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 LOGO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 1.评定内容 1)整车装备及外观 整车装备与标识;车身、车架、驾驶室;车门 、车窗;驾乘座椅;卧铺;行李架(仓);安全出 口、安全带;车厢、地板、护轮板(挡泥板);车 轮、轮胎;悬架装置;传动系、车桥;转向节、 转向节臂、横直拉杆及球销;制动装置(行车、应 急、驻车);螺栓、螺母紧固;灯光数量、光色、 位置;信号装置与仪表;漏气、漏油、漏水、漏 电;底盘异响;发动机异响;润滑;灭火器;车 内外后视镜;侧面、后下部防护装置等。 LOGO 1.评定的内容 2)动力性。包括驱动轮输出功率;滑行性能 等。 3)燃料经济性。指等速百公里油耗。 4)制动性。包括制动力;制动力平衡;制动 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驻车制动力等。 5)转向操纵性。包括转向轮横向侧滑量;转 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悬架特性等。 6)前照灯。指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 位置等。 LOGO 1.评定的内容 7)排放污染物控制。包括汽油车双怠速排气污染物控制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控制;柴油车排气可见污染物控制 等。 8)喇叭声级。 9)车辆防雨密封性。 10)车速表示值误差。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车、二级车和三级车。 “三级车”是营运车辆技术等级中最低一级要求,是社会 车辆进入道路运输业,从事营运的门槛。 LOGO 2.营运车辆技术等级的评定规则 1)评定原则 凡是投入营运的车辆都应达到GBl8565营运车辆 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的要求。因为 GBl8565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的要求是投 入营运的车辆都应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凡是投入营运 的车辆,不论哪一级,都必须达到这些要求。 营运车辆的级别应按JTT1982004营运车辆技 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标准中规定的分级项要求来 确定。 LOGO 2. 评定规则 2)评定等级 1)一级车要求。 一级车必须满足的分级项目有:整车装备与标识;车身、 车架、驾驶室;车门、车窗;车轮、轮胎;驱动轮输出功率; 等速百公里油耗;制动力平衡;车轮阻滞力;转向盘最大自由 转动量;排放污染物控制;车速表示值误差(11项)。 当受检车辆达到上述标准中规定项目的一级车技术要求 ,且不分级的项目达到合格要求时,可以评为一级车。 LOGO 2.评定规则 2)评定等级 (2)二级车要求 二级车必须达到的分级项目有:车架、车身、驾驶室;车 轮、车胎;制动力平衡(3项)。 当受检车辆除达到上述3项二级车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 在8个一级车项目(整车装备与标识;车门、车窗;驱动轮输出 功率;等速百公里油耗;车轮阻滞力;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 ;排放污染物控制;车速表示值误差)中,至少有3项达到一级 车的技术要求,且不分级的项目达到合格要求时,方可评为二 级车。 LOGO 2.评定规则 2)评定等级 (3)三级车要求。 三级车是车辆申请从事营运的最低技术要求,也是对营运 车辆最起码的技术要求。 受检车辆在分级的项目中应达到三级车的技术要求,且没 有分级的项目都达到合格要求时,方可以评为三级车。达不到 三级的车辆,不能参与道路营运。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1.整车装备与外观 整车装备与外观的检查与评定,主要是以人工检视、简单 测量为主,共有23个项目,其中有分级项目四个。 在整车装备与标识方面,一级车的技术要求: 1)整车装备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件紧固完好,车 体应周正; 2)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m以内测量)高度差 不大于20mm,左右轴距差不大于轴距的1.2。; 3)车辆结构不得任意改造; 4)车顶、车门、车身、风窗玻璃等部分的标识应统一、齐 全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在整车装备与标识方面,二、三级车的技术要求: 1)整车装备齐全、完好、有效,各连接部件紧固 完好,车体应周正; 2)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在离地高1.5 m以内测 量)高度差不大于40mm,左右轴距差不大于轴距的1.5 。; 3)车辆结构不得任意改造;车顶、车门、车身、 风窗玻璃等部分的标识应统一、齐全有效,并符合有 关规定。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的测量,将车辆停放在 乎整地面上,轮胎气压正常,在距离地面1.5m以下测 量,测量点应在汽车左右外缘的对称部位。 轴距测量:对于二轴汽车,可分别在左右两侧前后 轴头中心处测量其轴距,取其差值,以判定是否符合 ;对三轴或多轴车辆,可以依次测量相邻两轴的轴距 ,且其差值都应符合限值的规定。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2.车架、车身、驾驶室 关于车架、车身、驾驶室(分级项),一、二级车技术要求 : 1)车身和驾驶室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工作 条件和客货安全; 2)车身和驾驶室应坚固耐用,车架、车身与驾驶室不得有 开裂、锈蚀和明显变形,螺栓和铆钉不得缺少或松动,车身与 车架的连接应安装牢固; 3)车身外部和内部都不应有任何可能使人致伤的尖锐凸起 物; 4)驾驶室和乘客舱所有内饰材料应具有阻燃性; 5)驾驶室必须保证驾驶员的前方视野和侧方视野,车窗玻 璃不允许张贴妨碍驾驶员视野的附加物和镜面反光遮阳膜; 6)表面无锈迹、无脱掉漆。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车架、车身、驾驶室(分级项),三级车的技术要求: 1)车身和驾驶室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工作 条件和客货安全; 2)车身和驾驶室应坚固耐用,车架、车身与驾驶室不得有 开裂、锈蚀和明显变形,螺栓和铆钉不得缺少或松动,车身与 车架的连接应安装牢固; 3)车身外部和内部都不应有任何可能使人致伤的尖锐凸起 物; 4)驾驶室和乘客舱所有内饰材料应具有阻燃性; 5)驾驶室必须保证驾驶员的前方视野和侧方视野,车窗玻 璃不允许张贴妨碍驾驶员视野的附加物和镜面反光遮阳膜。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驾乘座椅(不分级),不分级项的技术要求:座椅和地 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座椅和扶手应安装牢固可靠,乘客座椅 间距不得采用沿滑道纵向调整的结构;车长大于6m的客车同方 向座椅的座间距不得小于650mm。面对面座椅的座间距不得小 于1 200mm。 卧铺客车的卧铺应采用“1+1”或“1+1+1”纵向布置(与车 辆前进方向相同),卧铺宽度应不小于450mm,卧铺纵向间距应 不小于1 400mm,相邻卧铺的间距应不小于350mm。卧铺应采用 “1+1”或“1+l+1”纵向布置(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同),就是指 相邻的两个铺位应分开,不准联靠在一起,铺位不准横向放置 。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车长大于6m的客车,如车身右侧仅有一个乘客上下的车门 时,应设置安全门或安全窗。卧铺客车应设置车顶安全出口。 其卧铺布置为上、下双层时,侧窗布置应为上下双排。使用安 全门时应保证不用其他器具即可将其向外推开。安全出口的数 量和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座位数小于或等于20(含驾驶员座椅,下同)或者车长小于 或等于6m的载客汽车和最大设计车速大于100kmh的载货汽车 和牵引车的前排座位必须装置汽车安全带。长途客车和旅游客 车的驾驶员座椅及前面没有座椅或护栏的座椅应安装汽车安全 带。安全带应有认证标志。卧铺客车的每个铺位均应安装两点 式汽车安全带。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车轮和轮胎,一、二级车技术要求: 微型车辆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3.2mm,其他车辆转向轮的 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于3.5mm,其余轮胎胎冠花纹深度不得小 于2.5mm。轮胎胎面不得有局部磨损而暴露出轮胎帘布层。轮 胎的胎面和胎壁上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或深度足以露出轮胎帘 布层的破裂和割伤。同一轴上轮胎规格和花纹应相同,轮胎规 格应符合车辆出厂时的规定,同一轴上轮胎外径的磨损程度应 大体一致。汽车转向轮不得装用翻新的轮胎。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车轮和轮胎,一、二级车技术要求: 汽车装用的轮胎应与其最大设计车速相适应。轮胎负荷不 应超过该轮胎的额定负荷,轮胎的充气压力应符合该轮胎承受 负荷时规定的压力。最大设计车速超过120kmh的车辆,其车 轮应做动平衡,并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 应完整齐全,并应按规定力矩紧固。车轮总成的横向摆动量和 径向跳动量:总质量小于或等于4 500kg的汽车不得大于5mm, 其他车辆不得大于8mm。 关于车轮和轮胎,三级车技术要求:轿车和挂车胎冠上花 纹深度不得小于1.6mm,其他车辆转向轮的胎冠花纹深度不得 小于3.2mm,其余轮胎胎冠花纹深度不小于1.6mm。 其他要求同一、二级车。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离合器踏板力应不大于300N。离合器应结合平稳,分离彻 底,工作时不得有异响、抖动和不正常打滑等现象。 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应无裂纹和损伤,并 且球销不得松旷。对车辆进行改装或修理时,横直拉杆不得拼 焊。 全挂车应在挂车前部的左右各装一只红色标志灯,其高度 应比全挂车的前栏板高出300400mm,距车厢外侧应小于 150mm。 车辆应装置后回复反射器,车长大于10m的车辆应安装侧回 复反射器,汽车列车应装有侧回复反射器。回复反射器应能保 证夜间在其正面前方150m处用汽车前照灯照射时,在照射位置 就能确认其反射光。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驻车制动应能使车辆在即使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 放在上、下坡道上。驾驶员必须在座位上就可以实现驻车制动 。施加于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力:手操纵时,座位数小于或等 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400N,其他汽车应不大于600N;脚操 纵时,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500N,其他汽 车应不大于700N。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储备行程, 一般应在操纵装置全行程的三分之二以内产生规定的制动效能 ,驻车制动机构装有自动调节装置时,允许在全行程的四分之 三以内产生规定的制动效能。棘轮式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应保证 在达到规定驻车制动效能时,操纵杆往复拉动的次数不得超过 三次。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不允许利 用液压、气压或电力驱动来获得规定的制动效能。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装有前照灯的车辆应有远近光变换装置,并且当远光变近 光时,所有的远光应同时熄灭。同一辆车上的前照灯不允许左 、右的远、近光灯交叉开亮。 车辆的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挂车标志灯、牌照灯、 倒车灯和仪表灯应能同时启闭,当前照灯关闭和发动机熄火时 仍能点亮。 空载高为3m以上的车辆均应安装示廓灯。 车辆前、后转向信号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及制动灯白天距 100m可见,侧转向信号灯白天距30m可见;前位灯、后位灯、 示廓灯、挂车标志灯夜间好天气距300m可见;后牌照灯夜间好 天气距20m能看清牌照号码。制动灯的亮度应明显大于后位灯 。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汽车上各连接件无漏油、渗水和漏气现象。检查时要求车 辆连续运行10km,停车5min后观察其是否有渗、漏现象。 采用液压制动系统的汽车,可在踏下制动器踏板,踏板力 达700N时维持1min后,观察制动器踏板不应有缓慢下移的现象 。 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汽车,当气压升至600kPa且不使用制 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3min,其气压的降低值应不大于 10kPa;当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min,单车 气压降值应不大于20kPa;汽车列车气压降值应不大于30kPa。 营运车辆应装备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应 安装牢靠并便于取用。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车辆(挂车除外)必须在左右各设置一面后视镜,车长大于 6m的平头客车和平头载货汽车车前应设置一面下视镜。轿车和 客车驾驶室内应设置一面内后视镜。 车辆的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保证看清车身左右外 侧、车后50m以后的交通情况。前下视镜应能看清风窗玻璃前 下方长1.5m、宽3m范围内的情况。车内外后视镜和前下视镜应 易于调节,并能有效保持其位置。安装在外侧距地面1 800mm 以下的后视镜,当行人等接触该镜时,应具有能缓和冲击的功 能。 对于一级车,相应工况下测得的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与额 定扭矩功率或额定功率百分比的值应不小于GBT182762000 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限值表中规定相应工况的额定值。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对于二、三级车,相应工况中测得的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 与额定扭矩功率或额定功率百分比的值应不小于GBT18276 2000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限值表中规定相应工况的允许值 。 用拉力计测滑行阻力,测得的滑行阻力应不大于整备质量 的1.5。 用路试的方法检测滑行距离时,应选择在平坦(纵向坡度不 应超过1)、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上进行;风速不大于3ms ;车辆空载,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值;当被试车辆行驶速度高 于30kmh后,置变速器于空挡,开始滑行,当速度为30kmh 时,用速度计或第五轮仪记录滑行距离。记录过程中不得转动 转向盘和进行制动。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燃料经济性,对于一级车要求不大于该车型制造厂规 定的相应车速等速百千米油耗的103,对于二、三级车要求 按规定的检验方法测得的汽车百千米燃料消耗量不得大于该车 型原厂规定的相应车速等速百千米油耗量的110。 评价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指标,主要是指汽车在一定行驶里 程内消耗了多少燃料或一定燃料消耗量能使汽车行驶多少里程 。在我国及欧洲,燃料经济性指标的单位一般为L100km,即 汽车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料的升数,其数值愈大,汽车的燃 料经济性愈差。而美国为MPG或mileUSgal,指的是每一加仑 燃料能行驶的里程。这个数值愈大,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愈好。 本标准采用汽车等速百千米燃料消耗量作为汽车燃料经济性的 评价指标,其单位为L100km。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等速百千米燃料消耗量检测工况,轿车为60kmh ,其他车辆为50kmh。 等速百千米燃料消耗量检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 底盘测功机进行检测,另一种是用道路试验方法检测 。 台式检测制动性能的项目参数指车轮制动力、制动 力平衡、制动协调时间、车轮阻滞力、驻车制动力。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台式检验制动力要求 制动检验时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要求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制动力平衡,对于一、二级车要求:在制动力 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 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 ,对前轴不得大于16;对后轴(及其他轴)在轴制动 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不得大于20;当后轴( 及其他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 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 应大于该轴轴荷的5。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关于制动力平衡,对于三级车要求:在制动力增长 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全 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大者之比,对 前轴不得大于20;对后轴(及其他轴)在轴制动力不 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不得大于24;当后轴(及其 他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力增长 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不应大 于该轴轴荷的8。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汽车的制动协调时间,对液压制动的汽车不应大于0.35s, 对气压制动的汽车不应大于0.60s,汽车列车和铰接客车、铰 接式无轨电车的制动协调时间不应大于0.80s。 进行制动力检验时,一级车各车轮的阻滞力均不应大于车 轮所在轴轴荷的2.5;二、三级车各车轮的阻滞力均不应大 于车轮所在轴轴荷的5。 当采用制动检验台检验汽车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时,机 动车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 的总和应不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 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不小于15)。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台试检测车辆的制动性时,可以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或平 板式制动试验台。当采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检测时,要记录在 测试制动的过程中车轮是否抱死。为获得足够的附着力,允许 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施加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 (附加质量或作用力不计人轴荷);也可以采取防止车辆移动的 措施(例如加三角垫块或采取牵引等方法)。当采用上述方法之 后,仍出现车轮抱死并在滚筒上打滑或整车随滚筒向后移出的 现象,而制动力仍未达到合格要求时,应改用标准中规定的其 他方法进行检验。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前轴采用非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用侧 滑仪(包括单、双板)检测时,侧滑量值应不大于5mkm。前轴 采用独立悬架的汽车,可以前轮定位参数值应符合原厂规定的 该车有关技术条件为合格。 车轮的横向侧滑量,是检验汽车车轮的外倾角与前束角装 配、调整得是否正确的一个检测参数。 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的一级车,转向盘最大 自由转动量应不大于15;最大设计车速小于100kmh的一级 车,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应不大于20。最大设计车速大于 或等于100 kmh的二、三级车,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应不 大于20;最大设计车速小于100kmh的二、三级车,转向盘 最大自由转动量应不大于30。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对于最大设计车速100kmh、轴载质量1 500kg的载客 汽车,应按GBl8565200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悬架特性检测。 用悬架检测台按GBl85652001中规定的方法检测时,受检车 辆的车轮在受外界激励振动下测得的吸收率(被测汽车共振时 的最小动态车轮垂直载荷与静态车轮垂直载荷的百分比值)应 不小于40,同轴左右轮吸收率之差不得大于15。用平板检 测台按GBl85652001中规定的方法检测时,受检车辆制动时 测得的悬架效率应不小于45,同轴左右轮悬架效率之差不得 大于20。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所谓“吸收率”,是指在悬架装置检测台受检车辆的车轮在 受外界激励振动下,在产生共振时的最小动态车轮垂直载荷与 静态垂直载荷的百分比值。即悬架吸收率(最小动态车轮垂 直载荷静态车轮垂直载荷)100。这种评价方法不仅考虑 了悬架装置对汽车平顷性的影响,更主要的侧重考虑了对汽 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的影响。它检测的是汽车在工作条 件最差的情况下,即路面振动使悬架产生共振时,车轮与地面 的接触状态。这是一个比较直观的评价指标。既能快速检测, 又能综合评价汽车悬架装置的弹性与减振器的匹配性能及品质 。 所谓“悬架效率”,是指在用平板试验台进行检测时,受检 汽车以510kmh的速度驶上平板台,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 使车轮迅速停止在乎板上,利用制动引起的车身纵向俯仰振动 时车轮接地处动态负重的衰减变化来进行评价。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汽车每只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两灯制为15 000 cd,四灯制为12 000cd。测试时 ,电源系统应处于充电状态。四灯制是指前照灯具有 四个远光光束;采用四灯制的机动车其中两只对称的 灯达到两灯制的要求时视为合格。 汽车喇叭声级在距车前2 m、离地高1.2 m处用声级 计测量时,其值应为90115 dB(A)。 LOGO 3.外检等级评定项目及技术要求 在检验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时,前照灯照射在距离为 10m的屏幕上,乘用车前照灯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 的高度应为0.70.9H(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下同),其他 机动车(拖拉机运输机组除外)应为0.60.8H。机动车(装用一 只前照灯的机动车除外)前照灯近光光束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偏 不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在检验前照灯远 光光束及远光单光束灯照射位置时,前照灯照射在距离为10m 的屏幕上,要求在屏幕光束中心离地高度,对乘用车为0.9 1.OH,对其他机动车为0.80.95H;机动车(装用一只前照灯 的机动车除外)前照灯远光光束水平位置要求,左灯向左偏不 允许超过170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mm,右灯向左或向右偏 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217-2023 《内蒙古中西部苦豆子种植技术规程》
- 仪态要大方450字(8篇)
- 妇产科护理主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 护理学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 《不同天气系统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模板
- 走出来就好800字7篇范文
-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高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 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 周秀云
- 2025至2030中国糠醛衍生物市场未来趋势及发展态势展望报告
- VW 50134-EN-2024 PA6用于车辆内部外部的成品零件 材料要求
- 山东省国企资产管理办法
- 腮腺脓肿护理查房
- 美容中医技术课件
- 卸货流程培训
- 儿童素描入门教学课件
- 护理专利相关课件教学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