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1页
焦化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2页
焦化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3页
焦化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4页
焦化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xxx号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焦化有限公司环评单位:xxx环境保护有限公司2011年10月北京项目名称: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评价单位:xxx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法定代表人:xxx项目负责人:xxx单位地址:xxxx联系电话:xxxx传真:xxx邮编:xxx项目名称: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xxx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xxx号法定代表人:xxx项目负责人:xxx审核人:xxx评价单位地址:xxx联系信息:电话:xxx 传真:xxx 邮编:1xx主要评价人员姓名职务/职称环评工程师证号/环评上岗证号组织分工及职责签名xx工程师xx前言总则现有工程概况扩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结论与建议xx工程师xx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环境风险评价清洁生产环境经济损益分析xx工程师xx项目符合性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xx高级工程师xx审核目录前 言11 总则41.1 编制依据41.1.1 法律、法规及规章41.1.2 技术导则及相关规定71.1.3 相关规划文件71.1.4 项目相关文件71.2 评价目的81.3 评价指导思想81.4 评价内容91.5 评价标准91.5.1环境质量标准9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111.5.3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131.5.4 固体废物141.6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41.6.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41.6.2 评价因子筛选141.7 评价工作等级171.7.1 环境空气171.7.2 地表水191.7.3 地下水191.7.4 声环境211.7.5 环境风险211.8 评价范围221.8.1 环境空气221.8.2 声环境221.8.3 环境风险221.8.4 地下水221.9 环境保护目标232 现有工程概况252.1 现有工程组成252.2 总平面布置262.3 原辅料及产品262.3.1 主要原料消耗及品质262.3.2 主要产品及产量272.4公用工程272.4.1给排水272.4.2供电272.4.3供汽282.4.4采暖及通风282.5 工艺流程282.6 平衡分析302.7 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322.7.1 废气322.7.2 废水352.7.3 固体废物362.7.4 噪声372.7.5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372.8 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383 扩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393.1 工程概况393.1.1 基本情况393.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393.1.3 总图布置及合理性分析433.1.4 产品方案443.1.5 原料、辅助材料供应453.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63.1.7 公用工程473.1.8 防渗工程503.2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513.2.1 炼焦543.2.2 煤气净化系统563.3 扩建工程及全厂平衡分析593.3.1 物料平衡分析593.3.2 水平衡分析603.3.3 硫平衡分析653.4 大气污染源及采取的环保措施683.4.1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683.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723.5 水污染物产生情况及采取的治理措施753.5.1 水污染源及采取的治理措施753.5.2 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763.6 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排放773.6.1固体废物产生情况773.6.2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783.7 噪声793.8 全厂“三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793.9 污染物排放“三本帐”计算823.9.1“以新带老”措施823.9.2污染物排放“三本帐”823.10 非正常工况833.10.1 焦炉荒煤气泄漏尘833.10.2 生化处理站运转不正常844 项目符合性分析854.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854.1.1 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854.1.2 地方法规政策符合性分析894.2 项目与规划的符合性904.2.1 项目与行业发展规划的符合性904.2.2 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的符合性分析904.2.3 与xx区xx镇总体规划(20082020)符合性分析914.2.4 与xx区xxxx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符合性分析914.2.5 工业区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924.3 项目选址环境适宜性分析934.3.1 厂址建设条件分析934.3.2 厂址环境保护条件分析944.4 小结955 区域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965.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965.1.1 地理位置965.1.2 地形地貌965.1.3 气候气象975.1.4 地表水975.1.5地质、地貌特征985.1.6 水文地质特征995.1.7 地震1175.1.8 矿产资源1175.1.9 土壤和植被1185.2 区域社会环境概况1225.2.1 人口1225.2.2 工业1225.2.3 农业及土地利用1225.2.4 交通运输1235.2.5 文物1235.2.6 xx工业区规划情况1235.2.7 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1255.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275.3.1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1275.3.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325.3.4环境水文地质勘查、试验及主要成果1355.3.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545.3.6地下水水位统测与评价1645.3.7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666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686.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1686.1.1 气候资料分析1686.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概述1696.1.3 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1836.1.4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1946.1.5大气预测小结1956.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86.2.1 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1986.2.2 雨水排放环境影响分析1986.2.3 事故情况下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996.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06.3.1地下水污染途径2006.3.2 地下水影响回顾评价2016.3.3 评价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2046.3.4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2086.3.5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2116.3.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2226.4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2236.4.1 工程主要噪声源分析2236.4.2 噪声监测结果2246.4.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246.4.4 噪声达标情况2246.4.5 运输噪声环境影响分析2256.5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2256.5.1 本项目固废产生种类和数量2256.5.2 危险固体废物处置情况2256.5.3 一般固体废物处置情况2266.5.4 固废处置的可行性分析2266.5.5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2266.6 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2277 环境风险评价2287.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2297.1.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2297.1.2 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2297.1.3 周围环境敏感性分析2297.2 评价等级、范围2297.3 环境风险识别2307.3.1 生产设施识风险别2307.3.3 风险途径识别2327.3.3 风险途径识别2327.3.4 事故过程中伴/次生危险性分析2347.4 源项分析及最大可信事故2357.4.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2357.4.2 化工行业事故调查统计2367.4.3 石化行业事故调查统计2367.4.4 交通运输事故统计2377.4.5最大可信事故2387.5 风险事故源项分析2417.5.1 泄露量的确定2417.6 事故风险后果计算与评价2437.6.1 事故风险预测模式2437.6.2 事故风险预测结果2447.6.3 事故风险后果评价2487.6.4 风险可接受水平分析2507.6.5 事故情况下废水影响分析2507.7 风险管理2527.7.1 风险防范措施2527.7.2 风险事故应急处理2567.7.3 应急处理预案2637.7.4 环境应急监测预案2677.7.5 事故应急设备2687.8 小结2698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708.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708.1.1 煤场2708.1.2 备煤车间2708.1.3 炼焦车间2708.1.4 煤气净化车间2748.1.5 管式炉废气2768.1.6 硫铵干燥尾气处理措施2768.2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2778.2.1 生化处理方式及可行性分析2778.2.2 深度处理方式及可行性分析2788.3地下水防治措施技术分析2848.3.1已采取的地下水污染预防措施2848.3.2地下水污染防控建议2848.4噪声控制措施技术分析2918.4.1 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2918.5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技术分析2918.5.1 掺入配煤炼焦和出售措施2918.5.2 危险废物处理措施2918.5.3 其他废物2928.6 总体评价2929 清洁生产2939.1 清洁生产的意义与主要内容2939.2 本项目清洁生产标准及划分2939.2.1 本项目所采用的清洁生产标准2939.2.2 清洁生产标准的划分2949.3 炼焦、煤气净化生产单元清洁生产水平分析2949.4 清洁生产建议2999.5 节能减排3009.5.1 本项目节能减排3009.5.2 节能减排建议30010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30110.1 排污总量控制原则30110.2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0110.2.1 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30110.2.2 总量指标来源30211 公众参与30311.1 目的和原则30311.2 公众参与的方式及主要范围30311.3 公众意见调查30311.3.1 公众参与调查内容30311.3.2 公众参与调查人员与单位情况30411.3.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32211.3.4 座谈会情况32311.4 信息公示32411.4.1 第一次公示32411.4.2 第二次公示32411.5 公众参与结论325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2612.1 经济效益分析32612.2 环保投资及效益分析32712.2.1 环保设施投资估算32712.2.2 环保设施的运转费估算32712.2.3环境效益分析32812.3 社会效益分析32813 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32913.1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32913.2 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32913.2.1 环境管理机构32913.2.2 环境管理职责33013.3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33013.4 环境监控方案33013.5 项目建成后周围环境质量的监测33213.6 监测仪器、技术文件管理及质量保证33213.6.1 监测仪器管理及质量保证33213.6.2 技术文件管理33213.7 排污口管理33213.8 排污口立标和建档33313.8.1 排污口规范化33313.8.2 排污口建档管理33313.9 “三同时”竣工验收方案33414 结论与建议33514.1 结论33514.1.1 工程概况33514.1.2 环境质量现状与分析33514.1.3 本项目环境影响分析33614.1.4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33714.1.5 污染防治措施论证分析33814.1.6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34014.1.7 总量控制指标34014.1.8 清洁生产分析34014.1.9公众参与34014.1.10 建议34114.2 总结论341承诺书我单位郑重承诺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专题中内容及附件真实有效,我单位自愿承担相应责任。特此承诺!焦化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前 言焦化有限公司位于市xx镇,是xx公司和xx合资共建的股份制企业,其中xx投资额占60%,xx占40%。xx是全国卫生洁具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满足隧道窑生产用气,公司于2003年开始筹建年产65104t焦炭项目(原为xx年产65104t焦炭项目,后作为焦化有限公司年产65104t焦炭项目,以下简称“现有工程”),2005年8月工程投产,建设规模为年产冶金焦65104t,250孔侧装单热下喷式捣固焦炉1组,配套冷鼓、脱硫、硫铵、洗脱苯等煤气净化及化学产品回收装置。市环境保护局以唐环发2003169号文对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批复,同时该工程于2007年3月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2008年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焦化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核查。xx公司是市xx区重点钢铁企业,年产钢铁约1000104t,年需焦炭约400104t。为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公司将原有小高炉陆续拆除,实施产能置换,现已配套建设了两座1780m3高炉。大型高炉投产后对焦炭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而xx公司目前所需焦炭大部分从外省市购入,质量不稳定,受运输和市场影响较大,影响企业结构调整和正常生产经营。因此,需扩大下属控股公司xx焦化有限公司产能,确保一定数量精品焦炭的稳定供应。同时xx为求得进一步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战略性措施,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解决煤气不足的问题,因为随着xx的不断发展,xx焦化公司现有工程的煤气供应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到目前仍有部分隧道窑靠燃烧天然气,由于天然气价格偏高,效益不佳,而且经常因气源不足,造成停产,同时仍有部分锅炉因煤气不足而以煤为燃料。而若将隧道窑和锅炉改为焦炉煤气,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实现降本增效,又能减排锅炉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双赢。此外,xx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已完成平改楼22104m2,到2010年底将达到45104m2。根据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种燃气资源的平衡情况,解决平改楼小区采暖燃煤锅炉环保的有效途径就是全部改烧焦炉煤气,初步估算大约每天需煤气量30104m2。在采暖锅炉停止供暖期间,可把这部分煤气转供给xx镇工业区内各铸钢企业,降低企业成本,节约其它能源。据此,xx公司和xx按照“产业链配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等构想,立足当地实际和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焦化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10104t捣固焦项目,并配套化产回收系统及干熄焦项目(简称“扩建工程”)。该项目已于2009年9月取得xx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冀发改工冶备字200970号)(见附件1)。但焦化公司扩建工程未经主管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环评审批,于2007年9月擅自开工建设;未向环保部门申请环保验收,于2008年12月擅自投入生产。2009年12月又开始建设配套的干熄焦工程。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和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和第四十七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和第二十三条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和“三同时”验收的规定。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09年12月以环法200984号文对焦化有限公司下发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见附件2),责令该公司110104吨/年焦化项目停止生产,并罚款十万元,同时又以环法200985号文下发了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见附件3),责令110104t/a焦化项目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未经环评审批和环保验收不得恢复生产。公司在接到告知书后进行了陈述申辩,并向环保部呈交了关于环保部“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的陈述(xx呈字2010第1号)。公司在陈述意见中承认违法行为,接受罚款处罚,但请求暂缓停止生产,主要原因有:一是焦炉炉体将因停产受到严重损坏,导致无法恢复使用;二是副产品焦炉煤气主要供应xx陶瓷厂生产和xx镇居民小区供暖,若停产将影响xx陶瓷的正常生产和xx居民正常生活。环保部认为,公司的陈述申辩意见不影响对违法事实的认定和处理,环保部对停产给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给予考虑。环保部后又于2010年2月以环法20107号文下达了对焦化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见附件4),决定仍对公司处以十万元的罚款,将“责令停止生产”的处罚缓期至2010年3月31日执行,如果超过2010年3月31日仍未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环保部将依法立即执行“责令停止生产”的处罚。焦化有限公司随即按处罚决定书的要求上缴了罚款(附件5),但未实施停产。焦化有限公司于2010年委托xx环境保护有限公司(附件6)承担补做该公司110104t/a焦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依据国务院第253号令的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对厂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和环境现状调查,编制完成了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xx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11年8月在市组织召开了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专家评审会,并于10月在石家庄市组织召开了复核评审会。根据两次评审会专家评审意见(见附件7及附件8),xx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现申请报批。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级环保部门以及可研、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不足之处,敬请专家领导批评指正。1 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法律、法规及规章1.1.1.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年6月);(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2)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2005年6月);(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05年7月);(1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15)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2006年8月);(16)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2007年5月);(17)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2009年9月);(18)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70号,2006年8月);(1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0号,2003年12月);(20)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 (2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9月);(23)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2000年10月);(2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2005年12月);(25)关于加快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产业2006328号,2006年3月);(26)关于做好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06939号,2006年5月); (2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1350号,2006年7月);(28)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457号,2006年7月);(2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2008年6月);(30)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2008第15号,2008年12月);(31)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2011年4月)。1.1.1.2 地方性法规、规章(1)xx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1996年11月3日);(2)xx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996年12月17日);(3)xx省水污染防治条例,(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1997年10月25日);(4)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xx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002年3月30日);(5)xx省环境保护条例,(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2005年3月25日);(6)xx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xx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2009年5月27日);(7)xx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2号,2008年2月24日);(8)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划分的通知,(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办字200936号,2009年3月9日);(9)xx省人民政府关于xx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冀政200989号,2009年4月24日);(10)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xx省环保局冀环200315号,2003年8月6日);(11)xx省环境敏感区支持、限制及禁止建设项目名录,(xx省环保局、xx省发改委,2005年9月);(1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xx省环保局冀环办发200765号,2007年5月14日);(13)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的通知,(xx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冀环办发200823号,2008年3月11日);(14)关于印发的通知,(xx省环境保护局冀环控20094号,2009年1月4日);(15)关于印发的通知,(xx省环境保护厅冀环评2009114号,2009年3月18日);(16)关于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xx省环境保护厅冀环办发2010238号,2010年11月24日)。1.1.2 技术导则及相关规定(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清洁生产标准 炼焦行业(HJ/T126-2003)。1.1.3 相关规划文件(1)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xx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xx省节约能源“十一五”专项规划;(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市城市总体规划;(6)市水环境功能区划;(6)市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xx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8)xx区xx镇总体规划(20082020);(9)xx区xxxx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1.4 项目相关文件(1)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委托书;(2)xx年产65万吨焦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xx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能源环保所,2003年12月);(3)xx陶瓷有限公司年产65万吨焦炭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市xx区环境监测站丰环监字2006第08号,2006年10月27日);(4)xx区xxxx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xx省众联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2月);(5)关于xx区xxxx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xx省环境保护局冀环评函2009108号,2009年3月3日);(6)焦化有限公司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2009年6月);(7)xx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冀发改工冶备字200970号,2009年9月14日);(8)关于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xx省环境保护厅冀环评函2010210号,2010年4月24日);(9)市人民政府关于为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承诺淘汰落后焦化产能的函,(市人民政府唐政函2009183号,2009年8月17日);(10)关于焦化有限公司污染物总量确认的函,(市环境保护局唐环函201024号)。1.2 评价目的通过收集项目所在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和对项目所在地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确定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通过对项目所在地污染源调查和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确定出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计算项目运营对区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依据环保法规、环境标准和当地环境特点做出影响评价;对现有工程环保措施进行可行性、可靠性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1.3 评价指导思想突出实用性、针对性,使评价工作能对项目的运行期的生产管理起指导作用。评价工作贯彻“污染物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评价结论必须明确、公正、可信,评价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1.4 评价内容通过对评价区内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污染源现状调查,评价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确定各污染源的位置和源强参数,遵循总量控制的原则,确定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计算项目对环境空气、声环境、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论述项目的工艺先进性和清洁生产水平,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论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提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设置要求,提出项目在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制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5 评价标准根据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焦化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焦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见附件9),本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如下:1.5.1 环境质量标准1.5.1.1 环境空气TSP、PM10、SO2、NO2、Ba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NH3、H2S、BSO(苯可溶物)、酚、苯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HCN参照执行前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中要求。具体标准值见表1-5-1。表1-5-1 各污染物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标准名称及标准号浓度限值一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TSP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0.300.20PM10-0.150.10SO20.500.150.06NO20.240.120.08BaP-0.01*-NH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0.20-H2S0.01-BSO2.400.80-苯2.400.80酚0.02-HCN参照执行前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限值-0.01-非甲烷总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中要求4.0-注:BaP限值浓度单位g/m3。1.5.1.2 地表水环境项目西侧地表水体为西排干,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5-2。表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COD溶解氧BOD5石油类限值6930360.5污染物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限值1.5100.010.50.2污染物砷总氮总磷限值0.11.50.31.5.1.3 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环境功能,第II2含水段(淡水),第III1含水段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5-3。表1-5-3 地下水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mg/L,pH除外序号水质指标单位标准值标准来源1pH值mg/L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2总硬度mg/L4503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4氨氮mg/L0.25硝酸盐氮mg/L206亚硝酸盐氮mg/L0.027挥发酚mg/L0.0028氰化物mg/L0.059高锰酸盐指数mg/L3.010硫酸盐mg/L25011砷mg/L0.0512铁mg/L0.313锰mg/L0.114细菌总数个/mL100评价项目中水质指标,地下水质量标准没有的指标项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表1-5-4 生活饮用卫生标准序号水质指标单位标准值标准来源1石油类mg/L0.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苯mg/L0.011.5.1.4 声环境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周边环境敏感点声环境执行1类标准,丰碱路侧执行4a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5-5。表1-5-5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1类55453类65554a类7055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1.5.2.1 大气污染物(1)锅炉烟气燃气锅炉、管式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标准,具体数值见表1-5-6。表1-5-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锅炉类型适用区域烟尘排放浓度SO2排放浓度NOx排放浓度燃气锅炉二类区50100400(2)炼焦炉大气污染物炼焦炉无组织污染物排放执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171-1996)表2中二级标准,见表1-5-7。表1-5-7 机械化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颗粒物苯可溶物(BSO)苯并(a)芘(BaP)排放标准限值2.50.600.0025(3)恶臭NH3、H2S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见表1-5-8以及1-5-9。1-5-8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单位:mg/m3控制项目NH3H2S标 准1.5mg/m30.06mg/m3表1-5-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排气筒高度(m)排放量(kg/h)H2SNH3150.334.9200.588.7250.9014301.320351.827402.335(4)其它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见表1-5-10。表1-5-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15m30m145m(外推)二氧化硫5502.6153570.4氮氧化物240-4.41090.12颗粒物1203.5234961.0苯-0.4苯并芘0.310-30.0510-30.2910-36.4210-30.008g/m3非甲烷总烃120-4.01.5.2.2 水污染物废水执行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中二级标准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见表1-5-11。表1-5-11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标准值单位pH69无量纲CODcr150mg/LSS150NH3-N25油类10挥发酚0.5回用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要求,具体指标见表1-5-12。表1-5-12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序号控制项目用途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PH值6.5-8.52浊度(NTU)53总硬度(以CaCO3计)4504总碱度(以CaCO3计/mg/L)3505氯离子2501.5.2.3 噪声(1)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相关标准,见表1-5-13。表1-5-1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 石 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 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 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7055装 修吊车、升降机6555(2)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表1中3类和4类标准,见表1-5-14。表1-5-14 厂界环境噪声标准限值 单位:dB(A)类别昼 间夜 间3类65554类70551.5.3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无组织源的大气防护距离。同时参照执行焦化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89)中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见表1-5-15。取两者计算分析后的严者。表1-5-15 焦化厂卫生防护距离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卫生防护距离(m)2140024100048001.5.4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6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6.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扩建工程影响时段为施工期和运行期,由于项目属于违规建设,主体工程、干熄焦系统以及配套发电设施均已基本建成,主体炼焦设备已在2008年投产,干熄焦及发电系统也已于2011年5月投入试生产。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施工期的扬尘、噪声等和运行期的“三废”排放。根据对项目生产和排污特征分析,结合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特征,识别出项目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识别结果见表1-6-1。从表1-6-1可见,工程环境影响的重点时段为运营期。该项目在施工期间主要不利影响表现在水土流失、及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方面,其中对环境空气、声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运营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等方面;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工业发展、社会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1.6.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项目工程污染源分析识别出的环境影响因子、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标准、规定所列控制指标,筛选出的评价因子如表1-6-2所示。表1-6-2 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环境要素评价因子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现状TSP、PM10、SO2、NO2、苯并芘、NH3、H2S、苯可溶物、酚、HCN、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影响预测TSP、SO2、NOX、苯并芘、H2S、NH3、BSO水环境水环境现状评价pH、COD、BOD、DO、SS、石油类、NH3-N、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砷、多环芳烃、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