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必修4).ppt_第1页
政治: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必修4).ppt_第2页
政治: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必修4).ppt_第3页
政治: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必修4).ppt_第4页
政治: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国大将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常常闹出哭话 。后在吴主孙权的劝导下;他发愤读书,进步很快。鲁 肃当上都督以后,仍认为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有点儿 瞧不起他。不料,在一次讨论战略问题时,吕蒙却能问 一知三,对答如流。鲁肃大为惊喜地说:“我原以为你 只有武略,今天才知道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当年的吴 下阿蒙了!”吕蒙幽默地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意思是说,人们三天不见,便要另眼相看,怎么能 用老眼光看我呢? 刮目相看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题第二框题 自读课文,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n n 什么是新事物?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新事物?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n n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途径是什么?给我们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途径是什么?给我们什 么指导意义?么指导意义? n n 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n n 量变和质变是什么关系?它们的关系对我们量变和质变是什么关系?它们的关系对我们 有什么指导意义?有什么指导意义? n n 发展与质变是什么关系?发展与质变是什么关系? 抗日抗日战战战战争爆争爆发时发时发时发时 中中 日日国力国力对对对对比比 日本日本中国中国 铁产量309万吨不足10万吨 钢产量640万吨不足千吨 机械工厂9000家753家 化学工厂4300家40家 舰艇总吨位190万吨5.9万余吨 飞机2700余架300余架 常备军约38万人约200万人西方历史学家预言:贫困、凌辱、灭亡是中国人仅有的前途。西方历史学家预言:贫困、凌辱、灭亡是中国人仅有的前途。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n实际上,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 日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日本先后占领了中国东 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热河、察哈尔两省。至1937 年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对于最早失陷的东北三省 来说,抗日是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之久。 n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 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 全面胜利。 结合前面的材料,讨论我国最终取 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n n 新事物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 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 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不可抗拒的 规律。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总之,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时间标准错误标准之一: 新事物就是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 、成熟和完善的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 现状标准现状标准 新事物就是名称、形式新颖,旗号鲜明且富就是名称、形式新颖,旗号鲜明且富 有时代气息的事物。有时代气息的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名称、旗号标准名称、旗号标准 新新事物事物 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强大生命力 具有远大前途具有远大前途 旧事物旧事物 是是 否否 新事物的判断标准新事物的判断标准 n 1938年春,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国 民党军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1万余人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 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 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是著 名的台儿庄大捷台儿庄大捷,它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在正 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论持久战论持久战 n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论持 久战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 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 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 战方针。 n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 (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 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 n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 赢得胜利的思想; n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 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 n n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抗战伤亡情况抗战伤亡情况 n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 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 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 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 n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还损失了584267人。其中 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 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 n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 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 n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 算,约为6500亿美金。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 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新事物。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理论提升 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事物前 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 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 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 对未来充满信心,看到光明的前途。 支持保护新事物的成长。 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 n中国在日军敌后的游击战给侵华日军造成了相当的兵员 损失,削弱了日军“以战养战”搜刮沦陷区支撑前线的能 力,据1938年8月至1940年5月在华北方面军参谋部任 职的加登幸太郎加登幸太郎说:“ “现在回忆起来,笔者在任时,整现在回忆起来,笔者在任时,整 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5050名。名。5050名虽不多,但一年就名虽不多,但一年就 有有18,00018,000人离开战列,是大消耗战人离开战列,是大消耗战” ”。 n至1940年7月,共产党已发展至近40余万人,并拥有约 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近200万的民兵组织。 游击战游击战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 种状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 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1、 什么是量变、质变?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思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由量变还是质变 实现的? n 在佛教百句譬喻经中有 “愚人吃盐” 的故事:从前有 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 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 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 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 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 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 ?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 果是又苦又涩。 味淡 味美 味涩 味美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 变的结果 再加盐 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 ,发生新的质变 加盐 n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荀子劝学 文中提到的量变是 : 积跬步、积小流 文中提到的质变是 : 至千里、成江海 从这句话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请看漫画:“一切正常”,这幅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 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 础上开始量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 质变新量变新质变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水蒸气水 100C 100C 量变 质变 1、将水变成水蒸气该怎么做?可得出什么哲学启示? 2、急需水蒸气,已加热到99C,怎么做?启示是什么? 3、不想让水变成水蒸气,怎么做?启示是什么? 思考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 法论要求 .重视量变,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 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 跃和发展。 .控制量变,坚持适度原则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 始期” 、“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 生命周期,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 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 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请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 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曲线 第一曲线 【答案要点】 事物是变变化发发展的,要用发发展的观观 点看问题问题,科学地预见预见企业发业发展趋势趋势, 居安思危,认识认识到“第二曲线线”代表企 业发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长远利益。 事物的发发展最终终是通过质变过质变来实现实现 的,在量变变已经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 变变事物原有的性质质才能向前发发展时时,要 把握时时机,不断创创新,推动动企业业的发发展 由“第一曲线线”向“第二曲线线”转变转变。 n重视量变,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 变创造条件; n抓住时机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n反对形而上学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v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v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 的量变。 v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方法论 判断:质变就是发展。 区别: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 变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 ,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发展是事 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 联系: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事 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 变就没有发展。 (广东卷第23题)“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 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 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旧时时王谢谢堂前燕,飞飞入寻寻常百 姓家。”这这体现现了 A 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