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 图乘法 位移计算举例 ki ds EI MM = ki CEI dxMM EI 1 =D P EI y dx EI MM 0 w =y EI 0 1 w =xtan EI 0 1 wa = B A kdx xMtan EI 1 a B A k dxxtanM EI 1 a M i是直线 ki dx EI MM 直杆 Mi Mi=xtan y x Mk dx x y0 x0 y0=x0tan d =D P EI y dx EI MM 0 w 注:表示对各杆和各杆段分别图乘再相加。 图乘法的应用条件:a)EI=常数;b)直杆; c)两个弯矩图至少有一个是直线。 竖标y0取在直线图形中,对应另一(取面积) 图形的形心处。 面积与竖标y0在杆的同侧, y0 取正号, 否则取负号。 几种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形心的位置: (a+l)/3(b+l)/3 =hl/2 l ab h l/2l/2 h 二次抛物线=2hl/3 h 3l/4l/4 5l/83l/8 二次抛物线=hl/3 二次抛物线=2hl/3 4l/5l/5 h h 三次抛物线=hl/4 (n+1)l/(n+2)l/(n+2) h n次抛物线=hl/(n+1) 顶点 顶点 顶点 顶点 顶点 1/32/3 P l/2l/2 EI AB m=1 1/2 Pl/4 ql2/2 MP MP P=1 l l q A B 例:求梁B点转角位移。例:求梁B点竖向线位移。 3l/4 PP aaa 例:求图示梁中点的挠度。 PaPa MP P=1 3a/4 a/2 a/2 P l/2l/2 C 例:求图示梁C点的挠度。 MP Pl C P=1 l/2 l/6 l 6EI Pl 12 3 = Pl EI C 2 1 2 =D EI Pl 48 5 3 = Pl 6 5 ll EI y C 222 1 0 =D w 5Pl/6 ? ? 非标准图形乘直线形 a)直线形乘直线形 a b d c l/3l/3l/3 1 2 y1 y2 () bcadbdac l +=22 6 dc + 3 2 3 bl + 2 dc + 33 2al = 2 yydxMM ki += 2211 ww Mi Mk a b + 梯形 Mi 分解 为三角形的和 各种直线形乘直线形,都可以用该公式处理。如竖标在基线同 侧乘积取正,否则取负。 =111 (1) 3 2 6 4 9 = 9 =15 = 33 2 3 6 4 (3) 9 ( 2) 3 2 6 4 9 (4) 2 3 6 9 l a b d c h + b a h 23 2dchl+ b)非标准抛物线乘直线形 E=3.3 1010 N/ m2 I=1/12 1002.53cm4=1.3 10-6 m4 折减抗弯刚度 0.85EI=0.85 1.3010-63.31010 = 3.6465 104 N m2 例: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墙板单 点起吊过程中的计算简图。 已知:板宽1m,厚2.5cm,混凝土 容重为25000N/m3,求C点的挠度 。 q=625 N/m 2.2m0.8m AB C 解:q=2500010.025625 N/ m dc + 3 2 3 bl + 2 dc + 33 2al = 2 折减抗弯刚度 0.85EI=3.6465 104Nm2 200 378 P=1 0.8 MP q=625N/m 2.2m0.8m AB C 1 y1 3 y3 2 y2 P=1 1 1 l y1 y2 y3 2 3 = l y 3 2 21 =yly 1283 2 32 3 = ql l ql w 422 1 2 32 1 = ql l ql ww 8 3 2123 2 43 2 4 1 4222 = += EI qllqllqllql EI () 1 332211 +=D M yyy EI www q l l ql2/2 ql2/8 ql ql/2 ql/2 MP 1 2 2 B NP=ql/2 NP=0 900 1 93 4 3 4 8 3 2 10 1 2 2 2 12 2 42 3 = D D = l h bh M N l h bhlAl I EI ql EA ql 2 1 2 2 =D P N EA ql EA lql EA lNN 求AB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 36 18 9 MPP=1 P=1 6 3 ) ()= EI -756 +3 3 2 2 318 -+ EI 6 4 3 636 3 11 + - 2 63 96 3 2 ( +-+-=D EI 61833631826362 6 61 6kN 2kN/m 2kN/m 6m 3m3m A B EI=常数 9 9 99 9 9 9 () bcadbdac l +=22 6 ql l EI B 1 ql2/8 3ql2/2 MP l 求B点竖向位移。 4kN4kN.m 2kN/m12kN.m 4m4m EI A B 求B 5kN 12 8 4 4 MP kN.m 1 kN.m 1 5m5m 5m5m5m 2kN/m 7kN 10kN A B G C D E F 15kN 50kN.m 35 10 20 1kN 2kN 10 10 10 20 m 求A点水平位移。 25 P=1 MP ql2/2 l l/2 A B 2EIEI l/2 求B点的竖向位移。 EI ql 256 17 4 = lllql EI2 5 . 0 2323 2 2 1 2 + - lql EI l B 4 3 283 112 2 =D EI qll l ql EI B 84 3 23 11 42 =D y lql EI B 28 3 3 1 2 1 0 2 +=D L q ? ql2/8 l/2? ql2/32 y0 ql2/8 MP ql2/2 l/2 A B 2EIEI l/2 q ql2/2 ql2/8 ql2/4 l l/2 -+ l l P l l P dx EI MM dx EI MM 11 11 += l l P l P dx EI MM dx EI MM 1 1 2 0 1 +=D l l P l P dx EI MM dx EI MM 1 1 2 0 1 () - l l P dxMMM EI 1 21 1 = l P dxMM EI 0 1 1 MP MP x q l l1 1 M1 M2 例:试求等截面简支梁C截面的转角。 q l/5 4l/5 2ql2/25 ql2/8 MP 1 1/5 4/5 1 = qllqll 1 25853 2 25 2 52 1 22 +- l ql EI C 2 1 83 21 2 =q EI ql 100 33 3 = c a b d c 1 2 y1 y2 Mi Mk dc + 3 2 3 bl + 2 dc + 33 2al = 2 yydxMM ki += 2211 ww c d y1 y2 l/3l/3l/3 1 2 a b 2-1、图示虚拟的广义单位力状态,可求什么位移。 ( ) A B P=1/lP=1/l P=1/l P=1/l llC A B P=1/ l P=1/l l A B P=1/ l P=1/ l l ( ) AB杆的转角 AB连线的转角 AB杆和AC杆的 相对转角 40kN 2m4m 4m 2m 40kN C 习题5-20:求C点挠度 EI=2108kNcm 2 120 80 4010 10 40 解:设单位载荷状态 1 作MP、M 图 120 80 4010 10 40 2 1 作业 5-22,5-23 5-6 温度作用时的位移计算 1)温度改变对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变形和位移是材料自由膨胀、收缩的结果。 2)假设:温度沿截面高度为线性分布。 t1 t2 t0 hh1 h2 3)微段的变形 ds d t0ds =0 该公式仅适用于静定结构 t1ds t2ds 例 求图示刚架C点的竖向位移。各杆截面为矩形。 a a 0 +10 +10 C P=1 P=1 1 a N + D =D t h t NMc0w aw a =-= Dt 10010 ooo = + =t5 2 010 0 o o ()-+a5a +-= h a a 3 15a - = a h2 310 2 a 例: 求图示桁架温度改变引起的AB杆转角. 解:构造虚拟状态 Ni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而产生的位移计算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不会产生内力和变形,所以e=0,k=0,g=0。代入 得到:仅用于静定结构 a b l/2l/2 h 1 1 0= A Y 1 = B h X 0= B Y = 1 A h X 0= A Y 1 = B h X 0= B Y = 1 A h X 0= A Y 1 = B h X 0= B Y = 1 A h X 0= A Y 1 = B h X 0= B Y = 1 A h X 0= A Y 1 = B h X 0= B Y = 1 A h X 0= A Y 1 = B h X 0= B Y = 1 A h X 例: 求图示桁架制造误差引起的A竖向位移. 解:构造虚拟状态 Ni 最一般情况: 外力、温度变化、支座移动、 制造误差(视误差为已知变形) 应用条件:1)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2)变形是微小的。 即:线性变形体系。 P1P2 F1F2 N1 M1 Q1 N2 M2 Q2 一、功的互等定理 +ds GA QkQ EI MM EA NN 121212 =D=FW 21 +=ds GA QkQ EI MM EA NN 212121 D=PW 12 功的互等定理:在任一线性变形体系中,状态的外力在状态的位移上作 的功W12等于状态的外力在状态的位移上作的功W21。即: W12= W21 5-9 互等定理 D D 二、位移互等定理 P1 P2 位移互等定理:在任一线性变形体系中,由荷载P1所引起的与荷载P2相应 的位移影响系数21 等于由荷载P2所引起的与荷载P1相应的位移影响系数12 。或者说,由单位荷载P1=1所引起的与荷载P2相应的位移21等于由单位荷载 P2=1所引起的与荷载P1相应的位移12 。 21 12 j ij ij P d D = PP D = D 1 21 2 12 PPD=D 212121 称为位移影响系数,等于Pj=1所引起的与Pi相应的位移。 注意:1)这里荷载可以是广义荷载,位移是相应的广义位移。 2)12与21不仅数值相等,量纲也相同。 三、反力互等定理 c1 c2 R11 R21 R22 R12 j ij ij c R r = c R c R = 2 12 1 21 RcR + = 22112 0 cRR + 22111 0 称为反力影响系数,等于cj=1所引起的与ci相应的反力。 反力互等定理:在任一线性变形体系中,由位移c1所引起的与位移c2相 应的反力影响系数r21 等于由位移c2所引起的与位移c1相应的反力影响系数 r12 。或者说,由单位位移c1=1所引起的与位移c2相应的反力r21等于由单位位 移c2=1所引起的与位移c1相应的反力r12 。 注意:1)这里支座位移可以是广义位移,反力是相应的广义力。 2)反力互等定理仅用于超静定结构。 4. 反力位移互等定理: 单位广义力引起的结构中某支座的反力等于该支座发单位广义力引起的结构中某支座的反力等于该支座发 生单位广义位移所引起的单位广义力作用点沿其方向生单位广义位移所引起的单位广义力作用点沿其方向 的位移,但符号相反。的位移,但符号相反。-反力位移互等定理反力位移互等定理 P l/2l/2 3Pl/16 C A C 例:已知图结构的弯矩图 求同一结构由于支座A的转动 引起C点的挠度。 解:W12=W21 W21=0 W12=PC3Pl/16 0 C=3l /16 例:图示同一结构的两种状态, 求=? P=1 m=1 m=1 AB =A+ B B A 已知图a梁支座C上升0.02m引起的D=0.03m/16,试绘图b的M图. P Rc (b) aa/2a/2 AB C D D 0.02m (a) Wab=0=Wba=PD+RC C RC=3P/32 3Pa/32 小结 一、虚功原理We=Wi 力:满足平衡 位移:变形连续 虚设位移 虚位移原理(求未知力) 虚功方程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云南玉溪元江县卫生健康系统面向县内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河南南阳镇平县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招商银行兰州分行秋季校园招聘岗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大学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美术馆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燃气华北区域(天津)招聘3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光电所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智能产品设计基础
- 宇宙探索:太阳系奥秘
- (废水处理论文)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 面向航空制造过程排产的关键参数智能感知计算研究
- NBT 10322-2019 海上风电场升压站运行规程
-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及操作课件
- 【教师必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涨停战法研究精华总结(经常复读-多有收获)
- 现代汉语全套课件
- 智慧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 二十四山开门放水作灶真诀
-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