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固始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学 科 分 类 数 学 _ 课 题 名 称 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_ 竹学群 _ 课 题 组 成 员丁昌艳 黄 瑞 占传玲 黄国群 李晓华 主持人工作单位_ 河南省固始县信合实验小学_ 申 请 日 期_ _2015年11月2日_ 固始县教育体育局制填 表 说 明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一般为1人;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至少1人,最多5人。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 四、请用钢笔填写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 联系人:曹家宇 赵俊利 电话E-mail:2972656526课题名称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持人 姓 名竹学琴政治面貌党员性别女年龄40行政职务无专业职称小学高级学科专业数学学历学位本科起止时间 2015.11-2016.8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河南省固始县信合实验小学邮政 编码465200固定电话E-mail移动电话主要参与者姓 名性别年龄专业 职称学科 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丁昌艳 女34 中学二级数学本科信合实验小学黄 瑞 女33小教一级数学本科信合实验小学占传玲 女 32中学二级数学本科信合实验小学黄国群 女36小学一级数学本科信合实验小学李晓华女 26小学一级数学本科信合实验小学预 期 成 果(在选项上打“”或加黑)A专著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预计完成时间2016年9月一、基本情况二、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等。(可加页)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固始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我校又位于固始县郊区,现有在校学生接近200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大多数。据调查,我校“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后,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姑、姨、叔、伯家中,父母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角色的要求。这种状况容易导致了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半文盲,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每天只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完全交给了老师。所以“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经常有抵触情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对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成绩普通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以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这些问题如果不予以关注和及时解决,势必造成儿童的发展不良,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各种社会问题。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品质、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时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阶段之一。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少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因此,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这些心理疾患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我们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二、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之核心就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平等,所以也要积极关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三、课题界定“留守学生”是指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进入城市打工,把孩子寄在亲朋好友家里或交给年迈的长辈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势群体。“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是针对我校乃至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的实际而提出,旨在调查我校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而研究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策略,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操作办法。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学生。四、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每周上心理辅导课,心理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灵沟通电话,亲情信箱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留守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提高留守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其个性的目的。1、研究目标:(1)研究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心理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2)探寻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3)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与家长一起),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规范心理健康学科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2、研究内容:(1)通过调查分析,掌握所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找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2)根据留守儿童心理的突出障碍,如何因人而宜,进行心理障碍的排除,使他们健康地成长。(3)午餐班建立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4)针对教育教学现状,探求建立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教学相对应的有效机制。(5)针对留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探索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形成的规律。五、研究途径1、规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学生中亟待强化的心理素质。采取强化训练法加以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常识,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行为习惯。2、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4、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困难因人而异所以仅通过团体的指导形式难以收到最佳效果。通过个别咨询,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很有必要。5、开通心灵沟通电话,架起心理老师和留守儿童的桥梁,开通亲情信箱,实现家长和留守儿童,老师与留守儿童的内心诉求,及时弥补缺失的情感,塑造健康的心理。6、定期举行家长讲座。要搞好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对于不能亲自参加的通过校信通及微信群相互交流,要利用家长心理教育专题会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问题行为的矫治方法及家庭教育的操作方法,使家长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7、定期组织留守儿童感受温暖,感恩回馈活动。让代理家长把留守儿童带回家或带出去和自己子女一起玩耍,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个孩子说说感受,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写信、打电话、发信息、制作感恩卡等进行感恩回馈。六、研究方法(一)文献法:我们借助于有关文献,通过对国内外心理教育理论及其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在广义心理教育课程的领域中,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为要素,在校本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上来建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调查研究法根据我校具体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和座谈,采集、整理、分析材料,准确把握我校学生心理的真实状况,以积累相应的素材。(三)行动研究法:完成模式的理论建构后,我们用行动研究法对模式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模式的要素和结构,积累模式操作的实践经验。七、课题的创新程度:该课题充分借鉴传统心理健康教材的优势与适合我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资源。与普通心理教育研究不同,我们还不断探索并丰富心育途径,充分利用校园心理剧、心理课堂、心理报刊、各项校园大型集体活动、学科教学渗透等行之有效的心育手段,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根据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参考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新的要求,学生、家长、老师三位一体,参与大型实践活动,互换角色,亲身体验。三、课题研究程序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等。(可加页)一、成员介绍与分工竹学琴: 主持人。在本课题中负责搜集材料、课题的立项与组织,论文的整理、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等。丁昌艳 :搜集整理资料、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等。黄 瑞 :搜集整理资料、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等。占传玲 :家长课堂、研究报告、心理咨询室等。黄国群 :家长课堂、研究报告、心理咨询室等。李晓华:资料整理、研究报告、家长课堂等。二、研究进程与安排:本课题预计分三个阶段完成,为期一年。 (一)、准备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二)、实施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每月一次专题研讨,共同探讨、交流体验阶段成果呈现方式:1、教师研究案例2、阶段研究报告3、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2016年7月2016年9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研究经验论文,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2016年8月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 成果呈现方式:研究报告、相关研究的论文集和其它相应的物化成果。(教师研究案例汇编等)三、参考文献1、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6期2、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3、殷世东;张杰;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失范与矫正J;教育导刊;2006年11期4、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孙建胜;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5、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6、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7、张大均,冯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8、王树青;张文新;陈会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9、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信效度再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4期10、廖全明;重庆民族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11、刘瑛;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12、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13、陈超美 邓红;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需关注N;巴中日报;2009年14、李揽月;打工教子难取舍留守儿童问题多N;安徽日报;2004年15、何玉洁;农村“留守儿童”境遇堪忧N;安徽日报;200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建课件脚本文件
- 内科心脏瓣膜病课件
- 化学品安全作业培训总结课件
- 化学品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壶口瀑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 14 普罗米修斯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 化妆品安全科普公益培训课件
- 先兆子宫破裂课件
- 企业的股权转让协议的范本6篇
- 起重机作业人员Q2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四川遂宁2021-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4篇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版防洪堤坝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 智能培训系统构建
- 2025广东广州越秀区矿泉街招聘禁毒专职人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DBJT15-147-2018 建筑智能工程施工、检测与验收规范
- 华为鸿蒙课件
- 全站仪使用课件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高血压防治知识课件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