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大连市中考试 卷分析 初步分析 .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春华秋实 周而复始 第一小题: 本题按照评分标准来批,字体规范、端正、整 洁得2分,如果有一项不合要求扣一分,有两项 不合要求、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 学生绝大多数能够按照要求来书写,但是也有 个别学生写错字,把字写出田字格,错的最多 的字是“周”字,很多学生把里面的“土”写成了“士 ”。 极个别学生把下面的注音中的词语抄在田字 格里。 建议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 书写正确与否,另外要嘱咐学生不能写出格, 如果在考场紧张,书写题可以放在后面做,以 免因为紧张而抄错。 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 字。(4分) (1)各具风韵 (2)风餐露宿 (3 )美不盛收 (4)因地治宜 第二小题: 本题一个一分,严格按照标准来 批。 学生这道题答得比较好,但是有 些学生书写不正确,如yn,学生 把y写成Y。 建议教师还要加强平时学生书写 的规范。 3.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 写出修改意见。(2分) 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夺冠,人 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喜悦与自豪之情 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第三小题: 这道小题共二分,画线一分,修改意见对一分。画线像 以下几种情况均给了划线得分: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此 事、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津津乐道地谈论、津津乐道 。如果把前一个分句或者后一个分句也画上了,就不给 分。修改意见以下几种情况给分:把津津乐道改为饶有 兴趣、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等都给分(只要这个词包含 有兴趣或者高兴快乐的意思都给分),或者删去“地谈论 此事”,也给分。如果只删去“津津乐道”或“地谈论”,那 这一分就不给。 这道小题的得分情况不理想,学生很多不清楚真正的病 因是什么。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基础,让学生对词 语的掌握要落到实处,不能模棱两可。 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 。(2分) 呼朋引伴 草长莺飞 回味无穷 抑扬顿挫 第4题(2分) 严格按照201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参考答案 及评分标准。 示例1:春天来了,草长莺飞,鸟儿呼朋引伴, 唱出宛转的歌。 示例2:语文老师在朗读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令我们回味无穷。 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只用一个词或有一个词 运用不当,扣1分。 有两个错别字扣1分。 无标点或一“点”到底扣1分。 近半考生知道选择2个词语连词成句且运用恰当 ,符合情境,符合逻辑。 些许考生对词语理解不准确或有误,故造成使 用不恰当。如“草长莺飞”不用在春季,用在夏、 秋;不用在景色描写上,用在人生道路的成长 上。“抑扬顿挫”不用来形容声音,而用来形容书 法字迹、人生成长、写作技巧上。“呼朋引伴”用 在两个人(鸟)之间。“回味无穷”使用时缺少主 语,造成病句。即缺少“令我回味无穷”或“我回 味无穷”。 错别字较多。“的、地、得”混淆;“抑扬顿 挫”中“抑”右侧多一竖,“挫”写成“措”。“令 我”写成“另我”或“今我”。 “呼朋”写成“乎朋” 。“朗读”写成“郎读”等等。 使用34个词语造句,费时且出错率高。 所造的句子是多个分句,且上下句子没有 任何关联。 用2个词语分别造句。如“草长莺飞: 呼 朋引伴:” 语言罗嗦。像小作文一样,近100字。 书写潦草,无标点或一点到底。 不懂得造句的要领。如“我用抑扬顿挫、 回味无穷造句”。 把四个词语抄上不造句。 不作答。 胡说八道。如“我不会!不会!不会! !”“我同小姑娘作爱后回味无穷” 教学建议 第4题: 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加强词语教学,充分 理解词义,从而学会运用。 兢兢业业、有条不紊加强连词成句的教学 指导。借助教材、工具书理解词义,创设 情境,使用2个词语即可。 端端正正、规范整洁地加强书写训练。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羚羊木雕 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用了插叙手法。 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 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 谋诡计。 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 的“汗青”特指史册。 D.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 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小”为核心的 三条建议。 第5题: 选择A、C、D 第5题: 丰富考生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等。系统讲 解、厚实积淀。 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吃透教材 、依本探源。 3、强化选择题正反答题技巧的训练。“储 备+排除”相结合。 6.默写填空。(10分) (1)风烟俱净, 。从流飘荡, 。 (吴均与 朱元思书) (2)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 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十则中提倡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处世之道 是“ , ”。 (5)古诗苑漫步,同学们吟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吟诵辛弃疾的“ , ”,(用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回答)感受古人忠君报国、建功立 业的一腔热血。 评分标准的把握情况 第6小题共10分分值,要求每题错1字不扣 分,错2字扣1分,错3字不得分。其中所 给参考性答案没有争议性的内容。我们严 格按照答案标准执行,但遇到了学生字迹 不清,辨认不了笔画的现象,我们本着严 格性错误不给分的原则执行。 学生绝大多数对于教材和课标要求背诵篇 章的把握较好,此题平均分也能达到8分 之上。但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 第一错字较多,(例如“瞬”“澜”“己”“施”“却 ”“赢”“生”“身”)这些错字情况也可分为四 类。 一类是笔画比较多的“瞬”“赢”“澜”等生字或难字 ,学生有丢笔画,或不识笔画故意写不清的。 一类是“己”“君”等字,学生书写不规范,“己“有 出头写成了“已”。“君”中间横不出头等现象。 一类是不明字意句意的错别字,例如答题过程 中出现了这样的答案“己所不育,勿施于人”“己 所不欲,误失于人”“了确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 生后名”。 一类是现代文默写中滥用虚词。“了”“的”添加, 或是“将”“都”省略。 第二方面的错误表现在理解性默写未审清 题意。例如第4小题题干要点“孔子的”“推 己及人”“仁爱待人”限制了答案只能是已所 不欲,勿施于人。还有第5小题明明给了 两个横线,学生却答了“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三个空 格内容。 第三方面的错误表现在学生对待考试的态 度不严肃。很多学生不会答题,却随意在 试卷上写了这样的内容“我对你的爱恋不 会变,早晚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 的户口本上的”这样的话语 教学建议 基于学生以上的答题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教师在平日教学中,要在学生理解诗词大意的 基础上再提倡学生背诵,避免学生机械性背诵 造成影响语意的要点字错误。 对于学生易错的难字、笔画多的字进行重点强 调训练。 指导现代文背诵技巧,注意虚词的停顿节奏, 避免丢落或添加虚词。 7.请依据你阅读名著的积累和体验,填写 相应的内容。(6分) (1)提示词:骆驼祥子 人物经历 主题 三起三落(任举两例): 主题: 名著人物事件人物 作为 性格 水 浒 武松施恩 快活 林酒 店被 霸占 水 浒 宋江梁山 泊主 事 忠心 名著阅读评分标准把握 1、总体遵循的原则师有严格性的 错误不给分,这就防止学生多答 、瞎答、胡答。 2、按照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评分 标准批题 (1)、骆驼祥子里祥子的三起三落 ,必须是一起一落给一分,写对两点就可 以了。 (2)、主题除了可以答标准给的,还可 以答:旧社会个人奋斗终会失败,小人物 受社会黑暗的迫害终会堕落,旧社会使人 变成鬼, 但是如果学生答:批评、批判揭 露社会黑暗不给分,主题里出现了祥子或 者老北京等具体的人物地点也不给分。 (3)、水浒传里武松的作为必须答“ 打蒋门神”,但是打死蒋门神不得分。 (4)、武松的性格除了答评分标准里的 还可以答:讲义气,侠肝义胆,重情义, 仗义,有恩必报 但是如果答有仇必报,嫉 恶如仇,重友情,打抱不平,有勇有谋不 得分,答案要突出“义”和“恩”。 5)、宋江忠心的作为除了标准答 案给的,还可以答:归顺朝廷, 归顺皇帝,招安,征讨方腊等。 但是答毒死李逵不得分。 学生答题情况: 1、学生没有读过名著,所以乱答题的有 很多。 2、审题没审准,答窜题的也不在少数。 3、有很多学生明明不会,还要把卷上的 其他题抄在上面。 教学建议: 1、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读名著是很关键的 。 2、在学生主动读的基础上,老师要把每 本名著的简介拿出来,比如说里面出现的 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主要事件,次要事 件等等。 3、细化到做题上,老师要出一些有关名 著的题目给学生来做,进而加深印象。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 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 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 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 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 项燕,从民欲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吴广素爱人 (2)以激怒其众 (3)从民欲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 具有 的决心。(1分) 一、评分标准 8题:共3分,每小题1分。 素:平时(向来、一向、一贯、平常、 一直、平素、总是) 以:来(用来) 从:依从(顺从、听从、顺应、遵从、 遵循、遵照、依照、服从) 若一对一错,不得分。 9题:2分 军官拔出剑来,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 )杀死了军官。 得分点:译出“剑挺”得1分(必须有“拔”字 ),大意对得一分。 扣分点:主语错误或没有、漏译主要内容 ,各扣一分。 10题:1分 反抗命运(与命运抗争、不甘心受奴役、 追求平等、推翻暴政等) 与“的决心”衔接不上的,不得分。 以上3题中,错别字累计2个的,扣一分。 考生答题情况 8题:总体答得不错,失分较少。 有一小部分考生误把“以”解释为“ 用”;“从”解释为“跟从、随从”。 9题:不少考生不知“剑挺”“尉”为何 意。 大意基本能译出。 10题:此题答得五花八门。 考生不能正确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的含义:答“起义必胜、称王当帝 、兴复楚国”等大有人在。 表述笼统:答“不甘心、不服输、干大 事、实现鸿鹄之志”等等。 用词不准或缺少动词:如“颠覆秦朝、 阴谋造反、人人平等” 与“的决心”衔接不上:如“起义的决心” 等 教学建议 除了加强文言文常用实、虚词的意思和用 法的训练外,还要重视对书下注释的理解 记忆。 在感知文言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重 点句子的含义。 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力求准确、严 谨。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拜为偏 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羽 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 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 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 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 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 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 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 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 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及羽杀颜良”中 的“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 B.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C.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1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 14.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 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评分标准及把握情况 1)11和13 题遵循大连市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12题的评分标准是译出“乃”字得1分 ,大意对得1分,在具体把握上除遵循 上 面的评分标准外,对“立效”两字的翻译降 低了标准,将“立效”理解为“做一件事”或 是“建立军功”、“立下成效”“立刻”都可以, 但是翻译成“立下誓言”“展现成效”“履行诺 言”“报效国家”这样严重影响语意的或者有 语病的。在大意这1分上就没有了。 学生的答题情况 (1)11和13 题得分率较高。 (2)12题很多学生的“乃”字没有翻译出 来, 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将“乃”字翻译成“于 是、就”或“便”。 (3)12题学生们在翻译的时候出现了大 量的病句。 14题的评分标准是写出“(然)吾受刘将 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即得2分 ,在具体把握上除遵循 上面的评分标准外 ,还根据实际情况对评分标准做了灵活调 整,即写出这句话的核心意思句“(然) 吾受刘将军厚恩”就得分,若只写出了“彼 各为其主”或“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则得1 分。 建议 注意书写,有些学生的字体不工整、不规范甚 至涂抹乱画,需要批卷老师仔细辨认。 注意审题,有些学生将断句翻译出来。 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注意语序,不要出现严重的 病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翻译的语序和习惯。这 样就不至于在大意上丢1分。 翻译句子住关键词,通读全文,抓住整体意思 。 活学活用、注重迁移、善于分析理解。 (三)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5.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 ,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心情。(2分 评分标准及把握情况 15题的评分标准是写出“竹深”、“树密”、“ 虫鸣”给诗人带来微凉的感觉(写出了环 境的幽深静谧)得1分,表达了诗人惬意 (舒适、宁静)的心情再得1分;此外根 据实际答题情况也做了相应的变通,即写 出诗中的词语“竹深”、“树密”、“虫鸣”或将 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意思通顺也给1分; 诗人的成平静、舒心、舒畅、淡泊、恬静 、平和等即给分,另外写出“心静自然凉” 的也得1分。 15题有学生只在分析诗的内容或 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写法进行分析 ,明显地不审题;或只写出诗人 的心情毫不涉及题目中关于“结合 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这一要求, 依然还是审题不周全。 建议 注意书写,有些学生的字体不工整、不规范甚 至涂抹乱画,需要批卷老师仔细辨认。 注意审题,不要自己将题目删减致使答题不全 面,要养成点读的习惯。 答题时注意句顺意通,层次清晰。 此外诗词阅读上要视野开阔,不能想当然地认 为凡诗词都是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剧格调,我们 也有许多乐观向上积极的情感反应,闲云野鹤 的洒脱之人在诗人中也是大有人在的。 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花开半时偏妍,完成16- 19题。(14分) 16作者由“花开半时偏妍”,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 17第段是如何阐述“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 留白上”的?请简要回答。(4分) 18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 ,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虚实相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 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 (“撩拨”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19第段中说“不把事情做得太过”,请从初中语文课 文中选取一个事例加以印证。(正、反面事例均可,30 字以内)(4分) 16、17题评分情况汇总: 评分标准把握情况: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批 卷,可给可不给的,就不给分。如,16题 ,答题目的,不给分。答分论点的,也不 给分。答开头或结尾的,可酌情给1分。 17题,必须结合本段具体答,凡是答套话 的,不给分。 学生答题情况 :平均分,3、5左右; 主要存在的问 题:16题,有一些学生分不清什么是中心 论点,对其内涵不理解,抄上很多句子让 批卷老师挑,结果丢分。17题,很多学生 将“抽象无形之物难以入画”层次漏掉,也 有一些学生答题不具体,还有不是答论证 思路,而是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有一部分 学生空题或文面潦草。 教学建议: 精讲多练:打造高效课堂对议论文 的三要素真正讲明白并辅之以有针对性的 练习。将对比法引入教学,明确差别, 举一反三,提升能力。研究好近三年的 中考与模拟题,如17题就和去年的市二模 要学会读书17题是一样的。平时就 要进行答题训练,不允许空题和字迹潦草 等。 18、19题答题分析 18、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4分) (1)攀爬中渗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 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虚实相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分析: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眼前景色和想象的美景相 互交融。 这道题的问题在于学生不仔细看原文,不注意上下 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有的学生写道:“虚实相生” 写出了观众通过想象引起的思考。很显然,这样的答案 是学生们就着这句话进行想当然的分析了,他们没有注 意到段落中出现的“爬山的过程”“攀爬中”“爬到山顶”这些 词语。这道题提示我们,要让学生注意词语所在的句子 ,注意词语前后的语言环境。要结合这个环境进行具体 的分析,不能跳过语境,只关注大的观点。就像不少学 生所写的:这个词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半”中隐 美的道理。这就是典型的脱离语境。 (2)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 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 (“撩拨”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用了拟人的 修辞方法,突出了齐白石的画虚出一半的 妙处。 这道题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方面: 忽略这个词本身的特殊用法,也就是“ 拟人”的修辞方法的运用。 只对词语进行解释,只说“撩拨”是引发 的意思,而不加以分析。 虽然有分析,但是分析过于笼统,忽略 了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忽略了句 中的关键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就 是没读懂文章,不明白文章在说什么.像有 不少学生写道:这个词语生动的表现出齐 白石画的美妙,而作者根本不是说画的美 妙,而是说画中留白的美妙。 答题的思路不对,知识错误。像有些学 生写道:这个词语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 的作用;或者,这个词为下文作铺垫;或 者,这个词语在这里是举例论证等。这种 答非所问的情况反映出学生不明白词语作 用这类题的答题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加以 引导。 19、第段中说“不把事情做得太过”,请 从初中语文课文中选取一个事例加以印证 。(正反面事例均可,30字以内)(4分 ) 分析:这道题题干的要求很明白,答题的 范围也较广,应该比较好得分。但事实上 ,学生回答的情况不是很好。究其原因, 有如下这些方面,现在,我将学生的问题 归类整理,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借鉴。 学生不注意审题。题干中很清晰地注明 了要写教材中的例子,可有一部分学生的 事例选自课外。 记忆不准确。有些学生张冠李戴,将人 物和事例混淆。 表述不完整。作为一个事实论据,应该 写清楚人物、事件、结果,但一些学生表 达能力不强,在事例的表述上存在不完整 的缺陷。 通过以上现象,反映出学生的问 题所在: 教材不熟悉; 知识的储备不够丰富准确;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二)阅读回家去问妈妈 ,完成20-24题。(22分)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 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1.如何理解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 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 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20题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题,试题难 易度适中,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文章,读懂 文意,结合试题的给分值答题,应该说这 是一道能得分的题。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 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读懂文章,但是语言概 括提炼能力不强,语言过于啰嗦。具体情 况有以下几种情况: 1、概括事件完整,语言简练,“我”和“母亲”“交谈”、“往 事”等答题点清晰明确2分全得的试卷有五成左右。 2、能答出事件的前半部分“我”和“母亲”交谈,事件的后 半部分的往事不能很明确的作答,只能得1分有两成 左右。 3、虽然事件中的要点都能答出来,但是语言啰嗦,批 卷老师找答题点很费劲,精神稍一溜号,就极有可能少 赋分。这种情况的卷子也不在少数。 4、随意抄写试卷中议论文语段中句子,或文不对题的 乱答、空卷不答 总之与答“感悟”相比概括事件得分情况还是不错的90% 的学生动能得分。 此题的第二部分:找作者的感悟得分情况 没有概括事件好。 具体表现是:1、没有领悟文章的主题, 不是围绕“母亲”来些感悟,而是去答我应 该孝顺母亲等,意思完全拧巴了。2、答 出一点的特别多,答案集中在“最想要的 真诚在母亲那里”及“趁母亲健在,抓紧事 件和母亲沟通交流。”上。能答出:“忽视 、厌倦母亲”很少。3、事件和感悟完全写 反。 批卷的感受:1、试题答题点太多,学生 在答题过程中很容易失分,教师批卷任务 量相比较而言也大,必须仔细再仔细才会 将题点找准,找全。 2、有些学生的书写太乱,辨认很困难 ,有时需要几个老师一同研究才能知道写 的是什么。 第21、22题阅卷总结 一、评分标准把握情况 1、研究标准答案,既严格根据采分点赋分,又不拘泥 于标准答案,增补合理的答案,力求公平、公正、全面 。 如21题中的第二个采分点中的“新的启迪和支持”,就增 补了“新的见识、新的指导、新的知识、新鲜事等”答案 。 如22题中的第三个采分点中的“耐心培育”, 增补 了“关爱、帮助、指导、教育、抚养、关注、牵挂等”答 案。 2、对于答案中有对有错的,一般不得分,这样把多答 、乱答者和真正会答者区别开来,保证了公平、公正。 如,22题中第二个采分点明确本体、喻体,有的同 学答案是:“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母 亲的关注”,前面半句是正确的,后面的半句显然是错 误的,这样的一般不得分。 学生答题的情况 1、定量分析: 这两道题共7分,大连市的均分为 359,得分率为5129%。21题的得分 率较低,大概不到40%,22题得分率较高 ,60%左右。 2、定性分析: (1)21题为理解句子含义题。 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没有准确理解句中关键词语、短语的语境 义;没能联系题目、主旨和上下文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倾 向;思维不全面,过分依赖习惯思维,断章取义,仅仅看某个或某 几个分句,而又从这点阐发拓展,而忽视了其它点;不审题或审题 不清,思维比较混乱,混淆了含义题和赏析题; 如,有的同学片面地理解“古老的旧房”的含义,答成:“母亲已经老 了,不能给我们提供帮助了,以后的路只有靠自己走了”;有的同 学只是依照习惯思维,仅仅抓住前两个分句“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 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答成:“母亲的伟大的,为我们付出 了很多心血,我们要孝顺母亲”; 有的同学答成了赏析题,答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比作古老的旧房,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母亲对我们的悉心照料和关怀,突出母亲的伟大,表达我们对母 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22题为赏析语言(修辞)题。 主要问题有:思维的层次性不清,不严密 ,不全面,漏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 牢固,答题不准,概念混淆;不审题或审 题不准,思维比较僵化,受老试题影响很 深,所答非所问;抓不住关键的词句,表 达不流畅;死记硬背,表达效果的词语不 知怎么用也不知干什么用;卷面较乱,错 别字教多 如,修辞方法判定、本体喻体说明、表达效果分析、表达内容理解 ,这几项均有漏掉的,以第三项为多;有的同学概念不清,写成描 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不在少数,写成拟人、排比、夸张 、反问(修辞)的大有人在;写成对比、衬托、先抑后扬的(写法 );也大有人在;不审题或审题不准,思维比较僵化,受老试题影 响很深,所答非所问,一看赏析就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法、 句式等入手,答成:“运用了描写表达方式,比喻的修辞方法” ;抓不住关键的词句,表达不流畅,如“默默、不厌其烦、打磨、 精品”等关键词语,这些关键的词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答案 中,语言罗嗦,一句话翻来覆去重复,脑海中的词汇量不足,如“ 不厌其烦”对应的“耐心”,写出来的很少,答案还是“母亲对我们的 不厌其烦培育;死记硬背,一看比喻,就是“生动形象”,不理解何 为“生动形象”?什么“生动形象”?如,表达效果的词语位置不当, 如答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 ,把“我们”比喻成“精品);卷面较乱,错别字教多,答串题 的有三、四百份,错别字较多,如“生动形象”写成的“生”写成“声、 胜、升”等,“象”写成“像、相、详”等,如“无微不至”写成“无危不致” 等; 教学建议 1、工夫在平常。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补充拓 展课外名著名篇,力求阅读教学完整化。落实 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教师包办代替,以自己 或教参的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体验、 感悟。真正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生疑、 质疑、解疑,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着 重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生之口;引导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生之心;加强积累,变研究语 言为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能力;强调言语形式 ,领着学生由形式到内容再到形式,走一个来 回;训练习惯,在实践中培养习惯,提高能力 。 2、研究课标和试题,提炼训练的能力点和考点 ,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规律和答题思路,制订 相应的学案,课内外兼顾,单项和综合相结合 ,讲练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训练。 如:理解句子含义题的解题思路。 分层次;抓关键词、短语;看修辞;联语境; 观主旨;明感情。 赏析语言(修辞)题的解题思路。 表达形式;表达效果、表达内容、表达情感。 23题总结 严格执行大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其中梢做调 整,在此说明:补充答案1,可写承上启 下替代过渡的作用;补充答案2,可写独 立成段替代紧扣文题;补充答案3,可直 接解释承接上文内容,引起下文 内容。 答题情况: 学生答题语言不规范。(如写转折作用,连接) 知识点混淆。(插叙、铺垫、伏笔、呼应、总结全文、 烘托、衬托) 错别字繁多。(如呈、成、乘上起下,过滤,召应题目 ) 直接抄袭原文 串题 语言重复啰嗦 内容不完整,不具体,不全面。多数学生没有答出紧扣 问题。部分学生不解释如何承上启下。 理解文章不到位,关于内容的概括不准确。( 如呼吁回家问妈妈童年的趣事;或者问妈妈往 事等) 层次不清,阅卷老师批卷难度大,可否建议学 生写小序号。 胡写。(如不知道,哈哈,多给分等等) 不会审题,不会答题。四分题,只回答一点。 文体不分,和议论文知识点混淆。(如说此句 是论点) 书写潦草,卷面模糊,不易辨识。 教学建议: 平时训练学生答题前要感悟文章把握主题同时区分文章 体裁。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审题,并掌握相应的答题技 巧,读懂题目要问什么,要从哪些角度回答,要答哪些 关键词。 要注意阅读题型归类整理,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此题是在考察段落的作用,所以要把关于段落作用的 知识点讲清楚。 注意教会学生答题要有层次和主次。 尽量避免错别字,关键的文学术语要让学生准确书写。 卷面字迹要整洁端正。 读写结合题批改情况 评分标准: 联想恰当,感悟独特、合理,叙议有条理,语言流畅、严谨且多种 表达方式并用,议论语言精练的文章得七分。 联想比较恰当,感悟独特、合理,语言好,有描写的文章得六分。 联想比较恰当,语言较流畅但不够生动,感悟不深刻的文章得五分 。 联想一般,感悟能够就联想引发,且语言较流畅的文章得四分。 有联想但叙述不够具体,无感悟或有感悟但感悟与叙述脱节,语言 不流畅,且错别字较多的文章得三分。 有“问”但无叙述,感悟只有一句话的文章得二分。 一部分是自己的文章,且只有感悟,一半是抄袭或只有一句话的感 悟得一分。 标准: 跟谁沟通、交流,内容不限,对象不限,有 沟通有交流有感悟就行; 联想、感悟各占2分; 字数:少一半4分以下;少两行5分以下;就“ 问”产生的议论得34分; 抄原文的0分。 答题情况汇总: 问母亲,我从哪儿来; 问亲人身上有伤疤是怎么回事,回忆童年生活,感悟亲情; 翻相册、旧衣物,感悟亲情; 问路得出感悟; 问“山的那边是什么?”(借用课文) 稀奇古怪、幼稚的问题。如:天为什么是蓝的?鸟为什么会飞? 问古人、问花、问草、问星星; 仿原文写小时候去过某地; 问母亲为什么不喜欢吃鱼肉? 问题。如问物理现象; 问自己; 问已逝的亲人; 问家人考不上怎么办? 问地震后会怎么样? 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够有好的立意。如:生命、音乐、落叶、种子 、竹、失败 教学建议: 学生“问”的内容太单调,只是问眼前的事,联想不尽合理,虚假成 份太多,无生活,无阅读。因此,应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多读 书,多观察,多联想。 训练对事件的记叙,很多学生叙事不清楚,不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 叙述清楚,且错字连篇,我们不能只求语言华丽而不重视内容。 训练审题。学生不知道“经历”是什么?不是什么“感悟”是什么?不 知道这篇文章应该写成叙议结合的文章。模式化严重,部分学生还 是延续以前的“感悟感想类”小作文的“引议联结”写作思路来写。 训练学生“感悟”应是在“叙述”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不是两部分内容 脱节,叙是叙,议是议。 选材要选取那些积极向上的事来写,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小作文格式不清楚,有给起题目的,有写小标题的,有分段的,本 来给的字格就少,再这样写,表达的内容就更是不够具体了。因此 应该给学生讲清格式。 各分数段的文章 7分: 繁重的学业与压力纷至沓来。令我渐渐丧 失了对生活的信心。我不禁问自己:是否 该放弃?是否就这样颓废下去?答案是一 定的,因为只要坚守信念就不会萎靡,只 要有梦就应该奋斗下去,在自己的生命中 划过一道道璀璨的星光! 小时候,曾依偎在妈妈身边,天真地问我 从哪里来,妈妈笑着说是自己用泥土捏成 的,我当然不信,但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我们又何曾不是母亲用自己的汗水、血 液和泪水“捏”出来的呢?母亲在我们身上 凝聚了自己的一切,我们不是应该回报她 们吗? 屏幕上断壁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保工业园区建设挖掘机租赁及安全保障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融资抵押担保贷款合同纠纷裁决书
- 2025年度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合同书
- 2026届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智能工厂生产经理劳动合同与智能化团队建设合同
- 2025年动物园动物生活环境优化与全面养护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智能电网关键电力设备集中采购合同
- 2025-2030中国小麦低聚肽行业销售模式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 充电桩智能支付系统设计方案
- 道路围挡施工安全方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热力学英文课件chapter1 Basicconception
- 2025至2030中国HTCC陶瓷基板市场销售模式及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房屋过户买卖合同贷款事宜范本
- 幕墙施工安全课件
-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指南共识
- 2025年陕西高考化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山西宁夏青海适用)
- 子宫腺肌症教学护理查房
- 中国可见光通信项目创业计划书
- 五金件盐雾测试报告
- JG/T 8-2016钢桁架构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