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宏立明胶厂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讷河市宏立明胶厂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讷河市宏立明胶厂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讷河市宏立明胶厂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讷河市宏立明胶厂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讷河市宏立明胶厂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目录第一章 总论 .4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1.2 项目建设方案 4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51.4 项目效益 6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1.6 综合评价 .8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02.1 项目建设背景 .10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三章 建设条件 173.1 项目区概况 .17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20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24.1 市场分析 .22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254.3 市场风险分析 .26第五章 建设方案 27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7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27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285.4 工艺(技术)方案 .295.5 设备方案 .385.6 建筑方案 .435.7 节能减排措施 .455.8 实施进度安排 .45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466.1 环境影响 .46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476.3 评价与审批 .47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47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77.2 劳动定员 .487.3 经营管理措施 .487.4 技术培训 .497.5 劳动安全 .49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498.1 投资估算依据 .498.2 投资估算 .508.3 资金来源 .51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52第九章 财务评价 .529.1 财务评价依据 .529.2 销售(营业)收入 .52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539.4 财务效益分析 .539.5 不确定性分析 .549.6 财务评价结论 .54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54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54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 .5510.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56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所有制形式,发展历程,主营业务,人员结构等。1.1.2 财务状况近两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资产、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销售(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等。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年龄、学历、职称、业绩以及主要社会兼职等,有无破产、银行欠资或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等。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讷河市宏立明胶厂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讷河市孔国乡信义村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项目建成投产后,玉米种植面积1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总产量达到600万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达到2500公斤,总产量达到3000万公斤,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土地耕暄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地力及土壤墒情监测技术。黑龙江省讷河市宏立明胶厂常年与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业务部门有长期的协作关系,每年承担农作物栽培等试验、示范十几项次,始终站在科技前沿,大力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等实用技术。所需设备有: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监测关键设备与监测辅助设备、土地平整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等96台套。田间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田间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源工程65736米、机耕路32.11公里、田间路23.71公里),灌溉工程,地力建设工程(包括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平衡施肥、土地耕暄)。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地力墒情监测体系建设、晒场建设30000平米,粮仓10000平米,种储窖5000立方米。建设期限。一年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需总投资2530.57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为1641.54万元,仪器设备投资692.96万元,安装费34.65万元,预备费56万元,其他费用49.5万元,流动资金55.92万元。项目投资规模为2530.5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2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280.57万元。1.4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1万亩玉米平均亩增产达到100公斤,新增产量100万公斤,新增产值180万元。1.2万亩马铃薯亩增产200公斤,新增产量240万公斤,新增产值384万元。该项目投资利润率7.06%,投资回收期7.99年(税后、静态),财务内部收益率9.27%(税后)和财务净现值201.08万元(税后)。生态效益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可以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项目区基础地力等级,从而改善耕地质量,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通过平衡施肥和施用有机肥,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对讷河市的农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项目区建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示范窗口,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项目为粮食产量的再提高开创了新的发展道路,探索出一条增加粮食产量的成功之路;三是项目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增加项目区农民的收入,加快奔小康的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通过项目建设还可以带动畜牧业、粮食加工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域经济的健康发展。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依据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通知(国农办2008209号)要求和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20042010年)、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等内容,以及其它有关法规、规定等依据性文件进行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相关规范与标准 (1)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马铃薯(NY T 1490-2007)(2)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NY-T 401-2000)(3)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DB51T_818-2008)(4)马铃薯脱毒种薯(GB18133-2000)(5)马铃薯种薯(苗)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DB51T_821-2008)(6)马铃薯等级规格(NYT 1066-2006)(7)无公害马铃薯(DB33/ 549-2005)(8)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玉米(DB11T 324.5-2007)(9)东北地区高淀粉玉米生产技术规程(NY-T 1425-2007)(10)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制品(NYT 418-2007)1.6 综合评价本项目采用技术成熟,经过协作单位多年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年来先后开展试验126项次,新技术示范23项次,推广单项和综合技术87项,完成高产攻关19项。近年来获得的荣誉有:获农业部丰收计划奖8项,省丰收计划奖6项,省厅科技进步奖15项、市科技进步奖15项。由于在科技兴农工作中业绩突出,中心先后被省、绥化市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全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考核获先进单位等。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项目达产期内年均新增销售收入564万元,年均总成本360.77万元,利润77.96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9.27%,项目财务净现值(ic=8%时)为203.2万元。以上部分说明盈利能力满足了行业最低要求,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7.99年(含建设期),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表明项目投资能按时收回。本项目主要采取积造农家肥,减少化肥、复合肥施用;采取测土平衡施肥,改善土壤结构;在病虫害防治上,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污染。讷河市现有各类马铃薯加工企业1447家,大型水晶粉丝生产企业2家,精制淀粉加工企业29家,民营粉坊1279家,每年需要原料马铃薯100万吨。实施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实施区域化布局,建设产业化基地,每年可为马铃薯深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可靠马铃薯原料3万吨。本项目风险主要是自然灾害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如冰雹、干旱、洪涝、早霜等都可以导致粮食产量、品质下降。可以采取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水利、农机、农艺及林田路综合治理多种形式,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面积。本项目可带动500户农户通过种植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每年户均增收4000元。大大支持新农村建设。结论:1、项目规模、发展目标设计科学合理。2、项目资金投向合理,重点用于项目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达到建设要求,有利加快农民致富步伐。3、在栽培技术方案选择上,体现了各项新技术的组装应用。如先进的耕作方法、科学的测土配肥、完善的节水灌溉手段等。4、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投资回收期7.99年,内部收益率9.27%。5、项目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责任分工明确、建设方案可操作性强,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提供了保证。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促进讷河市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提高社会效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建议:采取优良运作模式,落实好各项工作,积极与专家技术相结合,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与运作。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两个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国生产的玉米、马铃薯因为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粮食生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冲击。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出现了耕地、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现象,国家的粮食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从国家的粮食安全大局考虑,国家十分重视粮食生产。这对于讷河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从国际形势、国内的发展需要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出发,实施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加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讷河市为适应市场和加工业的需求,努力使马铃薯种植布局向规模化、标准化目标发展,种植区域向铁路沿线、加工企业周边集中,为实现马铃薯转化增值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998年的3.5万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5.2万公顷,公顷产量由过去的18吨提高到现在的30吨,总产量已增长到130万吨以上。这个市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装备种薯生产设施,建立脱毒种薯基地6.5万亩,年可生产适应市场不同需求的种薯12万吨。玉米播种面积每年都在160万亩以上,占耕地面积的74%以上,玉米产量每年都在80万吨以上,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的90%以上,商品量在60万吨以上。玉米、马铃薯不但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玉米亩效益都在300元以上,马铃薯亩效益4000-5000元。增产增效潜力巨大。由此可见,只有保证提高马铃薯、玉米主导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生产的投入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才能稳定粮食产量,保证广大农村生产发展,保证广大农民生活宽裕。因而要发挥生产优势,在生产上搞突破,搞调整,搞建设,使马铃薯、玉米这一对拳头产品真正体现区域经济优势,就迫切需要增加对生产的投入,建设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发挥区域布局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组织创新,推进产品的优质化、专业化、区域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农业综合效益。讷河市宏立明胶厂实施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具有诸多优势。一是交通、通讯条件优越。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东与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五大连池毗邻,西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隔江相望,南与富裕县相接,北与嫩江县相邻。齐加铁路、111国道纵贯全境。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全部畅通,交通十分便捷。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构筑了网上互联,国内、国际长途程控电话,特快邮递等优势。二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下水储量丰富,地下水储量2.22亿立方米。全市共有机电井1115眼。有大型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4万余台,基本上可以满足玉米、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土壤结构以草甸黑钙土和碳酸盐草甸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玉米、马铃薯作物生长。这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集中,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处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年日照时数27002800小时,年太阳辐射115130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太阳辐射总量的60%和降水量的70%以上集中在玉米生长的最佳期,为玉米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三是玉米、马铃薯种植技术先进。我市农民种植玉米、马铃薯历史悠久,掌握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已全部实行了催大芽,坐滤水,破垄夹肥,垄上豁沟,人工等距点播,近年来又出现机械精量播种,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品种选择上,严格控制越区引种,种植优质专用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积累了从催芽坐水种、高压汞灯防治玉米螟到扒皮晾晒等一系列的管理经验,技术成熟,品质优良,有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讷河市为适应市场和加工业的需求,努力使马铃薯种植布局向规模化、标准化目标发展,种植区域向铁路沿线、加工企业周边集中,为实现马铃薯转化增值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998年的3.5万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5.2万公顷,公顷产量由过去的18吨提高到现在的30吨,总产量已增长到130万吨以上。这个市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装备种薯生产设施,建立脱毒种薯基地6.5万亩,年可生产适应市场不同需求的种薯12万吨。四是玉米、马铃薯加工、转化能力强。全市现有各类玉米、马铃薯加工企业1447家,大型水晶粉丝生产企业2家,精制淀粉加工企业29家,民营粉坊1279家,年可实现产值3.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全市构成了“港进”牌水晶粉丝、“家良”牌粉丝、“雪花”牌淀粉、“碧雪”牌淀粉四大品牌优势。其中“港进”牌水晶粉丝、粉皮产品打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并且批量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市场,年出口创汇80万美元。据初步测算,讷河市马铃薯产业每年可拉动市域经济增长9.1亿元以上。五是政府重视,农民生产积极性高。讷河市高度重视玉米、马铃薯项目建设,真正把其做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优化生产区域布局,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将玉米、马铃薯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为构建区域生产优势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证条件。同时积极申请和重点扶持农业生产项目,能够认真落实项目建设匹配资金,保证匹配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正常运行。所以在讷河市建立玉米、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符合实际需要。六是企业实力强。截至2007年底,资产总额达到1亿元,其中形成固定资产8735万元,流动资金1376万元,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是讷河市2001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2005、2006年被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6年被认定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决策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关系国家富强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国家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充分表明在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生产对国计民生及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在我国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城市、交通占地,环境恶化,使原本珍惜的耕地又不断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农副产品价格不高,而农业生产物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种植粮食的生产积极性受挫,以至出现了区域性、阶段性的“粮荒”现象,而随着我国人口的逐年增加,耕地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承载压力。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实施了“一免四补”的扶持、稳定农业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得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此宽松、优惠政策下,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这是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步骤。2.2.2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是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市场面临着巨大的进口压力和冲击。而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能力低下,手工劳作普遍,排涝工程和抗旱工程都经不住自然界各种灾害的考验,农业生产资料利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仅为发达国家的70%。为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迫切需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我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是国家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和投入力度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2.2.3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是实施和完成国家多项行业发展规划的必然要求国家制订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多项行业发展规划,目的在于恢复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讷河市位于国家东北优势粮食生产区内,处于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上,玉米、马铃薯生产历史悠久,能够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资源与环保等基本要求。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着重进行玉米田间工程,玉米生产监测及其配套集成技术普及和应用,项目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互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是恢复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相关的项目。只有将项目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中国农业才有出路。2.2.4 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是构筑企业农业产业化建设格局的必然选择讷河市把马铃薯产业开发作为农业开发突破口来抓,使该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拉动企业玉米、马铃薯规模化生产,促进结构调整,拉动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实施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实施区域化布局,为全市1447家各类玉米、马铃薯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申报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完全符合文件精神及分类项目投资安排原则,符合国家及行业投资方向要求。2.2.5 讷河市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缘,嫩江东岸。其地理坐标:东经1253020,北纬482940,东与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五大连池毗邻,西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隔江相望,南与富裕县相接,北与嫩江县相邻。齐加铁路、111国道纵贯全境。市域总面积6674平方公里。市区内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讷谟尔河由东向西贯穿讷河市全境,最后汇入嫩江。沿河、沿江地势平缓,平均海拔高度在193-215米。最高点在市区东北角,最低点在市区南边缘地带。讷河物华天宝,土质肥沃,资源丰富,阡陌流金,素以“北国粮仓”闻名遐迩,盛产大豆、马铃薯、小麦、水稻、甜菜、芸豆、葵花籽等。199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粮豆薯年总产量123万吨,养殖业总产值8.2亿元,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22位,全省第1位,是黑龙江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四强县之一。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悠久的历史,使我市成为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多年来,讷河市一直把粮食生产紧紧抓在手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加快富民增收步伐。面对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免两补”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着眼于国际农产品准入标准和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但是,由于我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区,十年九春旱,干旱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投入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传递滞后,科技成果转化慢,农业标准化水平还不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在这几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力建设,以规模化、集约化促进农业发展,以产业化带动龙头企业和相关企业进步,以现代化、标准化加快农业提质增效。 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选择项目选址原则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选址的原则是:一是建在能保证30年不被转为非农业用地的基本农田划定区域内;二是集中联片,便于机械化标准作业;三是交通便利,外部水利设施较为完备;四是地力在中、上等水平。项目选址依据承担项目的乡镇,土地平整连片集中,农民科学种田水平高,应用良种和先进技术的意识强,农田设施有一定基础,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预定指标。项目选址落实地点通过分析研究,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项目总面积确定为优质玉米1万亩,脱毒马铃薯1.2万亩。落实在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交通便利、地力中上等、玉米和马铃薯连片种植,增产潜力大,效益好的孔国乡。建设地点位于讷河市讷五公路13公里处,项目区各自土地连片,可形成玉米、马铃薯区域优势,便于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建设用地的来源为农户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给讷河市宏立明胶厂,转包时间5年为一个周期,参照第一次转包协定价格协商确定转包期租金。公司将该部分土地纳入整体种植规划进行经营。村民自愿加入种植协会,将土地交给公司代为耕种,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农产品优先按市场价自愿出售给公司,公司同时进行生产资料公开招标采购,成本价卖给会员,产品按最高价出售,统购统销,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所选项目区经过农业、计划、水务、林业、农机、交通、环保、土地、建设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论证后确定,项目区基础设施较好,四邻地块种植水平较高,水肥气热条件好,利于项目各项经济指标。3.1.2 自然条件讷河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风大干旱,夏季温暖多雨,秋季低温早霜,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0.7,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42.2。降雨集中在七、八月内,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8.2%,年平均降雨量450.8毫米,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多南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2.88米。项目区属大兴安岭隆起带和松嫩平原地层沉降带的交界处,含水层多为砂砾石、砂卵石、卵石及细砂透镜体等孔隙组成。地质构造为80米以内为第四纪和第三纪地层。黑色腐植土在0.5-5.5米,黄土层为5.5-8.8米,土质坚实,承载力为0.16-0.19Mpa。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划分和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黑建字第266号文件规定,讷河市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3.1.3 社会经济状况讷河市政建设速度较快,城市功能齐全,道路宽阔整洁,过境路和城内主次干道均为标准化水泥路面。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齐加铁路,111国道南北贯穿全境,是齐齐哈尔北部主要物资集散中心,通讯设施完善、健全,电力供应充足。国家计划建设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即将上马。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设备齐全先进,城乡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讷河市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城、省级文明城等荣誉称号。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农业一枝独秀。在种植业上,大力发展特色、绿色种植,全市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60万亩,主要以茹娘、无壳白瓜、黑小豆等经济作物为主。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6万亩,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0万亩。域内1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主要种植马铃薯、大豆、甜菜、水稻、蔬菜、玉米等绿色食品,尤其绿色蔬菜享誉国内外,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在养殖业上,以实现畜牧业“半壁江山”为目标,通过实施科教兴牧工程、畜禽良种化工程、分带养殖工程,使全市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形成黄肉牛养殖带、蛋鸡养殖带、山绵羊养殖带、生猪养殖带、水产品养殖带和绿色养殖园区,现基础母牛居全省第二位。工业迅猛发展。工业体系齐全完备,规划建设中的经济园区政策优惠、环境优越。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带动的薯、豆、糖、畜禽四大动脉产业已具规模。全市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23家,年加工鲜薯能力达80万吨。银河集团被列为省级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讷河市已被列入全国和黑龙江省“大豆振兴计划”重点县,“两高”大豆及其产品覆盖大江南北。依托北方糖业公司,每年种植的甜菜面积、甜菜产量及其红光牌绵白糖产量均为全国之冠。以大兴农牧企业集团、完达山乳业集团为“龙头”,以各专业养殖村屯场户为骨干,辐射全市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水晶粉丝、雪花淀粉等十余种产品获国家金奖和国家绿色食品质量体系认证。十万头肉牛屠宰、2万吨变性淀粉生产、大兴集团大豆蛋白肽已被黑龙江省计委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程项目。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全方位、开放式、多功能、辐射周边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商贸网点达5,000余处。外贸窗口遍国内大中城市,被国家授予对外经济贸易进出口经营权,成为讷河跨出省门、走出国门的重要通道。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讷河市委、市政府在壮大马铃薯加工企业的过程中,不厌其小、不厌其多,采取全民、集体、个体、股份合作、合资、独资等多种办法,大上马铃薯加工项目,努力变优势产业为主导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城乡共有马铃薯加工企业9 5 8 家,占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2 1 。在培育“龙头”企业上,市委、市政府采取改造、租赁、挂靠国有企业等措施,通过资金投放优先、项目引进优先、技术改造优先、人才充实优先等办法,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牵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先后投入3 5 0 0 万元新上广昌淀粉厂、鲁民粉条公司等龙头企业,对一些淀粉厂进行了技术改造。为了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这个市又以这些企业为核心组建了马铃薯行业集团总公司,对全市马铃薯资源开发实行统筹规划,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行业管理。今年,又投资8 5 0 万元,引资4 5 0 万元,正在兴建3 个年加工能力2 万吨以上的淀粉厂,全部采用快速分离新工艺。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有6 个乡镇和4 6 个村成为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村。3.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本项目风险主要是自然灾害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如冰雹、干旱、洪涝、早霜等都可以导致粮食产量、品质下降。可以采取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水利、农机、农艺及林田路综合治理多种形式,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面积。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国内市场据有关专家预测,在2005年和2010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分别为2934万吨和2301万吨。这表明玉米供给不足将是长期趋势,这是由我国人口与经济双重需求增长的基本发展态势及供给能力提高有限性所决定的。我国玉米消费主要包括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和口粮消费。其中饲料消费占玉米总量的70%左右,约9300万吨;工业消费占消费总量的10.8%左右,约1300万吨;口粮消费基本稳定,每年大致为1600万吨左右。我国玉米消费有以下两大特点:一是玉米消费的增长与生产增长基本同步。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畜牧饲养业和饲料加工业快速增长,我国玉米消费量大幅度增长,由1979年的不足6000万吨增加到1991年的8180万吨,增长近40%。1996年以后,产量持续增长,但消费量一直在1.5亿吨左右,暂时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二是玉米消费存在明显的区域间不平衡,东南、华东、西南地区以及京津沪这些玉米产量较小的地区,消费量却很高。长江以南的15省玉米产量仅占全国的23%,消费量却占50%左右。相比较而言,一些玉米生产的大省区玉米消费量却很小,从1991年到2002年,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玉米生产量占全国的29%,消费量仅占全国消费量的8%,这种玉米生产与消费的空间错位,是我国多年来玉米北粮南运流通格局的主要成因。我国已成马铃薯生产和消费大国。马铃薯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十分广泛,是很好的加工原料,也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目前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2000万公顷,总产量3.5亿吨。其中中国的种植面积达488万公顷,占世界的25%。近几年在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马铃薯加工业迅速发展,主要包括冷冻薯条、马铃薯全粉和淀粉。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生产冷冻薯条6.3万吨,进口三万吨。全年实际消费量近九万吨。目前全国约有12家企业生产马铃薯全粉,总产能8.9万吨,生产形势呈现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冷冻薯条生产企业大部分是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集中度较高。因利润丰厚,2008年黑龙江、内蒙、甘肃、青海等地在建马铃薯全粉项目5.6万吨。现今我国马铃薯淀粉生产上一定规模的企业约有50余家,小企业千余家,其中主要生产企业拥有74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60多万吨,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全旋流、全密闭工艺的生产线。2007年我国马铃薯淀粉实际产量30万吨左右,达到一级品的产量有五万多吨。地区市场黑龙江省玉米、马铃薯种植几乎遍布全省,年总产为8001100万吨,约占粮豆总产的40%,商品率在70%左右,平均每年有300万吨需销往省外和国外。这为发展外向型玉米产业与开拓外埠玉米、马铃薯市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从我市情况看,我市每年粮食产量都稳定在16亿斤左右。玉米产量每年都在80万吨以上,马铃薯产量每年都在130万吨以上,商品量在150万吨以上。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将成倍增大。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主副换位”战略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对粮食,特别是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将成倍增长。而且讷河市拥有年加工100万吨的玉米、马铃薯加工企业黑龙江银河公司,需从周边安达、兰西、明水、望奎等市县进口玉米40万吨,以我市现有玉米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建设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尤为重要。4.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本项目采用的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培育种植技术,先后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奖。该项目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完全可以生产出优质的玉米和马铃薯。并根据每年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不断开发出新品种。玉米生育期约为115天。幼苗生长较健壮,株行收敛。株高约259厘米,穗位高95厘米。果穗圆筒型,长24.4厘米,粗5.1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中齿,淡黄色。秆强不倒伏。抗玉米大斑病、黑粉病和黑穗病,耐玉米青枯病。该杂交种经19921993年两年试验,平均亩产609.7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5.20。项目实施前玉米亩产500公斤,项目实施后玉米亩产600公斤,亩增产100公斤,亩增加产值100元,年增加销售收入100万元。脱毒马铃薯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马铃薯新品种。它具有结薯早、膨大块、早熟、无病毒感染、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深受农民的青睐。项目实施前马铃薯亩产2000公斤,项目实施后马铃薯亩产2200公斤,亩增产200公斤,亩增加产值240元,年增加销售收入288万元。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管理和市场化经营方面的模式1、采用“公司农户市场”的管理模式。公司与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公司将该部分土地纳入整体种植规划进行经营。村民自愿加入种植协会,将土地交给公司代为耕种,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农产品优先按市场价自愿出售给公司,公司同时进行生产资料公开招标采购,成本价卖给会员,产品按最高价出售,统购统销,降低成本,增加收入。2、系统服务营销创新模式示范法:在市场培育、推进过程中, “注重校企联合”。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搞对比试验。建立23个长期的试验点,让用户眼见为实,起示范作用。实验法:免费为一部分农户户试用产品,用实际效果说服客户,以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倡导“系统服务营销”理念,不仅向农户提供原料还提供了农作物种植新技术、粮食价格市场信息等服务功能,当好客户的参谋,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4.3 市场风险分析4.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主要是自然灾害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如冰雹、干旱、洪涝、早霜等都可以导致粮食产量、品质下降。另外,由于个别农户种植品种生育期长,存在着玉米、马铃薯品质不高的问题,没有形成品牌、规模、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势必影响玉米、马铃薯价格的提高。玉米成本较高,农业生产投入品价格持续上涨,造成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运输距离比较长,成本高,造成玉米在国内外贸易中的成本劣势。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在稳定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水利、农机、农艺及林田路综合治理多种形式,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面积,建成高产、稳产田,增强作物抗灾能力,不断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在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的同时,要繁育优良品种,改善玉米、马铃薯品种,提高玉米、马铃薯品质;精耕细作,合理密植,抗旱保苗;配备先进的耕作机具,测土平衡施肥,增加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根据土壤墒情监测,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2.2万亩,种植优质、高效玉米作物1万亩,亩产可达到600公斤,可生产优质玉米600万公斤,增产100万公斤。种植脱毒马铃薯1.2万亩,亩产可达到2200公斤,可生产脱毒马铃薯2640万公斤,增产240万公斤。建设规模建设优质玉米和脱毒马铃薯中低产田改造2.2万亩。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发挥优良品种、土壤耕暄、培肥地力、节水灌溉等先进配套技术综合组装的示范作用,推动本地区粮食生产快速发展。5.2 建设规划和布局按照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根据讷河市地理位置,农业发展现状,立地条件,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水利、农机等设施的基础上,实施田间工程、农业机械及地力、水利工程、墒情监测的科学布局。项目承担单位为讷河市宏立明胶厂,项目建设在讷河市孔国乡信义村的行政区域内。项目建设通过完善和装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监测室,开展节水灌溉、培肥地力、土壤墒情监测等主要措施,使2.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示范基地窗口。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5.3.1总体目标:通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实现粮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水平,使农田达到高产、稳产田标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5.3.2产量目标: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亩增产100公斤;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年产玉米达到600万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年增加产量100万公斤。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220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亩增产200公斤;1.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年产马铃薯达到2640万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年增加产量240万公斤。5.3.3地力目标: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有机质含量提高0.5%。5.3.4农作物良种化程度:农作物良种化率达到100%。5.3.5适时作业率:适时作业率100%。5.3.6农机化技术措施标准:劳动生产率提高1520%。5.3.7肥料利用率目标: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5.3.8水分利用率目标:农田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5%,达到1.5公斤/mm亩;5.3.9测土平衡施肥目标:2.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平衡施肥面积100%,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5%。5.3.10生态效益目标:污染程度降低10%。5.3.11 中等旱灾风险目标:8%左右。5.3.12 商品率目标:玉米商品率达到75%以上。马铃薯商品率达到80%以上。5.3.13土壤耕暄目标:深松35cm以上,全面打破犁底层,耕作层厚度达到25cm。2.2万亩标准优质玉米、马铃薯粮田建成后,田块整理及灌溉设施符合节水灌溉要求,土地整理及工程满足1日大雨条件下不产生径流,按300亩为单元实施连片种植,排水设施建设按可防御510年一遇洪涝灾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项目区达到旱能灌、涝能排,节水灌溉,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5.3.14 农户增收目标: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农户种植玉米亩增收100元,种植马铃薯亩增收240元5.4 工艺(技术)方案5.4.1工艺(或农艺)技术方案选择的原则与依据原则:一是节水灌溉原则;二是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原则;三是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的原则;四是培肥地力,提高耕地基础肥力的原则;五是提高农作物抗旱减灾能力的原则;六是粮食提质增效的原则。依据:为确保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生产出优质产品,并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本项技术坚持以各项先进农业技术综合组装为前提,以“三制”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在耕作制上,作到精细整地,达到土壤深松细碎、蓄水保墒、旱能灌、涝能排的最佳耕作状态,通过深耕,打破犁底层、增厚活土层,使土壤由硬变暄,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使土壤三相比处于更合理状态,形成自下而上的适宜的水分梯度和空气梯度,进而使水、肥、气、热四大土壤因素处于协调的运行状态,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二是在施肥制上,使用现代生物肥料、优质农家肥,改土培肥,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保证标准粮田的肥沃状态,避免地越种越穷,越种越硬,从而实现减耗而增收,土地用养结合的良性生产循环局面。三是在轮作制上,进行合理的轮作,充分发挥其均衡利用地力的作用。因地制宜,因地种植,从大农业出发,把牧草和绿肥纳入轮作体系中,提高标准粮田的综合抗灾能力,实现标准粮田的可持续性发展。按照地力建设标准,在培肥地力及土壤墒情监测等项技术选择上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及与农机装配推进项目配套的深耕深松技术,选用上述技术,主要是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防止土壤环境恶化、有机质减少、黑土层变薄,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原则,不断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物理性状良好、通透性强,执行土壤耕作制、施肥制、轮作制,确保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顺利实施。5.4.2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节水灌溉技术方案讷河市水资源丰富,有可利用水面12万亩,但水资源浪费是制约我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发展节水农业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发展节水农业,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每亩可增产粮食50公斤,增加农民收入40-50元。发展节水灌溉,总用水量远远小于可开采量,不但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更重要的是水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实施节水灌溉技术,需在项目区打不同深度补水井,配套相应的节水灌溉设备,实行节水灌溉,节约水源。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项目区种植优质玉米1万亩,脱毒马铃薯1.2万亩。用水工艺采用坐滤水和喷灌技术,用水保证率为90%,取水方式为项目区内打机电井取水。新打机电井及配套提运水设备投资为国家投资和农民自筹相结合。(1)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分析计算结果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补给量包括大气降水补给量、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量及河道入渗补给量。经计算:项目区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284104m3a。(2)项目区现状供水工程系统,现状用水情况及需水预测项目区现状年用水主要是农村生活开采地下水,供水工程主要为小井,取水量小,而且分散。据调查,现状用水量仅为54.8104m3a,占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的19%,开发利用程度低,区内地下水有开发潜力。根据玉米、马铃薯需水特点,确定坐滤水种定额6 m3亩、喷灌定额为60 m3亩,则4.5万亩需水量为63104m3a。加上项目区人畜等生活用水100104m3a,项目区总需水量为163104m3a。(3)供需平衡分析由以上计算可知,保证率为75%时,总需水量163104m3a,占可开采量的57%,因此2.2万亩玉米和马铃薯的供水有足够保证,而且不影响人畜用水及消防用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及环境地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4)水资源论证结论该项目拟采用坐滤水和喷灌节水灌溉技术,即可以满足标准粮田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需要,节水效果也十分显著,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开发原则;需水量远低于地下水可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