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三、2013年的命题方向 二、 10、11、12年中考回顾 一、2012年中考质量分析 四、2013年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策略与方法 * * (一)2012年化学中考基本情况 实考人 数 平均分难度 及格人 数 及格率最高分 最 低 分 满分人数 景洪445154.080.54187242.06100012 勐海415136.780.3797323.4410002 勐腊273151.010.51103637.9399.500 州属75069.860.749265.6100012 全州1208348.420.48437336.19100026 1.全卷基本情况 根据全州统计情况分析:平均分为48.42分,难度值为0.48,这与 学业水平测试试卷总体难度控制在0.650.70左右有较大的出入。 * 2.试题难试题难 易程度分布 难难易程度分布 较较易试题试题中等难难度试题试题较难试题较难试题 考试说试说 明要求70%20%10% 试题实际试题实际 情况16%71%13% 3.2012年试题试题 考试试内容分布 科学探究身边边的化 学物质质 物质质构成 的奥秘 物质质的化 学变变化 化学与社 会发发展 考试说试说 明 要求 2530201510 试题实际试题实际 情况 2426231611 * 单位景洪市勐海勐腊州属全部 人数44514151273175012083 100122 01226 90-994711802022061059 80-89398227219113957 70-79480243303851111 60-69511321312761220 50-59565319363761323 40-49623393366891471 30-39525458355441382 20-29410589279341312 10-19303750211141278 0-91536691211944 4.分数段分布: 州属学校分数段频数呈梯度递减,能较好地区分出学优生、中等生和 学困生,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但勐海县的成 绩在1019分出现异常密集,说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脱节的问题。 * 5.优秀率分布: * 6.平均分分布: * 7.各小题情况分析 难度在0.6以上的优秀试题占比例均在50%以上,试题难、易编排总体从易到 难成波浪型,符合学生的考试心理,并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 * 8.各小题考查内容和考试情况分析 题号考查内容考试情况分析 1物质的变化 学生没有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也 没有注重课本知识的记忆。 2实验基本操作 80%的学生都能正确选择,部分学生选错的与平时 进行实验时操作的规范性有关,教师在进行示范操 作时应强调每个步骤,同时学生进行操作时要注意 及时纠正。 3认识催化剂 学生选错的主要原因是对催化剂的概念不理解,所 以没有重视题目中用于提示的词语“改变化学反应的 速率”。这就要求对概念的讲解时要教会学生抓重点 词语。 4知道塑料的危害 学生不明确何谓“白色污染”,而从颜色上来进行判 别。教学中可以用错误选项进行纠错练习,让学生 明确这一基本常识。 5 常见实验事故的 处理 学生没有注意到“浓NaOH”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强调酸碱滴在皮肤的处 理不同的地方与原因。 * 题号考查内容考试情况分析 6氧气的用途 学生的答题情况最好,86%的正确率说明学生的 常识知识应用不错。 7二氧化碳的性质 部分学生选择A答案说明对人工降雨的原因没有完 全理解,只记得“降温”而不知用何“降温”。 8常见金属的应用 78%的学生能选对。这里说明学生有一定的生活 常识,在教学中只需加强不常见的“钛合金”的介 绍。 9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这题只能四成的学生选对,说明对氧化物的概念 与识别存在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概念中 的重点“两种元素”和“两个中其一是氧”。 10认识燃烧的条件 但近11%的学生选D选项,说明对于着火点的理解 有误差,教学中应重视这一问题。 * 题号考查内容 考试情况分析 11区分常见的反应类型 60%的学生能选对,但错选项主要集中在A,说 明学生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特点记错误。教 学中要从文字上教学生区分概念。 12 用化学式进行化合价的 简单计算 只有一半的学生能正确做答,而近30%的学生选 择C答案,说明学生应用化合价进行计算时没有 注意到右下角原子的个数对化合价值的影响,教 学中加强这一知识点的练习与纠错。 13认识使用化肥 46%的学生能选对,但错误主要集中在D选项, 说明学生不能明确含有何种元素才能称为化肥, 所以也就不能知道什么是复合肥。 14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一半的学生没有选对,说明对于质量守恒发生在 化学反应中这一条件不明确。教学中应注意这一 学生的盲点。 15据现象鉴别物质 58%的学生选对,但学生对于A选项的错选率最 高,没有注意到“白雾”与“白烟”的区别,在教学 中应对这一常错点进行详细讲解。 * 题 号 考查内容 考试情况分析 16 能区别混合物、纯 净物和单质 49%的学生选对,37%的学生选C答案,说明学生不能 正确区分化合物与混合物,教师应对这一知识从文字到 图形进行练习,以求能正确区分二者。 17 金属化学性质的简 单探究 57%的学生选对,错误答案主要是C,说明对于金属与 酸反应的条件不明确,教学中加强这一内容的实验演示 或学生实验,让学生从直观观察得到结论。 18 元素对人体健康的 重要作用 57%的学生能正确做答,学生选错的原因在于对于“佝偻 病”一词的陌生,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广告词与教学的 “佝偻病”一词联系起来教学,减少学生的失误。 19水的组成 一半的学生选对,选错的学生主要集中在C答案,说明 对宏观与微观的描述上不明确,教师应在这知识的讲解 时强调“组成”“构成”使用的范围进行强调强化。 20 运用观察等方法获 取信息并鉴别现象 42%的学生选对,这题综合性较强,对学生掌握知识的 要求较高,因此出错也高。教师在教学在应该用不同的 手段对物质的性质进行讲解,加强学生从图表图象中获 取信息并能分析信息的能力。 * 题号考查内容 考试情况分析 21化学用语 只有12.8%的学生能正确做答,出错的主要问题是:氧化铜的 化学式主要写成CuO2 ,金刚石的化学式写成C60 或CaCO3 对 金刚石的组成不清晰;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的书写混淆;标注化 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不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22.1 化石燃料是 人类重要的 自然资源 学生对这一常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 22.2 能正确书写 简单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此空多数学生放弃,即使有部分学生写出但不配平,得分率较 低。 22.3 物质组成的 简单计算 学生推断时忽略化学式的系数,不能清楚数出氢原子的个数, 最终不能得到正确化学式,有部分学生推断出了原子的个数, 但不能组合成正确的化学式。 22.4 燃料对环境 的污染 学生对这一常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高。 23 了解溶解度 曲线的含义 学生23(3)得分率在本题中最低,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的判断不出来,说明学生对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没有掌握。第二 个空中学生漏填非常多,多数学生答案都只选择一个,没有认 真读题,找不到题目给的暗示,以至分析不到位选项不全。 * 题号考查内容 考试情况分析 24.1元素周期表的简单知 识 学生多数能答对,说明对元素周期表的提供的信息基 本能掌握。 24.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 义 题学生答错较多表现为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不能 掌握,所以不能利用结构示意图所给予的信息进行答 题。 24.3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 中的作用 第一空学生基本不填(或填错),说明学生没对1 18号元素进行记忆所以不知道是什么元素,因为化 学手册不能带入考场,所以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常见的 18个元素的顺序与符号名称的熟记。 元素的简单分类学生对元素的分类掌握较好。 25.1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 软化方法 第一空学生基本做对;硬水的软化方法学生答错较多 ;25(2)第一空25(2)第二空除了空白卷外出错率 较低,说明学生对节约用水的意识已经树立。 25.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学生不能理解溶解与乳化作用的区别, 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常识结合,提高学生用化学知识解 释常见现象,增加学习的兴趣。 * 题号考察内容考试情况分析 25.3 区分有机物与无机物学生多数能答对。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学生多数能答对。 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 算 半数学生多数能答对,还要加强训练。 26.1 常见碱的主要用途 学生能答对,但要得注意错别字。 26.2 微粒的性质 题学生能答对,但要得注意错别字。 26.3 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 的酸碱性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用文字表达或化学式写不正确, 说明学生对化学式的使用不扎实。 26.3 (1 ) 正确书写简单化学反应 的方程式 化学用语的掌握不牢固,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各种方 法引导学生识记化学用语。 26.3 (2 ) 酸的腐蚀性 学生没有考虑到量的问题,所以认为NaOH的存在 ,抓不住答题要点,文字组织能力差,出现文字不 通等影响答题效果。 * 题号考察内容 考试情况分析 27.1根据图形说出名称 答题率较高,容易出现错别字。 27.2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 ,正确书写简单化学反应的方 程式 学生没有仔细读题,大部分学生选择书写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7.3氧气的检验方法学生把检验方法与验满方法颠倒;把氧气 与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弄混淆。 28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存在很 大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动手操 作,没有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纠 正以达到实验服务于教学的目的。 29 利用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 物质的鉴别;应用物质的性质 检验鉴别常见的物质;正确书 写简单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常 见仪器的操作方法 为本试卷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题,完全正确 率仅仅为1.42%。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区分 与控分的效果。 30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 算 本题表现出来的问题是:首先学生对计算 型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看到计算题习惯 性的不做所以空白较多。 * (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不认真读题,不能按要求答题。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如: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 式的记忆和书写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 加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练习。 3.对实验探究中猜想、设计实验及分析现象的能力较差。 要加强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能力的训练。 4.计算中的问题较多;学生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错误较多 ;计算格式不对。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训练。 * (三)以后教学的建议 1.在控辍辍保学的基础础上提高参考率。 2.抓实实教学常规细则规细则 的管理,切实实保障实验实验 教学正常开展。 3.利用集体优势发挥优势发挥 群体智慧,提高复习习效果。 4.落实实培辅辅困,分层层教学,让让全体学生共同前进进。 5.注重教师师培养,提高课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优质优质 教学。 对对化学教师师的建议议: 1.回归课归课 本、落实实“双基”、 夯实实基础础。 2.教师师注意习题讲评习题讲评 策略、加强方法指导导。 * * 一.10、11、12三年中考对比 1.试卷结构 201020112012 科学探究23分25分24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26分25分26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21分20分23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15分15分16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15分15分11分 * 2.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 201020112012 较易试题71%60%16% 中等试题21%26.7%71% 较难试题8%13.3%13% 3.试题题型分布 2010年2011年2012年 选择题303040 填空与简答404036 分析与综合303024 * 4.考试内容的分布情况 题 型 题 号 2010年2011年2012 选 择 题 1物理、化学 变化 对化学性质的区别物质的变化 2营养物质 基本实验操作技巧的 考查 实验基本操作 3基本实验操 作 对化学中一些常用化学 图标的考查 认识催化剂 4化肥种类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知道塑料的危害 5硫、磷、镁 、铁燃烧现 象 对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 正误的判断 常见实验事故的 处理 * 2010年2011年2012年 选 择 题 6引起温室效应的原 因 溶液的区别 氧气的用途 7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的原 因的判断 二氧化碳的性质 8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和数目不变 微粒的性质 常见金属的应用 9实验数据的记录净化水的方法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10溶液的概念金属的性质和 用途 认识燃烧的条件 * 2010年2011年2012年 选 择 题 11物质的微粒性和 特征 常用仪器的应用 区分常见的反应 类型 12化合价与化学式 的关系 过滤的实验步骤用化学式进行化 合价的简单计算 13元素与人体健康 化学式的含义 认识使用化肥 14根据物质的性质 除去杂质 生活中化学知识 的梳理 认识质量守恒定 律 15中和反应与pH的 关系 金属活动性顺序探 究中药品的选择 据现象鉴别物质 16分子、离子的表 示符号 分子、原子、离 子、化合价符号的 考查 能区别混合物、 纯净物和单质 * 2010年2011年2012年 填 空 与 简 答 17常用物质的 用途及化学 式的书写 物质的用途和化学 式书写的考查 金属化学性质的 简单探究 18元素分类、 原子结构与 化学性质关 系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 元素周期表知识的考 查 元素对人体健康 的重要作用 19化学式的涵 义 根据质量守恒定 率确定化学式、化合 价的计算、元素的质 量分数计算的考查 水的组成 20溶解度曲线 意义 电解水的考查 运用观察等方法 获取信息并鉴别 现象 * 2010年2011年2012年 填 空 与 简 答 21材料与物 质 溶解度曲线的 含义的考查 化学用语 22爱护水资 源 化学与生活相 关知识的考查 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燃料对环 境的污染。 23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pH的相关知 识的考查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24碳的化合 物 常见物质的 色、态以及相 互间发生反应 的考查 元素周期表的简单知识;原子结构 示意图的含义;核外电子在化学反 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 25氧气、二 氧化碳的 制取 常见气体的 发生装置和收 集装置以及反 应原理的考查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及软化方法;溶 解与乳化的区别;形成节约用水的 意识;区分有机物与无机物;常见 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进行物质组成 的简单计算。 * 2010年2011年2012年 填 空 与 简 答 26酸、碱指 示剂的变 色 燃烧条件 的考查 常见碱的主要用途;微粒的性质; 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正确书写简单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酸的腐蚀性 27空气中氧 气含量测 定 对一氧化 碳还原氧化 铜的实验的 考查 根据图形说出名称;运用简单装置 和方法制取氧气;正确书写简单化 学反应的方程式;氧气的检验方法 28金属的活 动性 铁生锈条件 的探究 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分 析 与 综 合 29碱的化学 性质 酸、碱、盐盐 间间反应应的 实验实验 探究 利用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进行物质 的鉴别;应用物质的性质检验鉴别 常见的物质;正确书写简单化学反 应的方程式;常见仪器的操作方法 30根据化学 方程式进 行有关 溶液与化学 方程式结合 的计算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1.命题方法 2.考试的性质与功能 3.试题的呈现方式与结构 5.试题的特点 4.试卷的结构 6.注意事项 * * 目录 精心统筹,完善复习备考计划 1 科学备考,把握水平测试命题的特点2 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考能力3 * 一、精心统筹,完善复习备考计划 1)制定计划,统筹时间 分析命题方向: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强调理解和应用; 突出考查学生化学用语的准确性; 化学知识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制定复习安排:巩固基础; 提高能力规范训练。 复习时间需合理安排,切忌头松尾紧。 2)精选资料,高效练习。 精选资料(一本资料) 精心选题(重、难点、易错点) 精练细评(有效练习) * 3)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复习要求: 梳理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热点, 讲清疑点、不留盲点。 复习任务:(学生) 记忆知识,理解概念,应用规律,掌握方法 课堂目标:(老师) 梳理知识系统,归纳知识规律,突破知识难点, 总结解题方法,分析解题技巧。 * 二、科学备考,把握中考命题的特点 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 2紧贴社会生活,富有教育性 3模拟生活情境,突出知识应用 4重视信息处理,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5注重过程,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6淡化运算能力,强调计算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 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 部分。近三年中考命题必考的知识点: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组成与构成 化合价、化学式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分子、原子 的性质和符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 食物中的营养素; *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气体的制取的原理、仪器选择、收集方法。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等。 * 点燃 例题1(版纳2010、8题)北京奥运会所用火炬, 内装环保型燃料丙烷(用X表示),其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为: X + 5O23CO2 + 4H2O ,则则X的化学式为为 ( ) AC3H8O BC3H6 CC3H8 DC6H8 例题2(版纳2011、19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 9.0级的地震,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二氧化 氯ClO2 是其中的一种。制取ClO2的反应为: X + 2NaClO2 = 2ClO2 2NaCl 问:(1)X的化学式为_。 (2)ClO2 中氯元素Cl的化合价是_,ClO2 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最后结果精确到0.1) * 例题3(版纳2010、12题)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 泛应用于拉制灯丝,被称为“光明使者”。白钨矿是冶 炼钨的常用原料,其主要成份是钨酸钙(CaWO4),钨 酸钙中钨(W)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6 D+7 例题4(版纳2010、1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 是 ( ) A西瓜榨汁 B细竹片编凉席 C木柴燃烧 D干冰升华 例题5(版纳2011、1)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 是( ) A导电导电 性 B可燃性 C吸附性 D硬度 * 例题6(2012版纳23题)右图为A、B两种固体在水 中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看图后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 度大小为A B 。 (3)20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 克。 此温度下,将20克A溶于100克水中, 所得溶液为 。若将此溶液温度 升高到t2 时,溶液中变化情况正 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溶质的质量增大 C.溶剂的质量减小 D.溶液质量减小 10 20t1 t2 0 溶 解 度 /g 温度 * 17 Cl 氯 35.45 图甲 图乙 +12 2 8 2 例题题7(版纳纳2010、18题题)(1)图图甲表 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该该元素 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 属”),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为 。 (2)图图乙表示某元素的原子结结构示意图图,该该原子 核外有 个电电子层层,它在化学反应应中一般 易 电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甲乙两图图所示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为 。 复习策略 一点一练,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做到理清概念,找准规律 ,形成网络,实现基础知识熟练化。 返回 * 2紧贴社会生活,富有教育性试题对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学习方法和研究 方法等多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近几年来,中考 试题逐步扩大知识化、生活化试题的比例,以提高命 题的实用性,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身边化学 ,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关系的真正价值。 A B C D 例题题8(版纳纳2011、3题题)下列标标志中,属于可回收标标 志的是( ) * 棉 花 羊 毛 金项链塑料瓶 例题题9(版纳纳2010、21题题)化学就在我们们身边边,下 列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见物品,请请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 (1)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的是 。 (2)纯纯棉T恤和羊毛衫的价格差距较较大,生活中如何 区分纯纯棉纤维纤维 和羊毛纤维纤维 。 (3)近年来,能源短缺问题问题 日益突出,而电电瓶车车的 使用不需添加汽油,还还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污染,深受人们们 青睐睐。电电瓶车车充电时电时 是将 能转转化为为化学能,请请 举举出可开发发利用的清洁洁能源 。 * 例题题10(版纳纳2010、2题题)周末,小玉同学一家三口 要到茶山去采茶,爸爸准备备的午餐食物是:烤猪肉 干巴、糯米饭饭、牛奶,为为使营营养均衡,妈妈还妈妈还 需增 加的食物是( ) A鸡蛋 B水果 C馒头 D鱼 复习策略 讲解范例,学会应用,“以题带点,精练细评”,增强知识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能力。 * 3模拟生活情境,突出知识应用 中考试题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把社会热 点、地域文化、先进科技、生活实际及工农业生产与 化学核心知识融为一体,设置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用 化学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11(版纳2011、13题)某品牌火腿肠使用的猪肉, 由于猪食用了“瘦肉精”,引发了人们对该类肉制品的 抵制。“瘦肉精”会引起心慌、肌肉震颤、头痛和脸部 潮红等症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 C12H18Cl2N2O 。 有关C12H18Cl2N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12H18Cl2N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7g BC12H18Cl2N2O由五种元素组成 C一个C12H18Cl2N2O分子中含有12个氧原子 DC12H18Cl2N2O属于无机物 * 例题12(版纳2011、22题)(1)周末,玉喃回到橄榄坝的家 中。妈妈到市场买回了蛋、鱼、肉和馒头,从营养均衡的角 度上看,她妈妈还应该再买_以补充维生素。 (2)玉喃看到妈妈提着许多塑料袋,她告诉妈妈,塑料袋的 大量使用会造成_污染,我们要尽量使用布袋或竹篮。 (3)妈妈还给她买了一件羊毛衫。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对羊 毛纤维进行鉴别,鉴别的方法是_。 (4)妈妈做饭时,玉喃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因为她家是用 煤做燃料。请问烧煤会放出_气体污染空气,她家应该 改用_做燃料比较环保。 (5)吃完饭后,她到玉米地里帮妈妈做农活,发现玉米长势 不好,因为叶绿素含量下降而造成叶色整片发黄。她建议妈 妈施用_(填“钾肥”、“磷肥”或“氮肥”),施用该肥料时 大多数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防止降低肥效。 * 例题13(版纳2012、25题)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有关水的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某村民小组新挖了一口井,为了检验净水是硬水还是 软水,可以 方法使其软化。 (2)人们洗碗时,通常在水中加入 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 作用是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提 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 (3)泼水节使用的塑料盆,其主要成分为为聚氯乙烯。它 是由成千上万个氯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氯乙烯的化学式 为C2H3Cl,该物质属于 ,它由 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 例题题14(版纳纳2010、26题题)化学课课上小丽丽同学对对酸碱溶液能 使指示剂变剂变 色产产生了好奇,回家后自己取了几种不同的植物, 用研钵捣烂钵捣烂 ,加入酒精浸泡后进进行过滤过滤 ,得到了植物的提取液 ,然后将 这这些液体分别别滴入食盐盐水、食醋、石灰水中,变变色情 况如下表: 植物的种类类食盐盐水食醋石灰水 紫萝萝卜皮紫色红红色黄绿绿色 月季花红红色浅红红色黄色 牵牵牛花紫色红红色蓝蓝色 胡萝萝卜橙色橙色橙色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 (1)这这四种植物中,不能用做酸碱指示剂剂的是: 。 (2)在紫萝萝卜皮的汁液中滴入稀盐盐酸会显显 色,在牵牵 牛花的汁液中滴入氢氢氧化钠钠 溶液会显显 色。 * 例题题15(版纳纳2011、23题题)每种植物的生长长都有自 己最适宜的pH范围围,下表为为几种作物适宜生长长的pH。 农作物茶树西瓜玉米 pH5.0-5.56.0-7.07.0-8.1 某学校化学课课外小组组的同学,对对学校实验实验 田的土壤 进进行了测测定。经测经测 定,土壤的pH约为约为 5,该该土壤 呈_ _性,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_。如果要 用该实验该实验 田种植玉米,那么应应用_来中和 改良土壤。 复习策略 突出重点,强化热点,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提出、解决问题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学会分析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解 题能力。 * 4、重视信息处理,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近两年来云南省中考试卷重视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 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特别是每份试卷的第24 题,这两年都是考查物质的性质的流程图题。试题 设计模拟生产的真实情景,考查了学生收集数据、 整合信息能力,学会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 例题题16(版纳纳2011、24题题)A、B、C、D、E、F、X是 初中化学常见见的物质质。A、C是组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 , 且常温下均为为液态态, X是红红色固体单质单质 ,F为蓝为蓝 色溶 液。 它们们之间间存在下列关系: (1)A是_ E是_(填化学式) (2)在反应应中,物质质MnO2起_作用。 (3)写出物质质X的一种用途_。 (4)反应应的化学方程式_。 +X CaO MnO2 A B C E D F 加热 +H2SO4 蓝色沉淀 * +水 通过炽热的木炭粉 +氧气(点燃) E B 高温 A CD 例题题17(版纳纳2010、24题题)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见 的化合物。A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和E常温下是无色、 无味气体,E能与血红红蛋白作用,而使人中毒。他们们之间间存在 下列关系: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 (1)A是 (填化学式),C是 (填化学式); (2)步骤骤的反应为应为 反应应(填“吸热热”或“放热热”) (3)写出反应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请请写出B物质质的用途 (写一种)。 复习策略 讲练结合,讲思路,抓关键,找准突破口,提高学生收集、整合 、运用信息的能力,突破知识难点。 * (3)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 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加入过量Ca(OH)2的目的是_。 ()滤液B中的溶质是_、_(写化学式); 步骤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过滤。 * 5注重过程,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近几年,中考试题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 查。试题把实验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全面展示给学 生,让学生分析判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分 析解决问题,综合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试题 设计往往结合定量分析的成份。 例题18(版纳2010、29题)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小红 、小华同学,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现一瓶写 着 “氢氧化钠(NaOH)”的药品没有盖瓶盖,于是两位 同学对这瓶药品是否变质产生了兴趣。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了呢? (2)猜想与假设:小华的猜想是没有变质; 小红的猜想是部分变质; 你的猜想是 。 请对小红的猜想进行验证。 * (4)实验方案如下: 请从 稀HCl溶液、BaCl2溶液、CaCl2溶液、CuSO4溶液、无 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中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探究。 操 作现 象结 论 取少量固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 入蒸馏水,振荡,然后向溶液中加 入过量的 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固体中存在 Na2CO3 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取第步反应后剩余的溶液于试 管中,向其中加入( ) 现象:( ) 原固体中存在 NaOH (3)查阅资料:NaOH会与空气中的CO2 反应生成 Na2CO3 ;Na2CO3是白色粉末,其水溶液呈碱性。 * 例题19(版纳2011、29题)现有一包融雪剂,可能是CuSO4 、Na2CO3 、NaCl 、Na2SO4 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实 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它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融雪剂A无色溶液B +水 白色沉淀C 无色溶液D白色沉淀E 加AgNO3溶 液 加稀HNO3溶 液 过滤 加过量 的BaCl2 溶液 (1)提出问题:白色沉淀C的成分是什么? (2)进行猜想:白色沉淀C是_。 (3)实验验证: 步骤现象结论 取白色沉淀C少许放于 试管,向里加入足量 的_。 现象: _。 白色沉淀C中一定含有 BaCO3和BaSO4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4)分析与结论:通过分析,融雪剂A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 * 复习策略 重视化学实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跳出题海,反复练习, 掌握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 例题20(版纳2010、30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锌粒与稀硫 酸反应制取氢气,现有6.5g 的锌粒与100g的稀 硫酸反应。求:(1)他们能制得氢气多少克?(2)所用稀硫 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例题21(版纳2011、30题)现有10%的稀盐酸溶液73克,与 80克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最后答案精确到0.1) (提示:NaOH HCl = NaCl H2O ) 复习策略 限时练习,注重计算准确性训练,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例题22(版纳2012、30题)现有100克氢氧 化钠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氯化 镁溶液至完全反应,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入 氯化镁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提示:2NaOH MgCl 2 = 2 NaCl Mg(OH)2 ) 0 95 5.8 MgCl2 溶液质 量/克 沉淀质量/克 *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应考能力 回归教材,“ 以题带点”,构 建知识体系网络 注重应用, “以变促能”, 提高学生的解 题能力 注重方法, 探索高效复习 教学模式 * 回归教材,“以题带点”,构建知识体系网络 例1: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下面的题目让 学生思考: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而可能 变质,请回答问题: 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检验氢氧化钠已经明显变质? 若氢氧化钠已发生部分变质,如何除去杂质,使其重新变 成氢氧化钠?请将涉及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复习过程中,根据NaOH的性质,认识空气成分中 影响氢氧化钠性质因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写出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反应关系,引导 学生构建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的知识网络。 2NaOH+CO2=Na2CO3+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合同范本简约模板
- 购房合同范本卖方有利
- 缴纳人防费合同范本
- 舞蹈服装合同范本
- 直播团队合作合同范本
- 小区车位转让合同范本
- 闪银借款合同范本
- 设备清理保洁合同范本
- 阳逻租房合同范本
- 安全检查合同
- 孕期健康方式课件
- 膏药生产现场管理制度
- 智人迁徙路径重构-洞察及研究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T/SHPTA 082-2024光伏组件封装用共挤EPE胶膜
- T/CCSAS 023-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紧急切断阀设置和使用规范
- 农庄鱼塘出租合同范本
- 城管执法理论知识培训课件讲义
- 河南郑州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解读
- 制冷系统事故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