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安里小区环境整治可行性报告一、 项目背景:新安里小区地处大兴区黄金地段,西临京开高速,东就南五环,北依大兴工业开发区,南靠大兴区政府,地理位置繁华,交通便利,周边现均已经开发为中高档住宅小区及重要商业中心,无论从建设现状来看还是从发展前景来看、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小区东侧附属商业街,南接通往104国道的团河路,北连通往大型开发区亦庄的黄亦路,并且设有大规模的农贸交易市场,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本商业街日后的繁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商业街前期招商工作已经完毕,底商入住率高达100%,作为团河路和黄亦路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二、 项目概况:小区总面积130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000平方米,入住率达100%,近三年来保持常驻人口5550人,小区车辆滞留量1100辆,道路面积16249平方米(总长3322米),停车位面积6700平方米,绿化面积70000平方米。小区东侧道路总长582米,道路宽16米,总占地面积(含两侧隔离带)23500平方米,两侧共125个店铺,日均流动15000人次,车辆3000车次。1、环境:小区人口居住密度过大,相应的产生生活垃圾也就过多,现存的几个垃圾桶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从而造成局部地区脏乱差的现象。另外小区高龄人比较多,对宠物的偏好比较严重,小区几乎随处可见狗粪、猫粪、残余的狗粮等,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的美观。2、植物:小区内目前植物培植以大型速生乔木为主,像臭椿、国槐等,每年需要大量修剪,否则枝叶繁杂、与架空电缆形成交叉、阻塞视野的同时又严重威胁着居民安全,并且业主自家种植的香椿、花椒等农作物树种良莠不齐、杂乱无章、在这个高密度的社区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的整体美观,即打乱了整体绿化的协调性、又破坏了局部效果的美观性。3、道路:小区的道路系统比较特别,南窄北宽!北部主干路6米,勉强能满足居民出行的需要,而南半部(也就是从幼儿园以南)所有道路变窄为3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出行,也就是说如果两辆车对行,根本无法错开,即使人与车辆同行或对行,也很难达到安全距离,为此诸多居民怨言纷纷,强烈要求改造。4、路牙:目前现有的路牙均为混凝土自制方墩路牙,多年陈旧,很多已经破损不堪,内筋外漏,更有甚者早已连带基础“全盘搬家”,车辆直接从缺漏处驶入绿化区,破坏整体生态坏境。而设置路牙的作用就在于保护路缘、隔离道路与其他分区、限制车辆自由穿行、整体环境美观协调等,但是目前小区的路牙几乎不能满足任何一点需要,所以成为小区环境治理的一项重点工作。5、停车场:从小区现有常驻车辆来讲,1100辆车需要停车位的净面积为13750平方米,而目前的6700平方米停车带完全不能满足居民使用需求,于是道路两侧、小区绿地等相关场所就成了其他车辆见缝插针的滞留地,即阻断了原本狭窄道路的交通、又践踏了绿地,是原本还算完善的局面变的杂乱无章。6、生活垃圾:据1992年调查统计,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公斤,年增长率为810%,按这个公式最低标准计算,2010年的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则将近1吨,5550人的社区就意味着年均生活垃圾高达5550吨,当然此数据包含生活污水、固体排弃物等,而单从生活废弃物来讲,对于一个13万平米的小区,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生活垃圾应列入环境治理的一个主题,现场仅存的几个垃圾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从拍摄实景照片可见一斑。三、 项目分析:(一)、适应北京市南城开发大气候2009年11月5日,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宣布了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未来3年内,北京市区两级财政将对南城地区投资500亿元,由此带动社会投资等投资总规模可以达到2900亿元。据了解,未来5年,城南地区在目前已开通2号线、4号线、5号线等3条线路的基础上,力争建成通车7条轨道交通线,新增运营里程188公里,累计将达到10条210公里。打通一批跨区交通通道,基本解决城南交通瓶颈。北京市城南产业发展的格局是“一轴一带多园区”。“一轴”是南中轴。从北向南依次是前门天桥历史文化风貌集聚区、永外大红门服装文化商务区、大兴新媒体基地,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各功能区的互联互动。“一带”是永定河水岸经济带,构建西部绿色经济走廊,将永定河沿岸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兼具优美生态环境和良好经济发展态势的水岸经济带。“多园区”是指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科技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广安产业园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等八个园区。新安里小区恰恰处于“八大园区”中的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东北侧,中轴路的大兴新媒体基地西,南城发展的中心地带,作为这样一个众人瞩目的地理位置,社区的方方面面指标也是让人拭目以待的,无论从环境治理、还是从卫生服务等,都有待更上一个台阶。(二)、社区的规范化、商业街的市场化:国家三级物业服务标准(也就是最低标准)明确规定:基础条件标准:住宅区封闭;有固定管理服务用房;绿化率25%以上;绿化、休闲活动中心、场地500平方米以上;固定活动馆所100平方米以上;有简单的体育活动器械、设施。主出入口设住宅区平面示意图、宣传栏。设有路标,栋、门、户及其他公共配套设施场地有明显标识;保洁服务标准:1、住宅区内公共区域(硬化地面、主次干道)每天清扫1次,干净整洁;室外标识、宣传拦、信报箱等每半个月擦拭1次。2、公共楼道每周清扫1次;楼梯扶手每周擦洗1次,保持干净整洁。3、根据住宅区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桶、果皮箱。4、定时收集垃圾。5、垃圾清运日产日清,无垃圾桶、果皮箱满溢现象。6、垃圾设施每周清洁1次,无异味。7、公共区域玻璃每月擦洗1次。8、对区内主路、干路积水、积雪、烟花炮屑及时进行清扫。9、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消杀工作,适时投放消杀药物,有效控制鼠、蟑、蚊、蝇等害虫孳生。10、饲养宠物符合有关规定,对违反者进行劝告,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绿化养护标准:1、绿化布局合理,符合规划要求。无枯枝、死树、无树挂。发现死树应及时清除,并适时补种。2、草坪平整,无垃圾、无烟头纸屑。3、草坪及时清除杂草,有效控制杂草孳生。4、绿篱适时进行修剪,及时清除修剪废弃物。5、根据气候状况和季节,适时组织浇灌、施肥和松土,花草树木长势较好。6、适时组织防冻保暖,预防病虫害,无病虫害引起枯枝死亡现象。7、绿化地设有提示人们爱护绿化的宣传牌。而对于新安里小区来讲、应在此标准上更上一个台阶,以中高档小区的标准来建设和维护,但是就目前环境条件来看,连最起码的最低标准很多要求还未达到,行业标准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治理和补救!(三)、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日益提高的相应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据不完全调查显示,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 702.77元,与1978年328元相比增长34.68倍,平均每年增长13.12%,基本保持与收入同步增长。2、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超越小康: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6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下降到33.88,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2007年由于价格上涨,恩格尔系数上升为39.06。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也呈现出阶段性。1984年以前,恩格尔系数都在55以上,从1985年直到1997年恩格尔系数在5055之间波动,1998年、1999年下降到45以下,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低于40,反映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跃上小康。3、 居住条件持续改善: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住房消费成了家庭的重大消费之一。调查表明,2007年在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达88.86%。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 24.45 平方米,比1978年的3.1平方米增加2135平方米,增长7.89倍。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许多家庭做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91.83%的家庭都居住在二居室及以上的成套住房中。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许多家庭空调、水电、供气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更加幽雅、舒适。2007年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情况进一步改善,城镇所有家庭拥有独用自来水,并且还有9.66%的家庭饮水以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从居民家庭的卫生、取暖设备来看,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例达到了96.04%,有67.82%的居民家庭用空调取暖。从炊用燃料使用情况来看,有95.54 %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煤气,使用煤和其他燃料的家庭明显减少。4、 衣着从观念到消费都发生着质的变化:穿的方面,如今人们的穿着新颖时尚、多姿多彩,着重突出个性化、高档化、品牌化。1978年人均衣着支出56.14元,当时的衣着布料以布为主,毛呢被视为奢侈品,而且买衣服受到布票定额的限制。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取消布标限制后,使人们的衣着发生根本性改变。到1990年人均衣着开支246.07元,比1978年增长3.38倍。跨入21世纪,衣着对于人们生活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在衣着的消费支出方面快速增长,到2007年,人均衣着消费突破千元,达到1112.53元,比1978年增长18.82倍,年平均增长10.85%。5、 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代化,高档消费品进入普通百姓家: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改革前人们追求的是“三转一响”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初期又转向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随着国家大规模引进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生产线,家电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回落。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使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很少有人问津的中高档家用电器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城镇居民家中。1990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41台、洗衣机96台、电冰箱94台,分别比1985年增加了114.3台、32.3台、85.3台。20世纪90年代,“老四件”饱和,“新三件”开始进入发展时期,进入2000年以后,城镇居民百户家庭“新三件”的年均增长量逐渐减少,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新兴家用耐用品如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平板电视等,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消费”热点。2007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有电脑65台,洗衣机、彩电、空调及移动电话的拥有量都已超过每户1台(部),分别为100.74台、148.02台、108.91台及186.39部,而电冰箱和淋浴热水器也基本达到百户百台,家家都有,这些过去的高档消费品已经在城镇家庭普及,充分体现生活质量提高。另外,家用汽车、钢琴、健身器材等新的高档消费品也开始走进百姓人家,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内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6、 现代交通通信迅速进入居民消费:1981年1991年,交通通信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交通费,二是邮电费,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交通通信支出仅4.08元,其中,交通支出3.72元,通信支出(邮电费)0.36元。到2000年分别增加到378.95元、156.16元、222.8元,增长了91.88倍、40.98倍和617.89倍。2000年以后,伴随着手机价格及移动通讯资费的降低,手机如雨后春笋般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量已达186.39部,一人多机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2007年交通通信支出达到1 724.55元,比2000年增长了3.55倍,其中交通费用支出1 022.53元,增长5.55倍;通信费用支出702.02元,增长2.15倍。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出行次数增加,出行距离越来越远,家用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已成为家庭,尤其是中青年家庭追逐的热点。2007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已经拥有汽车9.9辆,比2000年的1.3辆增长6.62倍。7、 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消费受到重视: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达686.83元,比1978年的4.11元增长了166.11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为1 443.13元,比1978年的23.23元增长了61.13倍。所有的数据都在表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明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也都跟着提高了,这就使得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区现有的环境、服务及配套设施不健全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所以治理社区环境、提高社区档次已成为社区业主们的呼声。四、 整改措施:针对项目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逐一进行整治。环境问题是少数难以通过完全私有、继而在市场的基础上加以调节的事物之一。集体或国家产权是无法避开的治理形式,而在政府过度包办越来越不受人们欢迎、且遇到的棘手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就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关心环境和关心社区是本套措施的两个核心,将两个核心概念置于一起,促进了对每一个概念的分析与深化。社区自主治理在环境治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典型的是环境污染的防治,但人们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社区的优势。环境私益与环境公益的关系及从中体现出的社区相对于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与局限,资源使用的时间困境及其映照出的竞争、发展、物欲的含义,都是分析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成分。本社区环境治理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植物配植:本小区原绿化以高达速生乔木为主,形成绿化的骨架,但要想该骨架丰满、还需要花灌木的引入,下面简要说明花灌木在园林中的作用及特点。1、花丛 花丛是用几株或几十株花卉组合成丛的自然式应用,以显示华丽色彩为主,极富自然之趣,管理比较粗放。 花丛适宜布置在建筑物旁、路旁、林下、草地、岩缝和水边,特别适宜于自然式园林中应用。花丛多选用多年生,耐粗放管理的宿根或球根花卉,如蜀葵、芍药、鸢尾、萱草、菊花、百合、玉簪等。由于花丛体量较小,选材时应少而精,以一种或两种花卉为主体。同时,还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选材和配量。花丛要求自然式布置,栽种时各株间距不要相等,也不要成行成列地种植,避免形成直线。同时各种花卉要高低错落、疏密间致,富有层次变化,并注意游人前进的方向,各花丛应有变化,避免千篇一律。2、花带 花带是花卉呈带状的种植方式,其宽度一般为1米左右,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花带可设置在道路中央或两侧、水景岸边、建筑物的墙基或草地中,形成色彩绚丽、装饰性较强的连续景观。花带按栽种方式可分为规则式花带和自然花带;按植物材料可分为专类花带和混合花带。专类花带是由一种或一类观赏花木的不同品种组成的花带;如水仙花带、郁金香花带、鸢尾花带、百合花带、杜鹃花带等;混合花带是由几种或几类花卉组成的连续景观,该类花带设计时必须根据各种花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选材,合理配置,以某种花卉为主调,其他花卉种类配合,并要求所选的花卉开花繁茂、花期一致。3、花坛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塞宫中达到了高潮。 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图形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花卉,运用花卉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坛应用的植物材料主要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少量的大本观赏植物。广义的花坛还包括盆栽花卉摆设成各种形式的盆花组合。花坛常布置在建筑物前方、交通干道中心、主要道路或主要出口两侧、广场中心或四周草坪上等,与四周形成对比而引人注目,起到美化环境、分隔或联系空间的作用。花坛依布置方式分为盛花花坛和摸纹花坛。盛花花坛又称集栽花坛,是将几种不同种类、不同高度及不同色彩的花卉栽植成花丛状,一般是中间高,四周低,以供全方位欣赏或后高前低供单面欣赏。北方常用的花卉有三色堇、雏菊、金盏菊、紫罗兰、金鱼草、石竹类、瓜叶菊、美女樱、矮牵牛、鸡冠花、凤仙花、翠菊、一串红等。摸纹花坛又称毛毡花坛,是以色彩鲜艳的低矮种类为主,在平面或立面上用植物种植成各种精美图案的一种花坛形式,常用的花卉有五色苋、半支莲、香雪球、地被石竹、彩叶草、四季秋海棠等,平时应经常修剪以保持花坛图案的纹样清晰和整齐美观。 花坛的设计应根据立地条件和周围环境而定。花坛的形状、体量,植物材料的选择,色彩搭配都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盛花花坛内部色彩不宜过多过杂,一般大面积花坛以35种为宜,小面积13种即可,且花坛内颜色应有主次之分,主色调在种植面积和体量上要大些。花色还应有随季节而调整,春季多以黄、红、橙和粉色为主;夏季以青、紫、蓝等冷色调为主;秋季为成熟收获季节,应以黄、橙为主;冬季以红色为主。摸纹花坛设计纹样要精细美观,但外形轮廓不宜太复杂,五色苋种植最窄处不小于10厘米才能保证图案清晰。4、花台 又称高设花坛,是将花卉种植在高出地面的台座上面形成的花卉景观,一般面积较小,台座高度多在4060厘米。 花台多用于广场、庭院、台阶旁、出入口两边及窗户下等处。花台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则式花台有圆形、椭圆形、方形、梅花形、菱形等,多用于规则式园林中;自然式花台常用于中国传统的自然式园林中,形式较为灵活,常结合环境与地形布置。植物材料应根据花台形状、大小、及所在环境来选择。规则式花台多选用花色艳丽、株高整齐、花期一致的草本花卉,如鸡冠花、万寿菊、一串红、郁金香等,还可用麦冬类、南天竹、金叶女贞等作配植;自然式花台在植物种类选择上更为灵活,花灌木和宿根花卉最为常用,如芍药、玉簪、麦冬、牡丹、南天竹、迎春、竹类等,在配置上可以单种栽植如牡丹台等,也可以不同植物进行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搭配,不同植物种类混植时要考虑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要求。5、花境 花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炼而用于园林中的花卉应用形式,是花卉配置由规则式向自然式的过渡。 花境为一次设计种植,可多年使用,并能做到四季有景。此外,它还有分隔、围合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功能。花境多用于林缘、墙基、草坪边缘、路边坡地、挡土墙垣等装饰,故又称境边花坛、花缘。花境一般为狭长形,常作有变化的重复,其基本组成单元是高矮、花期不同的510种花卉。花境边缘可以是直线或曲线,依所处环境而定。花境依游人视线方向可设为单面观赏或两面观赏。单面观赏的花境通常以树丛、绿篱、墙垣或建筑物为背景,近游人的一侧植物低矮,逐远渐高,宽度约为34米;两侧植物渐低,宽度约为48米。花境植物材料应以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可露地越冬的多年生花卉为宜。花卉配置时应体现出高低错落的自然景观,匍匐生长的在前,无限花序直立的在后。此外,还应考虑花期和花色两方面,以达到生长季节不断有花可赏,且每个季节有突出色调,构成不同的季相景观。镶边材料可选用草坪或其他低矮植物。花境种植床土层深一般为3050厘米,并有24的排水坡度。6、灌木主要指低矮丛生木质化植物,近年来也有把一些小乔木列为灌木的说法,这只是学术上的纷争,在现实中意义不大。灌木在园林主要以散植、片植、群植方式出现,其主要作用在于:划分空间、突出层次、选作背景填补空白等。划分空间是指通过灌木低矮密集的特点,首先从视野上分割出特定的空间,起到篱笆墙的效果,比较常见的有龙柏篱、侧柏篱等建造的迷宫,修剪高度略高于人的视线,形成绿色屏障。其次就是通过设置障碍、表明意图等手法从行为上分割空间,从而告知游人或者居民不能从这里过去,比较常见的有绿篱,高度一般控制在600-800,种植较密集。突出层次则是指衔接乔木和草坪,从而形成我们常说的“乔灌草相结合”,这个具体高度一般控制在1500左右,在人的视觉上形成高低衔接、上下分层。常见的如道路两边的灌木丛,或者高大乔木前面的灌木群等,在较大落差上做一颜色及形态的衔接。选作背景则比较常见,大手笔的灌木片植,形成低矮深邃的背景,主要为了突出前面主景所要表达的主题。(二)、园路拓宽: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社区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笔者在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供读者参考讨论。 园路的功能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回想杭州胡绪渭先生在讲解花港观鱼牡丹园时,对梅影坡的分析论述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对着梅桩,铺砌其倒影的地面。此情此景,让人浮相联翩,流连忘返。园路的类型和尺度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这里要强调的有三点: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草地,被喻为金子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多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设投资,也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园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区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三是,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如南汇的滨海人工森林公园。针对新安里高密度小区、车辆比较多,根据实际情况、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适当对部分园路进行拓宽,整体主干道必须保证两辆车辆自由通行,也就是控制在6米,确保交通顺畅,拓宽的道路总长为1473米,也就是从幼儿园以南的主干道长度。(三)、路牙铺筑:原混凝土方墩路牙基本失去其本身的作用和价值,即无美观性又不能保护路缘,一个成型的社区道路的路牙很重要,路牙按位置分为中央分隔带路牙和路肩路牙,中央分隔带路牙有突起的、有和路面齐平的两种,主要是起挡土和引导视线的作用,也有部分作用是防撞车;路肩部位的路牙主要是起拦水作用,因为雨水会对边坡造成冲刷,所以它把雨水汇集后由排水沟集中排出,也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该部位的路牙在通车一两年后可以取消,通过漫流分散排水。城市道路中的路牙主要是起拦水和引导视线作用,而园林中的路牙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路基路缘,防止雨水冲刷及人为破坏,同时兼顾整体美观、规整空间的作用,就该路面而言,适宜采用混凝土平道牙,随时排除路面积水,又适当增大道路宽度。需重建道牙总长度6644米。(四)、停车场治理:为了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标准,公安部、建设部于1988年l0月发布了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自1989年1月1日起试行。 (1)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2)主要内容。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国家标准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桥大于50m,距离交叉口须大于80m。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人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人口不得少于3个,出人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l0m,出人口宽度不得小于7m。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m。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机动车之间的净距、最小曲线半径、通道最大纵坡度应符合本规则的有关要求。 (3)自行车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口附近,出人口应不少于2个,宽度不小于25m。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根据本指标要求,新安里小区车辆日滞留辆在1100辆,需要的停车位的面积应为13750平方米,而现有的6700平方米停车场基本破旧不堪,应列入统一改造范围内。(五)、生活垃圾治理: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