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比 喻喻 (一)什么叫比喻?(一)什么叫比喻? 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 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修辞效果: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二)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二)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A、本体:表达对象 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 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 D、喻解:即“相似点” (三)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三)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 1 1、明喻、明喻 : “ “甲像乙甲像乙” ” 本体(甲)、喻体(乙)、喻词都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 、宛如、 似的、 一样、 一般 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 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 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2 2、暗喻、暗喻 : “ “甲是乙甲是乙” ”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暗喻的其它形式:暗喻的其它形式: (1)否定的比喻: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 可是在中国,那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差喻往往带有夸张的色彩,在修辞上常认为是比喻 与夸张兼用。 (3)不出现比喻词: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AB同位式) 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 这两座大山。(AB同位式) 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 (本体和喻体演化成 定中关系)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 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 倒喻 ) (2)程度不等的比喻差喻: 3 3、借喻、借喻 : “ “乙代甲乙代甲”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 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明喻 暗喻 借喻 相似 相等 替代 (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其一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 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 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 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只是说 明情况,并非比喻。 (四)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四)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比比 拟拟 (一)什么叫比拟(一)什么叫比拟 ? 就是运用联想,故意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 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 (修辞效果:修辞效果:赋予感情。) (二)比拟的三个构成要素:(二)比拟的三个构成要素: A、本体:表达对象 B、拟体:拟想的其他事物(通常总是隐去) C、拟语:述说其他事物的词语 1 1、拟人:把物当人写。、拟人:把物当人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 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与鼓励 。 2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祥林嫂) 是一个活物。 我在记忆中保存这一支永不凋谢的花洁白的 祝福,献给一切追求真与善的眼睛,愿心灵美丽。 (三)比拟与比喻的区别:(三)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四)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四)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比拟的表达效果主要是赋予感情,因此使用比拟 特别要注意感情真切自然,用语和谐,既要符合事物 本身的特点,又要与人或事物的情况相协调。如“敌 人夹着尾巴逃跑了”、“白灵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比拟不像比喻那样追求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而是 直接把本体当作拟体,并使本体具有拟体的特点。 通通 感感 (一)什么叫通感?一)什么叫通感?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 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 手法叫通感,又称“移觉”。 “通感”是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 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某个感官上的 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 ,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 意境。 (二)通感有何修辞效果?(二)通感有何修辞效果? 应该指出:应该指出: 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 是“依附”于另一种修辞格而存在。请看例句: 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依附于比喻 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 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依附于比喻依附于比喻 视觉移植为听觉,以“名曲”的和谐来表现月光树影 组合的协调,突出一种和谐的美。 一早起,李先生在帐房的柜台上看见昨天的报, 第一道消息就是长沙烧成白地,吓得声音都遗失了, 一分钟后才找回来,说不出话。(钱钟书围城) 依附于拟物依附于拟物 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依附于拟物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 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不可随意为之,张冠李戴,以致“ 沟”而不“通”,令人费解。 (三)运用通感应注意:(三)运用通感应注意: 借借 代代 (一)什么叫借代?一)什么叫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 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 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二)借代有何修辞效果?(二)借代有何修辞效果? 借代实际上是利用事物的相关性的一种艺 术换名,可起到简洁精练或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 (三)构成要素:(三)构成要素: 本体、代体、相关性(只出现代体) 花白胡子 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特征代本体) 老麦为避开这些四个轮子,把自己的两个轮子随手 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特征代本体)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部分代整体) 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各家大半懒洋 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的洋布。 (用旗帜的制作材料代五色旗) 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用学派创始人代该学派) 使用借代,代体和本体的关联要力求明显,否则 ,容易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公共设施的开放时间
- 兼容性测试预案
- 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方案工具包
- 市场诚信行为规范承诺书9篇范文
-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信息登记模板
- 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合同
- 六年级读后感假如没有灰尘450字(10篇)
- 团队任务分配与时间管理矩阵模板
- 小学数学口算与思维训练课
- 数字化采购流程优化方案
- 《研究生英语》(第二版)练习答案及译文
- 加油船租赁油船租赁合同
- 《茶叶审评技术》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专题四“挺膺担当”主题团课
- 智能高速铁路概论-课件-第一章-世界智能铁路发展-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练习题
- 护理综述论文的撰写
- 煤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 医院院内急会诊制度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引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