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斯密革命与古典经济学 z3.1 古典经济学总论 z3.2 古典经济学的奠立:斯密革命 z3.3 萨伊对斯密经济学的重组与系统化 z3.4 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李嘉图及其学派 z3.5 古典经济学的综合:约翰.穆勒 3.1 古典经济学总论 z古典经济学的范围 z 马克思的划分: z“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16231687)开 始,到李嘉图(17721823)结束;在法国从布阿 吉尔贝尔(16461714)开始,到西斯蒙第(1773 1842)结束。” z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P.36 。 3.1 古典经济学总论 z 凯恩斯的划分 z“那些接受李嘉图经济学而加以发扬光大的人, 例如约翰.穆勒、马歇尔、埃杰沃斯以及皮古” z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 印书馆,1963,P.7 3.1 古典经济学总论 z古典经济学图解(略) z古典经济学概述 z1、指经济学史上自1750至1870年这个阶段 ; z2、划分依据:对经济问题的特定态度; z3、由古典经济学家所组成的“科学共同体 ”的共同“信仰”分析基础:劳动价 值论(?)。 对“古典经济学”的三种阐释 z1、托马斯.索厄尔:重新研究古典经济学 (1974) z2、罗伯特.伊格利:古典经济学结构( 1974) z3、丹尼斯.奥布赖恩:古典经济学家( 1975) z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 ,P.473483,经济科学出版社 2.1 古典经济学总论 z古典经济学的反对派 z边际革命的先驱:屠能、古诺、戈森等; z德国历史学派:李斯特、罗雪尔等;(主 要是反对“抽象演绎方法”) z瑞士的西斯蒙第 z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 是通过增加“部件”“供求关系”完成的) 2.2 古典经济学的奠立:斯密革命 z2.2.1 时代背景 z2.2.2 斯密生平 z2.2.3 斯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方法 z2.2.4 斯密国富论的结构与内容 z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2.2.6 斯密革命 2.2.1 时代背景 z经济领域:工厂手工业,产业革命前夕 z思想领域: z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 z 启蒙运动:17001815 2.2.2 斯密生平 z亚当.斯密(1723-1790)出生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 小镇; z斯密有一个不幸的家庭; z14岁(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期间深受 弗朗西斯.哈奇荪的影响; z1740年,斯密被推举到牛津大学学习; z1748年,他应邀为爱丁堡大学作系列讲座; z1751年,他被推举主持格拉斯哥大学的讲席。 2.2.2 斯密生平 z 1759年,斯密出版了道德情操论; z 1764年,斯密辞去教授职务,担任年轻公爵-贝克莱的 私人教师,赴法国旅游; z 斯密是个严谨的学者; z 斯密终身未婚。对于他来说,生活所具有的全部魅力和激 情就是著述。“我别无所好,所好的只是书”(海尔布罗 纳,36页) z 斯密温文尔雅,富于理智;办事认真,勤奋努力,讲究方 法,充满自信,高尚正直,生活俭朴(熊彼特,第1卷, 276页)。 2.2.3 斯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方法 z哲学基础 z世界是和谐的、有秩序的、质量卓绝的机 械装置; z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能够实现一种“完美 的平衡”; z洛克的“经验论”和卢梭的“异化”思想 。 大卫.休谟(1711-1776) 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 z“看看周围的世界吧,琢磨一下它的整体和每一 部分,你会发现它什么都不是,只是一架庞大的 机器,细分为为数不清的较小的机器,它们还能 进一步细分,直到人类的感官和能力无法分辨和 解释的程度。所有这些各种各样的机器,甚至是 其中最微小的零件,相互之间精确地调整,使曾 经凝视它们的所有人由陶醉而至崇拜。世间万物 精确地相似,奇特地为达到目的而调整手段,这 远远超乎人类智慧的产物所能及” 2.2.3 斯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方法 z1、这种机械论来自于牛顿,依赖于自然科学的进 展; z2、世界是一种“和谐”的有机体,有一种内在的 机制,可以自行调整;(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 z3、人类可以通过探索去发现这种内在机制(自然 秩序,牛顿认为,自然秩序由上帝创造); z4、斯密把这种思想运用于对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分 析; z5、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对斯密也有影响。 “经济人”假设 z“私人利益和每个人的作用,导向了普遍的利益 ”;“对私利的追求会有益于社会”; z“社会从个人追求私利的无意的结果中得益”; z斯密在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用“同情 心”完成社会领域的“整合”;而在经济世界, “个人私利”完成了“整合”; z“个人的利己主义”是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即 “经济人”假设。 洛克的“经验论”和卢梭的“异化”思想 z洛克的“经验论”构成斯密经济分析的方 法论基础。 z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曾指 出:“只要人们投身于其中的行当不要求 众人的联合劳动,他们就会过着一种自由 自在、健康、诚实和幸福的生活”,“从 一个人开始需要另一个人帮助的那一刻起 ,情况就改变了。” 2.2.3 斯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方法 z斯密的经济学方法 z历史描述理论 z经验归纳经验主义 z英国传统:培根(1620年) 洛克(1690年) 2.2.4 斯密国富论的结构与内容 z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z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 然的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z 本篇共包括11章,讨论了分工、货币、价格和收入分配(工资、利润 和地租); z 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z 本篇共包括5章,讨论了资本的性质、类型、作用和资本积累。前两 篇属于原理部分 2.2.4 斯密国富论的结构与内容 z 第三篇: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z 本篇共包括4章,属于经济史,从历史角度讨论了经济增 长的源泉分工和城乡关系; z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z 本篇共包括9章,属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史,讨论了重 商主义和重农学派,讨论了退税、通商条约、殖民地等政 策; z 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z 本篇共包括3章,属于财政学范畴。第1章:国家的费用( 支出);第2章:政府的一般收入来源;第3章:公债。 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一、经济增长理论 z1、国民收入决定于:资本积累 分工 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关于资本积累 劳动*资本*自然 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 当代中国的实践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 农村劳动力就业 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关于分工 z1、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z 1)增进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z 2)节约劳动时间; z 3)机械的发明也是起源于分工。 z2、分工源于人类交换的需要(?); z3、分工程度受制于交换能力或市场范围。 z4、分工使人变得愚蠢。(P.339) 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二、国际贸易理论 z 自由贸易 z 绝对优势(成本)理论 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三、国家理论 z 1、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 犯; z 2、尽可能保护社会上的每个人,使其免 遭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 z 3、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 设施。 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政府职 能的界定: z第一层次:基本职能。公共物品;救济穷人; z第二层次:中型功能。外部效应管理;制定垄断 行业的法规;提供社会保障。 z第三层次:积极职能。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 2.2.5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 z目前中国官方对政府职能的界定: 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z经济职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保持一 般物价水平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2.2.6 斯密革命 z “斯密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或 者说一场革命。” z 英特伦斯.W.哈奇森: 经济学的革命与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18 z 革命性体现在: z 1)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即把政治经济学建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了资产阶 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马克思); z 2)确立了新的财富观; z 3)第一次宣称,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但有人认为, 在斯密那里并没有“劳动价值论”)。 2.3 萨伊对斯密经济学的重组与系统化 z 一、生平 z 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是19世纪初期法国古典 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他生活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1789年)和法国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 z 萨伊出身于一个商人之家,早年去英国学习经商;回国后 ,曾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1790年(23岁)开始从事写作 ,1794-1799年出任一家杂志社的总编辑。萨伊因倡导 自由主义经济学、反对保护主义而受到拿破仑的压制,不 得不辞去杂志的总编职务,转而经商。1805年,曾与人合 办新式纱厂。1813年,萨伊回到巴黎,重新进行科学研究 。拿破仑倒台后,萨伊受到重视。1816年,萨伊开始系统 讲授政治经济学。 生平 z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出版后,在欧洲 大陆发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普遍注意和高度赞 赏。可以说,欧洲大陆主要是通过阅读萨伊的著 作而了解斯密经济学的。 z“亚当.斯密博士的著作,只不过是一大堆杂乱地 放在一起的、附有启发性例证的最正确政治经济 学原理和附有有益的意见的统计学天才研究。它 不是政治经济学或统计学的完整论著,而是一大 堆不整齐的奇妙的创造性理论和已知与已被证明 的真理。”(P.19) 二、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结构与内容 z绪论( 计43页) z第一篇 财富的生产(计22章) z第二篇 财富的分配(计11章) z第三篇 财富的消费(计9章) 三、萨伊对经济学的贡献 z1、重新界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 会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z (后来,詹姆斯.穆勒增加“交换”。自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成 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是如此)。 z2、提出了生产三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 z3、指出财产所有权、产品的出卖或需求、 货币流通和政府政策是影响生产的四个关 键变量;(经济增长理论) 三、萨伊对经济学的贡献 z4、提出了“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古典经 济学法则(新古典经济学也是如此,只有凯恩斯 不是这样); z5、萨伊的价值论是生产要素论、供求论、生产费 用论和“效用决定价值”的结合,与斯密和李嘉 图的劳动价值论不同; z6、提出“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马克思语), 即: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资本利 润(利息)。 2.4 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李嘉图及其学派 z一、时代、生平和著作 z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z出生于一个犹太族资产阶级家庭,14岁便 结束了正规教育 z作证券经纪人,25岁成为巨富; 一、时代、生平与著作 z 26岁时开始学术研习; z 1799年(27岁)初读国富论; z 1809年(37岁)发表第一篇经济论文; z 45岁时(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z 1819年,李嘉图进入议会;鼓吹议会改革,反对谷物法, 提倡自由贸易,反对宗教专制; z 1823年后去世,活了51岁。李嘉图尽管一生短暂,却充满 了追随者; z 李嘉图所受到的正规教育是一个伟大经济学家所受到的最 贫乏的教育,因此,李嘉图的成功是靠“天才”。 二、李嘉图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方法 z哲学基础:以个人主义为基本出发点 的功利主义。 z英边沁(17481832)。边沁说:“我是穆勒 精神上的父亲,穆勒是李嘉图精神上的父亲;因 此,李嘉图是我精神上的孙子”(斯皮格尔,经 济思想的成长,P.271)。 z詹姆斯.穆勒(17731836),是李嘉图学说的积 极拥护者。著有政治经济学纲要(1821年) 。他是约翰.穆勒的父亲。 功利主义 z功利主义:寻求快乐,避免痛苦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自然把人类置于苦和乐两大主宰之下。由此,决 定了我们应当做什么,并决定了我们将要做什么 。一方面,它是是与非准则,另一方面。它是因 果关系链。” “在道德和法律上,坚持功利原则就意味着把它作 为人类的苦与乐、是与非的来源和经验准则。” 二、李嘉图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与方法 z 斯密是经验归纳法。李嘉图主张排除经验归纳法对经济学 研究的干扰,经济学应广泛采用科学抽象法,建立一元论 的经济学方法论。 z 抽象演绎法是李嘉图的独创,指出了通向现代经济分析的 道路(斯皮格尔,291)。 演绎法 z所有的马都是白色的; z这是一匹马; z这匹马是白色的。 z实际上,马的本质属性中不包括“颜色” z柏拉图的“人” 三、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z1、研究对象:分配问题; z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 z分配理论: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其中地租理 论居首要地位。其次是工资理论,最后是利润理 论; z2、国际贸易理论:比较成本(优势)论; z3、货币理论:货币数量论; z4、经济增长理论:“李嘉图陷阱”。 李嘉图体系(斯皮格尔,P.290) z1、商品按照与内在其中的劳动成比例的价格交换 ; z2、工资波动于生活资料的水平; z3、人口增长只受到生存资料的限制; z4、收益递减提高食物的生产成本; z5、边际的耕作确定食物的价格,资本和人口的增 长使价格随着这个边际的扩展而增加; 李嘉图体系(斯皮格尔,P.290) z6、在经济发展中,货币工资将上升,侵犯利润; z7、地租作为边际生产成本和有利条件下的生产成 本差额而上升; z8、随着利润向零逼近,资本积累将停止,最终静 止状态将到来; z9、自由贸易可以延缓它的到来,对国民收入产生 有利影响。 四、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 z 马尔萨斯(17661834)出身于英国一个乡村绅士家庭; z 1784年(18岁)进入牛津大学耶稣学院学习,1788年,获 得文科学士学位。后又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1791 年获得文科硕士学位; z 1798年(32岁)加入僧籍,并在英国萨立郡的一个小镇上 任牧师。 z 18051834年,在英国东印度公司设立的东印度学院担任 历史和经济学教授。在此期间,马尔萨斯出版了一系列的 经济学著作。 四、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 z 1798年,发表匿名著作人口原理 z 谷物条例的后果以及谷物价格涨落对于农业和国家总财 富的影响的考察(1814年) z 地租的性质与发展(1815年) z 对限制外国粮食进口政策的一个意见的论据,论谷物条 例一书的补充(1815年) z 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年) z 价值的尺度(1823年) z 政治经济学定义(1827年) 四、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 z马尔萨斯的名气是与其人口理论相联系的。 z在马克思那里,对马尔萨斯的批判是非常猛烈的 。 z但在西方经济学中,对马尔萨斯的评价却相当地 高剑桥第一位经济学家; z凯恩斯曾这样评价:“如果只有马尔萨斯而不是 李嘉图是孕育19世纪经济学的母体,今天的世界 将是怎样更为明智和富足!”(朱彤书等:第一 位剑桥经济学家,上海三联书店,1990,P.1) 马尔萨斯对经济学的贡献 z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但消除方 法不妥。 z认识到“储蓄”的负面影响。 z第一个提出微积分对于经济学有用。 2.5 古典经济学的综合:约翰.穆勒 z一、生平 z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是19世纪下 半期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 ,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 。 z对穆勒的思想最早产生学术影响的是他的父亲 詹姆斯.穆勒。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 z在他父亲的辅导下,他3岁开始学习希腊语和算术 ;8岁时学习拉丁语;12岁学习逻辑学,13岁学习 政治经济学。开始时是阅读李嘉图的政治经济 学及赋税原理,后又阅读斯密的国富论。 自学过程中,经常同父亲在散步时就政治经济学 的各种问题进行交谈,他将这些学习和谈话的内 容整理成笔记。 z据穆勒讲,他父亲的政治经济学讲义(1821 年)是以他的笔记和其他资料整理而成的。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 z穆勒还有幸受到李嘉图的直接教诲;1415岁时 ,曾同边沁的弟弟同游法国,还在萨伊的家中住 过一段时间。还同圣西门相识;基于以上背景, 穆勒的思想深受边沁的功利主义影响。 z1823年(17岁),穆勒发起组织了一个研讨边沁 功利主义的学会。 z1823年5月,经父亲介绍,到东印度公司通讯检查 署当秘书。他在该公司一直任职到1858年该公司 解散,长达35年。 z1825年(19岁),穆勒开始发表有关商业政策和 货币政策的论文。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 z1844年,穆勒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经济学论文集 经济学上若干未决问题。1848年,出版他的代 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 上的若干应用。 z这本著作的成功是持久的,此后数代人,一直到 20世纪早期,仍然用它作教科书(包括杰文斯的 教学中)。“只是到了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 学原理出版后,它的地位才被代替”(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煤矿安全培训形式课件
- 内蒙古安全驾驶技巧培训课件
- 化学品防护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先正达的安全培训课件
- 创卫劳动课件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内河轮机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4花之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动作描写写作法36式(讲义)
- 微生物合成生物材料-洞察及研究
- 2025广东云浮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1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南昌市西湖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4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工程物探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招聘面试中常见陷阱问题解析与应对方法
- 涂装技能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烟草专卖局公开遴选面试高分策略及模拟题答案
- 乳制品行业智能化奶源管理与追溯方案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全文培训课件
- 恒瑞医药2023ESG社会责任报告:关注员工成长共建美好家园
-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培训
- 《构成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