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建设的惠州实践我要评论2015年05月18日 10:29:19 来源: 中国市长评论0分享打印字大字小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 【编者按】去年,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惠州空气质量排名第六,今年一季度上升到全国第三。作为新兴工业城市,惠州如何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起各方关注。近日,本刊就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专访了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义务责任、更是历史担当” 一说起惠州,很多人就想到了惠州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惠州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优势。惠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同步推进,保持了天蓝水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优质生态。 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义务责任,更是历史担当。绿水青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金山银山”,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山福山”。所以,我们既享祖宗福,更要留儿孙路。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我们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我们建立了生态考核指标体系,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共同呵护美丽的惠州家园。 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助力发展,也是普惠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们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乡生态质量和宜居环境,推动惠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我们坚持发展惠民、生态惠民,为广大市民营造优质的宜居环境,特别是确保广大市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不断提升市民的舒适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提升环境容量,也是倒逼转型升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全力调结构、促转型。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的硬约束,严格执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三个限批”制度,全面落实“三个一律不批”,即不符合环保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未取得排污总量指标的项目不批、环境风险难以防范的项目不批。以硬措施推动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惠州在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稳定优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长期保持在85%以上,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长年保持100%,连续7年获广东省环保责任考核优秀等级,先后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中国十大养生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三次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三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去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今年一季度,全市空气质量指数为3.71,优良天数比例100%。在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三、广东省第一,是唯一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100%的城市。 “每年统筹安排20亿元治水、20亿元种树”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生态建设资金投入,设立了治水和种树等专项资金,每年统筹安排20亿元治水、20亿元种树。 在惠州穿城而过的东江不仅是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的“母亲河”、“生命水”,而且是香港同胞的饮用水源。长期以来,我市把保护东江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实施最严格的饮用水保护管理制度,确保了东江水质长期安全稳定、碧水长流。 为了更好保护水环境资源,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投入资金80多亿元,强力推进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整治,圆满完成广东省人大确定的“两河”流域污染整治任务,实现了“两河”流域水质明显好转。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河涌整治五年规划,投入9亿元完成金山河综合整治,投入7.9亿元完成青年河综合整治,打造了河涌整治两大样板工程,其中金山河水清岸绿工程项目荣获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市区中心区河涌整治方面,计划投入100亿元,争取到2017年基本完成市区14条主要河涌整治任务,达到“一河一景观、一河一特色”的整治效果。在镇级河涌整治方面,采取“一河一策”措施,以清理流域内养殖污染和农村垃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疏通农村河道水网体系、增强自净能力等为重点,全面整治63条镇级河涌。与此同时,我们结合贯彻落实“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大力推进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全市形成了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乡绿化格局,实现了市民出行“300米见绿地、500米见公园”。目前,全市建成生态景观林带660.4公里,完成森林碳汇工程造林38.6万亩,建成绿道679.7公里,建成面积11平方公里的惠州森林公园、县级以上森林公园43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7.2平方米。惠州处处充满着赏心悦目的绿韵,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生机,一片片森林让城市更加生态宜居,一片片绿色展示着美好未来。“以法律的红线,守住生态的底线” 我们坚持依法依规,实施最严格的法律监管措施,全面加强环保源头管控和综合治理,用法律的“红线”,守住生态的“底线”。 狠抓环保准入不放松,严格落实环保前置审批制度。近五年每年环保否决率均在10%以上,累计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超过1200宗。2014年,全市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179个,否决率11%。 坚持企业进园区,持续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大落后产能“关停并转”力度,近三年关停重污染行业项目150多个,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节能技术改造580多项。2014年,清退重污染项目44个,年淘汰率10%以上,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强化环境监管,开展东江、西枝江、重要水库、饮用水源地等周边环境风险源大排查,完善在线监控系统,全市共有165家企业安装污染因子自动监测设备,191家企业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持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近五年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4977宗,2014年达1504宗,环保执法力度位居广东省前列。2013年7月,我市环保部门依法查处了某非法电镀厂,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经法院判决,犯罪嫌疑人因犯污染环境罪,处有期徒刑6个月。该案成为“两高”司法解释后,我市首宗因环境污染罪被判刑的案例。去年,惠城区某五金制品厂向水体排放含重金属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其负责人被判有期徒刑14个月;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全盛清洁服务部非法倾倒污泥,致使水塘水质COD超标24.4倍、氨氮超标49倍,涉案4人被判有期徒刑7个月;博罗县一无照电镀厂向水体排放重金属污染物,其负责人被判有期徒刑1年。2013年至今,环保部门共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34宗,其中已判决10宗。 “抓好城乡统筹,既要城市靓丽,也要乡村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特别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向基层延伸,积极开展生态镇村、宜居示范镇村创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生态镇6个、省级生态镇40个、省级宜居示范城镇2个、省级宜居示范村庄12个。 全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有63个乡镇(街道)共71个镇办,占比88.7%,仅剩8个镇今年完成先后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74座,日处理能力达148.6万吨,今年还将新建污水处理厂11座,实现生活污水处理“一镇一厂”;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个,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一县一场”;还建成危险废物处理设施13个,城市生活污泥处理处置项目2个。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6.1%,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废和城市生活污泥收集处理率均达100%。 为了提升农村环境卫生质量,2013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全市镇村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94个、垃圾收集点2万多个,配备专用压缩车辆152台、农村收运车辆3000多台,配备保洁人员9333名,基本实现了“一镇一站”、“一镇一辆”、“一村一点”。从今年起,我们同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力争今年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0%以上、80%以上镇村建设成为生态镇村,着力打造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让惠州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认真落实新环保法、“水十条”和“气十条”,严格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发扬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让惠州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 强化环保调控,进一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自觉落实环保准入政策,把好产业和项目准入关,通过关口前移严控污染;以申请地方立法权为契机,探索开展环保立法工作。加强治污减排,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坚决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扎实推进河涌综合整治,全力确保东江、西枝江水质安全;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保持空气质量优良。严格环保执法,进一步保障环境安全。强化环保与司法部门联动,探索成立“环保警察”,加强基层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出重拳、用重典、零容忍,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架起带电的环保“高压线”,完善生态补偿“利益线”,让“绿色化”成为“常态化”,为惠州加快发展增添持久强劲的“绿色动力”。 延伸阅读 惠州: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珠江三角洲九市之一,现辖5个县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惠州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环境优美的生态丽城,又是一座产业发达的工业新城、社会和谐的文明之城,还是一座服务高效的开放之城、充满活力的希望之城。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使惠州成为投资和发展热土,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惠州投资发展。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00.7亿元,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6亿元,增长20.2%,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稳居广东省第五位。 惠州的市情和发展特点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陆海统筹空间大。惠州市既有广阔的陆地,同时又有大面积的海域,全市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超过珠三角九市总面积的1/5,目前开发强度仅为10%左右;海域面积达48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在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尤为迫切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陆海一体的统筹规划安排,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存。惠州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既有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区,也有欠发达的山区县。以较发达的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市民化具有广泛的现实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兴业银行三明市大田县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华夏银行哈尔滨市南岗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长治市黎城县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民生银行葫芦岛市连山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沧州市黄骅市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广发银行烟台市莱山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浦发银行宜昌市伍家岗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招商银行乐山市峨眉山市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平安银行石家庄市桥西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华夏银行宁波市奉化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电信公司炒店活动方案
- 中层干部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临床医学职业生涯规划
- 家居智能化设备安装施工合同
- 2025年AI时代数字身份安全技术应用指南-
- Unit 2 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工厂地震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综合实践 活动二 曹冲称象的秘密(课件)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年版简单个人房屋装修合同模板下载
- 业务公关费用管理办法
- 机动车检测与维修工程师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