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成语专题语专题 复习习 学习目的: 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义的成语语 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语 一、望文生义,内涵意义不清 二、张冠李戴,适用对象不明 三、褒贬不分,感情色彩混淆 四、逆情背理,语法逻辑不符 五、喧宾夺主,主客尊卑颠倒 一、理解关键词键词 的含义义,不可望文生义义。 屡试试不爽爽,差错错。多次试验试验 都不错错。 间间不容发发 间间jin,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 头发头发 。比喻喻情势势危急到了极点。 不足为训为训 训训,教导导、规规范。不值值得作为为行 为为的准则则。 大方之家 大方,专专指学者、内行人。 身体力行 教学相长长 不速之客 素不相能 不齿齿于人 曲突徙薪 首鼠两端 夜阑阑人静 因人成事 醍醐灌顶顶 练习:找出下列成语的关键词。 身体力行:身体,亲身体验。 教学相长:长,促进提高。 不速之客:速,邀请。 素不相能:能,亲善。 不齿于人: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齿,意为不愿意 提到,表示鄙视。 曲突徙薪:曲,使弯曲。 首鼠两端:首鼠,踌躇不决。 夜阑人静:夜阑,夜将尽。 因人成事:因,依靠。 醍醐灌顶顶:醍醐,酥油,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后引 为智慧。 二、在理解原意的基础础上,把握比喻义喻义 。 方枘圆凿圆凿 方榫头头,圆圆榫眼,两下里合不起来。比 喻喻两者格格不入。 和盘盘托出 原意是端东东西时连盘时连盘 子都托出来。原来 比喻喻毫不保 留地全都拿出来。后来比喻喻 毫不保留地说说出实实情。 李代桃僵 原意李树树代替桃树树而死。原来比喻喻兄弟间间 互爱爱互助。后比喻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过。 登堂入室 堂,正房。室,内室。进进了正房又入内室 。比喻喻学识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渐进 , 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振聋发聩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耳聋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动。比喻喻 言论论激昂, 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 三、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语 1、形相近而义义不同的 骇骇人听闻闻 耸耸人听闻闻 骇骇,惊吓。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耸耸,惊动动。夸大或捏造事实实, 使人听了感 到惊异或 震动动。 鞭长长莫及 望尘尘莫及 原意是鞭子虽长虽长 ,却不能打到马马肚子。后 比喻喻相隔太远远,统统治或影响的力量达不到 。 原意是望着前面骑马骑马 的人走过扬过扬 起的尘尘 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喻远远 落在后面。 心旷旷神怡 心驰驰神迷 心境开阔阔,精神愉快。 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一心向往。 2、意义义相近而有细细微差别别的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心情平静,态态度温和。 心平气和,态态度冷静,不感情用事。 固执执己见见 一意孤行 顽顽固地坚坚持自己的意见见,不肯改变变。 不接受别别人的劝劝告,顽顽固地按照自己 的主观观想法去做。 体无完肤 遍体鳞伤鳞伤 皮开肉绽绽 形容遍体都是伤伤,也比喻喻理由全都被驳驳 倒,或被批评评、 责骂责骂 得厉厉害。 浑浑身受伤伤,形容受伤伤很重。 形容伤势伤势 很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3、 褒贬色彩不同 处心积虑: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具有贬义色彩。 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含褒义。 游手好闲:形容懒散游荡,贪图安逸,含有贬义 。 逍遥自在: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含有褒义 。 例句:老大时刻想把老二那份财产拿到手, 地 暗算老二。 例句:奶奶辛苦了几十年,如今退休了,可以 过过 的日子了。 处心积虑 逍遥自在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追逐某种东西,就像成群的野 鸭一起去逐食一般,含有贬义色彩。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惟恐落后。 例句:听说大坝漏水,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扛着铁 锹、草袋, 地奔向大坝。 争先恐后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不为大家所信服,贬义。 例句:1995年1月6日,郎平 ,果然 从美国新墨西哥州来了传真,这次传真令许许 多多女孩都哭了。 不负众望 4. 弄清适用范围和使用对象 狼狈为奸:一般用于两个或两群人,不用于一大批坏 人。 朋比为奸:不但可用于两个坏人,也可用于一大批坏 人。 例句:这伙人 ,干尽坏事。 朋比为奸 息息相关: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关系非 常密切。 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 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一般用于人与人或团体与团 体之间。 例句: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各国人民的援助,他们也 一定会援助我们,因为他们和我们是 。休戚相关 练习: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成语如何误用。 1、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全场听众无不为之 动容。 2、始作俑者是需要胆魄和才能的,20年后,当红旗渠水仍旧汩 汩流进万顷良田时,我们感慨尤深。 3、重庆日报1995年3月6日有一篇关于中美知识产权问题达 成协议的文章,大字标题是中美缔造城下之盟。 4、这个人常常正经事不干,一见人就侃侃而谈,废话连篇。 5、我国历代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 6、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7、那可怜的孩子衣衫破烂,满目疮痍,看了令人辛酸。 【巩固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刘金凤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如果留下她 的话,那么听到来自她忏悔声音的世人,是不 是会受到更大的警示呢? B.在有老虎的地方,恶狼便销声匿迹了。 C.四个现代化不是能一挥而就的,而要付出我 们艰辛的劳动。 D.奇峰异岭迎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A “销声匿迹”和“偃旗息鼓”: 前者多形容不公开露面,或故意隐藏自己 的踪迹;后者多用于中止正在进行的事情。 “一挥而就”和“一气呵成”: 前者指文思敏捷;后者形容文章的结构、 气势以及做事。 辨 析 区 分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科举制度的目的是要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使他们循规蹈矩,安于现状。 B.她曾立下赫赫战功,但从不固步自封,总 是谦虚谨慎,继续前进。 C.这里盛产柿子,地里、山坡上、院子里, 柿子树触目皆是。 D.她扣球的手法变化无常,叫人防不胜防。 D 辨 析 区 分 “循规蹈矩”和“安分守己”: 前者形容人守规矩,不轻举妄动;后者形容人本分 ,不胡作非为。 “固步自封”和“抱残守缺” : 前者多指不想革新,不肯前进;后者多指不肯放弃 旧的,不愿接受新的。 “触目皆是”和“比比皆是”: 前者着眼于视觉,满眼都是;后者着眼于空间,到 处都是。 “变化无常”和“变化多端”: 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用于天气、性情等;后 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段、方法等。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狮身人面像的鼻子竟然不胫而走。 B.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 若罔闻了。 C.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 的海关人员,更是义不容辞。 D.手无寸铁的司机,面对两个手持匕首的歹 徒,毫无惧色。 D “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 辨 析 区 分 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后者多形容东 西突然消失。 “置若罔闻”和“置之度外”: 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后 者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 “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 前者指道义上应该做到的,用于没有明确责任的 方面;后者形容人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手无寸铁”和“赤手空拳”: 前者可以指一点凭借也没有;后者只能指空着手 ,什么也没有。 【对比识记】 选择成语填空,注意成语自身的特性及句子其他 部分对它的限制 。 1. 放敌人这一小股侦察队过去,不要( )。 A. 打草惊蛇 B. 投鼠忌器 2. 她把大家说得捧腹大笑,而自己却( )地继 续说下去。 A. 道貌岸然 B. 一本正经 3. 农民纷纷起义,腐朽的政权处于( )之中 。 A. 风雨如晦 B. 风雨飘摇 A B B 打草惊蛇:比喻做事泄密而惊动了对方。 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 道貌岸然 : 一本正经: 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含 贬义,用于嘲讽人。 形容态度很庄重,很规矩。 风雨如晦 : 风雨飘摇: 比喻局势动荡不安或岌岌可危。 比喻于恶劣环境中而不改变气节 操守。形容社会黑暗混乱。 4.因为身体欠佳,是否去参加讨论会,她还有点( )。 A.狐疑不决 B.犹豫不决 5.宋庆龄虽年事已高,但仍精神饱满,坐在椅子 上( )。 A.夸夸其谈 B.侃侃而谈 6.雅典神庙上的浮雕,在工业酸雨的溶蚀下,已 经( )了。 A.面目全非 B.面目一新 B B A 针对成语测试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 增加积累的量 (数量、词义的整体把握) 提高答题的技巧 (辨析判断能力) 基础 关键 1、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 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2002年4月2日中国教育报别跟大学生过不去) 2、我们的先哲中不乏画“”高手,他们用自己 美轮美奂的画,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美。 (年第2期(学生版)中学语文 “”的启示 3、人类的一切语言是如此的贫乏、如此的苍 白!处心积虑、搜索枯肠写出来的歌颂之辞在 这未加雕饰的自然美景面前显得如此的无味! (2002年第4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 积累的四大途径 1、大量阅读,关注成语 2、翻阅词典,积少成多 3、课堂笔记,录其精华 4、课外训练,巩固落实 提高高考成语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关键是 辨析辨析成语性质和语言情境的内在关系成语性质和语言情境的内在关系。 如这一关系能统一则成语使用正确,如 这一关系是矛盾的,成语使用便是错误 。 一、望文生义,内涵意义不清 成语的重要特点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 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因此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 二、张冠李戴,适用对象不明 有一部分成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 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我 们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张冠李戴,弄错它 们适用的对象。 成语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 感情色彩的,或褒义,或贬义,或 中性,在平时运用过程中,我们应 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 的需要,选择色彩鲜明的成语,不 能混淆其色彩界限,否则,就会犯 感情色彩不当的错误。 三、褒贬不分,感情色彩混淆 1、他这人平素爱出风头,工作华而不实,喜欢 侃侃而谈,害怕艰苦的斗争,在严重关头经 不起考验是自然的。 2、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 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3、 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 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夸夸其谈 , 跃跃欲试 , 雅俗共赏的好歌曲。 1、407寝室里的六位小伙子都只有十七八 岁,他们一个个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2、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 两小无猜, 形影不离,十八岁时又同时跨入军营, 比翼双飞。 3、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 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 历史上汗牛充栋。 血气方刚 , 朝夕相处 。 比比皆是 。 1、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 , 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 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2、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逐渐改变了写 文章文不加点 的毛病。 3、曾经风靡一时的校园民谣已成明日黄花, 如今是唱者寥寥。 冰雪消融 , 不用标点 四、逆情背理,语法逻辑不符 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能准确而全面 地掌握它的意义或词性和语境的关系, 在使用过程当中会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等 不符合语法或逻辑的现象。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可以把革命进行 到底,但结果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真令人可 惜。 2、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 长出一大片痘痘。 3、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 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 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4、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 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五、喧宾夺主,主客尊卑颠倒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 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辨别不准, 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1、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 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2、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 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 砖引玉的作用。 3、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 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出 色。 高考成语解题方法例析高考成语解题方法例析 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觉出发,汲 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光怪陆离”的表层意思是“光彩奇 异,色彩繁杂”,可形容“事物的 奇形怪状,各式各样”。这一成语 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现代观念” 既有出自本土的,也有来自西方 的,有应该肯定发扬的,也有应 该否定批判的,有精华,也有糟 粕,总而言之是复杂多样、层出 不穷的。可见用“光怪陆离”来修 饰是正确的。 知其义 辨其性 析语境 下结论 例一: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 A、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 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 B、古往今来,一切有识之士有为之人,都 能够把握自己,以不沉迷于金钱、美女 为戒;而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人,没 有不玩物丧志的。 C、真是无独有偶,你刚才谈的那个骗子行 骗的手法,我在别的地方也碰到过。 D、他很有才华,但恃才傲物,同事们都不 喜欢他。 AA 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 一句是( ) A、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 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B、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远眺,起伏的 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 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C、有了理想,你就会特别注意诚信;确 立了目标,你就不会再为小事斤斤计 较,而让诚实在目标设定下的每一件 小事中体现出来。 D、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公安干警采取 开门揖盗再关门打狗的战术,终于将 其缉拿归案。 CC 孤疑不决: 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含贬义。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夸夸其谈 : 侃侃而谈 : 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含贬义。 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含褒义。 面目全非 : 面目一新 : 样子跟以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 大得很。含贬义。 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 貌。含褒义。 一、成语复习的重要性:成语语是汉语汉语 中经过长经过长 期演化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语。它以简练简练 的形式蕴蕴含 丰富的内容,以生动动的形象唤唤起人们们的联联想,以 精辟的语义语义 启迪人们们的心智。所以,历历年的高考 都把成语语列为为必考内容。 例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7 年全国试题) A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 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 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 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 ) 例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000年全国试题) 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 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味”图片展,将伪科 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 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 ,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 B ) 1、望文生义 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 很吃力。 例:二战成了时下影视、美术、文学等艺术创作 炙手可热的题材。 例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 试题)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 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 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 别人照顾,也仍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 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B) 2、近义混用 例: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 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例: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 行李。 3、褒贬失当 例: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心下也蠢蠢欲动。 例:罪犯的恶行使公安人员荡气回肠,他们下 决心要抓获并严惩这伙暴徒。 例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9 年全国试题) A 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 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 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 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 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 永逸。 (A) 4、顾此失彼 例: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 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例:身在茫茫沙漠之中,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 才能共渡难关。 5、前后矛盾 例:他恢复官职后,车水马龙,门可罗雀的景象 也随之重现了。 例:铃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 例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8 年全国试题) A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 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 背。 B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 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 虑。 C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 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 栗。 D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 培是否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 ( D ) 三、成语复习的方法 1、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3、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 褒贬色彩不同的 弄清适用对象和使用范围 四、成语练习题 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 、西方现代派名剧等待戈多,结尾别出心裁,独辟蹊径 ,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 B 、山东队的球门稳如泰山,客队几次猛烈的进攻都未能奏效 。 C 、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D 、他把相声演员的话转述得历历在目,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 。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 、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B 、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所以 他也爱好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速晋升渠道开发:营销主管面试问题及答案精 编系列
- 科技巨头求职首选:国金AI面试题库精 编与解答案例
- 2026届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设备技术专家面试必 备:面试题库精 编与解析
- 2026届来宾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同城生活圈发展模式解析
- 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 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 学校账务处理讲解
- 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 2025年静宁县城区学校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乒乓球二级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乐清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血标本采集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北京卷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
-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GB/T 45938-2025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件模板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DB31∕T 444-2022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呐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