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7 枢纽交通设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ch7 枢纽交通设计,7.1 概述,7.2 基本概念,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6 交通枢纽城市,7.1 概述,交通枢纽是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多方式交通的集散地,是公交网络的锚固节点,是道路网、公交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载体,提供出行方式转换与组合、客流集散等多元功能。,7.2 基本概念,7.2.1 枢纽与城市客运系统之关联,7.2 基本概念,7.2.1 枢纽与城市客运系统之关联,城市客运交通枢纽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是连接人们各种交通出行行为的纽带, 是以航空、铁路等城市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场库、出租汽车营业站等市内交通设施的大型客运交通枢纽,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7.2 基本概念,7.2.2 枢纽的定位,7.2 基本概念,7.2.2 枢纽的定位,7.2 基本概念,7.2.3 枢纽分类,交通功能: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客流性质:中转换乘型,集散型,混合型,交通方式:线路换乘枢纽,方式换乘枢纽,复合型枢纽,布置形式:立体式枢纽,平面式枢纽,服务区域:都市级枢纽,市区级枢纽,地区级枢纽,7.2 基本概念,7.2.4 枢纽基本构成,运送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 信息子系统 人员子系统 技术管理子系统 延伸服务子系统,7.2 基本概念,7.2.5 枢纽交通设计概念,枢纽交通设计是以交通系统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经济的资源)为约束条件,以问题或目标为导向,对已有或将要建设的枢纽进行交通工程优化设计,枢纽交通设计的定位是基于枢纽所在区域的交通规划提出的要求开展的一项详细交通设计工作,具有中微观性质。,7.2 基本概念,7.2.5 枢纽交通设计概念,7.2 基本概念,7.2.4 枢纽交通设计概念,枢纽交通设计既要从乘客行为和心理学方面出发,又要重视在枢纽交通设计中贯彻城市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协调周边土地利用和景观环境要求的关系。,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1 枢纽内出行者行为链解析及枢纽交通设计需求,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1 枢纽内出行者行为链解析及枢纽交通设计需求,运能匹配性,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应急性,信息化,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2 枢纽设计目标和原则,目标: 枢纽衔接多方式交通服务能力的最佳匹配 出行者在枢纽内走行距离最小化 场外出行者与枢纽间最佳沟通 各类交通方式通行空间明晰,功能明确 公交车辆及行人与周边社会交通的相互影响最小化 当涉及土地连带开发时,应确保交通与土地开发建的最佳协调,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2 枢纽设计目标和原则,原则: 缩短出行者在枢纽内走行距离及时间 适当分离不同交通方式,减少公交车迂回距离 减少枢纽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保障残障人士的出行便利 提高枢纽的综合环境 提供必要的附属设施,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3 枢纽交通设计基础资料,现状调查 枢纽用地、周边道路交通资料、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相关od资料。,整理分析 对枢纽现状问题进行总结,并从规划资料中获得枢纽设计的各种限制条件(用地、交通、市政、生态景观、投资)。,参考国内外同类型枢纽 从需求预测、布局设计和tod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其先进的经验模式、设计理念及技术方法。,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4 枢纽交通设计流程,1、主要内容,空间资源整合设计 通过设计整合枢纽的场站设施、道路设施、人行设施、各种建筑设施以及其他物理设施,尽可能增加枢纽单位面积的利用率,缩短乘客的步行距离,减少交通流间的相互干扰,使得人流、车流在换乘枢纽有序、安全、畅通地流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紧密。交通换乘空间整合设计由里及外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车站、换乘枢纽设施以及道路疏解系统。,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4 枢纽交通设计流程,1、主要内容,时间效益优化设计 通过对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关系和相关方式的运输特性和占用的时间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和信息服务设计,集成各种交通的运营调度系统,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行车计划表、行车间隔以及对外交通的到发时刻表,使不同交通方式按照协调的秩序、合理的分布到达枢纽,最大限度地缩短乘客在换乘枢纽内等待滞留的时间,提高枢纽时空使用效率。,7.3 枢纽交通设计体系,7.3.4 枢纽交通设计流程,2、具体流程,(1)充分认识上层规划的要求和交通设计的要求。 (2)明确本次交通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3)进行枢纽空间资源整合设计; (4)进行枢纽时间效益优化设计; (5)对初步方案进行评价与深化。 见图7-4,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枢纽出入口位置及形式 换乘区域的位置及接驳方式 功能区域布局 各功能区的基本形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1、竖向布局模式 1)单体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1、竖向布局模式 2)主辅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1、竖向布局模式 2)主辅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1、竖向布局模式 2)主辅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1、竖向布局模式 3)组合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2、平面布局模式 1)枢纽规模 2)换乘区域及模式,同台换乘,轨道交通同台换乘,常规公交同台换乘,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2、平面布局模式 2)换乘区域及模式,立体换乘,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2、平面布局模式 2)换乘区域及模式,跨线换乘,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2、平面布局模式 3)功能区域布局,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2、平面布局模式 4)功能区域形式,站台式停靠,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2、平面布局模式 4)功能区域形式,岛外式停靠,岛内式停靠,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1 枢纽布局模式设计,2、平面布局模式 4)功能区域形式,尽端式停靠,站台,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2 枢纽换乘衔接模式设计,(1)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衔接模式 轨道与轨道衔接,表7-3,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2 枢纽换乘衔接模式设计,(1)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衔接模式 轨道与常规公交衔接,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2 枢纽换乘衔接模式设计,(2)铁路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模式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 铁路与常规公交换乘 铁路与出租车及小汽车交通的换乘 站前广场交通衔接布局模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2 枢纽换乘衔接模式设计,(3)长途汽车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模式 长途汽车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 长途汽车与出租车交通的换乘,(4)航空港换乘衔接模式,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3 枢纽交通流线优化设计,根据承担运输任务的轻重,由主至次分别设计; 各类机动车辆的行驶路线宜分离设计; 在枢纽内部应避免各类车辆的冲突; 减少公交车辆的绕行。,1、机动车流线设计,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3 枢纽交通流线优化设计,行人流动线简单、明确; 行人流动线尽量与车辆流动线分离,保证行人安全;,2、行人流线设计,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3 枢纽交通流线优化设计,人车分流; 公交车与行人冲突,行人优先; 同一层次的车辆,先出后进的原则,3、交通流线冲突与交织处理,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4 枢纽交通细化设计,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4 枢纽交通细化设计,1)开口形式,1、出入口交通设计,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4 枢纽交通细化设计,2)开口位置 次干路或支路上,避免直接面对消防,医疗等性质的公共建筑,1、出入口交通设计,3)开口数量 区级1-2个,市级和对外交通枢纽最多3个,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4 枢纽交通细化设计,车辆平均停放时间和高峰小时到达车辆数,2、落客区域车位数的确定,平行式,锯齿式,3、停车位形式设计,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4 枢纽交通细化设计,4、停车道宽度确定,5、停车空间设计,6、人行通道交通设计,公交停靠位置及等候位置的摆放形式决定,结合乘客的排队方式考虑,方便,安全, 畅通,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5 枢纽信息服务设计,交通客运枢纽综合信息化建设,应结合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的具体功能、交通网络特点,组建适合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正常工况,和灾害工况下满足运营管理模式的综合信息化管理方案。,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5 枢纽信息服务设计,设计理念:集运营管理、综合监控、防灾指挥、交通疏解、治安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控制体系。,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5 枢纽信息服务设计,1、轨道交通枢纽信息服务设计,枢纽外部导向信息服务 枢纽出入口与站厅间导向信息服务 枢纽站台与站厅间导向信息服务 枢纽站台间导向信息服务 轨道交通和城市其他公共设施联络导向信息服务,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5 枢纽信息服务设计,2、对外交通枢纽信息服务设计,公路、铁路、民航自身内部的导向信息服务 公路、铁路、民航间的换乘导向信息服务 公路、铁路、民航与市内交通方式间的换乘导向信息服务 枢纽与其周边区域范围内大型、重要公共建筑联系的相关信息系统,7.4 枢纽交通设计方法,7.4.5 枢纽信息服务设计,3、常规公交枢纽信息服务设计,所乘线路和换乘线路的信息 各线路动态信息,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5.1 tod与公共交通枢纽交通设计,tod的基本理念在于: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以公交站点为核心,将居住、零售、办公和公共空间组织在公交站点周围,并配合良好的步行空间环境设计,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促使公共交通设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并使城市空间趋于适当集中、紧凑发展。,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5.1 tod与公共交通枢纽交通设计,tod内涵,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5.1 tod与公共交通枢纽交通设计,“公交枢纽地区”就是指在以公交枢纽为中心,围绕公交枢纽建设的、紧凑的、多用途土地开发的、利于步行的地区。,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5.1 tod与公共交通枢纽交通设计,1)与公交枢纽周边设施的一体化协调设计良好基础。 2)面向步行者、自行车使用者的设计。 3)合理的停车设施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5.2 公共交通枢纽管理系统设计,7.5 枢纽交通设计发展,7.5.3 虹桥枢纽等超大规模枢纽的涌现,虹桥枢纽规划是机场、铁路、磁浮、地铁、出租、公交等一系列城市对内、对外交通服务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客运交通枢纽。,虹桥枢纽内交通总体设计理念是功能整合的立体化枢纽空间;公共交通为主的层次化交通系统;人车分离的人性化交通环境;分块集散的简捷化交通流线。,东直门交通枢纽2008年7月19号启用,被列为2008年奥运会配套工程、北京市重点基础工程,总建筑规模70万平方米,堪称亚洲之最。在这个立体式的交通枢纽里,具有市内公交、郊区公交、地铁、城市轻轨、机场高速铁路、出租车、水上交通游艇等7种交通形式,并且是城市轻轨的最大中转站。为地上地下各两层。,7.6 交通枢纽城市,7.6.1 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7.6 交通枢纽城市,7.6.1 北京,各种交通方式立体换乘,努力达到“零距离换乘”、“无缝隙对接”,东直门交通枢纽,7.6 交通枢纽城市,7.6.1 北京,这座椭圆形车站集高铁、地铁、市郊铁路、公交、出租等各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成为全面融入城市交通体系的综合交通枢纽。,新北京南站2008年8月1号开始运营,京津城际铁路的始发站。,新北京南站,7.6 交通枢纽城市,7.6.1 北京,这座庞大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地上二层高架候车层;地面站台层和列车到发层;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地下二层地铁4号线;地下三层地铁14号线。,新北京南站,7.6 交通枢纽城市,7.6.1 北京,新北京南站,航空:两个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位于上海的西区;浦东国际机场,座落在东海之滨。拥有通往世界59个城市的国际航空线和14条海上国际航线。目前两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为1640万人次。 铁路:将建立以直达快运为主线、内接港澳、北连俄欧、东通海外、西达中亚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 港口:上海港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港口,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航运:上海已经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业务联系。远洋航线:从上海始可以分别抵达香港、台湾(经第三地)、韩国、日本、东南亚、澳人利亚、以色列、地中海、西北欧、南非、南美、美国东西岸等地;沿海航线: 可抵达从北到市沿海主要港口;长江航线:可直达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内河航线:通过江南水网可抵达江、浙、皖等省各大小港口码头。,7.6 交通枢纽城市,7.6.2 上海,上海枢纽布局规划在市域范围内选择了145个枢纽站点,根据枢纽承担的交通功能和规模大小,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枢纽5处,b类枢纽88处,c类枢纽37处,d类枢纽15处。 a类枢纽:市内外“路路通” 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共同形成大型市内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b类枢纽:公交轨交“一站换乘” 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主,结合地面公交站点、出租车营运站、社会停车场和长途客运站等其他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中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根据不同的客流规模,b类枢纽主要分为两类:b1类,以三线及三线以上轨道交通换乘站为主体的大型枢纽;b2类,以一线或二线轨道交通站点为主体的中型枢纽。,7.6 交通枢纽城市,7.6.2 上海,c类枢纽:停车坐公交进城 以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机动车换乘为主体的停车换乘(p&r)枢纽。中心城用地紧张、交通负荷重,因此规划在外环附近及外环以外、靠近主要公路和轨道交通站点的区域设置大中型社会停车场,提供优惠的停车收费标准和便捷的换乘条件,起到适当截流进城机动车、引导换乘公交的作用,形成37处c类停车换乘枢纽。 d类枢纽:多条公交线始末站汇集 以多条地面公交换乘站点为主体的小型枢纽。通常是距离轨道交通站点较远的、多条常规公交线始末站集中布局而形成的枢纽。,7.6 交通枢纽城市,7.6.2 上海,广州是我国华南最大的水陆运输枢纽。外港黄埔是我国华南最大港口,远洋与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个港口联系,沿海可与北海、湛江、厦门、宁波、上海等30多个港口通航;广州内港是华南地区河运枢纽,通过珠江水系联系华南230多个大小河港。广州又是京广、京九、广州梅(州)汕(头)、广茂和广深准高速铁路等的交会点。广州也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是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7.6 交通枢纽城市,7.6.3 广州,郑州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 航空:郑州新郑机场与北京、成都、广州、上海等1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开办有直飞香港、澳门的包机业务,是全国五大航空站之一。 铁路: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郑州站是全国较大的客运站之一,有列车可直达25个省、市、自治区。 公路:郑州是全国7个公路枢纽城市之一,国道107贯通南北、310横贯东西,是我国公路运输的中心城市。,7.6 交通枢纽城市,7.6.4 郑州,7.6 交通枢纽城市,7.6.4 郑州,规划京广客运专线和徐(州)兰(州)客运专线的交会处。 为顺应这一铁路线的布局,郑州将在新“十字架”处建设一座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7.6 交通枢纽城市,7.6.4 郑州,武汉位于我国南北陆上交通、东西水上运输的主要干线交会处,是我国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之一。武汉在长江干流中游,江汉汇合处,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之一。京广、汉丹铁路在武汉相会,并有铁路连接京九线。湖北的公路网以武汉为中心,有多条国道通过。民用航空线可通往全国各大城市,并新建了国际机场。,7.6 交通枢纽城市,7.6.5 武汉,7.6 交通枢纽城市,7.6.5 武汉,武昌火车站,新武昌车站是武汉铁路局第一座按照当今世界最新的客运服务理念设计和建设的现代化大型客运车站,作为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体现了交通优先、以人为本、环境和谐、集约用地的特征,呈现出了古典式楚宫外形,它彰显了荆楚文化内涵,体现了湖北楚文化的建筑风格,个性化突出,站内采用弧形无柱风雨棚高大流畅,整个站台通透开放。,7.6 交通枢纽城市,7.6.5 武汉,武昌火车站,新武昌站分东、西两个站房。西站房为主站房,共三层(地下层,站台层,天桥层),建筑面积为49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八千多名旅客。东站房为子站房,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7.6 交通枢纽城市,7.6.5 武汉,武昌火车站,7.6 交通枢纽城市,7.6.5 武汉,武汉火车站,武青四干道武汉三环线中北路延长线站西大道、总用地面积达110公顷(计算至道路中线)的围合区域都归于武汉站站区设计范围内。定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烹饪面试题及答案
- 农村就业面试题及答案
- 南川教师面试题及答案
- 民航快递面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渭南三贤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门诊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公办中小学教职工聘用(任)合同书范本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合同变更的协商权
- 口腔护理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
- 医疗风险防范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3 Visit to the farm》(教学设计)-科普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宝钢作业长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庭暴力保证书模板
- 岗位技能比武汇报
- 蜡染研学课程讲解
- 防秋乏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
- 双翼之下的三重人生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解读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3
- 产品碳足迹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