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第2课1(2014盐城)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强调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备选项中只有B项强调“天人感应”思想即“民,君,天”三者之间的关系;A、C、D三项与“天人感应”思想无关。2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这可能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C“天人合一” D“三纲五常”【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邪说远去”“登汉庭”“百家始消伏”,据此并依据史论结合原则可知A项符合题意。3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下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答案】D【解析】四个备选项内容都属于董仲舒的思想,但题目里面董仲舒强调德和刑如天之阴阳两面,缺一不可,故选D项。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A BC D【答案】D【解析】是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5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书生,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是()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即使你出身贫寒,也有可能到政府做官A BC D【答案】C【解析】汉武帝为使儒学独尊,令各地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学生经考试合格后,可以做官,打破了贵族垄断官位的现象。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图一中所指“五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所反映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4)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答案】(1)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2)诗书礼易春秋。(3)汉武帝以儒家“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使教育为儒家所垄断。(4)材料二是为实现材料一的“大一统”而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1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答案】C【解析】由“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可知,儒家传统思想开始于孔子,至秦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家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董仲舒思想包含着道家、儒家、法家思想,所以选B;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在隋唐时期;D说法错误。3(2014扬州中学)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从而董仲舒得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故选B。A项错误,材料探讨的是人性论,并未涉及到孔子的仁的主张;C项错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材料思想相反;D项主张的是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因此与材料不符。4(2014双鸭山模拟)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以得出D正确。5(2014福建六校联考)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A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答案】A【解析】抓住这两个事件的本质而不是影响。秦朝的焚书坑儒是文化的统一,是专制,汉代的罢黜百家也是统一,是文化的专制,都是控制了人民的思想,故选A。6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2)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3)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普定县人民法院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西南州交通建设发展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安徽淮北师范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9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销售经理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纤维碳化装置操作工岗前岗位实操考核试卷含答案
- 工程热处理工成果转化知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成都农商银行社会招聘(综合柜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雷管制造工测试验证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水投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劳务派遣综合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奈雪的茶国际商业计划书
- DL-T 2594-2023 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解读
-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式
- 现网终端问题分析报告
- 第十五章巷道与井筒施工测量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 电厂化学运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