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用纸2012年9月14日班 级:高测量1131专 业:工程测量专业姓 名: 陆中凯 指导教师: 胡仓权实习题目:地形测量实习报告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评 阅 人: (签字)评阅日期: 年 月 日成绩:_实习报告评阅人评语目 录第一章 实习概况1、实习地点2、实习时间3、指导教师4、报告人5、小组成员6、测区概括第二章 实习目地及要求1、 实习的性质2、 实习的要求3、 实习的日程第三章 实习内容1、 高程控制测量1.1准备工作1.2踏勘、选点 1.3水准观测 (记录手簿)1.4高程计算表(记录手簿) 2、平面控制测量2.1准备工作2.2踏勘、选点、标号、布网2.3角度的观测(记录手簿)2.4距离丈量2.5标记算表(记录手簿)3、碎部测量3.1准备工作3.2绘制坐标方格网3.3展点与绘制4、地形图的清绘与装饰4.1图边测量及图的拼接4.2地形图的清绘整饰4.3地形图的检查及验收第四章实习体会第一章前言1、实习地点:红城小区2、实习时间:2012年8月20日9月14日3、指导教师:胡仓权4、报 告 人:陆中凯5、小组成员:陆中凯 莫宏岩 滕野 温佳强 矫堃 丁宁6、测区概括:红城小区内地形较好,地区较开阔,通视良好,有马路,人工草坪,居民楼等等。该地形为本次实习提供良好的地理环境。第二章 实习的目地及要求1、 实习的性质,目地及任务本次实习为一次较系统的教学学习,根据测量专业的学习教学计划在地形测量教学中,将进行四周的地形测绘实习,目的在于巩固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从而掌握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的技能操作方法,提高计算效率和绘制能力,并对观测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全面和系统的认识。2、 实习要求2.1较熟悉的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和检验方法2.2平面控制测量才有导线测量,经纬仪的交会方法,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的方法。2.3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并绘制1:500的地形图一幅。2.4掌握地形图的拼接,整饰的方法,初步具有参加工程测量工作的能力。2.5每组提供图根控制测量的内外业资料,水平角及边长观测资料,导线坐标计算资料,高差观测及高程计算资料。3、 实习日志日期班级实习地点实习内容指导教师备注8.20高工测1131校园内外踏勘、熟悉测区胡仓权周六、周日休息8.20高工测1131校园内外检校仪器胡仓权8.21-8.27高工测1131校园内外平面控制测量胡仓权8.28-9.1高工测1131校园内外高程控制测量胡仓权9.2-9.11高工测1131校园内外测绘地形图胡仓权9.12-9.13高工测1131教室地形图整饰胡仓权9.14高工测1131校内考核,还仪器,交报告胡仓权第三章学习内容1、 高程控制测量1.1准备工作水准仪器的检验:实践原理:(1)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LL/CC。(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竖轴;LL/VV。(3)横轴垂直竖轴一般性检验(1)安置仪器后,首先检验:三脚架是否牢固,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对光螺旋、脚螺旋等有效,望远镜成像清晰。(2)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度以后,气泡仍居中,条件满足,不需校正,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3)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用十字丝交点瞄准一明显的点状目标P转动微动螺旋,目标点始终不离开横丝,说明条件满足,不需校正,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4)视准轴应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在s1处安置水准仪,用皮尺向两侧各量距约40m,定出等距离的A、B两点,打桩或放置尺垫。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出A、B两点的高差。当两次测得的高差之差不大于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正确的高差,用hAB表示。再安置仪器于点B附近的S2处,距B点3m左右,瞄准B点水准尺,读数为b2,再根据A、B两点的正确高差算得A点尺上应有的读数a2=hAB+b2,再根a2比较,得误差为h=a2-a2,由此计算i角值 I”=h/DAB .式中=206265,DAB为A、B两点间的距离。仪器正常可以使用注意事项:(1)检校仪器时必须按上述规定的顺序进行,不能颠倒;(2)校正用的工具要配套,拨针的粗细与校正螺丝的孔径要相适应;(3)拨动校正螺丝时,应先松后紧,松紧适当。 1.2踏勘、选点水准点选点要求:交通方便,土质坚实、坡度均匀且相等。选点就是选择水准点的具体工作。高程控制网如下1.3水准仪观测(记录手簿)实习仪器:DS3级水准仪,水准尺,皮尺,木桩,斧子,拨针,螺丝刀。 (1)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基本测法是:在图3-1中,已知A点的高程为HA,只要能测出A点至B点的高程之差,简称高差hAB。,则点的高程HB就可用下式计算求得:HB=HA+hAB (3-1)图2-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差hAB。的原理如图3-1所示,在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即水准仪,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截在尺上的位置分别为M、N,过A点作一水平线与过B点的竖线相交于C。因为BC的高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所以由矩形MACH就可以得到计算hAB的式: hAB = a - b (3-2) 测量时,a、b的值是用水准仪瞄准水准尺时直接读取的读数值。因为A点为已知高程的点,通常称为后视点,其读数a为后视读数,而B点称为前视点,其读数b为前视读数。即hAB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视线高 Hi=HA+a (3-3)点高程 HB=Hi-b (3-4) 综上所述要测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或点的高程,所依据的就是一条水平视线,如果视线不水平,上述公式不成立,测算将发生错误。因此,视线必须水平,是水准测量中要牢牢记住的操作要领。7. 实践方法与步骤(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2)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同时对向(或反向)各转动一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3)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瞄准器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出毫米的数值。 (4)双面尺法观测程序与记录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一般采用双面尺法进行测量。其外业观测步骤如下:照准后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严密符合,按中丝在标尺上读数,分别记入手簿中。照准后视尺红棉,符合水准管气泡符合后读数中丝读数,记入手簿中。转动水准仪照准前视尺黑面,读取下丝、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严密符合后读取中丝读数,分别记入手簿中。(4)照准前视尺红面,检查符合水准管气泡符合后,读取中丝读数,记入手簿中。这样的观测顺序建成为“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日期:2012年8 月 25 日 天气:晴 仪器型号: 组号:一组观测者:陆中凯 记录者:莫宏岩 参加者:温佳强 矫堃 滕野 丁宁第 组测站点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 向水准尺读数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上丝后视距离前视距离黑面/m红面/m视距差/md/mA-B1898 0643后1773645111.255K1=4787K2=46871647 0390前05175305-125.1 25.3 后-前125611542 -0.2 -0.2 B-C2180 0423 后20716860-21.77651965 1077前02954983-121.5 24.6 后-前17761877-13.1 2.9 C-D1316 1225 后1176586120.0751041 0970 前10985884127.5 25.5 后-前78-2312 4.9 D-E1983 0428 后1805659111.5551631 0071 前02504936135.2 35.7 后-前155516550-0.5 4.4 E-转127500260 后2645733022.4872543 0055前01564945-220.720.5 后-前2489238400.2 6.6 转1-转223070340 后22367025-21.9862160 0160 前02504939-214.718 后-前198620860-3.3 3.3 转2-F2020 0681后19656654-21.3431911 0555 前06245409210.912.6后-前13411245-4-1.71.6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日期: 2012年8 月 25 日 天气:晴 仪器型号: 组号:一组观测者:陆中凯 记录者:莫宏岩 参加者:温佳强 矫堃 滕野 丁宁测站点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 向水准尺读数K+黑-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上丝上丝后视距离前视距离黑面/m红面/m视距差/md/mF-G05351974后035451401-1.450K1=4787K2=468701801637533.7后-前-1450-135001.83.4G-H09842039后078154680-1.05305901631440.8后-前-1054-1152-2-1.42H-I10150621后081055970-0.02906001050前0840552524142.9后-前-3072-21.90.1I-转103052846后01794869-3-2.550500772614前27327517222.823.2后-前-2553-2648-5-0.4-0.3转2-转305972599后051553002-1.98504302400前25007185216.719.9后-前-1985-18850-3.2-3.5转3-J04742160后03985086-1-1.694503242022前2094687921513.8后-前-1696-1793-31.2-2.3J-A04702177后029850832-1.71701291854前20156700234.132.3后-前-1717-161701.8-0.5后前后-前1.4高程计算表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点号距离(km)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高程(m)A100100B50.411.255101.2551101.255C46.111.776501.7765103.315D5310.07500.075103.109E70.911.5551.555104.664F 97.435.81605.816110.48G69.21-1.4500-1.450109.03H 83.91-1.0530-1.053107.977I121.41-0.0290-0.029107.948J 66.436.230-16.229101.717总计668.7140.001-10100Fh=1mm fh容=25L Fhf计算者:莫宏岩 检查者:滕野 时间:2012年8月26日 09:52:202、 平面控制测量3、 2.1准备工作经纬仪的检验实践原理:(1)仪器竖轴VV、横轴HH、视准轴CC、水准管轴LL; (2)条件:LLVV、CCHH、HHVV, (3)保证测量的准确与方便,还要求十字丝竖丝与横轴保持垂直关系;(4)视线水平和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读数为090或270一般性检验安置仪器后,首先检验:三脚架是否牢固,架腿伸缩是否灵活,各种制动螺旋、微动螺旋、对光螺旋以及角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及读数显微镜成像是否清晰。 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将仪器大致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角落旋连线,转动该对脚螺旋使气泡严格居中;将照准部旋转180,气泡仍居中,说明条件满足,可进行下一步检验。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仪器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用十字丝交点瞄准一清晰的点状目标P,上、下转动望远镜,目标点始终不离开竖丝,该条件满足,气泡仍居中,说明条件满足,可进行下一步检验。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在O点安置经纬仪,从该点向两侧取30-50m,定出等距的A、B两点。于点A设置目标,点B横置一根有毫米刻划的小钢直尺,尺身与AB方向垂直并与仪器大致同高。盘左瞄准A目标,固定照准部,纵转望远镜在B点尺上读数为B1;盘右再瞄准A目标,并纵转望远镜在B点尺上读数为B2。若B1=B2,该条件满足。仪器可以正常使用。. 注意事项必须按实验步骤进行检验、校正,顺序不能颠倒。2.2踏勘、选点、标号、布网(1)踏勘首先应收集有关资料,主要是测区内和附近已经有的各级控制点成果资料以及已有的地形图,然后还要到实地查看已有的控制点的保存情况、测区地形条件、交通及物资提供情况、人文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2)选点图根点的选择应满足一下条件:(1)尽量选择视野开阔的地点,使对碎步测量有最大的效用。(2) 方便安置仪器的,便于角度和距离的测量。(3)相邻两点不许能看见(4) 两点间距离要符合标准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两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充分利用就有控制点。导线点的埋石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三、四等点应绘制点标记,其他控制点可视需要而定。(3)标号、布网为了便于测角和碎步测量的地方,已知点在红城小区内,坐标(100,100)高程100m。2.3角度的测量的观测(记录手簿) 对中: 当使用垂球对中时,挂上垂球,平移三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并注意架头水平,踩紧三脚架。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垂球尖精确对准测站点(应符合限差要求),最后旋紧连接螺旋。当使用光学对点器对中时,仪器大致对中后,首先进行对中器调焦,然后旋转2个脚螺旋使对中器对中。再伸缩脚架使圆水准器对中。再旋转脚螺旋使长水准管气泡精确居中。最后稍松中心螺旋,用手在架头上平移基座,进行精确对中,误差2mm。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旋转这两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再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调试,直至照准部转到任何方向,气泡在水准管内的偏移都不超过分划线的一格为上。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瞄准器瞄准目标,使用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根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读数: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读数显微镜的目镜套,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清晰,读取度盘刻划线位于分微尺所注记的度数,从分微尺上该刻划线所在位置的分数估读至0.1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测回观测步骤:盘左:先瞄准左目标 A,读数记a;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再瞄准右目标B,读数记b;计算上半测回角值。盘右:纵转望远镜后,先瞄准右目标B,读数记b;再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数记 a;计算下半测回角值。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的限差。如果符合要求,则计算一测回角值,否则重测。 3、 3)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日期: 2012年8 月 23 日天气:晴 仪器型号:J6组号:一组观测者: 陆中凯 记录者:莫宏岩 参加者:温佳强 矫堃 滕野 丁宁点号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水平角示意图及边长记录半测回值一测回值A左J00006834706834703边长名:AB第一次:50.59第二次:50.61平均:50.6B834706右B2634706834700J1800006B左A0020618332181833209边长名:BC第一次:46.79第二次:46.82平均:46.81C1833424右C0334061833200A1800206C左B0011221907362190736边长名:CD第一次:52.39第二次:52.39平均:52.39D2190848右D3908422190736B1800106D左C0000618218001821800边长名:DE第一次:70.72第二次:70.76平均:70.74E1821806右E0218061821800C1800006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日期: 2012年8 月 23 日天气:晴 仪器型号:J6组号:一组观测者: 陆中凯 记录者:莫宏岩 参加者:温佳强 矫堃 滕野 丁宁点号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水平角示意图及边长记录半测回值一测回值E左D00036833018833009边长名:EF第一次: 96.50第二次:96.58平均:96.54F833054右F2633054833000D1800054F左E0002410053301005330边长名:FG第一次:67.5第二次:67.40平均:67.45G1005354右G28053361005330E1800006G左F0000617426061742612边长名:GH第一次:80.49第二次:80.43平均:80.46H1742612右H35426241742618F1800006H左G0002417952121795227边长名:HI第一次:82.96第二次:82.90平均:82.93I1795236右I35952061795242G1795924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日期: 2012年8 月 23 日天气:晴 仪器型号:J6组号:一组观测者: 陆中凯 记录者:莫宏岩 参加者:温佳强 矫堃 滕野 丁宁点号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水平角示意图及边长记录半测回值一测回值I左H00024881430881433边长名:IJ第一次:115.13第二次:115.13平均:115.13J881454右J2681500881436H1800024J左I00004214417121441715边长名:JA第一次:65.88第二次:65.70平均:65.79A1441754右A32417301441718I1800012左边长名: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右左边长名: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右2.4距离测量(1)仪器及工具钢尺、花杆、木桩、测钎、记录板、锤球、尺夹、经纬仪、水准尺(2)直线丈量1)选择比较平坦的地面,在相距50-70米距离处分别打四个木桩,为A、B、C、D点,构成四边形,并在桩上用铅笔或小钉标记点位。2)用20米或30米长的钢尺,按一般量距方法,丈量A、B的长度,往返一测回,精度K 。3)目估定线:A、B点上各立一根花杆,一人(定线人)站在A杆后1米左右处,另一人手持花杆在AB之内离A略小于一个尺段处站立,定线人用眼睛观测A、B杆的同一侧,构成视线,指挥持杆人左右移动,当三杆成一直线时,则持杆人插定花杆不动。4)平量法测距:后尺手持钢尺“0”端,前尺手持钢尺末端,后尺手将“0”刻划对准A桩上的点位,前尺手将尺紧靠定线花杆,抬平钢尺并拉紧,后尺手发出“预备”令,当“0”刻划正好对准A桩上点位的瞬间,后尺手发出“测量”令,前尺手在整20米或30米处紧靠钢尺垂直地插一测钎,此为第一整尺段记为l1=l 。5)按上述方法采用目估定线和平量法测量第二、第三、尺段,记为l2=l、l3=l ,最后到B点不足一尺段的距离,称为余长,记为q,余长由后(或前)尺手从尺上对一整分划,前(或后)尺手利用尺零端处的毫米分划读数,由整分划减去前(或后)尺读数算得,这样就完成了从A到B的丈量。6)以上为一个往测,往测长D往=l1+ l2+q往=n.l+q往。7)将钢尺掉头按上法进行返测,返测长为D返=n.l+q返。8)计算距离和精度:若 则成果合格,取往返均值作为A、B间的水平距离,否则应查明原因,重新丈量。同法量取其它各边边长。9)说明:在测量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钢尺尺面水平。当尺段高差较大,抬平钢尺离地面较远,投点困难时,可采用锤球投点。当测回数较多时,每测回的往返测钢尺均需调头。不用整尺段丈量时,要分段记录好长度。(3)普通视距测量选择A、B两点,将经纬仪架设在A点,水准尺放置在B点。通过经纬仪的对中和整平,盘左瞄准水准尺上一点,读取水准尺上中丝读数v,以及上丝读数a,下丝读数b,仪器高i,垂直角a1; 盘右瞄准水准尺上一点,使水准尺上中丝读数为v,,并读取垂直角a2。计算得一测回的竖直角值a,最后通过公式: D=Lcosa=Klcos2a,h=1/2*Klsin2a+i-v计算得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4)注意事项1)钢尺要抬平,拉直,不要扭曲打折,字面朝上,用力10kg且均匀。2)直线丈量每次往、返都必须单独定线。3)直线丈量中前进时,应将钢尺抬起,不可在地面上拖拉丈量的成果:边明距离(米)A-B50.6B-C46.81C-D52.39D-E70.74E-F96.54F-H67.45H-I82.93I-J115.13J-A65.792.5坐标计算表(记录手簿) 导线的计算一般是在专用的表格中进行的,闭合的计算步骤如下: (1)按导线推算,将前导线号、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分抄录到导线据算表中相应位置,并检查无误。(2) 在表格下方备注栏计算角度闭合差并检查角度闭合是否超限,如不超限,则计算角度改正数,并将角度改正数填入相应位置。(3)根据改正后的方位角依次推算个边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到最后,已知表的方位角应于已知方位角闭合。(4)根据个边坐标方位角及水平角距离,计算各边横纵坐标的增量。(5)在表格的前方备注计算纵、横坐标闭合差并检查相应闭合差是否超限。若不超限,则计算纵、横坐标改正数,并将纵、横坐标改正数填入表中相应位置。(6) 根据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依次计算各位置点坐标,计算到最后,已知的坐标应与已知坐标闭合。导线闭合差内业计算观测角()改正数()坐标方位角()边长D(m)x(m)y(m)Vx(mm)Vx(mm)X(m)Y(m)10101050.63.49-50.481001008347031273572046.816.1-46.410.028-0.2816103.4949.5218332091277293652.3938.08-35.980.028-0.2816109.593.1121907361316371970.7453.33-46.480.028-0.2816147.67-32.8718218001318552696.54-71.26-65.130.028-0.2816201-79.35833009110053301222254267.45-54.0940.290.028-0.2816129.74-144.4817426121143191980.46-59.5654.080.028-0.281675.65-104.1917952271137453782.93-61.2755.880.028-0.281616.09-50.1188143311373810115.1380.1582.650.028-0.2816-45.185.771441715145524965.7964.7511.610.028-0.281634.9688.423、碎部测量3.1准备工作 测图之前,应认真做好如下各项准备工作:(1) 抄录各级控制点的平面及高程成果。(2) 准备测图板,绘制坐标格网,展绘图幅内各级控制点。(3) 地形测图所用仪器工具的检验与校正。(4) 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情况、平面高程控制点的完好情况,拟定作业计划。技术资料准备与抄录 测图前应手机有关测区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情况,了解对所测地形图的专业要求,抄录测区内各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对抄取的各种成果资料应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测图前还应取得有关测了规范、图式和技术设计书等。图纸的准备 过去是将高质量的绘图纸裱糊在胶合板或铝板上,以备测图之用。目前,我国各测绘系统已普遍采用聚酯薄膜来代替绘图纸。聚酯薄膜比绘图纸具有伸缩性小、耐湿、耐磨、耐酸、透明度高、抗张力强和便于保存的优点。地形测图宜选用厚度为0.0070.10mm,经过热定型处理、变形率小鱼0.2的聚酯薄膜作为原图纸。 聚酯薄膜经打磨加工后,可增加对铅粉和墨汁的附着力,如图面污染,还可以用清水或淡肥皂水洗涤。清绘上墨后的地形图可以直接晒图或制版印刷。其缺点是高温下易变形、怕折,故在使用和保管中应予注意。 聚酯薄膜固定在平板上的方法,一般可用透明胶带将薄膜四周直接粘贴在图版上,薄膜应保持平展,与图板严密贴合,避免出现鼓胀、皱折或扭曲。为便于看清薄膜上的铅笔线条,最好在薄膜下垫一张浅色薄纸。3.2绘制坐标网格 为了准确地把图根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要精确绘制坐标方格网。坐标方格网是由两组互相正交且间隔均为10cm的纵、横平行直接构成的方格网。方格网的纵、横直接作为纵、横坐标线,并与其两端注记上与图幅位置相应的坐标值,即成为坐标格网。对角线法 如图3-1所示,沿图纸的四个角,用一支约1m长的金属直线尺绘出两条对角线交于O点,从O点沿对角线上两区OA,OB,OC,OD四段相等的长度,得出A,B,C,D四点,并作连线,即得矩形ABCD。从A,B两点起沿AD和BC向右每隔10cm截取一点;再从A,D两点起沿AB,DC向上每隔10cm截取一点。而后连接相应的个点,即得到由10cm10cm的正方形组成坐标格网。图31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格网坐标格网尺法 坐标格网尺是一个金属的直尺,如图3-2所示。尺上有6个方孔,每隔10cm为一孔,方孔左侧均为一斜面。左端第一孔的线面上刻有一条细指标线,斜面边缘为直线,细指标线与斜面边缘的交点是长度的起算点,其他各孔的斜面边缘是以起算点为圆心,分别以10,20,50cm为半径的圆弧线。尺右顶端亦为一斜面,其边缘也是以起算点为圆心,以50cm50cm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半径的圆弧线。 用坐标格网尺绘制坐标格网的方法如下:(1) 将尺子放在图纸的下边缘,如图3-2(a)所示。沿直尺边画一直线作为图廓边。并在直线左端适当位置取一点O,将尺子放置在所画直线上,使起算点和O点重合,并使直线通过各个方孔。用前边沿各方孔的斜边画弧线与直线相交,尺子右端条弧线与直线相交点即为p点(2) 将尺子竖放在图3-2(b)的位置,并大致垂直于Op直线。将尺子起算点精确对准p点,用铅笔沿各孔的斜边画5条弧线。(3) 然后把尺子放到图3-2(c)的对角线位置,尺子起算点精确对准O点,沿尺子末端斜边上画弧线,与尺子在图8-23(b)处所化的最后一条弧线相交得到m点,连接pm即得图框右边线。(4) 再以同法可得图框右边线On。然后将尺放在图3-2(e)的位置,起算点精确对准m点,检验mn的长度应等于50cm,并沿尺上各孔的斜边分别画出10,20,30,40cm的弧线,并画出直线mn。(5) 最后连接图上相对各点,即得到50cm50cm的坐标格网,如图3-2(f)所示。图32坐标网格尺法绘制坐标格网格网的检查和注记 在绘好坐标格网以后,应进行检查。将直尺边沿方格的对角线方向防止,对角线上各方格的角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再检查放歌的对角线长度和各方格的边长。坐标格网线的粗度应不大于0.1mm。吵过容许值时,应将放歌网惊醒丢该和重绘。坐标格网线的两端要注记坐标值,每幅图的格网线的坐标值是按照图的吩咐来确定的。展绘控制点 平板仪测图是先将图幅内所有解析点按其平面直角坐标展绘在图纸上,再在这些点的地面点上设置测站进行碎布测量。在展绘控制点时,首先要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然后计算该点与该方格西南角点的坐标差,根据坐标展绘控制点。 当控制点展绘在图上后,还应住上点名和高程。极坐标法测定 极坐标法是以测站点为基点,过测站点的某已知方向作为极轴,测定测站点至碎部点连线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水平夹角(也可以用照准仪直接瞄准碎部点方向,而不读水平角,此法叫做平板仪测绘法,此法需要进行平板仪定向),并量出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从而确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 如图3-3所示,A,B为两测站点,欲测定点B附近的房屋位置,可在测站B上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以BA为起始方向(又称后视方向或零方向),测定房屋交点1,2,3 的方向1,2,3,并测量出测站B至相应屋角点的水平距离D1,D2,D3,即可按测图比例尺在图上绘出该房屋角点的平面位置,从而确定该房屋的平面位置和形状。图33极坐标法测定特征点方向交会法当地物点离测站较远或丈量工具只有卷尺,而且在通视条件比较好,测绘目标明显但不便立尺的地物点,如烟囱、水塔、水田地理的电杆等出需测定其平面位置时,可用方向交会法。如图3-4所示,要测绘河对岸的电线杆1,2,3等,自A,B两控制点至对岸量距不便,可线将平板仪位置在点A,平板定向后,用照准仪的直尺紧靠a点,瞄准1,2,3等目标分别画方向线。然后将平板仪移至点B,平板仪整置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对1,2,3等目标画方向线。相应方向线的交点1,2,3,即为1,2,3点再图上的位置。图34方向交会法测定特征点距离交会法测定两个控制点(或已测定图上位置的特征点)至待测特征点的距离,然后再图上根据两段按比例尺缩小后的距离的交点绘出地物点,这种方法称为距离交会法。如图3-5所示,途中1,2为已经测定图上位置的地物点,M,N为待测定的特征点,量出水平距离1N,2N,1M,2M为半径交出M点,即再图上得到M,N两点。距离交会法一般适用于地物比较密集的居民地内部建筑物等的测绘。图35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又称支距法,如图3-6所示,设A,B为图根导线点,地物点1,2,3靠近该导线边,以AB方向为X轴,找出地物点再AB线上的垂足,用卷尺量X,及其垂直方向的支距Y,即可定出地物点1.用同法可以定出2,3点。直角坐标法适用于地物靠近控制点的连线、支距Y较短的情况。垂直方向可以用简单工具如直角棱镜、方向架等定出。图3-6直角坐标法方向距离交会法有些地物点不能从测站直接量取距离,但可通视,此时可采用方向距离交会法。方向线扔从测站点出发来描述,距离则从已测定图上位置的地物点出发至该待测地物点来量取,距离按比例尺缩小后,从已测定的地物点量取与从测站出发的方向线相交,即得待测定的地物点位置,这种方法称为方向距离交会法。如图3-7所示,1,2为已测定的地物点,M,N为待测定的地物点。从测站点a找准M,N画出方向线。从1点到M,N点,分别量取水平距离1M,1N,按比例尺得到图上长度,从图上点1量取该长度,与方向线分别相较于点m,n,得出点M,N在图上的位置。图37方向距离交会法测定特征点碎部点高程测量方法 地形测图中,不仅要测量碎部点的平面位置,而且还需测定碎部点的高程,碎部点的高程一般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或视距测量的方法单觇测定。地形图测绘的常用方法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可选用大平板仪测绘法、经纬仪(或测距仪、水准仪)配合小平板测绘法、经纬仪或光电测距仪测绘(测记)法、全站仪数字化成图法等。数字化测图在后续的课程中专门讲授,本书主要介绍经纬仪测图和平板仪测图。3.3展点与绘制经纬仪测绘法1.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测如图3-8所示,在测站点A上安置经纬仪,一起的对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0.05mm,量取仪器高i。另外,在测站旁安防测图板。在施测前,观测员将望远镜瞄准另一已知点B作为起始方向,拨动水平读盘使读数为00000,然后松开照准部照准另一已知点C,观测BAC角与已知角作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2。每站测图过程中和结束后,应注意后经常检查定向点方向。当采用经纬仪测绘时,归零差应不大于4;采用平板仪测绘时,偏差应不大于图上0.3mm。 图38 经纬仪观测法此外,还应对测站A的高程进行检查,方法是选定一个邻近的已知高程点,用视距法反觇出A站高程与图上所注高程值作比较,其差值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做好上述准备后,即可开始施测碎部点位置。2. 观测观测员松开经纬仪照准部,使望远镜照准立尺员竖立在碎部点上的标尺,读取尺间隔和中丝读书,然后,读出水平度盘读书和垂直度盘读书。观测员一般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后,应检查起始方向有无变动,归零差不应大于4。对碎部点观测只需一个镜位。视距值读至分泌,一起高、中丝读数读至厘米,水平角读至分。3. 记录与计算记录员认真听取并回报观测员所读观测数据,且记入碎布测量手簿后(对初学者而言),按视距法用程序计算器计算出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及碎部点高程。4展绘碎部点1) 用测绘专用量角器展绘碎部点专用量角器如图3-9所示。它的圆周边缘上刻有角度分划,最小分划值一般为20或30,直径上还刻有长度分划,刻至毫米,故测绘专用量角器既可两脚又可量距。如图3-9所示,设有两图根点A,B的图上位置a,b,作ab连线为起始方向线,为了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