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常见疾病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疾病的预防及照料 徐军华 脐炎 病因 : 脐 部 残 端 处 理 不 干 净 症状: 脐轮脐周发红 有分泌物 重者红肿有臭味拌发烧 预防: 注意皮肤卫生 保持局部清洁 保持局部干燥 治疗: 局部碘伏涂擦每天两次 消毒致脐痂脱落 出现红肿和脓液及时就医 婴 儿 湿 疹 病因: 过 敏 导 致 的 皮 炎: 花粉、牛奶、鸡蛋、海产品 羽毛、皮毛、潮湿 症状: 面部、头皮出现皮疹 部分有渗出 重者可发生疮疹、破溃 三个避免: 1、避免接触化纤物品 2、避免环境过热 3、避免过湿 护理 剪短指甲防止抓破 不可乱涂抹药物 轻度不用处理 注意事项 注 意 妈 妈 饮 食 经 常 洗 浴 预 防 感 染 尿 布 疹 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原因: 1、粪便引起: 皮肤红一整片, 好像烧坏了的皮肤。 2、霉菌引起: 先出现病毒引起的症状, 然后出现稀疏的红点。 3、细菌引起: 皮肤变红、破损有细小的溃疡 。 护理: 尿布的选择、更换 清洁、阳光照晒、消毒 出现症状后裸臀 治疗: 勿用刺激性物品擦洗 温水清洗、 保持局部干燥 涂抹鞣酸软膏 痱 子 病因: 出 汗 过 多皮 肤 排 泄 不 畅、 穿衣过厚导致汗腺排出受阻 护理: 通风、保持干燥 勤洗澡勤换衣服 预防感染 治疗: 多喝开水 保持皮肤干燥 鹅 口 疮 病因: 白 色 念 珠 菌 感 染 感染途径: 1、母亲产道垂直感染 2、医护人员手脚交叉感染 3、奶、餐具不洁 4、长期运用抗生素 症状: 口腔内粘膜呈现一层乳白色膜 、 擦去白膜可见粗糟红色溃疡 预防: 严格消毒餐具、奶瓶 哺喂前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与护理: 1、分娩前彻底治愈阴道炎 2、合理使用抗生素 3、3%苏达容液涂抹口腔 小 儿 发 热 原因: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备 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产热及散热过程受到障碍 主要症状 精神方面: 若精神好、自己玩为比较轻。 若表情淡漠、倦怠要及时就医 面色判断: 面色无改变说明病情较轻 面色发黄、发青说明病情严重 情绪判断: 表情自如说明并情较轻 出现烦躁、兴奋、 对反应淡漠说明病情较重 体征: 若有前囟门隆起、 伴有呕吐、腹泻皮疹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多饮白开水(多次少量) 2、防止室温过高、穿衣过厚 3、若发热不退及时就医 4、不要擅自随便服用退热药物 小 儿 惊 厥 病因: 高热引起的惊厥是常见症状 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大脑皮层抑制功能差、 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 症状: 高热后抽搐双眼上翻凝视 面部四肢不断抽动 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 面色青紫 预防与治疗 发热时可用物理降温 避免持续高热 抽搐时用止惊药 不能长期服用退热药 急救措施 冰袋物理降温解痉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分泌物 抽搐时不可进食 吸氧镇惊、掐人中穴 防止因抽搐引起跌伤 消 化 不 良 病因: 1、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 2、奶粉冲调过浓、 温度过热或过凉 3、牛奶过敏、两餐间距过短 4、暴饮暴食、零食不断 婴儿期表现: 1、食欲不振、有时吐奶 2、大便次数增多 3、便稀有奶瓣、无脱水症 4、体温正常或稍高 预防与护理 1、婴儿提倡母乳喂养 2、间隔喂养时间、 注意每次用奶量 3、浓度适宜、不暴饮暴食 4、幼儿限制零食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病因: 1、一周内婴儿出现呼吸道感染 多见于宫腔内感染 2、婴儿娩出时不慎吸入羊水 3、呛奶 4、出生一周后多为交叉感染 婴儿期症状: 体温有时正常; 哭闹烦躁反应淡漠; 吃奶不好、呛奶 呼吸浅不规则有时缺氧 幼儿期症状: 食欲差、发热 鼻塞、流涕缺氧 甚者肺部可闻及湿罗音 治疗与护理 1、室内空气新鲜 2、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 3、保持口腔清洁 4、减少活动、 多饮水 5、减少探视 腹 疼 婴儿腹疼是相当常见的疾病 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同 所以处理的方法就有所不同 症状: 胀疼、疼痛、绞痛轻重程度 与病情一 致。 肠道痉挛 病因: 喂食不当、饮食过冷大量冷食 吃糖过多、寄生虫毒素刺激 牛奶过敏 症状: 婴儿哭闹不止,一会儿又完 好如初。 处理: 1、改善不良饮食方法、 积极治疗感染病灶。 2、对受寒引起的肠痉挛 进行热敷缓解疼痛 3、常规驱虫 阑 尾 炎 病因: 阑尾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 症状: 疼痛由脐周逐渐向右下腹转移 偶有恶心、呕吐按压时疼痛 重者体温可达38-39度、 年龄越小体温越高 反跳疼逐渐明显。 并发症: 盲目按揉或做局部热敷可促 进局部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 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不要擅自乱用解痉止痛药 不宜盲目热敷 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肠 套 叠 病因: 多见于6个月左右的肥胖儿 也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症状: 腹疼是幼儿的早期症状, 由于被套入的肠子血液供应 受到阻碍引起疼痛 腹部肿块: 早期在右上腹可扪及蜡肠样肿块 呕吐: 呕吐物为奶块或食物次数不多, 便血: 6-12小时后可排出果酱样大便 表现: 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 双臂摇摆或抓按腹部; 每次发作10-20分钟 经过一段时间又哭闹不安 如此反复发作。 注意事项: 不要盲目按揉腹部。 严密观察幼儿; 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 分吸入性和感染性肺炎。 早产儿肺炎很少有咳嗽,除了 气急、萎靡、少哭、拒哺之外 ,还有口吐白色泡沫,口周三 角发青、 呻吟及点头呼吸。 简单的方法: 新生儿超过60次/分呼吸应马 上送医院。 吸入性肺炎、宫内感染性肺炎 较一般肺炎更严重治疗更棘手。 护理 1、保持空气新鲜。 2、母乳喂养。重病儿给补液。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 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预防 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 口鼻腔分泌物。 呼吸道感染者避免入房内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避免受凉: 冬天洗室温2628, 水温3840, 用干燥大毛巾包起轻轻擦干。 营养性 疾病 佝偻病 病因: 小儿生长发育过快 晒太阳少;长期腹泻 吃乳、蛋、肉少导致缺钙 症状: 早期骨骼无明显变化 烦躁、哭闹;睡觉不安; 汗多有酸味后脑勺头发稀疏 或脱落; 囟门大、出牙晚、 串珠肋、说话晚等 。 护理: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多吃乳、蛋、肉 3、按规定补充鱼肝油 注意事项: 强调母乳喂养; 补充VD时要遵医嘱。 维生素D中毒 病因: 佝偻病诊断不明确时服用 大剂量维生素D 自行多处购买各类含钙制剂 不给医生讲用VD的真实用 量,以至累积中毒 症状: 食欲不振、烦躁、 哭闹、低烧、反复感冒、 支气管炎、呕吐、便秘多尿 注意事项: 禁止大量服用维生素D 需要者按照医生规定剂量服用 贫血 病因: 婴儿生长发育快 体内储存的铁已基本用完 食品内含铁量不足 症状: 皮肤苍白、毛发干枯、 发育迟缓、食欲减退、 恶心、腹胀、营养不良 注意力不集中、头晕、 心悸、气短 预防措施: 如发现婴幼儿精神不好、 食欲差经常乏力、面色、甲床 、口唇粘膜苍白应及时到医院 进行检察 护理: 及时给婴儿添加辅食 多吃含铁高的食物; 不食用抑制铁吸收的食品 如:茶 驱除病因对症治疗 传染性疾病 的预防 概述 指由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 其病原体会传播给他人。 尤以幼儿园及学校最容易流行。 加强预防是相当重要的。 病原体: 病原体为病毒与细菌。 尚有立克次体、真菌、 螺旋体等等。 经过: 细菌进入体内增殖发病。 发病前期称为潜伏期。 潜伏期之后即发病。 当疾病的特有症状完全表现 之后慢慢恢复。 易患病的年龄: 一般而言传染力较强的 传染病最容易侵犯幼弱的婴儿 。 传染病的阻断: 为了预防传染病,有些须强制 隔离。 最好的方法是隔离患者; 消毒。同时亦须重视预防接种。 麻 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 呼吸道传染病。 有高度的传染性。 临床特征: 发热、流涕、咳嗽、 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斑 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发病年龄为6个月-5岁 临床可分为三个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前驱期: 上呼吸道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喷涕、 眼睛畏光流泪、睑结膜充血 口腔粘膜有红点 出疹期: 第四天开始出疹、 3-5天出齐。 开始于发际渐及前额、 面颊、驱干四肢 恢复期: 中毒现象明显缓解、 体温降至正常 精神食欲好转呼吸道炎症减轻 皮疹逐渐减轻1-2周退净 全程为10-14天 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食营养易消化的流质; 多饮水。 注意事项: 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对有并发症者延长5天 保持五官清洁、眼膏点眼 预防接种可达到终身免疫 风 疹 原因: 由风疹病毒的飞沫感染所引起。 潜伏期1421天又称为三日疹。 孕妇感染此症易导致畸形儿。 症状: 发烧与出疹同时出现。 大多集于脸部,有时 手足也会出现,疹子小于麻疹, 大多是零星出现。 12天后消失没有色素沉淀。 有时枕后、耳后、颈、腋下等淋巴结 会肿大。 治疗: 不需特别的治疗,使用抗病毒药 和维生素即可。 愈后良好。 水 痘 病因: 由水痘-带状泡疹病毒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易感者接触后90%发病。 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症状: 高发年龄1-4岁通过飞沫传播 发热1-2天后出疹由疹变为水泡 呈向心性分布驱干多于四肢 为期8-10天疹破溃后结痂 并发症: 水痘可引发脑炎、肠炎等 如有病毒潜伏在体内神经系统 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发作; 会出现带状泡疹 预防: 预防接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有接触史者应观察21天 不要外出以免传染别人 护理: 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多休息、饮水、食物宜清淡 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 破后会下永久的疤痕; 不要涂抹激素类药膏。 手-口病 病因: 多由病毒感染、 多在夏秋季发病 通过患者粪便传播 症状: 初似感冒发热4-5天; 手脚掌、臀出现皮疹或水泡 食欲减退、口腔溃疡。 水泡7-10天消退 护理: 养成习惯 洗手、消毒玩具 隔离患儿至水泡结痂 腮 腺 炎 病因: 腮腺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 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 感染后获终生免疫。 症状: 头疼、发热、呕吐 1-2天后出现一侧腮腺肿大 2-3天后对侧也开始肿大 并发症: 一周后可并发脑炎、肾炎胰 腺炎、睾丸炎 护理: 休息直到腮腺完全消肿为止。 保持口腔清洁;盐水漱口; 吞咽困难时食流质或半流饮食 注意事项: 掌握患儿体温、呼吸的变化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出现严重情况及时就医 脊髓灰质炎 病因: 是脊灰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急 性传染病 通过患者的粪便、飞沫传染 病毒若及早发现及治疗其治愈 率超过90% 小儿麻痹的潜伏期为1-14天 严重者可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 大部分没有明显表现、个别 患儿可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 如:发热、恶心、疲倦若不 加以治理患儿会出现脉搏加速 、抽搐及瘫痪 护理: 口服病毒活疫苗获得免疫 隔离患儿减少感染机会 对怀疑有感染者要及时就医 传染性肝炎 病因: 是以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 传染病 主要累积肝脏 通过接触造成传染 症状: 发热、食欲减退、恶心、乏力 肝脏肿大或有压疼 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出现黄疸 少数病人转成慢性(乙肝) 护理: 接触者一周内尽早注射丙种免疫 球蛋白; 隔离接触者观察至潜伏期结束; 对可疑患儿及时送医院检查。 五种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与区别 名称感染 途径 传播 媒介 流行 情况 好发 人群 病毒 携带 注射 疫苗 甲肝 口 粪流行儿童 无 有 乙肝 血 血散发各期 有 有 丙肝 血 血散发各期 有 无 丁肝 血 血散发各期 有 无 戊肝 口 粪流行儿成 无 无 检测名称 临床意义 HBS aG抗 HBE AG 抗 HBCDNA HBV 高复制 大三阳 + - + - + + 低复制 小三阳 + - - + + - 高复制 慢乙 + - - + + + 恢复弱 基本静 + - - - + - 乙肝恢复期 - - - + + - 治疗后恢复免疫增加 - + - - + - 注射疫苗后 - + - - - - 秋季腹泻 病因: 1、由轮状病毒感染、多发于秋季 2、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抵抗力 差易感染 3、见于4岁以下半岁以上的患儿 症状 呼吸道症状: 咳嗽、发热、咽部疼痛 消化道症状: 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粘 液脓血 食欲低下频繁腹泻与呕吐 易出现不同程度脱水现象 合并症 脑炎 肠出血 肠套叠 治疗 轻度脱水患儿口服糖盐水 严重脱水给予输液 纠正电解质 淮山药粉3-9克/日开水冲调 成糕状;3-4次/天 护理 加强综合护理: 调节饮食: 用糖盐水、米汤、 稀藕粉等易消化食物 重症应禁食6-24小时 做好大便后的清洁: 每次用温水清洗肛门 ; 肛门处涂抹眼药膏 不可乱用抗生素; 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细菌性痢疾 病因: 是由痢疾干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经粪-口途径传播 症状: 发热、腹疼、腹泻 脓血便里急后重 多见于小儿起病急骤 护理: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 卧床休息随时测脉搏 多饮水、以流质或半流饮食 治疗: 少食刺激性食物 对症状轻的患儿可服糖盐水 擦洗肛门涂抹眼膏 病情重的患儿及时就医 百日咳 病因: 是由百日咳干菌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 多流行于冬、春季 病程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 症状: 开始时轻度发热、咳嗽、流涕 2-3天后,热度消退,咳嗽加重 白天症状较轻晚上咳嗽加重 咳后伴有鸡鸣样回声 护理: 及时接种百日咳疫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 流行季节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锻炼身体加强营养、提高抗病 力 白喉 原因: 起因于白喉杆菌,经由飞沫感染 入侵鼻腔或咽喉。 此菌会产生毒素,侵害局部的组 织,使黏膜引起白喉特有的伪膜 性变化,乃本疾病之特征。 潜伏期为27日。 症状: 白喉杆菌的毒素所引起的伪膜性 病变,会使身体的各个部分的黏 膜发生障碍,然后发生各种 症状。 经过治疗,可迅速消除细菌。 细菌可能残留达数个月,有些健 康者,却带有细菌。 治疗与护理: 有许多有效的抗生素,可使用青 霉素、红霉素等。 预防: 接受白喉的预防接种,十分有效 。 破伤风 原因: 此菌可自泥土中发现,若皮肤有 破损,细菌即会自伤口进入,并 产生外毒素。 此毒素一旦被吸收即会发病。 症状: 23周的潜伏期之后,发生 痉挛,尤其是咀嚼食物的肌肉会 变得僵硬。 接着颈后、背、胸、手足等全 身肌肉会发生僵直性的痉挛,若 侵犯到呼吸肌会窒息而死。 治疗与护理: 疑为破伤风时,应立即接受医 生的治疗。而且尽快注射破伤风 的抗毒素血清,也必须使用 抗生素。 儿童结核病 经由飞沫感染,细菌自气管入 侵肺部而引起的,儿童的结核病 大都是经由妈妈感染的。 发病与感染: 感染结核菌未必会发病,甚至 大部分是感染后很少发病。 成人比学童感染而发病的比率较 低,婴幼儿的发病频度高达 %。尤其是婴儿感染上 结核菌时,会立即发病。 治疗与护理: 治疗结核病须充分利用抗结核药(链、 雷、利等)。婴幼儿一旦感染之后,发 病率极高。 营养与休息亦十分重要。须充分摄 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在征求 医生的同意之下,可进行适当的运动 ,也可借助散步,适度接触外面的空 气。 蛔虫症 原因与症状: 蛔虫寄生于肠内出现各种症状。 以脐周痛为主要表现,此外还有 食欲不振、瘦弱、苍白等等。 可并发: 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肠穿孔及腹膜炎。 治疗与预防: 婴幼儿蛔虫症以前经常可见。 蔬菜附着有虫卵,吃下去即会 发病,在进食蔬菜时,最好能彻 底清洗,除去蛔虫卵。 蛔虫不耐热,蔬菜最好经过炒 熟之后再进食,餐前洗手。 蛲虫症 原因与症状: 寄生于盲肠周围。在孩子夜晚睡 眠时,雌虫爬出肛门排卵。 搔痒时用手挠肛门,卵进入指 甲,再进入口中。卵也会沾于内 衣。 由于肛门痒,往往使孩子难以入 眠。 治疗: 勤洗手,多晒被褥。 驱虫。 n 过敏性皮炎 n 小儿荨麻疹 n 玫瑰糠疹 小儿常见病的辅助治疗 风寒感冒: 用生姜切丝加红糖煮水喝,一 天一次 风热感冒: 用西瓜和西红柿分别挤汁,混 合后喝 预防气管炎复发: 从夏天起,煮玉米须汤当水 喝,可加冰糖,一直喝到冬天。 小儿肺炎咳嗽: 红皮萝卜适量,洗净不去皮, 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勺,放一夜 把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扁桃体炎: 仙人掌一两,捣碎挤汁,开水 稀释,加白糖含咽 慢性咽炎: 柠檬1只,荸荠几只,煮水喝 ,1天1次,喝10天左右 尿布疹可用煮熟的香油: 洗净后涂抹即可。(勤洗勤抹) 防治便秘可用苹果水: 苹果洗净切块煮水喝。 小儿肾炎的辅助治疗: 炖黑鱼清汤喝,不加油盐。 小儿冻疮: 烟根泡水,用来泡长了冻疮的手或脚 。 百日咳: 大蒜一头,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 过半小时后用开水一两冲,两天可治 小儿咳嗽、婴幼儿气喘,有特效。 小儿遗尿: 生葱白一根,捣烂,每晚睡前敷肚 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5 天,可治愈。 夜啼: 用一小撮绿茶放口内嚼碎,每晚睡前敷小 儿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 。 婴幼儿腹泻、胀: 蒜一头,连皮烧焦,再与半碗水烧开,加 适量白糖服汤,一日一次,两三天即。 盗汗: 老豆腐半斤,切片贴锅内烧成巴,再加水 一碗,白糖适量,烧汤连巴一同食用,每晚 睡前服,3天痊愈。 打蛔虫: 生南瓜籽20粒,去壳饭前空服,一次吃下 ,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 肛门痒: 伤湿解膏一块,每晚睡觉前贴肛门上,次 日晨揭去,连用三天。 小儿厌食: 山楂1G,鸡内金1钱,加半碗水煮熟饭前 吃完,一日二次,连吃三天。 腹痛: 用一片桔皮敷在肚脐上。再用 半斤盐炒热(不要太烫),敷在 桔皮上,可立即止痛。 误食杂物: 韭菜半斤,不要切碎,炒熟多 加些猪油,一次吃光,杂物可随 大便排出。 磨牙: 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连吃2- 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 流口水: 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 研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 ,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儿童缺钙: 每次用虾皮5钱,海带1两,一 起煮汤,加油盐食用,一日一次 。 腮腺炎: 醋和墨汁按1:1配好,用毛笔 蘸此,涂于患处,每天5-6次,一 般二三天腮部肿胀自消。 小肠气: 生姜汁5钱,先给患儿洗澡, 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