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术语知识.doc_第1页
污水处理术语知识.doc_第2页
污水处理术语知识.doc_第3页
污水处理术语知识.doc_第4页
污水处理术语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D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英文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有机物是水体中最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因此,CO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污染越严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COD浓度应小于15毫克/升,一般景观用水COD浓度应小于40毫克/升。CODcr是化学需氧量的英文缩写,是表示污水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知道CODcr就可以了解污水中含有多少有机污染物。COD有两种测定法,一种是高锰酸钾法,缩写CODmn。另一种是重铬酸钾法,简写为CODcr。COD的危害COD越高,表明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含量越高,而还原性物质可降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导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水质腐败变臭。另外,苯、苯酚等有机物还具有较强的毒性,会对水生生物和人体造成直接伤害。因此,我国将COD作为重点控制的水污染物指标。COD的来源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动植物腐烂分解后随降雨流入水体。COD的控制措施一是控制源头,禁止将废弃化学试剂、废油、有机废液、高浓度有机废水等污染物排入城镇排水系统。二是提高城镇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率,将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管道,汇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或回用,杜绝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环境水体的现象。三是控制工业排放,尤其是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要在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处理和回用,削减COD排放量。四是控制农村和农业污染,防止养殖废水、肥料、农药等有机物流入水体。好氧生化处理?兼氧生化处理?二者区别?生化处理根据微生物生长对氧环境的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好氧生化处理与缺氧生化处理两大类,缺氧生化处理又可分为兼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在好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必须在大量氧的存在下生长繁殖,并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而兼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兼氧微生物只需要少量氧即可生长繁殖并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处理,如果水中氧太多,兼氧微生物反而生长不好从而影响它对有机物质的处理效率。兼氧微生物可适应COD浓度较高的废水,进水COD浓度可提高到2000mg/L以上,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而好氧微生物只能适应于COD浓度较低的废水,进水COD浓度一般控制在1000-1500mg/L以下,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兼氧生化处理和好氧生化处理的时间都不太长,一般都在12-24小时。人们利用兼氧生化和好氧生化之间的差别和相同之长,将兼氧生化处理和好氧生化处理组合起来,让COD浓度较高的废水先进行兼氧生化处理,再让兼氧池的处理出水作为好氧池的进水,这样的组合处理可以减少生化池的容积,既节省了环保投资又减少了日常的运行费用。厌氧生化处理与兼氧生化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是一样的。厌氧生化处理与兼氧生化处理的不同之处是:厌氧微生物繁殖生长及其对有机物质降解处理的过程中不需要任何氧,而且厌氧微生物可适应更高COD浓度的废水(4000-10000mg/L)。厌氧生化处理的缺点是生化处理时间很长,废水在厌氧生化池内的停留时间一般需要40小时以上。BOD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意思是: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上所综合指示。 它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ppm成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通常以20为温度的控制条件,以五天时间控制条件,即微生物在20条件下,对有机物经过五天的分解。有机物分解前后水中溶解氧的差值称为五天20的生化需氧量,以BOD(20)来表示。 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生化需氧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BOD(mg / L)=(D1-D2) / P D1:稀释后水样之初始溶氧(mg / L) D2:稀释后水样经 20 恒温培养箱培养 5 天之溶氧(mg / L) P=【水样体积(mL)】 / 【稀释后水样之最终体积(mL)】 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能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BOD与COD关系?成分比较固定的污水,其BOD与COD值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相关关系。而BOD/COD比值可作为衡量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法进行处理(即可生性)的一项指标,其值越高,污水的可生性越强。NH3-N是水(废水)中氨氮含量指标SS指悬浮固体是水中未溶解的非胶态的固体物质,它们的条件适宜时可以沉淀。合成有机物品种很多,这里是指国家排放标准规定需要控制的那一部份。主要有:挥发酚、基本苯胺类、销茎苯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LAS)。重金属包括是指国家排放标准规定需要控制的那一部份,主要有:汞(Hg)、镉(Cd)、铬(Cr)、铅(Pb)、镍(Ni)、铜(Cu)、锌(Zn)。其它有害物质主要有:砷(AS)、氟(F)、氰化物(CN)、甲醛(HCHO)、硫化物(s)、氨氮石油类(NH、N)、石油类、动植物类。SS高会显得很浑浊5G4b*e&N%a7$KCOD高颜色会发黑氨氮高会有腐臭味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1TU1JTU。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1FTU1JTU。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度。由于构成浑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浑浊度。补充一点,随着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在水行业基本已不采用“浑浊度”这个概念和“度”这个单位,取而代之的式“浊度”概念和“NTU/FNU/FTU”单位。但由于过去水厂一直沿用旧标准,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来水厂的话,还有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仍在说“度”的单位,可不要觉得奇怪。1.散射浊度单位(NTU)将一定量的硫酸肼与六次甲基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2.浊度即水的混浊程度,由水中含有微量不溶性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所致,ISO标准所用的测量单位为FTU(浊度单位),FTU与NTU(浊度测定单位)一致。制酒行业用EBC单位,1FTU=4EBC。3.烛光浊度单位(JTU) 将水样与用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以确定水样的浊度.规定1L蒸馏水中含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或白陶土)所产生的浊度为一个浊度单位,简称度. 具体转化表下表: 浊度单位转换表 JTU(度) FTU(NTU) SiO2(mg/l) JTU(度) 1 19 2.5 FTU(NTU) 0.053 1 0.13 SiO2(mg/l) 0.4 7.5 1 1FTU=1NTU=0.13mg/L=0.25EBC FTU(Formazan Turbidity Units,)o 甲zan浊度单位,规定1.25mg硫酸肼/L和12.5mg/L六次甲基四胺/L水中的甲ZAN聚合物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 NTU指散射浊度单位,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FNU指福尔马肼散射法单位,同样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NTU用于USEPA的方法180.1和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FNU用于欧洲的ISO7027浊度方法。 人们开始采用福尔马肼作为浊度的一级标准物质后,FTU,即福尔马肼浊度单位也就开始使用了。但是,这个单位并不专用于某种测量样品浊度的方法。 FAU,即福尔马肼衰减单位,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180角的方向上测量光线穿过样品后的衰减程度。通常用分光光度计或是色度计进行这种测量,多数管理机构并不认可这种测量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浊度单位,NTU、FNU、FTU或是FAU,标定所用的均是同样的福尔马肼基准物。因此,对同一份福尔马肼标准液进行测量时,用任何单位表示的值都是一样的,但测量样品时,不同单位表示的值可能会有显著差别。 JTU,即杰克逊浊度单位是一个过去使用的单位,当时人们利用杰克逊浊度计目测浊度:将待测水样倒入一支竖直置于火焰正上方的玻璃管中,直到无法看清玻璃管为止聚丙烯酰胺(PAM)切割分子量(MWCO)SDI,又称污堵指数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给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 按格栅栅条的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3-10mm 沉沙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泥沙、煤渣等),向池底鼓入空气是池内水流做旋流运动,从而把颗粒上的大部分(90%)有机物去除。 鼓风机房为沉沙池的水力运动提供动力。 SBR池:SBR意思是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而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最重要的环节。 污泥处理间: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必须及时处理与处置。常见的工艺有浓缩、消化、机械脱水、消毒、干燥焚烧等。 加氯间:污泥加氯可起消毒作用。 综合泵房:可分进水泵站和出水泵站。 进水泵站将污水加压提升,使其进入污水厂的各个构筑物接受处理。 出水泵站将处理好的污水送至可利用的用户那里。容积负荷,单位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有机负荷,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1. 生活污水domestic sewage,domestic wastewater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 2.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水。它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 3. 生产污水polluted industrial wastewater 被污染的工业废水。还包括水温过高,排放后造成热污染的工业废水。 4. 生产废水non-polluted industrial wastewater 未受污染或受轻微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的工业废水。 5. 城市污水municipal sewage,municipal wastewater 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载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 6. 旱流污水dry weather flow 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晴天时输送的污水。 7.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 bodies 河流等水体在自然条件的生化作用下,有机物降解,溶解氧回升和水体生物群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 8. 一级处理primary treatment 去除污水中的飘浮物和悬浮物的净化过程,主要为沉淀。 9. 二级处理 secondary treatment 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处理方法继续除去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净化过程。 10. 生物处理biological treatment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不稳定有机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11. 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时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12. 生物膜法biomembrance process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在载体上繁殖生物膜,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脱落下来的生物膜与水进行分离。 13. 双层沉淀池(隐化池)Imhoff tank由上层沉淀槽和下层污泥消化室组成。 14. 初次沉淀池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污水处理中第一次沉淀的构筑物,主要用以降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 15. 二次沉淀池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污水生物处理出水的沉淀构筑物,用以分离其中的污泥。 16. 生物滤池biological filter, trickling filter 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17. 塔式生物滤池 biotower 一种高m,直径.m,填料分层布设的塔柱形生物滤池,填料一般用塑料制品。 18. 生物转盘rotating biological disk 由水槽和部分浸没于污水中的旋转盘体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盘体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反复地接触槽中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获得净化。 19. 生物接触氧化bio-contact oxidation 由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和人工曝气系统构成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有氧的条件下,污水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反复接触,使污水获得净化。 20. 曝气池aeration tank 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构筑物。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 21. 推流曝气plugflow aeration 活性污泥法中的一种运行方式。曝气池中液体的流动沿池纵长方向从池子进口端顺序地流向出口端。 22. 完全混合曝气complete-mixing aeration 活性污泥法中的一种运行方式。污水和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整个池内的混合液均匀混合。 23. 普通曝气conventional aeration 推流曝气的一种标准形式。污水与回流污泥全部在矩形曝气池进口端进入,沿池纵长方向向下游流动至出口端。 24. 阶段曝气step aeration 普通曝气的一种改进形式。回流污泥在曝气池进口端进入,而污水沿池纵长方向分多点进入,然后流向出端。 25. 吸附再生曝气 biosorption process,contact stabilzation 普通曝气一种改进形式。回流污泥在曝气池上游再生区作较长时间的再生曝气,然后与污水在曝气池下游吸附区作较短时间的混合接触,流向出口端。 26. 高负荷曝气 high-rate aeration 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形式。特点是污泥负荷高、污水停留时间短与BOD去除率较低。 27. 延时曝气 extended aeration 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形式。特点是污泥负荷低、曝气时间长、有机物氧化度高和生剩余污泥量少。 28. 氧化沟 oxidation aitch 平面呈椭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