一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500m/h。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100m。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A空地新建废物中转场一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B空地新建650m/h污水回用装置1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不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达标废水通过2km排污管道排入C河。C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6km。排污口上游1O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下游边界距源D取水口为6km;取水口至炼油厂废水排污口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为防止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C河的改扩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1000m以上。问题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临界量分别为50t、1OOt、1OOt)。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C河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答疑:参考答疑: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答:A空地新建的危险废物中转站布局不合理,与厂界西面的村庄间隔不到800米。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选址要求,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点评分析】:本题实际考察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选址要求,尤其是距离要求。距离要求是一个硬性指标,必须满足。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答:(1)大气特征污染因子:苯、苯乙烯、氨、硫化氢、恶臭;(2)水环境特征污染因子:苯系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点评分析】:题中基本上给出了大气特征污染因子,但未给出水环境特征污染因子。因此,考生应对一些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因子有所理解,地面水导则中举例了一些。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临界量分别为50t、1OOt、1OOt).答:(1)重大危险源:1000m苯罐、500m苯乙烯罐、300m氨罐。(2)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700m处村庄,其他方位村庄,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点评分析】:送分题。题中给出了临界量,即为判断重大危险源的依据。考生要清楚,酸碱均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范畴,但属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的识别也非常重要,要从大气、水环境、社会关注区等方面多方位识别,切不可遗漏。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答: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应布设五个,具体位置:(1)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D取水口(排污口上游1Okm );(2) 一级保护区下游边界;(3)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处(排污口上游6km);(4) 二级保护区下游边界处(排污口上游4km);(5)排污口上游500m。【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感潮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的布设。关键要明白污水有上朔的现象,对上游水质也有影响。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C河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答:本项目可做到“增产减污”,在环境上是可行的。理由如下:尽管新增供水能力500m/h,由于新建650m/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从而污水处理厂改造后的污水排放量将减少150m/h,COD排放浓度不变,因此COD的排放总量将减少:60mg/LX150m/hX10-3X24h/d=216kg/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抓住增产减污的管理要求,相应再作一下简单分析即可。第10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高速公路项目题干 根据某省公路网规划,拟在A、B两市之间新建一条全长78km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工程总投资约70亿元,属于大型工程。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营运中期交通量为每天28000辆(折合小客车),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35m,平均路基高度2.5m,路基边坡为1:1.2;工程土石方量约91OX104m,拟设置取土场18处、弃土场5处;全线需征地320hm,基本为(其中旱地260hm、水浇地35hm);工程临时占地752hm(全部为旱地)。全线仅在公路中段建设桥梁一座,共设服务区1处,收费站5处。 初步了解,工程所处的A、B两市均属平原微丘区,存在水土流失;该地区以旱地农作物种植为主,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A、B两市共有2座燃煤电厂,目前粉煤灰均用汽车送各自的贮灰场贮存。 评价范围有村庄38处,现状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根据初步预测,工程建设后可能使部分村庄噪声级增高311dB(A)。桥梁跨越X河流(属III类水体),其下游10km范围内有一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问题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2.在预测营运中期时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3.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时还需收集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哪些信息?4.根据本工程基本情况,简要说明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限列6种措施)?5.针对本工程桥梁,提出其营运期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建议。答疑:参考答疑:1.确定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答:一级评价。该高速公路为大型建设项目,沿线村庄较多涉及人口多,声环境功能区为居民集中区,噪声影响声级变化幅度较大(导则判据51OdB),且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按照声影响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评价等级应确定为一级。【点评分析】:本题考察的是老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有关规定。现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执行,两者有所不同。新导则依次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域、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受影响人口数量三大要素确定为一、二、三级,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之。2.在预测营运中期时各村庄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答:(1)工程技术资料:公路路段、道路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地面材料、交叉口、道桥数量。(2)车流情况:分段给出公路、道路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3)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地形高差等。(4)敏感点参数:敏感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及沿线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层数、现状噪声,釆用的评价标准。【点评分析】:答题思路应按照源强、传播途径、受体所需的预测参数来答。源强包括工程技术资料和车流情况,传播途径即环境状况,受体为敏感点参数。另外,按照新修订导则,从工程参数、声源参数、敏感目标参数回答也可。对于高速公路项目,除生态影响外,噪声影响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考生务必掌握并灵活运用之。3.为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调查时还需收集有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的哪些信息?答:(1)调查并收集野生动物名称(包括拉丁学名)、保护级别、种群数量、分布、生境条件,包括栖息地、活动区、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区、迁徙路线及领地范围等。(2)调查并收集当地水土保持区划及水土保持要求,收集沿线有关发生水土流失的侵蚀模数,包括地形、坡度、当地降水量、植被覆盖率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收集当地已釆取的成熟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点评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除了植物,。还有野生动物和水土流失。为常考知识点,考生需记忆理解背诵。4.根据本工程基本情况,简要说明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限列6种措施)?答:(1)工程选线尽可能少占耕地:(2)釆用低路基或以桥隧替代路基方案:(3)利用弃土作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取土 :(4)临时占地选址尽可能避开耕地;(5)保护土壤层,工程建设时先将表层土壤剥离,堆放保存好,用于植被恢复或重建;(6)利用两地电厂粉煤灰用作路基填料之一,减少从耕地内取土。【点评分析】:其实还有其他一些措施。如保护水保设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等。但本题限6项,答少或答多了均可能不得分,或酌情扣分。耕地保护也是高速公路高频考点,如涉及基本农田,更要按法律法规执行“占一补一”、国务院批准等。5.针对本工程桥梁,提出其营运期水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建议。答:桥梁营运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危险品泄漏对下游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具体措施有:(1)提高桥梁建设安全等级;(2)建设桥面径流引导设施,避免直接排入河流;(3)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4)限制车辆速度;(5)实施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登记和全程监控制度;(6)提出风险应急预案。【点评分析】:风险评价是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首次在公路案例中考出环境风险是在2006年的公路案例考题中。在2006年的公路案例考试题中提出了公路经过跨河桥梁时应关注哪些问题?实际上考的就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经过桥梁段时发生事故的环境风险问题。2007年考的公路案例其中一问要求指出公路营运期的水环境风险。2008年又考了相似的内容,可见对水环境风险的关注。考生务必理解背诵。有问题?点击纠错笔记:无 看看别人记的第11题:解答题(案例)(本题:20分)水库水电项目题干 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进丞、农业灌溉和发电。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X109m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淹没耕地230hm,移民1870人,安置方式拟釆用就地后靠,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30km,灌溉面积6X104hm,城镇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2个县城。库区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问题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2.提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3.针对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那些环境影响?4.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答疑:参考答疑: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方面?答: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淹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1)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