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CG新型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oc_第1页
开题报告-CG新型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oc_第2页
开题报告-CG新型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oc_第3页
开题报告-CG新型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CG新型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学生姓名李倩专业班级人力12升1班学号1217253012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新型社区的提出,河南为了改变如今农村现状,大力鼓励各乡镇致力于新型社区的建设中,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作为CG镇所在县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关注民生,致力于加快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河南省首批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成功典范之一。而随着新型社区的建立,问题也随之而来。“民生”是中国各项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面向城市居民,适应新变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迟迟未能建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新农村建设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必将对农村社会保障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农村新型社区的建立,即使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没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无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农村新型社区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农村城镇化的进步。它表明国家对农村重视程度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新型社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互助互济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麦肯齐1987年在人类社区研究的生态学方法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来研究,人生存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这种生活环境就是社区,人类社区的规模和稳定程度,同其食料来源以及其相关地区内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与分配的生态学过程有密切联系。沃伦在美国社区研究中提出社区研究的两个思路:一是横向系统即地区水平上的单位联系;二是纵向系统即社区之上的功能关系。桑德斯在社区论一书中提出了三种社区研究的模式,即社会体系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场域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阐述其分配理论时,对社会保障的几个基本问题做出了一些阐述,其思想要点主要是论述改革收入分配以增进社会福利,以及对贫穷者的救济问题。20世纪初,英国费边主义者韦伯夫妇设计了“福利国家”的蓝图,主张通过资产阶级议会,对贫民和失业者实行救济。1941年,由英国学者贝弗里奇主持起草的向英国政府提交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研究报告,对英国乃至西方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基础形成福利国家论。 余素芳2006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研究认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应重点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农村社区科技文化组织和农村社区保障组织培育。毕于建2011年在城乡统筹视野下合村并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研究提出要加强合村并点新型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具体的包括加快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农村社区服务组织体系、健全社区文化服务组织和救助机构、完善社区经济管理组织、健全社区安保组织等五个方面。高强2006年在高强.新农村公共服务新型社区平台的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的建构模式分析从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源式”和“外推式”模式建构出发,指出内源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强调内在潜力激发,是一种由内及外的发展需求引导的模式。王惠平2011年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切入点对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内蒙古等新型农村社区改革试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总结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六种建设模式。刘峘2007在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具体的以河南省新乡市龙泉村社区为例,提出了以集体组织为核心的农村社区合作化整体开发模式:发挥集体组织的公共职能、村民参与和规划指导相结合、建设规模与结构完整相协调以及公共活动空间和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田中文认为,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呈现“历史断层”,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制度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传统的“土地保障”方式严重妨碍农村的现代化,“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家庭式保障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符合农村实际的设计保障体系。郑功成认为,农民中的绝大数客观上已经走上了非农化、城镇化的不归之路,并且必然会因各种生活风险和平等意识的觉醒而提出相应的社会保障诉求。政府不能以对农村居民没有承诺为借口拒绝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事实上,国家财力的快速增长表明政府的承受能力在增强,以财力不足作为不考虑农民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理由越来越不充分。三、 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本文主要是对CG新型社区中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在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向CG社区40家庭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对居民的深入走访,通过对社区的所闻所见,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总结社区保障问题;通过学校图书馆以及网络等渠道,搜集与论文相关的文献,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扩大知识储备量。四、 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1 师坚毅.新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2. 2 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6.3 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J.社会主义研究,2008(2). 4 宋哥.河南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五个着力点J.村镇建设,2012(11). 5 李国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资源导刊,2012(8). 6 张建秋.中原经济区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5). 7 王冠珠.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8 李毓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经济与社会发 展,2010,(1):129-131。9 陈东旭: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价值工程,2010,(5):232-233。10 孙彬.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11 王冠珠.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2 贾建坡.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研究以平顶山县代坪社区建设为 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3 王惠民.新型农村社区何以建成以河南卫辉市 A 村为个案D.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2012. 14 刘君.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究D.成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