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湖南省益阳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湖南省益阳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湖南省益阳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湖南省益阳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益阳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第6、8、11、15小题为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部分正确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共45分)1(3分)(2014秋九龙坡区校级期中)有三个力大小分别是3N、7N、9N,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9N、2NB13N、0C19N、1ND19N、0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三力同向时合力最大;找出两个力合力的范围,然后用与第三力数值上最接近的合力值与第三个力相减得到最小值解答:解:3N、7N和9N三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3+7+9=19N;3N、7N合成时合力范围为:4NF1210N,当合力为9N时,再与第三个力合成,合力最小为零;故选:D点评:对于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总等于三力之和,但合力最小值不一定等于两个较小力的和与最大力之差,可以用与第三力数值上最接近的合力值与第三个力相减得到最小值2(3分)(2014湖北校级模拟)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巧合的是,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第二年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的观点为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的观点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解答:解: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伽利略的观点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B正确;C、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故C正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物理学史是高考物理考查内容之一学习物理学史,可以从科学家身上学到科学精神和研究方法3(3分)(2014秋资阳区校级月考)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15 N 30 N 80 NB15 N 30 N 40 NC0 0 40 ND40 N 40 N 40 N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物体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出最大静摩擦力根据水平拉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的状态,确定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因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max=Ff=FN=mg=0.2200N=40N,当水平拉力F=15NFmax,则物体未被拉动,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15N当水平拉力F=30NFmax,则物体未被拉动,受到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30N当水平拉力F=60NFmax,则物体被拉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大小为f=FN=mg=40N故选:B点评:计算摩擦力,首先要分析物体的状态,确定是什么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拉不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当水平拉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被拉动,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4(3分)(2014秋资阳区校级月考)一辆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0m/s,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在3s内和6s内的位移分别是()A37.5m 20 mB37.5 m 40 mC30 m 37.5 mD40 m 37.5 m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求出刹车后的位移解答: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3s4s所以3s内的位移=37.5 m因为4s6s,所以汽车在6s末时的速度为0,所以前6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x=,故B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在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5(3分)(2014秋海曙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的受力中心,物体只在重心位置上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受到弹力必然也会产生摩擦力C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考点:重心;滑动摩擦力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解答: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物体上的所有点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只是物体只在重心位置上才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B、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有弹力存在,接触面粗糙,二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受到弹力不一定也会产生摩擦力故B错误;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C错误;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对重力和重心概念的理解,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6(3分)(2014秋红塔区校级期中)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弹性形变C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D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弹性形变考点: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受力物体的力解答:解:A、B、地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轮胎发生了形变,从而对地面产生了向下的压力;故A错误,B正确;C、D、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故C正确,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弹力是因为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从而产生了对受力物体的作用力7(3分)(2012秋吉林期末)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解答:解:A、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因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一直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故B正确,A、C错误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以及知道如何判断速度的增加还是减小,关键看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8(3分)(2011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 由t1到t2的过程中()A加速度不断减小B加速度不断增大C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应用为高考必考点,图象的截距、斜率、面积及交点的意义常为解题的关键,如本题中直线斜率在变化,因此是变速运动,同时由图象可知速度方向始终不变因此为直线运动,同时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解答:解:A、vt图象的斜率值表示加速度,若为曲线则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值反应加速度的大小,t1到t2斜率值变小,故加速度不断变小,故A正确,B错误;C、平均速度=的适用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本题中若在图象上做过t1、t2的直线,则=表示该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可知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图象题历来为考试热点,记忆口诀“先看轴,再看线,求求斜率,相相面”同时要明确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混用公式9(3分)(2011惠阳区校级学业考试)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A0.5mB1.5mC2.5mD3.5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即可求解,本题可用前2秒位移减第1秒位移来求第2秒位移比较简单解答:解:第1秒位移是0.5m,有: 前2秒位移为: 第2秒内位移为:x=x2x1 联立解得:x=1.5m,故ACD错误,B正确故先B点评:本题考察了基本公式的应用,对于物理公式,要明确其成立条件并能灵活应用10(3分)(2014秋平阳县校级期末)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2,则()A下落时间之比是1:2B落地速度之比是1:1C落地速度之比是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高度h=gt2;速度v=gt; V=关系即可求出时间之比1:,速度之比1:解答:解: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高度h=gt2;速度v=gt; V=关系即可求出时间之比1:,速度之比1:,故只有C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自由落体运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基本规律即可解决此问题11(3分)(2014秋海曙区校级期中)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第3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C第2s末和第4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D前6s内质点的位移为8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低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解答:解:A、当速度大于零时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当速度小于零时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物体在03s内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B、根据a=,可知第3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故B正确;C、2s内和4s内质点质点的位移都为:x=,所以第2s末和第4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故C正确;D、前6s内质点的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0,所以前6s内质点的位移为0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深刻理解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12(3分)(2009天心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的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C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合力为零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解答:解: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由平衡条件得知,其合力为零故A错误B、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mgcos故B错误C、摩擦力等于mgcos,与物体下滑的速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D、物体匀速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得知,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为竖直向上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平衡条件的简单运用,根据受力情况,分析三个力的关系13(3分)(2014秋泉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最底端,利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CF1减小、F2减小DF1减小、F2增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挡板向右的支持力和半球面的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解答: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挡板向右的支持力和半球面的支持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解得F1=mgtan由于不断增加,故F1增大、F2增大;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画出受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两个弹力的表达式进行分析讨论14(3分)(2014秋九龙坡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两根细绳A、B悬于水平天花板,B绳处于竖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小球一定受到2个力的作用B金属小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金属小球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D金属小球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以金属小球为研究对象,先分析重力再找出小球与几个物体接触,分别分析是否有弹力解答:解:以金属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绳子B的拉力绳子A没有绷紧,对小球没有拉力,斜面对小球也没有支持力假设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小球将受到重力、B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三个力作用,由于B绳的拉力与重力都在竖直方向,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小球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与题不符故小球只受重力、绳子B的拉力两个力作用故选:A点评: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常用两种方法:一是条件法;二是假设法常规题,比较简单15(3分)(2014秋涪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g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解答:解:B、D、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受到重力(M+m)g、支持力N和已知的两个推力,对于整体,由于两个推力刚好平衡,故整体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M+m)g故B错误,D正确;A、C、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mg、已知的推力F、斜面体B对A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大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小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为零,如下图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运用正交分解法,可以得到:N=mgcos+Fsin故A错误,C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然后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再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各个力的情况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16(10分)(2014秋资阳区校级月考)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实验纸带,纸带上O、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已知OA=1.40cm,AB=2.15cm,BC=2.90cm,CD=3.65cm,DE=4.40cm,EF=5.15cm(1)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2)由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0.75m/s2,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vD=0.40m/s(以上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F到G的距离为5.90cm(3)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但该同学仍按50Hz计算小车的速度,则测量得到的小车速度与真实速度相比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打点周期、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答;(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可求出F与G之间的距离大小;(3)明确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和打点周期之间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解答:解:(1)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因此时间间隔为:T=50.02s=0.1s(2)根据纸带数据得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距离之差x=0.75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x=aT2可得:a=0.75m/s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vD=0.40m/s根据题意可知:xEF=19.65cm14.50cm=5.15cmxFGxEF=xxFG=xEF+x=5.15cm+0.75cm=5.9cm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其打点周期大于0.02s,所以仍按50Hz计算,即0.02s,据v=可知,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真实值偏大故答案为:(1)0.1;(2)0.75、0.40、5.90;(3)偏大点评: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17(6分)(2014秋海曙区校级期中)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OB、OC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 骤保持不变,那么实验结果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CA理想实验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在实验中注意细线的作用是提供拉力,采用橡皮筋同样可以做到;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不同实验方法的应用;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的每一格代表0.2N,所以图中B的示数为3.6N(2)在实验中细线是否伸缩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换成橡皮筋可以同样完成实验,故实验结果不变;故答案为:不会(3)实验中两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故答案为:(1)3.6;(2)不会;(3)C点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学中的重点实验,应明确实验的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三、计算题(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重要的方程式;共39分)18(10分)(2014秋资阳区校级月考)以速度为10m/s匀速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平均速度是9m/s,则汽车加速度是多少?汽车在8s内的位移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第1s末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汽车匀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位移解答:解:根据=9m/s得:1s末的速度 v=2v0=2910=8m/s,则汽车的加速度为 a=2m/s2,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t0=s=5s,则汽车在在8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为 x=5m=25m答:汽车加速度是2m/s2,汽车在8s内的位移是25m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要注意分析汽车的运动状态,明确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9(10分)(2014秋吉州区校级期中)某人骑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24m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求:(1)自行车未追上前,两车的最远距离(2)自行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在自行车追赶汽车的过程中,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大在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的位移之差等于24m,由此可以求得需要的时间解答:解:在自行车追赶汽车的过程中,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大;在以后的过程中,汽车速度小于自行车速度,它们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即v自=v汽at解得:t=1s时,两车相距最远x,1s内自行车位移x1,汽车位移x2x1=v自t=81m=8mx2=v汽t=9m所以:x=x2x1+24=98+24m=25m(2)设汽车t1时间停下来,自行车经过T时间追上汽车则 t1=5s汽车运动的位移x汽=v汽t=25m在汽车停下来前人的位移为85=40m25m+24m,则在车停后人追上汽车所以v自T=x汽+24解得:T=6.125s答:(1)自行车未追上前,两车的最远距离是25m(2)自行车需要6.125s才能追上汽车点评:汽车的追及相遇问题,一定要掌握住汽车何时相遇、何时距离最大这两个问题,这道题是典型的追及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掌握住20(9分)(2014秋资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1=1.2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