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文言文翻译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文言文翻译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文言文翻译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文言文翻译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复习 罗定中学 梁建华 一、明确考点 阅读浅易浅易的古代诗文。 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 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 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高考题型(2011年广东卷)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公募善求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 罗战功招募擅长泅渡的人,手里拿 着犀利的锯子藏匿在上游的水中。 2、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 并且请读书人详细记载他的事, 真的不是一般的男子汉啊 (12年广东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 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 风俗。(3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 未竟其施。(3分) 知识重温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 )( )( ) 达信 雅 忠实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不随意增减内容 符合现代汉语的表 述习惯,语言通畅, 语气不走样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 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找出下列文言句子翻译的错误,并简要分析。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2、(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3、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翻译文言文的注意点启示小结: 把握常用的120个文言实实 词词、18个文言虚词词,把握 句子中实词实词 、虚词词用法和 意义义,即以理解实词实词 和虚 词为词为 基础础,对词类对词类 活用 、一词词多义义、古今异义义、 通假现现象及偏义义复合词词, 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修辞 格,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 表达现现象。 关键字词、 特殊句式! (踩点得分)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怎样落实 ? 落实 什么 ?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留 扩 换 删 补 调 方法一:留 即保留法,就是保留那些不必翻译的词语。 1、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如时间、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 、年号、典章制度等专有名词,可以保留不译 。另外,古今同义的词,也可保留不译。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老师。 方法二:扩 即扩展法,就是把原文中的单音词 ,扩充地译成以这个词为语素的双音词。常用的方法就是 组词法,多方组词,筛选出最合语境的一个。 例1: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译文: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 疑难问题的。 方法三:换 即替换法,就是用现代汉语相应 的词句去替换原文的词句,不适合用扩译法翻译的 要用此法翻译 。三类词要特别注意:一是一词多 意;二是通假字,要换成本字翻译;三是古今异义 词。 例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带着妻子、孩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 隔绝的地方。 例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蚤”通“早”。 方法四:删 即删除法,就是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 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句。一、某些无实际意义的语 气词、音节助词、连词、发语词等虚词;二、几个 同义词叠用时,只需译出其中一个即可;三、偏义 复词中,删去的那个无意义的词。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3、夫战,勇气也。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日夜辛勤劳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 注重虚词 作战,靠的是勇气。 方法五:补即补充法,就是要增补原文省 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使 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常见的有省略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兼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例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问(渔人)所从 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鱼人)还家,(村 人)设酒杀鸡作食。 及时补充,注重完整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例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心一也。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注重句式,正确翻译 调整宾语语序 调整定语语序 词类活用 调整宾语语序 方法六:调即调整法,就是调整为符合现 代汉语规范的语序包括:宾前、定后、介后、被动 等句式和各类活用。如: 调整介宾短语语序 注意有修辞、委婉说法的语句翻译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 大的国家呢? 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 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方法总结 关于翻译文言文的方法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习惯句式据模译, 领会虚词重语气; 修辞情况辅意译,异义活用须调节。 OK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练习一 A: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嘛 ?去归顺他不可以吗? B:现在谭敬先在安庆任职,他不允许恭敬朋 友吗?你应该去依靠他。 C:现在谭敬先把守安庆,他不是允恭的朋友吗?去求助他怎 样? D:当今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依靠他? ( D ) 四、实战演练四、实战演练 1.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也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 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 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金榜P 124【广东卷】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也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 ,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 曹, 周访年少的时候就沉着坚毅,谦虚并 且能够礼让他人,拿得起放得下(能 够果断的割舍),经常救助和接济有 困难的人,因此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 。周访担任县里掌管考查记录功劳的 佐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当时当时陶侃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 (他)担任(他)担任主簿主簿,互相结为朋友,(,互相结为朋友,( 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嫁给了陶侃了陶侃 的儿子陶瞻。的儿子陶瞻。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 女妻侃子瞻。 补 换 留 扩 评分标准 一、译对“妻”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 分。妻:嫁给。 【说明】 “妻”为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答 案是“嫁给”。此外下列译法也算对:“ 嫁给为妻子”、“许给”、“许配给 做妻子”、“给做妻子”、“送 给做妻子”等。 二、其余的部分译对大意给2分。 注意以下4 4个主要考察点个主要考察点,即“ “时时” ”、“ “ 荐荐” ”、“ “相与相与” ”、“ “侃子瞻侃子瞻” ”。 “相与”应译 为“相互”、“互相”,译为“和他”、“与 陶侃”等也算对。 还有下列考察点:还有下列考察点:“ “陶侃陶侃” ”、“ “访访” ”、“ “主主 簿簿” ”。“ “陶侃”译成“和说笑”、 “访” 译为“来访”、把“主簿”译为“主人”或“ 主要官员”的,都算错。 错1处不扣分,错2-3处扣1分,错4处 及4处以上扣2分。 启示:巧抓得分点:句子大意、 关键词语、文言句式 联系语境, 宏观把握 落实字句,微观处理 文言翻译的落脚点: 启示小结: 抢分小结: 文言文翻译题抢分关键 踩 点 分 句子的关键 点 实词虚词句式 基本 分 句子大意 积累源于过程 方法取于课内 巩固练习: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 ,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 朋党傅会,贬衡州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 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