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介绍.ppt_第1页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介绍.ppt_第2页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介绍.ppt_第3页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介绍.ppt_第4页
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介绍.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再生能源 地源热泵,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地热资源的利用 土壤热源热泵系统(gshp)综述 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及热响应实验 土壤热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放热量实验 gshp系统设计 上海天邻别墅gshp系统分析 大规模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变化模拟 国内gshp系统工程应用,目录,地热资源的利用,目前,建筑节能开展得如火如荼,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gshp 系统综述,gshp系统术语 gshp系统类型 gshp系统与常规家用空调系统的比较 gshp系统的优点 gshp系统的关键技术 大地初始温度场分布 埋地换热器传热数学模型,gshp 系统综述,地源热泵系统 (gshp) 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gchp) 地下水热泵系统 (gwhp) 地表水热泵系统 (swhp),系统比较,常规家用空调系统,gshp的优点,低运行费用,比传统空调系统节能2550 多余过热蒸汽经减温装置,夏季向用户提供免费热水,冬季热水加热的费用减半 低噪声,运行安静 不受室外温度波动影响,高效,运行稳定 对环境影响小,绿色环保 提供优质的室内热舒适环境 低维护费用,为传统空调系统的1/3 用于区域供热、供冷,调节性高 经久耐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结构紧凑,无外挂设备,美观大方,gshp系统的关键技术,埋地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研究 回填材料的研发 土壤热源热泵系统的合理配置 土壤热物性的研究,大地初始温度场分布,埋地换热器传热数学模型,根据拉氏变换可得温度解析解,t=960h 不同土柱半径处土壤温度,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研究,土壤有效导热系数试验研究(19961997) 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研究(20022003),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土壤有效导热的一般表述 含水率 密度 饱和度 土温 t 空隙比 e,探针测量试验原理,1. 加热器引线 2. 热电偶 3. 陶瓷管 4. 热电偶引线 5. 不锈钢套管 6. 环氧树脂 7. 不锈钢管 8. 石蜡填料 9. 双股加热器绕线 10. 焊接封头,式中, 是单位长度探针的热容量。 是单位长度探针单位时间的发热量。 根据拉氏变换可得探针的过余温度,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土壤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研究,剖面固体颗粒分布分维,面积测量尺度 固体颗粒面积 无标度空间 土壤样品1:10-6mm24mm2 土壤样品2:10-3mm2100mm2,土壤剖面上固体颗粒分布自相似规律,土壤样品粒径分布自相似规律,土壤结构的分形模型,土壤样品有效导热系数的分形表述,土壤样品1,土壤样品2,土壤样品 1,土壤样品 2,土壤样品有效导热系数数据比较,样品1 试验数据 分形计算数据,样品2 试验数据 分形计算数据,热响应实验,热响应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开尔文的线源理论,以下公式描述了线源理论,热响应实验就是在此公式基础上进行土壤热参数计算的 热响应实验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热响应实验设备的原理就是一个闭式的加热设备,通过地下换热器给土壤加热,并记录相关温度数据,根据所收集数据通过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到导热系数等参数。,热响应实验,热响应实验装置外观图,热响应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地埋管换热器放热量实验,本实验所处地点为同济大学文远楼,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1单u型地埋管; 2恒温水箱; 3电加热器1; 4电加热器2; 5球阀; 6水泵; 7止回阀; 8铂电阻温度计; 9水表; 10潜水泵; 11y型过滤器。,某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试验原理图,地埋管换热器放热量实验,对于特定的地埋管换热器,在保持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井深放热量随着供水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可以得到单位井深放热量随供水温度的变化关系式为:y = 217.26ln(x)743.29 式中,y为单位井深放热量,w/m井深;x为供水温度,。,gshp系统设计,gshp系统设计基础资料 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 室内空调设备的选择 室内空调系统的设计 gshp系统的选择和设计步骤 gchp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gshp系统设计基础资料,总平面的水文地质、地表情况 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成分调查报告 地表水应用调查报告 地下水系统试验井的调查报告 垂直地下换热器系统试验孔调查报告 水平地下换热器试验坑调查报告 监视井 水的质量,空调冷热负荷,分区负荷 高峰负荷用于地下换热器设计 平均负荷 总能耗计算 degree day法 bin法 hour by hour法 dest 负荷频率表 地下负荷,室内空调设备的选择,水空气水源热泵机组 gchp系统使用 gwhp和swhp系统使用,美国制冷学会(ari)的水空气热泵标准,gchp系统的选择,考虑地下换热器所需的地表面积 考虑地下管道的承压 立式热交换器一般限制在六层以下 水平系统考虑占地面积 混合式gchp系统(附加冷却塔) 游乐场、草地、停车场可设置地下换热器 管道要保温(管路温度高于7.210除外) 北方地区系统需加抗冻剂溶液,美国gshp系统的水温要求,gchp系统设计步骤,决定地下性质(钻试验孔洞) 确定管道管径、尺寸、孔洞分析、回填 计算所需孔洞长度及布置孔洞 设计外部集管 系统的阻力计算及水泵的选择 设计清洁系统,gchp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地下换热器埋管形式 竖直埋管、水平埋管 管路连接方式 串连、并联流动 同程、异程 地下热交换器的组成 供回集管、环路、同程回流管、u型弯管 塑料管的选择 塑料管材pe 、pb,gchp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塑料管尺寸 pe3408 sdr11 pe3408 sch40 pb2110 sdr13.5 pb2110 sdr17 塑料管直径的选择 管道要大到足够保持最小输送功率 管道要小到管内流动为紊流 内径小于50mm,管内流速0.61.2m/s 内径大于50mm,管内流速小于1.8m/s 地下换热器换热量地下负荷 地下换热器长度 单位管长换热量3555w/m 同济大学试验单位管长换热量4060w/m,gchp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地下换热器的钻孔数 钻孔间距相邻孔洞最小间距4. 5m 地下换热器的孔深 根据钻孔数确定,一般为4090m 地下换热器阻力计算 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采用当量尺度法 地下换热器环路水泵选型 地下换热器水管承压能力校核 水系统其他装置设计,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能耗分析,bin 参数 全年动态负荷计算 gshp系统全年运行能耗计算 热泵机组的能耗 埋地换热器侧循环水泵能耗 室内侧冷冻水循环水泵能耗 空调末端设备能耗 ashp系统全年运行能耗计算 风冷热泵机组能耗 风侧换热器风机能耗 冬季除霜能耗 室内侧冷冻水循环水泵能耗 空调末端设备能耗 gshp ashp系统负荷侧能耗相同忽略不计,上海地区2间隔24小时运行bin参数,天邻别墅全年动态负荷计算,gshp系统全年运行能耗分析,ashp系统能耗分析,埋地换热器内部温度分布,埋地换热器内部温度模拟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管间距对温度变化的影响,上图为间距52mm,下图间距72mm,为了防止供回水管间的热干扰,管间距应选择适宜长度。,土壤源热泵管群的模拟结果,间距4m 温升0.401,间距3m 温升0.712,间距2m 温升1.413,大规模土壤源热泵管群,由于其埋管布置密集,在中心区域会造成土壤的热堆积,土壤温度的升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将对换热性能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对热泵管群的模拟显得尤为重要。 模拟了不同管间距经过一年后的土壤温度变化。选取点为中心最不利点。,间距2m的管群土壤温度年变化,间距4m的管群土壤温度年变化,桩基式管群模拟,目前,工程中出现了利用建筑现有桩基埋设换热器的实例。在工程桩中埋设换热器,可以减少系统的初投资,使地源热泵能够得到更普遍的使用。,土壤源换热器埋管方式,钻孔埋设单u型管换热器,钻孔埋设w型管换热器,工程桩内埋设换热器,土壤源换热器埋管方式,武昌对工程桩内埋设大直径螺旋盘管换热器和w型换热器的形式进行多次试验,埋设w型换热器一次试验成功,两次埋设大直径螺旋盘管换热器的试验均失败,分析失败原因主要是试验桩深45m,存在桩位偏差,工程桩在放下导管和用导管捣固混凝土时极易撞断捆扎在钢筋网架内侧的hdpe100塑料管,虽然设计考虑了在钢筋网架内设置井字型导管舱保护塑料管,但吊装20m钢筋网架易变形,且旋喷钻孔桩成孔速度快,泥浆护壁质量不高,易造成塌孔,强行放下的钢筋网架内的导管舱中心存在偏差,造成导管放下失败。故工程桩内埋设换热器设计采用w型换热器。,桩基式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年变化,桩基式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年变化,桩基式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年变化,管群中心区域热堆积较显著,模拟单管换热量为50w/m的情况,经过一年的运行,温度升高为1.3度左右。,模拟土壤温度测点布置图,桩基式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年变化,红色为距离换热器最近点其温度波动随水温的变化波动最大;黑色为距离换热器最远点其温度变化滞后于水温变化,国内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武昌某工地测试井研究,杭州某工地测试井研究,武昌站某工地测试井研究,南京朗诗国际街区测试井研究,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武昌某工地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的施工和安装数据,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武昌某工地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释热量分析,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吸热量分析,试验研究发现,w型井埋管在深度相差5m的情况下比单u型井埋管散热能力约大20%以上,取热能力约大25%以上。,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杭州某工地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的施工和安装数据,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杭州某工地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释热量分析,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吸热量分析,试验研究发现,回填材料混凝土的传热性能优于水泥浆膨润土。其单位散热能力增大30左右,取热能力增大27左右。,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武昌站某工地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的施工和安装数据,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武昌站某工地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释热量分析,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武昌站某工地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吸热量分析,试验研究发现,管径相同,流量相当的情况下,双u型埋管可以增大取热量的散热量约20%,灌注桩的取散热量与单u型埋管基本接近。,由于武昌站的测试时间短,试验结果与杭州相差很大,偏差与试验方法有关,试验结果仅供设计参考。本工程土壤源换热器传热能力采用距于武昌站3.5km处某工地的测试数据,并用杭州工程桩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修正,这样的结果偏于安全。,传热能力表,各地块的释热和吸热能力表,当设计单u型井埋管钻孔深度为65m时,地块a、b、c区的总释热量4633kw, 总吸热量3302kw; 当地块a、b、d区设计单u型井埋管钻孔深度为75m , c区设计w型井埋管钻孔深度为75m时,地块a、b、c、d区的总释热量6471kw, 总吸热量4629kw。,国内桩基式地源热泵工程实例,南京朗诗国际街区 占地面积16万平米; 建筑面积30万平米; 共18层,朗诗国际街区地源热泵系统,朗诗国际街区采用土壤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垂直埋管方式从土壤中提取和释放热量 利用建筑本身的桩基,在桩基中埋入u型或w型土壤换热器,节省了埋设土壤换热器所需的打井费用,同时节省了占地面积 由桩基内换热器提供的冷量不足,剩余部分在建筑周边打井进行补充,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南京朗诗国际街区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的施工和安装数据,土壤源换热器试验研究,南京朗诗国际街区测试井研究,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释热量分析,试验井埋管垂直段的吸热量分析,武汉清江花园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清江花园小区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在小区中心花园下面地下车库底部共埋设u型pe换热管32000米,共设200多个埋深孔,孔深在6580米之间,中间以回填材料填实。下图为地下埋管系统图。,西安都市之门地源热泵系统,管委会大楼地总建筑面积68530.1m2,地下二层总面积为14361m2,共20层。 千人会堂总建筑面积10800m2,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地埋管总平面图,大规模埋地换热器分区设计,由于大规模地埋管的布置,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由于管路多,布置密集,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