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刘晓宁文言文阅读.ppt_第1页
特级教师刘晓宁文言文阅读.ppt_第2页
特级教师刘晓宁文言文阅读.ppt_第3页
特级教师刘晓宁文言文阅读.ppt_第4页
特级教师刘晓宁文言文阅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刘晓宁 特级教师 高考考试内容: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理解分析综合 理解常见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 筛选并提取文中 的信息 理解常见虚词在 文中的用法。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 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 No.2 浅易文言文的标准 (1)词汇为文言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 ; (2)语法结构为常见文言句式,一般性 词类活用,典型的文言虚词用法; (3)文章体裁是叙事形式; (4)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对古代文化背 景知识的要求较少; (5)文章的整体风格属于典范作品。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考查内容: 多义词 沛公不胜杯杓( 禁得住) 一词多义 上下同欲者胜 (胜利) 胜 此时无声胜有声 (超过)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真黄山绝胜处( 优美的) 1990年考“谢 ”、“志” 1993年考“勤 ” 1997年考“恨 ”、“绳” 例词常见义项例句 举举起,抬起; 拿;发动; 成功;全部 ,全都。 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鸿) 2约以连兵大举(发动指) 3杀人如不能举(完全。过 ) 假借;凭借; 不真实,虚假 ;假如。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送 )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劝) 3乃悟前狼假寐(不真实。狼 ) 间间隙,间隔; 悄悄地,秘密 地;间或; 离间;小路。 1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指 ) 2谗人间之(离间。屈) 3道芷阳间行(小路。鸿) 特殊含义的词 全日制高中语文课本附录里附有常用 文言实词,这些词应该是我们复习时关 注的重点。同时又要看到,历年高考也 有一部分是次常用的,如谊、诮、恪、 迕、靖、曳、觐等,因此在复习常用词 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复习次常用词。如 : 薄:薄赋敛,广蓄积。 (减轻)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轻视) 过: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拜访)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 济:旦余济乎江湘。(渡过)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成功) 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 试以他虫斗,虫尽靡。(溃败) 逆: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迎战) 而君逆寡人与?(违抗) 约: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准备) 其文约,其辞微。(简练) 资:成妻具资诣问。(钱财)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凭借) 就:金就砺则利。(接近)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达到) 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 不速之客。(邀请) 非:李斯非淳于越。(责难)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了) 尤:有令不遵,君其尤之。(责备) 以儆效尤。(坏人) 易:今之人贵货而易土。(轻视)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改变) 让:直上载公子坐,不让。(谦让) 泰山不让其土,故能成其大。(拒绝 ) 适: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 数: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气数,命运 )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古今异义 A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可怜体无比 C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 今 异 义 词义扩大 古:特指黄河 今:泛指一切河流 1999年考 “绝食” 1998年考 “故事”、 “首领”、 “春秋” 词义缩小 古:指一切气味 今:指坏气味 古:指苟且、马虎 、 刻薄 今:指盗窃 古:地位低微 今:品质恶劣 名称说法 改变 目眼睛 河 臭 偷 卑鄙 感情色彩 变化 词义转移 词类活用 略 2推断技巧 借助字形字音。 A启听淮北籴 B冀得一归觐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 D予更欲一觇北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甲兵顿敝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C众皆伏泰之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借助词义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B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E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开弓) B左右欲引相如去(拉、牵挽) C引颈就戮(伸长、延长) D引佩刀自杀(抽出、拉出) E复夜引兵出门(率领、带领) F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后退、退却) G引赵使者蔺相如(延引、延请) H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I抛砖引玉(招引、导致) J妻乃引刀趋车而言曰(举、取) K引喻失义(引用) 利用成语 A 启听淮北取籴 听之任之 B 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 长治久安 C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克勤克俭 D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鲜为人知 利用相对词句 A尔虞我诈 B文过饰非 C寡廉鲜耻 D怨天尤人 A夙兴夜寐 B否极泰来 C若即若离 D化险为夷 A无苗时来,则实而沉, 有苗时来,则虚而浮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游者少 C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D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E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_ _ _ _ _ 利于语法 A范增数目项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吾从而师之 _ _ _ _ 利用语境 A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臣富 ,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 1999年14题A项) 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屈原)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_ _ _ 1998年第18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 正确的一项是( B )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1999年第11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 语不同的一项是( D )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_ _ _ _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忧乱奔走。 (2001年全国高考题) _ _ _ _ A (二)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1常见的文言虚词 依据课本,夯实基础。首先应认真归纳考 试说明中所列的20个虚词(而、何、乎、乃 、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 、因、于、与、则、者、之)的基本用法,要 能分清各自的特点和细微的区别,要记住基本 意义和主要用法,并要能够掌握每种意义和用 法的典型例句。可根据课本中知识短文的内容 并精选课文例句,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 ”,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 知识系统化,提高复习效率。 分辨词性,统帅用法。由于大多数虚词没有实在意 义,而对虚词的考查大多既考意义,也考用法,就是 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虚 词归纳和解题时,应注意分辨词性,以词性来统帅用 法。如对考试说明要求的20个实词从词性上就可 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做这样的分类:一词多类异用的 有:之、乎、也、者、以、于、而、则、焉、其、乃 、与、矣、且、为、所;句末虚词:者、也、乎、矣 、焉、与;表连接的虚词有:然、因、而、则、以、 与、为。这样,通过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 用法有了头绪,也使解题时对虚词进行语法分析有了 依据。掌握了这些,通过对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 ,就可判断出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 2虚词复习的方法 归类比较法 代词:之、其 之:宾语,兼语;第三人称,近指。 其:主语,定语;第三人称,第一人称,远指 。 之(第三人称)他;他们。 其(第三人称)主语:他,他们。 定语:他的;他们的。 第三人称代词 其、之、彼、厥 近指代词 是、斯、此、然、兹 疑问代词 何 曷 胡 奚 安 焉 庸 孰 谁 副词 表最高程度 甚 至 绝 殊 最 极 良 颇 表程度更进一步 益 愈 弥 尤 加 倍 表范围 皆 咸 悉 尽 毕 具 但 徒 特 独 唯(惟) 止 直 第 表时间 将 行将 且 表否定 不 未 莫 无 勿 毋 弗 非 微 靡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不学无术 介词 于 以 为 与 因 A表被动:于 为 B表比较:于 C表原因:以 为 因 D表目的:为 E表提宾:以(把) 连词 而 以 且 则 而:转折 假设 因果(结果) 以:目的 结果 因果(原因) A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B以相如功大,(故)拜为上卿。 定位法 夫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B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逝者如斯夫 乎 A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然 A然是说也,人犹疑之 B輮使之然也 C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诸 A宰乃赏成,献诸抚军(之于)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 诸(之乎) 替换法 A乎于 B以而 C于(向、在、从、对、到) 青,取之于蓝(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 与备会于当阳长坂(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D乃(是、就、才、却、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就)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才) (三)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段选文尽管长则400余字短则300多字,但却是一 篇相对完整的短文,有背景有人物有事件有对话有层次 有主题。在动手做题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全文,务必要 重视整体把握,明确全文的要旨朝代、人物、事件 、谈话、层次、中心等,也就是说要大致弄清楚这段材 料反映的是什么朝代,记载的中心人物是谁,又涉及到 哪几个人,他们是怎样的关系,记叙了哪几件事、分几 个层次,有几次对话或语言描写,反映一个什么中心思 想,有什么积极意义。把这些要旨大致弄明白了,然后 再逐题对照原文作答,才能够高屋建瓴,准确把握。当 然,整体把握的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000年修改后的考试说明增加了筛选和提取信 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这三条能力要求,这 就意味着文言文阅读越来越向现代文阅读靠扰,更加强 高速体理解和综合能力。 古文和现代文一样,可以说都是由信息组成的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 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 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并能 提炼表达出来或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确的判断 。 “归纳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 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 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 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 导致的结果等等。近十年来,高考的古文阅读 均取材于史书,为人物传记的片断,所以突出 地考查了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指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 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作者的观 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 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 往往较大。不过,从高考实际看,考查得 较少。有时试题还考注解者的看法。 19892001年语文高考文言试题分析 年度 语知题 占分 短文阅读篇总 总 卷 % 题目出处 字 数 类别 题 量 占 分 分分 198912吴起论兵战国策魏策338良将7152722.5 19908田单攻狄战国策齐策238良将7142218.3 199110偏宠之弊颜氏家训教子222逆子7152512020.8 19929陈寿撰史晋书陈寿传293良史8152420 19936姚崇来蝗旧唐书姚崇传332真臣8162218.3 1994/子平孝母宋书孝义传281孝子 8 2013.3 1995/郑母教子隋书列女传349清官 1996/郭永执法宋书郭永传303直臣 1997/仁杰直谏大唐新语324直臣 1998/若水拒降宋书忠义传349忠臣7 1999/循吏苏琼北齐书苏琼传438循吏61812 2000/胡质父子 三国志魏书胡 质传 302清官61815012 (四)翻译 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五四”时期严复以“信、达、雅”三点作为衡量 翻译外文的标准,我们认为翻译文言文也应当 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的准 确无误。“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雅”是指 译文的优美自然。所说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 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 原文翻译出来。所说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 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 ,没有语病。所说的优美的自然,就是要使译 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 ,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 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 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 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 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 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3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文言文具体的翻译方法很多,也很活,通过 长期的实践,我认为切实可行、卓越有成效 的有下面五种方法: 保留原词 凡是文言文中的国名、地名、人名、官名、 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以及古今 意义相同的词,在翻译的时候,都可以原封 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 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例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 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灭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游褒禅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 钟山记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 如列传 删除原词 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 者起语助、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 在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 译成现代汉语时,因为没胡相当的词可以 用来表示它,所以不能硬译,应该删除不 译。例如: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传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涉江 增补词语 在翻译中,需要增补的词语主要有 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古代汉语中的 单音词非常多,而现代汉语中却以复音 词为多数。这些复词又大都是由文言词 汇中的单音词发展演变而来的,所以翻 译时,应该把文言之中的单音词增补为 相应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 秦孝公据(占据)崤(崤山)函(函谷关) 之固(坚固)之地,君(君王)臣(臣下)固 守以窥周(周朝)室(王室)。过秦论 廉颇为赵(赵国)将(大将),伐(讨伐) 齐(齐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诋(诋毁)大酋当死(死亡),骂(辱骂) 逆贼当死。指南录后序 翼日进(进献)宰(县宰),宰(县宰)见 (见到)其小(弱小),怒(愤怒)呵(呵斥 )成(成名)。促织 另一种情况是,因为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 洁,这就常常出现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 词、数量词等现象。为了使译文通顺畅达,语 意明白,翻译时就要把这些省略的句子成分或 某些内容补充出来。例如: 子曰:“隐者也!”子使(子路)反见之。( 子路)至则(隐者)行矣。论语二章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权以(之)示群下。赤壁之战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替换词语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是在文言词汇的基础上 发展而成的。有些词语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 不同,有些词语古今是同一个词,但表示的意 义有差别。在翻译中遇到这些词语时,都要把 它们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例如: 为(是)赵宦者令(头目)缪贤舍人(门客 )。廉颇蔺相如列传 初,鲁肃闻(听说)刘表卒(死去)。赤 壁之战 履 叟 吾 汝 贫 疾 快 调整词序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大体相同,但 由于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式 和现代汉语的句式相比发生了变化, 这要求我们在翻译时就要根据古今汉 语语法变化的某些规律,对原文的词 序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它们合乎 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不欺骗我呀。 石钟山记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就像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 信陵君窃符 救赵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赵国曾经和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响亮地发出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石钟山 记 4注意事项 字。通假字。 词。多义词,古今异义,特殊含义 ,词类活用。 句。特殊句式,复句。 假设:苟 若 使 倘 即 诚 如 转折:然 而 乃 则 但 注意文化常识 A槌床便大怒 B为吾子之将行也 C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词的文 化义 南取百越之地,以 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1991年考“东 宫” 1992年考古地 名“山东、江 表、关西、百 越” 考官职“除” 1997年考称谓 “陛下、臣、 卿、朕” 1998年考“有 司” 注意修辞 A批龙鳞,逆圣听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D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E权起更衣 F秦无亡失遗镞之费 G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注意偏义词 国家、质量、窗户、动静、好歹 1996年:短长 作息 偏义复词例句偏指义 成败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谭嗣同 ) 成 出入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 史) 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入 代谢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治平篇)谢 利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 录后序) 害 死生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 序) 死 往来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 后序) 往 异同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 异 作息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 5练习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 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_ _ 答案: 1不可以凭借国家的疆界来限制百 姓。 2帮助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戚都 背叛他。 3拿全天下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 戚都背叛的人。 公孙龙,赵平原君之容也;孔穿,孔子之叶 也。穿与龙会。穿谓龙曰:“臣居鲁,侧闻下风 ,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业之日久矣 ,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 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先生白马非马之学,穿 请为弟子。” 公孙龙曰:“先言之言悖。龙之学,以白马为非 马者也。使龙去之,则龙无以教;无以教,而乃 学于龙也者,悖。且夫欲学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