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发展心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 第一节 概述 一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广义上,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 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的发展种系心理的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它包括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和人类心理的进化过 程。 个体心理的发展个体心理的发展: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 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 过程。 3 种系心理的发展种系心理的发展 1 1、动物心理的进化动物心理的进化:属于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 理学的内容,它说明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的 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从低级形态向 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主要为神经系统的发展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由刺激反应阶段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哺乳类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见教材 P5-6) 4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 黑猩猩被关在栅栏内,栅栏外较远处放有水黑猩猩被关在栅栏内,栅栏外较远处放有水 果,栅栏内有两根竹竿,但都太短,单独果,栅栏内有两根竹竿,但都太短,单独 使用都不能够取水果。但竹竿上有孔,如使用都不能够取水果。但竹竿上有孔,如 果一根竹竿插到另一根上就能够取到水果果一根竹竿插到另一根上就能够取到水果 。研究发现,猩猩能够把两根竹竿连在一。研究发现,猩猩能够把两根竹竿连在一 起,取到栅栏外的水果。(苛勒的实验)起,取到栅栏外的水果。(苛勒的实验) 5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 2002年8月科学杂志报道的一项科学研究 发现,乌鸦会做鱼钩取得高颈试管中的食物 。 6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说明:它们能够认识 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利用简单的工具初 步解决一些问题,具有了初级思维。这 种初级思维为人类思维的发展做了生物 学的准备。 7 人类心理的发展人类心理的发展 2 2、人类心理的进化人类心理的进化: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 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由动物心理发 展而来,与动物心理有联系但又有本质的不 同。人类的心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劳动过程中、 在言语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8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 学,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 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 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9 二 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发展是指从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 衰老的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它 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而且也指衰退、 消亡的变化。 但是,由于疾病、疲劳、药物等原因导致的心 理变化就不属于发展的范畴,因为这一类的 变化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变化,可以通过休息 或治疗得到恢复。 10 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三)不平衡性 (四)个别差异性 11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们对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持有不同的观点。 1 1、 连续论者连续论者:强调发展的连续性,认为心理的发 展只是数量的变化,一个婴儿与成人仅在量的方面 有差别,儿童是成人的一个缩影。 在中世纪绘画中出现的儿童形象便是小大人(miniature adult)。 直到19世纪以前,还没有真正的儿童读物。 12 中世纪 绘画中 的儿童 的形象 是“小 大人” 。 13 2 2、 阶段论者阶段论者:认为发展要经历一些不连 续的步骤和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或水平 上,行为的组织有着质的差异。强调发 展过程是阶段性的,而不是平稳或连续 的。 14 3 3 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观点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观点:个体心理的发展是 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既表现出一定的连 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时期内,个 体心理的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只发生一些 细微变化,即属于量的积累,体现着发展的连续 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 度时,新质要素取代旧质要素占据主要地位,这 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发展 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意味着新的阶段形成。 15 图1-1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a代表发展是连续的累进,b为波浪式向前的曲线,代 表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16 从图1-1看出心理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 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 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 新质,新质中由包含着旧质。但作为某一阶 段特征的是那些占优势地位的因素,它体现 着本阶段的本质特征。 17 如,从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看,6、7个月时儿童开始爬 行,先是腹部着地慢慢爬,再到靠手膝爬行,由 不熟练的爬行到熟练的爬行,这种爬行技能上的 变化体现着儿童动作发展的连续性;但在一岁左 右,儿童开始能够站立和直立行走。由爬行到直 立行走,不只是爬行技能的简单扩展,而是出现 了本质不同的行为模式,即进入动作发展的新阶 段,但该阶段还会保留或表现出爬行。例如,儿 童刚刚开始直立行走时,行走动作还不熟练,在 需要快速移动或疲劳时,小孩还会爬行。 18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 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 ,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 发展按照两条法则进行: 自上而下(头尾)法则: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动作 即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从中心到边缘(近远)法则:动作发展与身体的中部开 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中心的部 位动作发展越晚。如,上肢动作:肩头和上臂肘腕 手指 19 (三)不平衡性 个体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不是按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是按相 同的速度直线进行,而是表现出不平衡性。 从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看,个体神经系统的发展先快后慢,9 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在 青春期前发展缓慢,一到青春期(女童1112岁,男童13 14岁)则快速发展。 从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看,个体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幼儿 前期是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童年期是一个平稳发展期 ,而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在整个成年期是一 个少变化期,最后老年期是下降期。 20 (四)个别差异性 一般说来,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基本的 发展阶段。但是同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在发 展速度、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发展的领域等等 总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 从智力发展速度看,有的儿童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从智力水平看,有的人智力平平,有的人智力超常; 从个人的优势领域看,有的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得好,有 的儿童动作发展得好。 21 三 心理年龄阶段与年龄特征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2 (一)个体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迄今为止,如何正确、科学地划分个体心理发 展的年龄阶段这一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适 当的解决。 23 1. 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 以内分泌腺为标准:胸腺时期(幼年时期) 松果体时期(童年期) 性腺时期(青年时期) 2. 以种系演化作为划分标准:施太伦 “复演说” 幼儿期(6岁前)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 意识的学习期(6岁到13岁)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 青年成熟期(14岁至18岁)近代文化阶段 24 3.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25 4. 以个性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 自主性对羞怯(24岁) 主动对内疚(47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712)岁 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岁) 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2650岁) 完善感对厌倦感(50死亡) 26 5. 以活动特点作为划分标准: 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 直接的情绪交往活动(01岁) 摆弄实物活动(13岁) 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 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 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27 不能以学制为划分标准,因为学制是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来划 分的 28 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方式,我们 将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作如下划分: 胎儿期(从受精卵出生) (Prenatal) 婴儿期(02岁) (Infancy and Toddlerhood) 【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 幼儿期(2、3岁6、7岁) (Early Childhood) 童年期(6、7岁11、12岁)(Middle Childhood) 青少年期(11、12岁18、19岁) (Adolescence) 成年早期(2038、39岁) (Early Adulthood) 成年中期(4060岁) (Middle Adulthood) 成年晚期(60) (Late Adulthood) 29 (二)年龄特征 个体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 条件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 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 30 1、 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年龄有关系,但又 不是由年龄决定。同时,它是从许多个别儿 童的心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只代表某一年龄 阶段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而 不能 代表该年龄阶段的所有个体的个别特征。 2、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 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 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 31 毕生发展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 结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心理 的结构与功能在其一生中都有获得、保持 、转换和衰退的过程。 32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 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天性与教养) 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33 一、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长 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从历史上看,主要 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遗传决定论 (二)环境决定论 (三)二因素论 (四)相互作用论 34 (一)遗传决定论 基本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不变的遗传所 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 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 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 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 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35 高尔顿(F. Galton) 名人 家谱调查:从英国的 名人(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 艺术家等)中选出977人(名人组),又选出977 名普通人(对照组),调查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亲 戚中有多少人是名人。结果发现,977位名人的 父子兄弟中有332人也同样有名,而977名普通人 的亲戚中,只有一个名人。 两者比率的差异是能力由遗传决定的证明。 高尔顿从家谱调查中得出了一条“遗传定律”:人 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 曾祖父母 36 格达特的家族调查格达特的家族调查 K氏有两个不同的世系,一是K氏与一个正常女子的合 法婚姻所生的后代,一是K氏与一个低能的酒吧女子 的不正当关系所生的后代。通过对两个世系各近500 人的调查,发现后者中低能与道德败坏的比率大大 超过前者。 37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 Hall)的复演说(个体 心理的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 也属于遗传决定论。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38 评:家族不仅在遗传上有联系,而 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处于相同的 环境。由家族内的相似性得出遗传 因素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 39 (二)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 的。这种理论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个体心理发 展的作用,但是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 或教育的作用。 40 代表人物:行为主义者 华生 (J. B. Watson) “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 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 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 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 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如 何,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 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领袖 ,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S R公式) 41 斯金钠(B. F. Skinner) 通过“操作”、“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 “正如一个雕刻师塑造一块烂泥一样”。 42 (三)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具有片面性和绝 对性,于是人们提出各种折中的观点,被 称为“二因素论”。 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 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3 格塞尔(A. Gesell)“成熟优势论”:认为支配 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 “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 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 格塞尔的成熟优势论虽然提到生理成熟和环境两个因 素的相互作用,但更强调成熟的作用。 双生子爬梯实验: 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是 事倍功半。 44 双生子爬梯实验 让同卵双生子T和C在不同的年龄开始学习爬 楼梯。T从出生后的的48周起接受爬梯训练 ,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6周;C则从出生 后的第53周开始训练,每天的练习时间相 同,仅训练两周,就赶上了T。 45 双生子爬梯实验 图1-4 双生子训练爬梯的结果 46 (四)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大 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 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 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代表人物: 皮亚杰(J. Piaget) 瓦龙(H. Wallon) 47 (五)现代的观点 现代发展心理学家已不再执迷于遗传和环 境的作用孰大孰小的疑惑,而是更深入 细致地探讨两者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影响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问题。 48 1、遗传与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 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 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双亲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 各种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人类 通过遗传将祖先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固定下来 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一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 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生理成熟是指具有一定遗传素质的身体各部分的结构 与功能在出生后经历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从而 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机能上的成熟。 49 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正是遗传素质,使人类的个体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 可能发展为一个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 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 A: 生来智力就有缺陷的儿童,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 心理发展水平. B: 生来全色盲的儿童,不可能成为画家。 C: 黑猩猩即使有良好的人类生活条件和精心训练, 其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也不能与人类相比。 50 关于黑猩猩学“语言”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海斯夫妇化了6年半 的时间对他们驯养的黑猩猩维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经过训练,维果学会了“mama”、“papa”、 “cup”的语音,它标志着黑猩猩发出人类语音的最 高成就。 海斯夫妇最重要的发现不是他们训练的黑猩猩能够 发出几个人类的语音,而在于证明了黑猩猩缺乏 模仿人类说话的能力。原因在于黑猩猩缺乏言语 神经中枢,喉部和发音器官也不会发出人类的复 杂语音。 51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 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的影响大 些。比如音乐家、运动员、画家等所以取得 成就,不能否认遗传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说 ,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儿童,其最优发展方 向是不同的。 52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尔波特(Cyril Burt)的研究发现 ,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 而有血缘关系的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 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如下表所示). 53 2、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 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 作用 环境是指个体体外一切可能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因素。 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儿 童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物质条件,如空气、阳光、气 候等,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如社会 制度、社会生产水平、儿童家庭的家庭状况等。 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指社会环境,指社 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 54 环境与教育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 性变为现实性 人类的后代如果不生活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 那么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就不会 变为现实 55 脱离人类环境的实例 如,1920年,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狼洞发现“狼孩 ”卡玛拉(约2岁)和阿玛拉(约8岁),她们具有人 类的遗传素质,但不具备正常儿童的心理。她们四 肢爬行,不穿衣服,白天睡觉,夜间活动,用舌头 舔食生水和流汁,只吃地板上的生肉。卡玛拉(约2 岁)很快死去,阿玛拉活到17岁。在辛格夫妇的精 心训练下,被发现2年后,阿玛拉能直立,6年后能 直立行走,7年后学会40多个词,智力相当于4岁儿 童的水平。 56 隔离个案猪孩王显风 1983年我国辽宁省发现一名心理畸形女孩,名叫王 显风。她是1974年12月23日足月剖腹产出生,体 重6斤。其生父是一个聪明的聋哑人,母亲幼小聪 明伶俐,5岁时患大脑炎导致重度智残。母亲怀孕 4个月时离婚,2个月后与长她18岁的王某(临界 智商)结婚。养父因她是女孩而不喜欢她。她家 以养猪为业,猪圈与住房无明显界线。她从小大 多数时间和猪在一起,刚学会爬就跟着猪爬,3周 岁刚学会走路就经常跟在猪后面,跟着猪仔吃猪 奶,挤在大猪中间抢猪食,经常模仿猪的动作, 具有许多猪的习性。但同时她也与父母交往,会 穿衣、吃饭和简单的谈话。 57 隔离个案猪孩王显风 1983年4月被发现,6月初被接到中国医科大学接受全面、细 致的身心检查。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验,其智商为39, 不能辨别颜色、性别和大小,没有数概念,情绪极不稳定 ,没有羞耻感,不会与小朋友玩耍。经儿科学、遗产学、 心理学、生理学等七位专家进行结果审查与论证认为,她 不属于先天遗传性疾病,而是后天的特殊环境造成心理畸 形。经过4年的教育训练,该女孩的智力水平迅速提高, 智商从39提高到68,1997年测得智商为64(轻度智力落后 ) 58 隔离个案猪孩王显风 审美能力与情感:愿意戴项链,认为佩戴项链“美,好 看”。1997年找男朋友,小伙子两个眼睛因患病不一样 大,她嫌人丑,坚决不同意。 生活能力:不仅个人生活能自理,而且能照顾父母的饮 食起居,料理丈夫的生活(1999年结婚) 社会交往能力:夫妻恩爱、妯娌关系和婆媳关系良好 但是语言发展水平较差,词汇贫乏。如讲述“龟兔赛跑”的 故事“兔子,快,睡觉,乌龟,到早”。 59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 展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条件是儿童社会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有目的、有方向、有组织地引导儿童发 展的环境,因而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 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社会生产越发达,需 要掌握的间接知识就越多,教育在儿童心理 发展中的作用就越明显。 60 3、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 相互作用的产物 个体心理的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 ,也不只是由环境决定,儿童心理的发 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儿 童心理的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 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61 (1)环境因素影响着遗传素质的变化 和生理成熟 “遗传素质”不同于“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儿童与生 俱来的,不仅包括遗传素质,还包括在遗传素质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已经打上胎内环境烙印的解剖生 理因素。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胎内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 生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母亲在怀孕期间严重缺 乏蛋白质会影响胎儿脑细胞的数量。 62 出生后的环境对儿童生理的发育成熟有着显著 的影响。如, 人体的生长发育存在的加速现象:身高越来越高 、体重越来越重,成熟期一代比一代提前。 西方国家在过去的100年里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长1 厘米 我国解放后至1978年平均每10年增长2厘米多点 日本二战后30年男童平均增长7厘米,而美国近 30年仅增长2.5厘米 63 (2)遗传素质与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 儿童心理的影响 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其遗传 素质和生理发展的影响。例如,一种严格、高要 求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高智力儿童的潜能,极大 地促进其心理的发展,但对低智力的儿童就起不 到这样的作用。 64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是连续的 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只 是行为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差异; 发展是非连续的、分阶段的 婴儿和儿童有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思维、情 感和行为方式,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了解他们。发 展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 质的变化 65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的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物学 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例如,德 费利斯(De Vries, H)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 某个特定时期 ,施加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一个 系统在迅速形成的时期,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 。他把这个特定的时期成为“敏感期”。 66 人类胎儿在胚胎期(28周)是有机体体内 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和器官发育生长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 胎儿受到不良刺激的影响,很易造成先天 缺陷。据研究,许多先天性发育缺陷都是 在这个时期内造成的。 67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存在某个 特定的时期,有机体最容易学习某种行 为反应?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最早源 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Lorenz, K) 对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 。 68 印刻反应 劳伦兹研究发现,鹅、鸭、雁等动物在刚刚孵化出 来后,让它们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 (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 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追随,但对自己同类的母亲却 无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 记一样,固称“印刻”。这种印刻现象只发生在极 其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就无法 再学会。 69 据研究认为,小鸡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是 出生后的1016小时,小狗的关键期约 在生后37周。 过去认为,动物出生后不久就会认识母亲 是出于亲子本能,后来的发现并非如此 。 70 71 印 刻 反 应 72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人们把动物研究的结果应用到早期个体心理发展身 上,就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关键期问题,认 为个体行为的发展有阶段性,有些行为是在发育 的某一个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如 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就 永远不会产生。这个时期就称为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